Workflow
大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算力赋能产业建圈强链的“雅安密码”
中国发展网· 2025-10-21 13:16
中国发展网讯 青衣江畔秋风劲,产业发展势正酣。2025年10月15日至17日,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四川记 者站一行深入雅安,围绕"抓项目促投资、产业建圈强链"主题,通过多部门专题座谈、机制深度访谈、 重点项目实地探访,解码大数据中心"永不断电"的硬核科技实力、文旅融合场景下的民生温度、资源型 城市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实践路径。这座川西门户城市以绿色算力为特色标识、以项目攻坚为发展支撑、 以产业协同为进阶路径的高质量发展逻辑在记者一行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多维发力:绿色算力筑底 投促双轮驱动 座谈会上,雅安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经济 合作和外事局等单位负责人围绕产业根基、项目推进、招商成效展开深度交流,绿色能源与算力优势成 为贯穿始终的核心线索,也折射出雅安立足资源禀赋、锚定产业赛道的战略定力。 从资源优势到产业胜势,绿色算力的转化路径清晰可见。依托青衣江、大渡河流域丰富的水电资源,雅 安为AI算力中心、数据存储基地提供了低成本、高稳定的能源支撑,水电消纳优势直接降低企业运营 成本,成为吸引数字经济项目落地的关键砝码。目前,当地算力服务已实现跨领域延伸,文旅场景 中," ...
“十五五”规划前瞻之体制改革、产业政策
2025-10-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矿产资源、电网、核电、能源、交通、水利、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房地产等[1][6][8][15] * 涉及的公司类型主要为国有企业(特别是战略型央企)和民营企业[1][6][8][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体制改革与市场环境 * 建立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是未来十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作用[1][4][5] * 将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措施 通过标准、安全技术等手段治理地方保护主义和无序竞争[1][4][7] * 行政体制改革将优化政府职能配置 提升行政效率[2] * 国家规划法将发展规划变成法定程序 通过人大审议后不会轻易改变 以提高政策透明度[13] 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 产业政策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6] * 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整合 加强矿产资源、电网等功能性行业的大型央企整合[1][6] * 重点发展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 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机器人 对传统行业进行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改造[15] * 十五期间预计会有更多重大工程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投向最需要的领域 并非以盈利为主要目的[9][27] 国企改革与企业发展 * 国企改革侧重专业化整合和并购重组 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集中度[2][6] * 强调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股权多元化和完善公司治理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投资 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1][8] * 国企改革将侧重于资产化、证券化及杠杆化原则 竞争性行业会尽量推进证券化[21] * 市值管理是国资委的重要考核指标 更注重上市公司治理管理水平 如投资者沟通、信息交流等[14] 财政金融与资本市场 * 将规范财税金融制度 明确监管主体责任、协调机制以及追责问责机制[1][2] * 地方债务问题可通过扩大地方债规模缓解 2025年地方债规模已经突破4% 政府拥有大量高质量资产支持发债空间[22] * 未来赤字率可能超过3% 甚至达到4% 中央政府可能用显性债务置换地方隐性债务[23] * 资本市场面临注册制改革、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挑战 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加强监管和退市机制[18] 房地产与社会政策 * 房地产市场供需逆转 重点转向城市更新和提高宜居功能 预计年销售额维持在8-10万亿元 不再回到高峰水平[3][25] * 政府计划扩大社会福利和补贴 包括0-3岁育儿补贴、3-6岁幼儿园补贴、提高农村退休金 相关政策于2025年9月开始落实[3][20] * 将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与共同富裕政策 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缩小差距 扩大服务消费[26] 其他重要内容 * 国际环境变化促使中国成立战略型央企应对竞争 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11] * 人工智能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类似于过去电力的角色 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17] * 居民储蓄因房地产投资价值下降需寻找新渠道 可能引导进入资本市场 但需建立稳定机制[19] * 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差异化发展 如上海定位金融中心 北京定位科技创新中心[16] * 今年年底到明年将进行中期考核评估 以确保五年计划目标不会轻易改变[12]
构建与我国对外投资贸易相宜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营商环境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6:57
时政要闻 住建部等九部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夯实城市治理数字底座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推进数字 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 《方案》明确,探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城市治理数字底 座,筑牢城市安全新防线,创新城市民生服务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助力 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到2027年年底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进展,形 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商务部等五部门: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在重点国别建立海外综合服务站 近日,商务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 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着力构建与我国对外投资贸 易发展相适应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是我国首个海外综合服务领域的指导文件。 《意见》提出,优化完善公共服务, ...
大数据ETF(159739)涨超3.4%,龙头企业上调明年1.6T光模块总需求
新浪财经· 2025-10-20 11:03
消息面上,周五,头部龙头企业上调2026年1.6T光模块总需求,全球1.6T光模块需求量从此前的700 - 1000万只上调至2000万只,且仍有继续上修的动能和可能性。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93085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际旭创 (300308)、新易盛(300502)、科大讯飞(002230)、中科曙光(603019)、浪潮信息(000977)、金山办公 (688111)、紫光股份(000938)、恒生电子(600570)、润和软件(300339)、拓维信息(002261),前十大权重 股合计占比60.8%。 大数据ETF(159739),场外联接(A:021090;接C:021091;I:022882)。 截至2025年10月20日 10:41,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930851)强势上涨3.31%,成分股中际旭创 (300308)上涨10.01%,新易盛(300502)上涨6.86%,奇安信(688561)上涨3.31%,深信服(300454),云天励 飞(688343)等个股跟涨。大数据ETF(159739)上涨3.45%,最新价报1.5元。 大数 ...
2025科学家创新大会11月30日将在成都召开
中国经济网· 2025-10-16 16:21
开幕式上还将发布《2025中国大数据产业白皮书》等相关内容,为数字经济转型提供权威参考。圆桌对 话环节以"新质生产力的全域协作"为主题,设置两场重量级讨论,探讨科技金融如何赋能硬科技突破, 以及人工智能与产业升级等热点议题。大会将同步举办10场平行论坛,紧扣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覆盖 未来产业增长极。论坛将聚焦智能装备、绿色低碳、农业科技、生命科学等十大领域,这些论坛将形 成"技术研发+产业应用+资本对接"的全链条协作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据悉,此次大会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汇聚科技自立自强新动能。作为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四川省为大会 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据介绍,四川省科技创新产出呈现量质齐升态势。截至目前,四川省每万人高 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94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万家。大会还将 对接四川省"9+X"未来产业技术领域,为四川引进高端人才提供支持与项目孵化服务,对可签约项目推 动接入本地智能生态等。大会期间,与会者还将实地考察天府实验室、成都科学城等创新载体,体 验"超算中心赋能药物设计""无人农场智慧管理系统"等科创成果。(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 ...
找差距 解难题 求突破 贵州致力提升企业及产业链质量管理效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6 14:41
转自:中国质量报 找差距 解难题 求突破 贵州致力提升企业及产业链质量管理效能 黄进以贵州磷化集团为例,进一步阐明首席质量官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他表示,首席质 量官是推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质量强省的中坚核心力量。没有点上的突破,就不会有 面上的提升。 但是,仅就首席质量官数量而言,目前,贵州与安徽、广东、河北等地还存在差距。"注册人数不足千 人,这意味着我省两万多'四上企业'中,绝大多数还未设立首席质量官,我们需要加速补齐。"贵州省 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负责人表示,该省不同产业如果都有一批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就一定能够早日 实现质量强省的目标。 作为酱香型白酒行业的头部企业,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是积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受益者。该公司 质量部王家玺表示,该公司通过升级首席质量官管理机制,增设质量专员、质量督导员,使生产管理各 环节质量责任得到层层分解落实;同时,构建形成4Q-PDCA立体化质量管控体系,任命食品安全总监 和食品安全员,全面升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管控水平不断提升。 据了解,当前,贵州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质量竞争力亟待提高。对此,2024年, 贵州省 ...
四川:推进“绿电+算力”融合发展,打造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支点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0:08
人民财讯10月16日电,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2030年)》,其中提出,健全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增强数据管理、算力、软件开发、系 统运维、网络安全等专业化服务供给,引导企业业务上云、设备上云。常态化征集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 求,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语料库和大模型、机器人等人工智能训练场。优化省一体化算力监测调度服务 平台,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区域算力中心,争取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纳入国家布局,推进"绿电+算 力"融合发展,打造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支点。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争创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 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全省一站式、全流程、智能化智改数转赋能平台。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建设数字供应 链协同平台,开展数字化供应链穿透式管理试点,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链式"转型。 ...
实达集团:10月1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8:49
2025年1至6月份,实达集团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大数据业务占比98.51%,物联网周界安防系统占比 1.49%。 每经AI快讯,实达集团(SH 600734,收盘价:3.63元)10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会议于 2025年10月13日以通讯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制定 <福建实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 法 试行="试行"> 的议案》等文件。 每经头条(nbdtoutiao)——AI技术滥用调查:明星可被"一键换装","擦边"内容成流量密码,技术防 线为何形同虚设? 截至发稿,实达集团市值为79亿元。 (记者 张明双)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增42家独角兽,AI赛道领跑,港股成中国独角兽IPO热土
证券时报· 2025-10-11 18:37
全球新晋独角兽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增42家独角兽企业,同比下降12.50%(2024年上半年48家),环比下降6.67%(2024年下半年45家)[1][2] - 新晋独角兽平均估值为17.85亿美元,同比下降11.02%(2024年上半年20.06亿美元),环比下降20.13%(2024年下半年22.35亿美元)[2] 新晋独角兽地域分布 - 美国新晋独角兽数量领先全球,新增26家,占比61.90% [3] - 中国新增7家,占比16.67%,瑞士和德国各新增2家,分别占比4.76% [3] - 新晋独角兽分布在9个国家,爱尔兰、墨西哥、加拿大、新西兰和以色列各新增1家,分别占比2.38% [3] 新晋独角兽行业分布 - 人工智能领域新晋独角兽数量居首,达16家 [1][4] - 企业服务领域新晋7家,医疗健康和大数据领域各新晋4家 [1][4] - 新晋独角兽披露融资总额达751.17亿美元,分布在10个行业 [4] 新晋独角兽融资情况 - 人工智能行业披露融资总额最高,达364.0亿美元 [4] - 企业服务行业披露融资总额为77.0亿美元,大数据行业为65.0亿美元 [4] - 共有475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其中Sequoia Capital、General Catalyst、Accel各参投5家独角兽,并列第一 [5] 存量独角兽融资动态 - 存量独角兽融资事件最多的行业是人工智能(49起)、企业服务(37起)和金融(31起) [6] - 人工智能领域已披露融资总额最高,达652.98亿美元,其中OpenAI获得400亿美元单笔最高融资 [6] - 企业服务、金融和智能制造领域已披露融资总额分别为58.30亿美元、44.94亿美元和31.06亿美元 [6] 存量独角兽融资规模 - 2025年上半年完成225起存量独角兽融资事件,其中1亿美元以上融资事件占比51.1% [7] - 1亿美元(含)至3亿美元的事件有67起,3亿美元(含)至5亿美元的事件有16起,5亿美元以上事件有32起 [7] 独角兽退出路径 - 2025年上半年共有10家广义独角兽通过IPO或SPAC上市退出,另有8家因并购退出,1家因估值下跌退出 [8] - 中国有8家独角兽企业上市,其中6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1][8]
北疆草原“破圈”融入京津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1 15:25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融合 - 北京至内蒙古多条高铁开通使呼和浩特、乌兰察布、赤峰、通辽等城市融入北京2.5小时通勤圈[1] - 交通改善促进两地资源双向流动,京津冀优质产业、教育、医疗资源进入内蒙古,内蒙古的牛羊肉、乳制品、农产品及高科技产品进入北京及周边城市群[1] - 国务院2023年10月意见指出内蒙古需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年来这片118.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已“破圈”融入[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创新中心将北京智能感算芯片与内蒙古养殖业结合,开发出可全面检测牛只数据的智能牛项圈[4] - 该中心将多通道边缘计算智能终端转化为24小时监测风力发电机运转的仪器,实现不停机检测,避免重大事故[4] - 中心已为内蒙古引进和转化27个颠覆性科技项目[6]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拥有全国最大乳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网络,汇集北京、内蒙古等地专家攻克“卡脖子”技术[6] - 乌兰察布一家冶炼企业与北京院校合作降低冶炼电耗,其手撕钢产品最薄达0.015毫米,可折叠20万次不变形,打破外国垄断[10][14] 现代农业与供应链优化 - 北京牧业公司在乌兰察布小老圈村建立现代化肉牛养殖场,可容纳两万头安格斯肉牛,村民收入比过去翻了两番[14] - 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内蒙古农畜产品共享前置仓面积一万平方米,于今年3月建成,是内蒙古产品进京中转站[14] - 该前置仓使内蒙古农牧产品能在12小时内从地头到达北京市民家里[14] 生态旅游与服务业发展 - 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经治理后面积扩大、水质改善,成为京津冀旅游网红打卡地[16] - 今年1-8月,从北京到内蒙古旅游的游客人数累计达1060.5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16] 教育资源共享 - 北京一零一中呼和浩特分校北辰校区开学,有9位北京教师常驻,将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方式输入呼和浩特[22] - 孩子们通过云课堂与北京一零一中学生“同上一堂课”[22] - 今年以来,已有968名“京师”来蒙开展“同步课堂、同步教研”等活动,辐射全区近4万名师生[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