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河北承德构建智能化清洁能源产业生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6:22
7月14日,围场滴水湖光伏电站上空,一架无人机精准扫过36万块光伏板,捕捉着每一块组件的温度变 化与细微损伤;平泉海棠河风电场主控室内,50台虚拟风机在屏幕上跃动,AI仅用15秒就"驯服"了偏离 风向的机组;隆化蝉鸣山储能电站,形如蜂群的电池组串自主调配充放电,每年可多储900万度绿电 ——当光伏板拥有感知能力、风机学会自主追风、储能系统变得智慧,承德正以智能化为主线,赋能清 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承德清洁能源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始于装备制造的"脱胎换骨"。通过精准引进头部企业与高端项目,风 机主机、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氢装备等核心产品已实现本地化生产。目前,智能风机年产能突破2000 台(套),产品远销中亚,其核心控制系统融合了先进传感与自适应算法,为覆盖华北、西北等广阔区域 的发电矩阵装上"智慧大脑"。 在围场,一个个科技创新项目引领产业智能化发展。承丰氢能智能装备(河北)有限公司推出的光敏半导 体制氢系统,以19%的光氢转化率创下全国纪录,其智能控制单元可实时耦合新能源波动特性,使绿氢 成本有望在2026年降至20元/千克以下;中纤新材料科技(承德)有限公司以全电池窑智能温控技术点石成 金,让玄武岩矿石 ...
利元亨副董事长卢家红: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苦练内功”实现制造降本增效|走进上市公司·高见202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22:25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取自《易经》,寓意天时地利人和,旨在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企业 [1] - 2002年以不足10人团队创业,2021年登陆科创板,现为全国前列的高端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1] - 业务覆盖新能源、智慧物流、ICT、AI算力、汽车部品等领域,提供数智整厂解决方案 [1]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营收24.82亿元,其中锂电池制造设备营收20.25亿元,占比81.6%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下降26%,管理费用下降5190万元,同比减少41% [3] - 智能仓储及移动机器人业务订单规模达6.52亿元,较上年同期0.6亿元增长近11倍 [3] 研发与技术优势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平均保持在12%以上 [7] - 自主研发"动力电池组多机器人柔性集成制造系统",提升焊接效率和产能 [1] - 2023年下半年启动"苦练内功战略",通过数学模型和科学方法优化研发、制造、调试等环节 [4] 固态电池领域进展 - 国内较早布局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覆盖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及卤化物全体系设备 [7]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远超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300Wh/kg上限 [7] - 已承接某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并开始交付 [7] - 硫化物路线占行业主流(80%以上),公司具备相关安全管控能力 [8] 全球化战略 - 2011年启动海外布局,在欧洲、北美及亚太设立子公司、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11] - 海外战略目标包括技术整合、本地化服务保障及全球网络牵引 [11] - 出海模式从"产品出口"升级为"能力输出",涵盖技术、管理标准及智能制造能力 [11] - 欧美锂电池制造技术落后于中国,公司凭借全固态电池解决方案赢得海外订单 [11] 行业趋势与竞争 - 锂电池行业进入调整期,低端产能过剩但高端产能不足 [3] - 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联合头部企业开发新技术 [3] - 固态电池装备和激光产业相关技术成为2025年新增长点 [3]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闭幕:精准招商显实效 双向奔赴启新程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3:44
兰洽会签约成果 - 本届兰洽会共签约合同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6500.82亿元,较上届增长7.64% [1] - 工业领域项目签约金额3601亿元,占比55.4% [3] - 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链签约额占总额60%以上 [3] 新能源产业合作 - 也门企业家与百川能源、酒泉绿能科技、中钠储能新能源达成合作,每月进口5-6个集装箱太阳能光伏板 [1] - 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发展对接活动促成多项合作 [1][2] 招商引资活动 - 组织14项重点招商引资活动包括中央企业融合发展对接、长三角知名企业家陇上行等 [2] - 活动瞄准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数据信息等甘肃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2] 参会规模 - 来自全球50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商协会和国际组织参会 [3] - 国内28个省(区、市)、3个重点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参与 [3] - 超过4000家企业和4万名宾客参加本届兰洽会 [3]
海外客商中国“追风光” 兰洽会“扫货”新能源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16:03
新能源行业国际合作 - 第31届兰洽会展品涉及装备制造、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近40大类上万种产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成为海内外客商关注重点 [1][3] - 甘肃官方举办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进出口洽谈对接会,吸引17国30余位企业高管参与,精准对接需求 [3][5] - 阿拉伯国家对新能源需求逐年增加,涵盖光伏产品、风电储能等领域,也门企业每月需进口5-6个集装箱太阳能光伏板 [1][3] 甘肃新能源产业优势 - 甘肃风能可开发量5.6亿千瓦(全国第四)、太阳能可开发量95亿千瓦(全国第五),形成风机整机、光伏组件、储能装备等全链条产业集群 [3] - 当地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超800亿元,覆盖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储能、氢能等多业态 [3] - 埃及企业每月向中东国家发运20-40个集装箱新能源产品,需求从光伏板扩展至风电设备及高铁相关设备 [5] 海外市场需求动态 - 中东国家新能源技术人才培训需求旺盛,埃及企业同步关注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 [5] - 印尼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光伏产品需求激增,比亚迪等品牌销量持续增长,当地政府希望拓展与甘肃在新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5] - 甘肃计划深化与中亚、西亚、中东国家在风电建设项目上的合作,此前已举办摩尔多瓦、俄罗斯专场机电产品线上对接会 [6]
守护“中华水塔” 筑就生态高地
中国能源网· 2025-07-07 09:21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且脆弱,生态保护是主要任务,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3] - 2024年青海省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断面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3%,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4][5] - 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94%、71%,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5] 盐湖资源开发与循环经济 - 察尔汗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盐资源总储量600亿吨,钠、镁、钾、锂储量均居全国之首[10]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钾肥生产全自动化,资源梯级开发利用率提升[11] - 2024年青海省生产钾肥749万吨(+4.8%)、碳酸锂13.5万吨(+22.3%),建成国内最大万吨食品级氧化镁项目[12] 清洁能源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 共和县塔拉滩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光伏板降低风速并促进植被恢复,荒漠面积减少600平方公里[9] - 玛尔挡水电站安装升鱼装置保障鱼类洄游,累计放流鱼种31万尾,施工区生态修复指数达100%[12] - 格尔木远景能源零碳装备制造设计产能2吉瓦,生产5-10兆瓦高海拔智能风机,辐射青新藏地区[17]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形成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新能源等七大低碳主导产业,2024年1-8月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7.08亿元[15][16] - 西豫公司粗铅冶炼项目采用氧气底吹熔炼工艺,年产粗铅10万吨、硫酸8.14万吨,实现多金属循环利用[14] - 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降低生产成本30%以上[15]
中国新能源企业加速海外建厂,互利共赢提升供应链韧性
中国新闻网· 2025-06-30 07:59
中国新能源企业海外扩张 - 中国新能源企业依托完备产业链、技术创新和成本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产品涵盖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储能产品及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 [1] - 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和设立子公司强化本土化运营,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1] - 海外建厂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例如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创造约2000个就业岗位,匈牙利工厂预计创造约1000个岗位 [3] 亿纬锂能海外布局 - 亿纬锂能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约30%,全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1] - 公司在18个国家建立销售网络,并在马来西亚、匈牙利建设全资工厂,生产圆柱电池、储能产品等 [1] - 马来西亚工厂一期已实现产品交付,二期预计2023年底建成,匈牙利工厂预计2024年底投产,2027年实现产品交付 [1] - 匈牙利工厂将为德国宝马集团供货,节省运输成本,同时带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工业化发展和GDP增长 [3] 利元亨智能装备国际化进展 - 利元亨开发高精度机器人与高速激光振镜系统结合的智能装备,提升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线产能 [2] - 公司中标多家头部客户批量订单,拓展印度、捷克、波兰等市场,截至2023年5月末在手订单金额达49.21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在德国、波兰、瑞士、英国、美国等国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具备本土化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能力 [2] - 利元亨与海外客户共同制定工艺和产品设计,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 本土化策略与挑战 - 企业通过本土化高管团队化解技术及文化冲突,例如利元亨海外子公司聘请当地人担任高管 [3] - 本土化运营增强供应链韧性,应对国际经贸新形势 [1]
振江股份因在进出口活动中的多项申报不实被罚1.8万元
齐鲁晚报· 2025-06-25 09:37
公司违规行为 - 振江公司在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存在一般贸易进口价格申报不实行为,导致漏报运保费76,201.04元人民币,漏缴税款17,116.50元人民币 [3][7] - 公司在2023年10月处理两本来料加工手册剩余料件内销补税时,因对海关归类政策不熟悉,将6类经过焊接加工的铸钢件错误申报税号,涉及货值9,826,649.79元人民币,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 [3][9] - 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公司因工艺改进及内部沟通不畅,导致四本加工贸易手册项下78类保税料件的实际单耗低于申报单耗,涉及料件2544件,货值138,841.97元人民币,对应税款24,912.59元人民币 [4][10] 处罚结果 - 江阴海关对振江公司合并处罚18,000元人民币,具体包括:价格申报不实罚款3,500元,税号申报不实罚款1,500元,未如实申报加工贸易单耗罚款13,000元 [5][15] - 处罚决定书已于2025年6月23日送达公司,公司代理人在法定期限内明确表示放弃陈述、申辩权利 [6][14] 公司背景 - 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注册资本1.43亿元,占地面积16.15万平方米 [6]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港口机械、风力发电配件、电解铝机械设备、工程机械钢结构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公司于2017年在A股上市,股票代码603507 [6][7]
吉林白城抓住“大风口”1600万千瓦绿电领跑东北
证券时报· 2025-06-25 02:39
新能源发电规模 - 截至2024年末白城市新能源开发规模突破1600万千瓦位居东北第一全国前十[1][3] - 通榆县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606万千瓦占吉林省总装机容量近三分之一年发电量超120亿千瓦时产值突破35亿元[2] - 大安市新能源已装机并网容量311万千瓦预计"十五五"期末规划总装机量接近2000万千瓦[3] - 截至2025年5月白城市已并网风电项目68个总规模1035.7万千瓦光伏项目64个总规模269.9万千瓦"十四五"末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2000万千瓦[4]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 - 通榆三一风电2024年实现产值24.31亿元主机车间配备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建成两条高集成度风机总装生产线[5][6] - 东吉通榆能源设计年产能200万千瓦风电主机设备拟投建旧风机拆解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6] - 白城市共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28家2024年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59.38亿元占吉林省41.38%[7] 氢能产业发展 - 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重点推进吉电股份大安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投资59.6亿元)和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投资56亿元)[8] - 中能建投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65亿元)华能洮南风光制氢合成甲醇项目(投资101亿元)阳光大安绿色甲醇项目(投资118亿元)正在推进[8] - 规划2035年氢能产业达千亿元规模[9] 绿电消纳与外送 - 2024年白城市全口径发电量297亿度用电量仅65亿度本地消纳比例较低[11] - 推进区域智算中心建设总投资约60亿元算力规模达20750P吉林云智算5000P项目绿电供给率80%年耗电量2亿度[12] - 通过鲁固直流特高压外送电力规划新建乐胜、傅家等500kV升压站"吉电入京"项目可外送新能源600万千瓦[13]
600691更名,转型智造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00:21
公司更名与战略转型 - 阳煤化工拟更名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潞化科技",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2] - 更名标志着潞安化工入主后公司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引领公司向科技方向发展 [4][6] - 公司表示更名旨在清晰定位未来科技引领的发展方向,加速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 [9] 控股股东增持与支持 - 控股股东潞安化工拟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4] - 潞安化工作为山西省四大省属能源集团之一,业务涵盖化工、煤炭、新材料等六大领域 [12] - 潞安化工旗下潞安环能已建成9座智能化煤矿和近百个智能化工作面 [12] 产能优化与新能源布局 - 公司根据政策要求陆续淘汰部分落后产能 [9] - 公司将目光投向氢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 [10] - 子公司阳煤化机与国家电投共同研发国内首套年产100吨CO加氢制绿色甲醇合成撬装置 [10] - 旗下正元氢能拥有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及节能型JR低压氨合成工艺 [10]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2025年1月1日起我国首部能源法实施,首次将氢能纳入能源范畴管理 [10] - 氢能战略地位提升,产业链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 [10] - 国务院和山西省政府已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 [12] 智能化发展规划 - 潞安化工计划2025年建成3座智能化矿井,产能达240万吨 [12] - 建成后智能化矿井在先进产能中占比将达97.8%,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37.32个百分点 [12] - 集团布局机器人、绿色光储、智能质检等上游产业链 [12]
600691更名,转型智造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00:15
公司更名与战略转型 - 阳煤化工拟更名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潞化科技",证券代码不变 [2] - 更名标志着潞安化工入主后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旨在清晰定位科技引领发展方向,加速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 [4][6] - 公司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响应国务院危化品退城入园及山东省淘汰化肥落后设备的政策 [8] 氢能及新能源布局 - 公司聚焦氢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子公司阳煤化机与国家电投合作研发国内首套年产100吨CO加氢制绿色甲醇合成撬装置 [10] - 旗下正元氢能拥有自主研发的等温变换工艺及节能型JR低压氨合成工艺,运营河北省最大单套尿素系统 [10] - 2025年能源法将氢能纳入能源范畴管理,政策红利有望推动氢能产业链估值重塑 [11] 控股股东支持与协同效应 - 控股股东潞安化工拟增持公司股份5000万元至1亿元以提振信心 [4] - 潞安化工为山西省属能源集团,业务覆盖化工、煤炭、新材料等六大领域,旗下潞安环能已建成9座智能化煤矿 [13] - 2025年潞安化工计划新增3座智能化矿井(产能240万吨),智能化矿井占比将达97.8%,远超山西省平均水平 [13] - 潞安化工布局机器人、绿色光储等新兴产业,更名后阳煤化工有望获得更多资源协同发展氢能技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