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建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固收】点评 | 债市影响几何?
新浪财经· 2025-07-31 22:14
会议核心政策基调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强调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 - 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季度预计迎来政府债供给高峰[2]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与消费[2] 经济形势判断 - 肯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主要经济指标良好 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成效[1] - 明确面临风险挑战 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1] 内需扩张政策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在民生保障中扩大消费需求[3]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扩大有效投资[3] -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强化外贸企业融资支持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3] 产业发展与风险防控 -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4] - 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推进融资平台出清[4]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预计城中村改造及地下管网投资达万亿规模[4] 债券市场影响 - 十债收益率从1.65%回升至1.75% 具备配置性价比[5] - 会后5个交易日内10Y国债收益率下行概率较高 5-10交易日存在回升可能[5][8] - 政府债供给高峰与央行流动性对冲需重点关注[5] 历史政策对比 - 财政政策表述从"用好用足"变为"落实落细" 更强调资金使用效率[2][7] - 货币政策未再强调"适时降准降息" 转向促进融资成本下行[2][7] - 房地产政策从存量房收购转向城市更新 未提及收购相关内容[4][7]
7月“软数据”放缓
搜狐财经· 2025-07-31 15:45
制造业PMI - 7月制造业PMI为49.3,低于前值的49.7,过去5年、10年7月环比均值分别为-0.3、-0.2,今年7月环比-0.4,放缓幅度略大于季节性 [1][4] - 新订单指数为49.4,低于前值的50.2,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低于前值的47.7,订单放缓幅度(环比-0.8)大于生产放缓幅度(环比-0.5) [6][7] - 生产指数为50.5,低于前值的51.0,终端需求减弱原因包括汽车零售环比下降19%、30城地产成交同比-21.2%、工业部门生产活动收敛 [6][8] 价格指标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高于前值的48.4,出厂价格指数为48.3,高于前值的46.2,环比分别上升3.1和2.1个点 [8][9] - 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上行,"反内卷"政策升温可能是主要驱动因素 [3][9] 非制造业与建筑业 - 7月非制造业PMI为50.1,低于前值的50.5,过去10年7月环比均值为-0.4,今年表现基本正常 [4] - 建筑业PMI为50.6,低于前值的52.8,新订单指数为42.7,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6,高温暴雨灾害和基建支出放缓是主因 [11][12][13] 企业预期与BCI指数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创4个月新高,名义GDP改善逻辑支撑微观预期 [11] - BCI指数为47.7,较6月下降1.6个点,分项显示销售前瞻指数51.1(前值54.6)、利润前瞻指数44.3(前值43.8) [13][14][15] - 消费品和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分别为40.1和31.1,反映中期价格预期未巩固,企业融资环境指数46.1(前值49.1) [15][16] 政策与配置线索 - 服务消费、"两重"(重大战略、重大项目)、新兴支柱产业、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是政治局会议明确的结构性线索 [18] - 下半年需关注名义GDP改善领域,减少胜率视角配置,增加赔率视角配置 [18]
【广发宏观郭磊】7月“软数据”放缓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7-31 15:06
7月PMI数据分析 - 7月制造业PMI为49.3,低于前值49.7,环比下降0.4个点,降幅略大于过去5年(-0.3)、10年(-0.2)的季节性均值[1][4][5] - 非制造业PMI为50.1,低于前值50.5,环比降幅与2020年前10年均值(-0.4)基本一致[5] - 订单指数(49.4)降幅大于生产指数(50.5),显示需求放缓向供给端传导,新订单环比降0.8个点,生产环比降0.5个点[5][6][7] 需求端疲弱原因 - 汽车零售7月前27天环比下降19%,同比增速降至9%,耐用品消费脉冲减弱[5] - 地产销售承压,7月前30天30城成交同比-21.2%,基建相关指标同步调整[5] - "反内卷"政策导致部分工业部门生产收敛,产业链需求传递效应显现[5] 价格指标与微观预期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5)和出厂价格指数(48.3)分别环比上升3.1和2.1个点,反映上游价格传导初步见效[7][8] - 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企稳上行,与"反内卷"政策相关[7][8] -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2.6,为4个月高点,显示名义GDP改善对微观预期有提振作用[8] 建筑业与财政因素 - 建筑业PMI降至50.6,新订单指数(42.7)和业务预期指数(51.6)显著走弱,受高温暴雨灾害及地产回款压力影响[9][10][11] - 6月财政支出中交通运输、农林水支出增速偏低,与特别国债支出节奏有关,后续需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工具带动[9] BCI指数与市场背离 - 7月BCI指数47.7,较6月下降1.6个点,分项显示"销售降利润升"格局符合实际GDP放缓、名义GDP改善逻辑[12][13] - 消费品(40.1)和中间品(31.1)价格前瞻指数双降,反映中期价格预期未巩固,企业融资环境指数(46.1)同步走弱[14][15][16] - BCI与万得全A指数5月后明显背离,或因股票市场风险偏好驱动特征增强[12] 政策与配置线索 - 7月底政治局会议明确结构性方向:服务消费、"两重"建设、新兴支柱产业、重点行业产能治理[16] - 建议减少胜率视角配置,增加赔率视角配置,关注名义GDP改善受益领域及政策对冲线索[16]
政治局会议的十大关注点
第一财经· 2025-07-31 10:51
次会议继续将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作为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要求"宏观政策要持 续发力、适时加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此次会议继续将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作为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要求"宏观政策要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一、确定四中全会议程 此次政治局会议确定了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时间和议程。 时间是今年10月份,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十五五"时期既 是落实三中全会改革举措,推动改革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 五年。 政治局会议为"十五五"确定了两个重要目标,一是"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 破",二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随着政策节奏进入四中全会时段,制定"十 五五"规划也将成为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形势研判 会议肯定了今 ...
周期ETF单周吸金77亿元 机构:“反内卷”反转行情待验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9:09
周期主题ETF资金流入与业绩表现 - 鹏华化工ETF、国泰钢铁ETF、广发基建50ETF在7月21日至29日区间净流入金额分别达18.31亿元、14.11亿元和13.07亿元,位列行业主题ETF前五 [1][4] - 稀土ETF嘉实、国泰煤炭ETF同期净流入金额均超8亿元,富国建材ETF、南方有色金属ETF净流入位于5亿至9亿元区间 [1][4] - 稀土ETF年初以来回报率达42%,稀有金属ETF回报率达36%,领涨行业主题ETF [1][3] - 多只稀土ETF近一月回报率超25%,稀有金属ETF近一月回报率约22%,国泰钢铁ETF、广发基建50ETF、鹏华化工ETF近一月回报率分别为19.56%、9.87%、9.61% [3] 行业指数表现与政策驱动 - Wind钢铁指数近一月上涨20.39%,建材指数上涨14.46%,有色金属指数上涨11.20%,建筑指数上涨9.62%,机械指数上涨8.56%,其中钢铁和建材指数分列涨幅榜第一和第三名 [2] - "反内卷"政策涉及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及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4] - 政策预期催化下,周期板块ETF在7月21日至25日当周净申购规模达77亿元,环比提升66亿元,中游制造、TMT、消费板块同期获净申购 [4] 机构观点与行情持续性分析 - 开源证券策略团队指出若需求侧政策力度不足,"反内卷"行情可能仅为短暂主题性反弹,若需求侧刺激强劲则可能形成类似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的反转行情 [7] - 中航证券认为行情已进入"资源品ROE未验证但股价商品同步上涨"阶段,若ROE在未来一季度未能验证可能干扰行情,验证后则有望迎来更大行情 [7] - 博时基金表示行情持续性取决于产能实际退出进度(如钢铁、煤炭)及技术创新转化效率(如光伏),建议关注头部企业研发支出占比和产能利用率等指标 [8] 行业投资机会与分化 - 短期关注处于周期底部的周期股(如钢铁、水泥),存在估值和盈利修复带来的反弹机会 [9] - 中期看好周期成长类龙头企业(如化工、有色、机械),在周期底部仍能保持盈利且未来三到五年有望受益行业格局改善 [9] - 长期聚焦产品创新、进口替代及出海出口方向的高质量发展企业,电池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机会集中于具备技术成本优势及海外市场增长的企业 [9][10] - 传统行业(钢铁、水泥)中估值更低、改善更明显的公司机会更大,因行业主要矛盾在于通过限产减产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9]
财税观察: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系短期扰动 四季度有望显著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7:5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陈建伟判断,本轮基建投资的承压状态预计在三季度末将 有明显改善,四季度在资金和项目双重驱动下,有望迎来一轮显著的加速,以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稳定增 长的目标。 在受访专家看来,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阶段性影响基建投资增速,上半年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相 对近年偏弱。随着下半年财政加大稳增长力度,新一批的重大项目开工,叠加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 量政策的支持,基建投资增速仍将保持韧性。 人民财讯7月30日电,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下的狭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6%,较前5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6月基建投资增速的放缓成为拉低上 半年增速的主因,多个基建高频指标同步走弱。 ...
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系短期扰动,四季度有望显著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30
基建投资增速分析 - 今年上半年狭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 6%,较前5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 [1] - 6月基建投资增速放缓成为拉低上半年增速的主因,多个基建高频指标同步走弱 [1] 影响基建投资的因素 - 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阶段性影响基建投资增速 [1] - 上半年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相对近年偏弱 [1] 未来基建投资展望 - 下半年财政将加大稳增长力度,新一批重大项目开工 [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量政策将支持基建投资增速保持韧性 [1]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二季度基建业务经营情况简报
证券日报· 2025-07-30 07:19
新增项目情况 - 2025年4-6月公司基建业务新增项目情况分为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两部分进行披露 [2] - 2025年1-6月公司基建业务新增项目情况同样分为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两部分进行披露 [2] 数据披露说明 - 公告明确表示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性 上述经营情况数据与定期报告披露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相关数据仅供投资者阶段性参考 [2] 公告基本信息 - 公告编号为临2025-030 由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7月30日发布 [1][2] - 公告涉及证券代码600606 股票简称为绿地控股 [1]
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系短期扰动 四季度有望显著加速
证券时报· 2025-07-30 05:59
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下的狭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 业)同比增长4.6%,较前5个月回落1个百分点。6月基建投资增速的放缓成为拉低上半年增速的主因, 多个基建高频指标同步走弱。 专项债支持传统基建比例下降 基建投资由政府主导。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发行使用 进度明显加快。为何较大规模的新增专项债券未能支撑6月基建投资增速走稳?浙商证券(601878)宏 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向记者指出,6月基建投资增速回落主要系置换债券发行高峰已过,叠加城投债 净融资偏低和天气因素扰动,导致基建分项中公共设施管理业(市政工程)增速继续回落,拖累狭义基 建增速。 实际上,前4个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要以置换债券为主,5月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虽然开始提速,但廖博 指出,专项债券资金拨付到项目开工环节、项目申报发行环节,均有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堵点,对实物工 作量的产出造成影响。 在受访专家看来,极端天气与价格因素阶段性影响基建投资增速,上半年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相 对近年偏弱。随着下半年财政加大稳增长力度,新一批的重大项目开工,叠加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