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资管巨头全球再配置加仓中国资产成重要选项
上海证券报· 2025-05-17 04:09
机构持仓变动 - 景林资产一季度新买入阿里巴巴60.1万股 截至一季度末阿里巴巴为其美股持仓市值第十一个股 [1] - 景林资产一季度增持贝壳422.8万股至477.18万股 同时增持台积电33万股至157.5万股 增持富途控股61.9万股至190.2万股 [1] - 桥水一季度加仓百度187.9万股至持仓市值1.9亿美元 加仓拼多多近50万股 新买入京东278万股 [1] 中国资产吸引力 - 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资产规模从4月底11.4亿美元增至5月14日13.2亿美元 增幅15.79% 沪深300中国A股ETF-德银嘉实资产规模从18.6亿美元增至19.7亿美元 增幅5.91% [2] - 贝莱德认为中国4月出口韧性超预期 政策支持信号增强将提振投资者信心 [2] - 景林资产指出中国政策力度加大 上市公司回购力度提升 股东回报预期改善 且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力增强 股市估值具吸引力 [2] 市场展望 - 摩根士丹利基金预计A股市场机会将显著优于4月 一季报落地缓解业绩担忧 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科技成长 高端制造 新消费领域值得关注 [3]
别人恐惧时它贪婪,黑石如何成为全球资本之王?
美股研究社· 2025-05-16 20:07
黑石集团发展历程 - 1985年由彼得·彼得森与史蒂夫·施瓦茨曼创立,初始资金40万美元,办公室不足30平方米 [4][5] - 采用"黑色"与希腊语"石头"组合命名,区别于华尔街传统命名方式 [5] - 创业初期采取开放式合作策略,强调利益绑定与风险共担,形成核心战略原则 [6] - 1989年以1340万美元收购美国钢铁运输部门,两年后获利48倍,年化回报130% [11] - 2007年IPO募资41.3亿美元,成为当年美股第五大IPO [13] 商业模式演进 - 80年代通过"杠杆收购+困境资产重塑"切入市场,早期聚焦房地产领域 [8][9] - 1991年确立"低买高卖+杠杆放大+主动管理"的经典模式,平均持有期5-7年 [11][17] - 2000年收购世贸中心7号楼抵押贷款,成功拓展债务市场 [12] - 2006年推出对冲基金业务Kailix Advisors,资产管理规模达800亿美元 [12] - 当前采取"2%管理费+20%业绩提成"的私募收费模式 [17] 战略布局与投资重点 - 1988年孵化贝莱德前身"黑石金融管理",1994年以2.4亿美元出售 [15][16] - 2008年以10亿元收购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开启中国地产投资 [23] - 近十年在华投资超500亿元,覆盖物流地产/写字楼/购物中心 [23] - 计划未来五年在中国数据中心/清洁能源领域投入至少150亿美元 [24] - 近五年斥资700亿美元收购QTS/AirTrunk等数据中心运营商 [25] AI与数字基建战略 - 提出2万亿美元数字基建计划,定位"AI时代输油管道拥有者" [25] - 打造"绿色数据中心闭环",投资风能/太阳能/智能电网 [25] - 在北美建设4100英里输电线路支持数据中心能源供应 [25] - 2025年逆势加速收购亚太数据中心资产 [26] - 计划全球布局超大规模环保数据中心,配套储能技术 [27] 创始人特质与关键决策 - 创始人组合:彼得森(政商人脉)+施瓦茨曼(执行力)形成互补 [4][5] - 施瓦茨曼中文名"苏世民",2013年捐赠1亿美元设立清华奖学金 [20][21] - 公开表态"中国是必须参与的机会",区别于主流华尔街观点 [23] - 坚持"市场总有定价错误"理念,与贝莱德"市场有效假说"形成对比 [17] - 投资哲学体现"别人恐惧时贪婪"的原则 [28]
周五成最危险交易日!全因特朗普爱在周末“放炸弹”
金十数据· 2025-05-16 10:45
市场交易模式变化 - 周五高等级公司债券交易成本比其他时间高出31% [1] - 周五投资级公司债券交易量占每周交易量的18%,高于2023年和2024年的16% [1] - 股票市场每周平均交易股数比前四年增加37%,周五股票交易量猛增42% [2] 政策影响市场波动 - 特朗普政府频繁发布关税、移民和外交政策决定,扰乱经济前景 [2] - 自1月20日就职以来,特朗普政府已宣布50多次新的或修订的关税政策 [3] - 特朗普签署十多项与关税相关的行政命令,约每周一项 [3] 投资者行为调整 - 投资组合经理利用周五卖出信贷和买入国债,转向更高质量债券以管理风险 [2] - 资产管理公司近期在周末前交易非常匆忙,被迫卖出能卖出的资产而非理想资产 [3] - 电子交易和组合交易兴起,使快速买入或卖出一篮子债券变得更加容易 [3] 市场反应实例 - 标普500指数大涨3.3%,纳斯达克100指数重回牛市 [2] - 信贷市场显示投资者对违约的担忧急剧下降 [2] - 特朗普的六项关税公告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周,有些甚至不到一天 [4]
申万宏源助力台州资管完成债券市场首次亮相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5-16 09:58
债券发行情况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2亿元,发行期限5年,票面利率2.47%,全场认购倍数2.35倍,体现资本市场对台州资管企业信用和未来发展的认可[1] - 本期债券为发行人首次于公开市场亮相,发行结果和工作效率获得发行人高度好评[2] 台州资管业务概况 - 台州资管是台州市金融生态体系关键一环,承担不良资产处置、资产管理、股权投资等重要职能[1] - 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金额超百亿元,有效化解区域金融风险,优化地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1] - 公司通过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台州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1] 申万宏源角色 - 申万宏源作为独家主承销商,在挖掘投资者维度、引导票面利率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2] - 本期债券成功发行彰显申万宏源强大的资本市场销售实力和深耕浙江区域的成果[2] - 申万宏源未来将继续与台州资管等优质企业保持紧密合作,提升金融服务水平[2]
资产配置动态再平衡有最优解么?
雪球· 2025-05-15 16:57
市场波动与资产配置 - 2025年前四个月全球市场经历剧烈波动,美股先跌后反弹(标普500年内-0.64%,纳指100-0.69%),黄金创历史新高 [2][3] - 资产配置通过分散持仓可抓住市场机会,但需动态再平衡以维持初始比例并控制风险 [3] - 动态再平衡核心目的是通过主动调整资产配置比例,以更低波动获取更高性价比收益 [3] 再平衡策略分类与效果 - 主流再平衡策略分为时间派(固定周期调整)和空间派(偏离阈值触发调整) [5] - 回测显示(2005-2024年),沪深300+债券+黄金组合中,年度再平衡效果最佳(年化收益10%,夏普比率1.46,最大回撤13.26%) [6] - 中证500/1000指数组合中,定幅再平衡偏离幅度越大效果越好(30%阈值夏普比率达1.18) [7][8][9] 阈值再平衡策略优化 - 先锋领航提出200/175阈值策略:偏离超200基点时调整至175基点,减少频繁交易 [12][13] - 该策略在极端市场(如2020年3月)可将仓位偏离控制在2%以内,优于月度/季度再平衡 [15][16] - 10年回测显示200/175策略交易成本最低(总费用0.05%),年化回报中位数高于传统方法 [18][19][23] 策略执行与人性挑战 - 投资者易受情绪影响(如持仓收益超20%时拖延调仓),纪律性比策略复杂度更重要 [35][36] - 再平衡80%收益来自坚持纪律,需用机械规则对抗人性弱点(如狂欢时减仓、恐慌时补仓) [37][38] - 长期执行简单策略(如年度再平衡或200/175阈值)比追求复杂方法更有效 [39] 资产配置实践案例 - 雪球三分法通过资产、市场、时机分散实现风险分散化,适合长期基金投资 [40]
从西湖水到钱塘潮,与中国大资管同频跃升
证券时报· 2025-05-15 16:48
中国大资管行业发展历程 - 2012年被称为中国大资管行业元年 政策松绑推动银行理财、基金、信托、券商资管等机构爆发式增长 [6] - 2018年资管新规终结刚性兑付和影子银行扩张 推动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源 [7] - 2024年4月"国九条"政策出台 为资管行业发展夯实基础并指明方向 [7] - 资管行业规模从2012年末2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140万亿元 增幅超438% [11] 杭州大资管行业生态 - 杭州私募基金行业居全国第四 截至2022年底拥有私募基金管理人1447家 管理基金规模8136亿元 [11] - 杭州银行理财子公司表现突出 杭银理财规模超4300亿元(2024年增长17%) 宁银理财规模超4700亿元 [9] - 浙商银行理财子公司浙银理财于2025年2月开业 为首家总部设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 [9] - 量化私募机构集聚 包括幻方量化(DeepSeek母公司)、九章资产、敦和资管等领先机构 [10] 资本赋能实体经济 - VC机构聚焦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 赛智伯乐、凯泰资本等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8] - 杭州国资设立三大母基金(科创基金、创新基金、并购基金)引导资金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 [8] - 证券资管机构推出特色指数产品 如南华中证杭州湾区ETF和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指数 [9] - 资管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消费流通等场景 精准服务产业链并购重组需求 [9] 行业转型与创新 - 公募基金超越银行理财成为资管行业第一大细分领域 [11] - 私募股权基金持续提升硬科技投资比例 买方投顾模式不断深化 [11] - 资管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进行创新 [10] - 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共生 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1] 西湖大会平台价值 - 西湖大会作为中国大资管领域顶级论坛 已连续举办七届 [13] - 第八届西湖大会定于2025年5月21日在杭州召开 主题为"打造资本强引擎,赋能新质生产力" [2][13] - 大会汇聚全球资本领袖与产业巨头 聚焦政策解读、科技赋能与产业融合等前沿议题 [13]
中泰资管天团 | 程冰:低波“固收+”回撤目标的设定依据与干预机制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15 16:32
"固收+"产品策略分析 - "固收+"产品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和对冲工具运用,可在控制回撤的同时实现长期收益高于纯债产品,其回撤水平不必然大于纯债类产品 [2] - 中泰双利债券A份额自2022年9月成立至2025年3月,净值增长率为9.97%(基准5.93%),最大回撤0.66%,优于混合债二级指数(4.25%)、纯债指数(1.31%)和中短债指数(0.89%) [3] 产品目标设定逻辑 - 将中短债基金作为回撤管理对标值,因"固收+"持有人对净值波动敏感,控制回撤能力直接影响满意度 [3] - 目标设定为回撤接近纯债/中短债基金,但长期收益优于纯债基金,以匹配低风险偏好客户需求 [3] 动态风险管理方法 - 以债券票息和交易收益构成安全垫,根据风险预算动态调整权益/可转债等弹性仓位,一季度严格限制高波动资产仓位 [5] - 采用分级干预机制:回撤初期允许策略运行,触发阈值后立即削减风险敞口,优先防守以避免突破最大回撤目标 [5] 高弹性仓位操作策略 - 权益类资产采取"伺机而动"原则,仅在市场环境有利、胜率较高时增加仓位,机会不明朗时保持0%-1%极低仓位 [5] - 策略特点为防御阶段波动小,机会出现时快速响应,但上涨初期短期收益可能不突出,核心是严守纪律和胜率 [6] 新产品发行信息 - 中泰双鑫六个月持有债券采用持有期设计,6个月锁定期减少赎回冲击,有助于规模稳定和执行中长期策略 [6] - 该产品由同一团队管理,延续低波"固收+"定位,与中泰双利债券形成策略互补 [6] 基金经理背景 - 程冰现任中泰证券资管固收公募投资部总经理,历任东吴证券、上海银行、兴业证券等机构投资管理岗位,具备12年跨市场固收投资经验 [8]
投资理财不受骗,查清资质是关键︱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
重阳投资· 2025-05-15 16:0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包含具体的行业或公司研究分析内容,仅涉及免责声明和公众号运营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与投资分析相关的核心观点或数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实质性行业/公司研究内容的文档以便进行专业分析总结。
515投资者保护日 | 融合“产研学”!财通资管荣获2025年度投教项目优秀实践奖
新浪基金· 2025-05-15 13:10
专题:515投资者保护!新浪财经2025年度投教案例评选结果公布 - 财通资管"职有道"投教品牌荣获"2025年度投教项目优秀实践奖" [1] 财通资管"职有道"金融实务课堂 - 财通资管与浙江大学合作推出"职有道"金融实务课堂,旨在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沉浸式互动教学,帮助高校学子培养理性投资观念、提升职业竞争力 [4][5] - 课堂以"知识传递—能力塑造—价值引领"为主线,从2023年10月至2025年1月已完成14次授课,覆盖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宏观策略等多个模块 [7] - 邀请资深从业人员担任讲师,传授风险控制、市场分析等金融知识,并涵盖宏观经济、消费品、TMT、化工等多个细分领域 [7] - 采用沉浸式、互动式教学方式,将复杂金融知识转化为生动案例,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金融知识框架体系 [7] 课堂效果与社会影响 - "职有道"课堂共有300余名浙大本硕在校生现场参与,口碑及在校影响力逐步提升 [8] - 课堂注重价值观引导,传播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理念,推动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年轻群体中的普及 [8] - 财通资管表示未来将继续拓展课堂至更多高校,邀请更多资深从业人员参与,拓宽课程覆盖面并丰富教学形式 [8] 公司社会责任与行业贡献 - 财通资管践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积极传播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推进金融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 [8] - 公司通过"职有道"课堂为培养新时代金融人才贡献力量,同时强化投研"硬实力"与投资者陪伴 [8]
“三投资”方法论 | 以时间丈量价值,以理性锚定未来
第一财经· 2025-05-15 12:31
资本市场转型与"三投资"理念 - 资本市场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资管行业集体实践"三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1] - "三投资"理念的提出背景包括全球经济格局重构、国内产业升级加速,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新"国九条"的政策推动 [1] - A股市场长期存在追涨杀跌、热点炒作等问题,"三投资"理念旨在通过重塑资金属性、优化资源配置来服务实体经济 [1] 资管行业面临的挑战 - 公募基金面临"信任赤字"问题,银行理财30万亿体量中权益配置不足5%,保险资管存在"长钱长投"机制困境 [2] - 资管机构需平衡长期价值与短期考核、服务实体与客户诉求、能力建设与市场压力等多重矛盾 [2] 资管机构的差异化实践 - 公募行业通过"逆周期服务"重建信任,如汇添富将"客户持有期"嵌入考核,万家基金鼓励市场冰点定投 [3] - 银行理财转向"低波稳健+"策略,交银理财、浦银理财拉长产品久期,采用红利策略和ETF工具 [3] - 保险资管革新机制,太平资产将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60%,并利用"偿二代"风险因子调降释放科技投资空间 [3] - 信托行业发挥制度优势,上海信托推出"财富账户信托"实现代际传承与长期投资 [3] - 券商资管聚焦"买方视角",中泰资管构建三年长周期考核,国君资管使用量化归因工具 [3] 政策与量化框架 - 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发布18项量化指标,为"三投资"理念提供可落地的评价框架 [3]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4] 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未来 - 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需要"长钱"支持 [4] -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需要"稳定器"护航 [4] - "三投资"理念是构建资本市场发展新动能的长期工程,需政策、资管机构和投资者共同推动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