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车路云一体化”齐发力,自动驾驶加速迈向未来
环球网· 2025-07-17 14:57
政策规划与建设进展 - 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累计建成感知路口600个,覆盖城区与高速道路里程达2500公里,并通过OTA升级让超过2万辆在用车辆具备协同预警功能[1] - 江苏常州更新"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测试基地"项目信息,计划月底开工新标段[2] - 河南郑州启动"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制系统路侧设备建设项目",预算91.2万元[2] - 海南发布省级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勘察及初步设计招标公告,政府投资占比较高[2] - 7月全国已有十余地包括贵州、杭州、南京、湛江、济南、长春等地发布"车路云一体化"相关项目新进展[2] 企业技术突破 - 东风汽车在"荣乌高速车路双向赋能项目"中取得突破,成功打通高速运营平台、车企TSP云平台及车载终端通信链路[2] - 东风汽车完成施工占道、动态限速等多项核心场景的示范验证[2] 行业发展趋势 - "单车智能—车云协同—车路云一体化"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 - 需要通过多车企协同开发,统一技术架构和标准来加速产业落地[3] - 车路云协同可突破单车智能局限,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安全、规模化应用[3]
让数据、AI技术更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7 09:47
行业数据应用与挑战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 9%,智能网联汽车交付量约2000万辆,单车日均数据量达30GB,数据价值潜力加速释放 [3] - 行业面临数据孤岛、碎片化等挑战,需构建生态系统推动数据形成大规模产业级应用 [3] -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移动终端,拥有丰富数据资源和密集交互方式,是数据战略最具前景的落地行业之一 [3] 技术标准化与工程化 - 软件定义汽车过程中,硬件接口定制化严重导致安全合规和开发周期问题,需统一规范和标准 [4] - 端到端模型核心难点在于工程化,需以合理成本和算力实现可控、安全、可量产的部署 [4] - 端到端技术可应用于域控制器和轻量化一体机,实现不同配置车型和量级产品的同权 [4] 协同发展与生态构建 - 智能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各方协同,做好交通统合和车路融合 [4] - 上海国际汽车城探索多数据一站式仿真测试服务,与保险机构合作推动行业发展 [5] - 需破解"端-边-云"算力协同、跨域融合"世界模型"、数据流通可信机制三大关键命题 [5] 数据流通与产业创新 - 企业间数据流通可降低成本和重复投入,探索跨行业融合创新,需政产学研协同 [6] - 下一代紧急呼叫技术利用4G 5G实现低时延数据传输,需标准化和法规测试推动落地 [7] 企业战略与合作 - 众链数智提出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打破行业壁垒,实现数据跨主体流动 [3] - 重庆安驿提出智能化竞争下半场重在用户体验,数据是通用型资源需企业合作 [6]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冲击四连阳,宁德时代入局Robotaxi
新浪财经· 2025-07-15 10:52
市场表现 - 中证车联网主题指数(930725)下跌0.12%,成分股涨跌互现,远望谷(002161)领涨10.03%,中远海科(002401)上涨2.75%,上汽集团(600104)上涨2.42%,长江通信(600345)领跌 [1] -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上涨0.22%,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0.9元 [1] 行业动态 - 宁德时代子公司与南京领行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磐石滑板底盘平台推进Robotaxi发展,磐石底盘可大幅简化Robotaxi设计研发到量产制造的全流程 [1] - CATL时代智能将为T3出行适配换电、全线控等电动智能化技术方案,双方还将围绕磐石底盘与Robotaxi运营场景展开技术整合、联合研发测试、数据共享与智能化升级等合作 [1] 行业数据 - 7月1-6日新能源车零售与批发渗透率分别达56.7%、53.6%,整体突破50%的临界点 [2] - 比亚迪、极氪、蔚来等推动智能汽车技术与责任体系进阶 [2]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乘用车领域出海加速、技术壁垒显著的整车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公司 [2] - 关注智能汽车领域智驾责任体系与技术落地的先行者、推动技术下沉普惠的优质公司 [2] 指数与ETF信息 - 智能网联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车联网主题指数,该指数涵盖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软件提供商、硬件提供商、汽车厂商等相关上市公司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车联网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25%,包括宁德时代、上汽集团、德赛西威、大华股份、汇川技术、华域汽车、科大讯飞、欧菲光、宏发股份、比亚迪 [2] - 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场外联接A:021080,联接C:021081,联接I:022885 [3]
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创新型城市
经济日报· 2025-07-13 06:13
科技创新战略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以科技"突围"工程为牵引,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和西部创新发展高地 [1] - 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聚焦绿色氢能、零碳装备、智慧能源三大产业方向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并发布两项原创性科研成果 [1] - 鄂尔多斯市深化氢能、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化工与新材料3个科技突围点位试验示范,谋划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3个新点位 [1] 研发机构与产业布局 - 鄂尔多斯市自治区级以上研发机构增至273家,实现研发平台重点产业全覆盖 [1] - 建成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家、企业研发中心57家,组建羊绒产业院士研究院、煤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 智能网联与新兴产业 - 鄂尔多斯市2023年启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通过自动驾驶全场景应用矩阵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物流等 [2] - 鄂尔多斯市加快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突破、未来产业布局 [2]
阿维塔董志华:小而微的人机交互应用场景借大算力被智能重构
贝壳财经· 2025-07-11 23:18
智能辅助驾驶发展现状 - 当前智能辅助驾驶处于承前启后阶段 已具备较高安全性 但与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仍存在差距 [1][4]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较十年前有显著进步 在高速等场景足够安全 但用户感知的安全性与实际存在差异 主要因驾驶习惯不同及未达L3级标准 [4] - 行业发展重点是让用户放心移交驾驶权 这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使命 [5] 大模型与舱驾融合技术趋势 - 人工智能大模型依赖大算力发展 将导致算力溢出并推动舱驾融合 实现弹性算力分配机制 [1][6] - 舱驾融合带来三方面变革:智能驾驶快速优化 硬件资源利用率提升 小微人机交互场景被重构(如智能空调调节) [6] - 公司正研发大算力与舱驾融合技术 计划加速技术产品化落地 [7]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优势 - 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 网联化领域具有先天优势 燃油车受能源瓶颈限制其智能化性能上限 [8] - 电动汽车动力控制平顺性远超燃油车 无论是否启用智能辅助驾驶 其性能上限均具优势 [9] - 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将解决补能问题 但短期消费者仍需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权衡选择 [10] 行业未来形态展望 -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形态可能颠覆现有认知 通用化智能体或取代当前专用车载系统(如智能驾驶舱) [10] - 技术演进路径类似智能手机取代传统相机 具身智能机器人可能替代专用设备 [10]
车圈圆桌派④|车路云一体化破局需以标准统一为基础
新京报· 2025-07-11 22:20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 2025贝壳财经年会聚焦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巩固和扩大智能网联汽车优势,加速构建产业新生态 [1] - 车路云一体化被视为万亿级增量市场与中国"规则制定"的关键领域 [4] 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瓶颈 - 标准不统一是主要瓶颈之一,导致生态割裂和跨区域、跨厂商互操作性难题 [6] - 商业模式不清晰,缺乏可持续的盈利路径和成本分摊机制 [5][6] - 技术成熟度与成本压力并存,路侧设备面临极端环境适应性不足等问题 [6] 突破路径 - 推动数据标准统一,需政府引导、学会专家及企业同行共同努力 [4] - 探索商业化路径,建立可持续、可闭环的商业运行模式 [5] - 通过政策强制标准互认、试点场景商业化验证打开短期局面 [6] - 长期需建立"政府-企业-用户"价值共享机制,将车路协同转化为"利润中心" [6] 技术价值 - 路端智能可弥补单车智能在超视距感知方面的局限 [4] - 云端智能能解决车与车之间的协同问题,优化用户体验 [4] - 车路云一体化对提升城市运营效率和交通效率至关重要 [4]
【政策综述】关于国家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实施成效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7-10 16:37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框架 - 2020年以来国务院及部委密集出台超10项政策法规,涵盖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六大体系[4]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强调巩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5] - 核心政策包括《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设定2025年形成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目标,要求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商业化[6] 基础设施建设与试点进展 - 全国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超3.2万公里,累计测试里程1.2亿公里[19] - 试点城市完成3000+路口智能化改造,部署1万+路侧设施+50万5G基站,实现实时感知网络覆盖[19] - 分两批确定16个试点城市(首批6个含北京/上海,第二批10个含深圳/重庆),重点推进车城网平台和标准制定[7] 技术标准与准入管理 - 2023版《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设定2025年制修订100+标准、2030年140+标准的目标,构建单车智能与网联协同体系[11][12] - 产品准入试点要求车企与使用主体联合申报,分五阶段推进商业化落地,明确L3+车辆需通过安全评估[13] - OTA升级管理强化安全评估流程,要求企业建立升级影响评估、测试验证、信息记录等全流程能力[10][17] 商业化应用与市场规模 - 驾驶辅助功能渗透率从2021年23.5%跃升至2024年57.3%,L2级车型2025年渗透率预计突破70%[20] - 2023年L2级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995.3万辆(渗透率47.3%),10-20万元价格区间渗透率达51%[20] - 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具备自动驾驶公交、出租车商业化条件,无人配送/零售等场景实现规模化示范[19][20] 车路云一体化发展 - 2024年启动20个城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要求2026年前建成统一标准的城市级项目,重点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15] - 试点内容涵盖路侧设施智能化、高精度地图应用、跨域身份认证等9大领域,推动形成新型商业模式[15] - 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运输安全指南,明确有条件/高度/完全自动驾驶车辆运营需在指定区域通过安全评估[14]
2025贝壳财经年会“智能网联汽车论坛”即将举办
贝壳财经· 2025-07-09 19:39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达10.65万亿元 同比增长4% [5]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 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 [5]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1285万辆 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5]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6] - 上半年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加速普及 AI大模型深度融入汽车产业 [7] - "软件定义汽车"趋势凸显 无人驾驶出租车等场景加速规模化落地 [7] - 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强监管" 工信部对安全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7] 行业论坛与专家观点 - 贝壳财经年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如何重构新生态" 探讨巩固产业优势 [8] - 科技部原秘书长张景安等专家将分享智能网联汽车愿景 [9]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等企业高管参与圆桌讨论 共谋产业转型 [9] 行业活动影响力 - 贝壳财经年会已举办5届 累计邀请355位国内外专家 [9] - 举办60场主题论坛 微博话题阅读量10亿+ [9] - 直播全平台观看量过亿 成为重要行业交流平台 [9]
乘联分会:6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111万辆,同比增长29.7%;深圳实现无人车全市域覆盖运营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7-08 17:12
乘用车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 同比增长181% 环比增长76% [1] - 1-6月累计零售10901万辆 同比增长108% [1] - 6月零售较2022年同期194万辆增长7% 呈现超强增长态势 [1] - 新能源乘用车6月零售1111万辆 同比增长297% 环比增长82% [1] - 1-6月新能源累计零售5468万辆 增长333% [1] 深圳无人车发展 - 深圳实现无人车全市域覆盖运营 运营车辆超300辆 [1] - 服务覆盖100多个社区商圈 日均配送量突破10万单 [1] - 服务场景从民生配送扩展至制造业供应链等12类场景 [1] Faraday Future动态 - FX系列B端付费预订总量达4100台 覆盖四大核心领域 [1] - 产品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美国首辆车下线 [1] 帕卡召回事件 - 帕卡在美召回56575辆汽车 因车灯系统故障问题 [1]
“闯将南沙”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新高地
科技日报· 2025-07-08 14:54
行业发展现状 - 南沙自贸片区无人驾驶车随处可见,用户可随时呼叫自动驾驶车辆前往广州机场、深圳机场等地 [1] - 小马智行已积累超过4500万公里路测里程,全新第七代自动驾驶车辆在广州、深圳开启路测 [1] - 南沙自贸片区依托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叠加优势,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自动驾驶创新高地 [1] - 2024年南沙自贸片区自动驾驶重点企业总营收达44.21亿元,累计测试里程近900万公里,测试车辆规模占全市20%,应用示范运营里程超500万公里 [3] 政策支持与突破 - 南沙自贸片区2017年成为国内首批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地区之一,2022年获批广州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同年全域开放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区域 [2] - 2024年南沙自贸片区率先打造国内首例集载人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联动联运的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体验场景 [2] - 2023年9月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开展无人商业化试点,允许主驾驶位无安全员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商业化运营 [4] - 2024年12月推动形成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互认机制 [5] - 2024年一季度修订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运营政策文件,创新发布无人驾驶装备道路测试与创新应用工作指引 [5] 产业链生态 - 南沙自贸片区已形成超千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覆盖"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车集成、下游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 [2][3] - 以广汽丰田为基础,以小马智行为牵引,吸引祺迹汽车科技、星河智联汽车科技、大圣科技等一批自动驾驶上下游企业落地 [3] - 共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接近900公里(单向),批复4个联合体开展应用示范运营,累计投放应用示范运营车辆近90辆 [5] 企业动态与商业化进展 - 小马智行打通微信等应用的无人驾驶车入口,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打造"自动驾驶+大旅游"跨界合作模式 [2] - 小马智行与优步达成战略合作,无人驾驶车将于今年接入优步平台,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合作推进无人驾驶车部署 [2] - 小马智行在深圳市宝安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布局自动驾驶车队,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5] - 2家无人驾驶装备企业将场景落地南沙自贸片区 [5] 未来规划与场景拓展 - 南沙自贸片区将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运营场景,推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深化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互联互通 [6] - 4月30日南沙"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智慧交通示范区"正式揭牌,2家企业获颁首批"南沙区无人驾驶装备道路测试牌照" [6] - 未来以政策为牵引、场景为驱动,加速构建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创新生态,吸引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落地,巩固自动驾驶出租车、卡车、公交小巴、环卫车、物流车等示范场景优势,冲刺千亿级产业集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