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

搜索文档
丸美生物(603983):点评报告:营收增速亮眼,营销投入加大导致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万联证券· 2025-08-26 16:5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强劲但盈利能力受营销投入加大影响出现下降 线上渠道表现亮眼而线下渠道承压 公司持续深化大单品策略并推进向生物科技美妆公司战略转型 预计下半年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2][10][11][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69亿元(YoY+30.83%)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YoY+5.21%) 扣非归母净利润1.77亿元(YoY+6.64%) [1]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23亿元(YoY+33.53%) 归母净利润0.51亿元(YoY-23.08%) 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YoY-30.22%) [1] - 2025Q2毛利率73.28%(YoY-1.47pcts) 净利率5.51%(YoY-4.10pcts) 2025H1毛利率74.60%(YoY-0.07pcts) 净利率10.52%(YoY-2.58pcts)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11/4.76/5.37亿元 同比增长20.40%/15.75%/12.69% 对应EPS为1.03/1.19/1.34元/股 [3][12]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5.71亿元(YoY+37.85%) 收入占比88.87% 丸美天猫旗舰店TOP5核心单品销售占比73% 会员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8% 店播销售同比增长59% 会员渗透率82% [1] - 线下渠道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YoY-7.07%) 收入占比11.13% [1] 产品表现 - 主品牌丸美实现营业收入12.50亿元(YoY+34.36%) 主营收入占比70.78% [2] - 第二品牌PL恋火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YoY+23.87%) 主营收入占比29.22% [2] - 持续深化大单品策略 聚焦核心产品 构建品类协同的大单品矩阵及梯队体系 [2] 费用结构 - 2025Q2销售费用率60.47%(YoY+4.76pcts) 管理费用率2.81%(YoY-0.90pcts) 研发费用率2.68%(YoY-0.15pcts) 财务费用率-0.39%(YoY+0.20pcts) [10] - 2025H1销售费用率56.50%(YoY+3.44pcts) 管理费用率2.85%(YoY-0.58pcts) 研发费用率2.30%(YoY-0.35pcts) 财务费用率-0.60%(YoY-0.04pcts) [10] - 销售费用率增加主要由于线上流量成本持续高涨以及公司持续品牌建设和科学传播投入 [10] 研发与创新 - 从传统美妆企业向生物科技美妆公司战略转型 注重重组胶原蛋白等关键技术研发 [1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申请专利25项 累计申请专利619项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6项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65项(其中发明专利255项) [11] - 新增主导或参与制订标准6项 累计81项 新增发表论文7篇 累计57篇(其中SCI收录22篇) [11] - 通过ISO56005《创新管理-知识产权指南》二级认证 成为广州市首家获此认证的美妆企业 [11] 估值指标 - 当前收盘价42.23元 总市值169.34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PE为41/36/32倍 [12] - 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为36.12/41.99/48.13亿元 同比增长21.62%/16.26%/14.64% [3]
以单支口红1200元进军美妆市场,LV打的什么算盘?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2:01
路易威登彩妆新品定价策略 - 路易威登推出首个永久性彩妆系列 包含55款口红和10款唇膏 每款售价160美元 单支口红高达1200元人民币 另配有8套四色眼影盘 每套售价250美元 [1] - 新品将于2025年8月29日在线上及部分门店上市 此前已完成数字化预发布 [1] - 公司坚持高端定价策略 瞄准最富裕且最具追求精神的客户群体 [2] 市场竞争格局与品牌定位 - 爱马仕以85美元口红占据市场头部地位 汤姆·福特和香奈儿标准口红价格分别为65美元和50美元 [1] - 路易威登旗下产品换装价格69美元仍高于部分竞争对手新款口红 [2] - LVMH策略强调提供最精致优质商品以保留核心客户并吸引高端新客户 同时从年轻群体吸纳人才 [2]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奢侈品行业需求持续放缓 消费者对高昂价格出现抵制态度 [2] - LVMH最近季度报告销售额持续下滑 时装皮具领域表现突出 但丝芙兰在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增长 [2]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挤压美妆品牌利润空间 [2] 美妆行业价格调整趋势 - E.l.f.美妆第三次提价 全线产品上涨1美元 雅诗兰黛已开始调整产品价格 [3] - 分析师预计未来12个月美国美容市场将出现更多价格调整 但提价幅度会保持谨慎 [3] - 美国高端美容产品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持平 大众市场化妆品销售额增长3% [3] 专家观点与市场前景 - 前LVMH北美董事长认为160美元口红几乎无市场空间 可能是巩固市场地位的策略 [1] - 行业观察指出思考价格走势比价格上限更有意义 [3]
突发,资生堂代理的“美国毛戈平”退出日本
36氪· 2025-08-26 08:21
资生堂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滑7.6% [1] - 2019-2024年营收增速放缓 2020年下滑18.6% 2023年下滑8.8% [15] - 日本市场2025上半年销售额下滑0.6% 2020年曾出现29.7%最大跌幅 [21] Laura Mercier品牌动态 - 计划2024年10月退出日本市场 [1] - 品牌定价区间165-790元 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 [6] - 天猫旗舰店累计粉丝18.5万 近一年仅热销10万件商品 [6] - 2015年销售额达1.6亿美元(约11.45亿元人民币) [11] 资生堂收购与剥离策略 - 2016年以2.6亿美元(约18.61亿元人民币)收购Laura Mercier和RéVive [11] - 2021年以7亿美元(约50.10亿元人民币)抛售Laura Mercier/BareMinerals/Buxom三大品牌 估算亏损近百亿 [11] - 被剥离品牌2020年销售额暴跌 Bare Minerals降39% Laura Mercier降28% [12] - 收购品牌留存时间短 20年来10起收购中4起被亏本抛售 [26] 品牌运营挑战 - Bare Escentuals2017年重组产生655亿日元(约31.81亿元人民币)减值亏损 关闭100家美国门店 [14] - 醉象品牌2025上半年销售额暴跌57% Q1降65% Q2降43% [30] - NARS品牌2025上半年增速放缓 仅微涨1% [30] - 资生堂收购品牌后欠缺运营能力 难以实现市场深度渗透 [26] 战略调整方向 - 计划将护肤销售额占比提升至80% 2019年实际占比仅60% [14] - 实施"Core3"与"Next5"品牌矩阵策略 聚焦护肤和香水品类 [24] - 日本本土市场收缩业务 解除Laura Mercier代理关系符合战略调整 [26] - 日本美妆市场竞争激烈 雅诗兰黛旗下Too Faced2023年亦退出该市场 [33]
净利盈转亏 雅诗兰黛问路转型
北京商报· 2025-08-26 00: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净销售额143.26亿美元同比下滑8% 净利润亏损11.33亿美元较上年盈利3.9亿美元下滑390% [2] - 皮肤护理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2% 头皮护理业务下滑10% 彩妆业务下跌6% 彩妆及香水业务由盈转亏 [2] - 2024财年净销售额156.1亿美元同比下滑2% 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大跌61% 2023财年净销售额159.1亿美元同比下降10.3% [2] 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推出"重塑美妆新境"战略 致力于成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球顶尖高端美妆公司 [4] - 中国大陆市场第三和第四财季零售额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各品类市场份额均有提升 [1][5] - 海蓝之谜在中国大陆市场连续两个财季实现双位数有机销售额增长 [6] 中国市场布局 - 2026财年起中国大陆市场将被单独列出 预计当财年增长回归中个位数 [1][6] - 第四财季10个品牌实现零售增长 海蓝之谜/汤姆·福特/雅诗兰黛推动市场份额提升 [5] - 抗衰老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与中国大陆市场战略高度吻合 [6] 产品创新与研发 - 研发费用比例维持在1.5%-2% 低于欧莱雅/资生堂3%的水平 [7] - 中国区新品上市周期比欧莱雅慢3-6个月 王牌产品"小棕瓶"曾出现九年研发空白期 [7] - 计划通过外部招聘新任研发负责人 2026财年力争创新产品销售额占比超25% [1][8] 品牌竞争态势 - 品牌逐渐大众化导致高端感降低 面临中国美妆品牌性价比竞争与奢侈品牌高端挤压 [3] - 需加强品牌高端化建设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运营效率与客户服务体验 [8] - 近年多次实施产品涨价策略以应对成本压力 [7]
丸美生物20250825
2025-08-25 22:36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丸美生物(完美生物) 主营化妆品行业 专注于眼部护理和抗衰领域[1][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69亿元 同比增长30.83%[3] * 毛利率74.6%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亿元 同比增长5.21%[3] * 扣非净利润1.77亿元 同比增长6.64%[3] * 净利润率10.5% 略有下滑[3] * 线上渠道营收15.7亿元 同比增长37.85% 占总营收88.87%[2][3] * 线下渠道营收1.97亿元 同比下滑7.07%[3] * 预计全年总营收21亿元 同比增长50%[4][21] * 全年利润率目标12%[4][21][33] 品牌与产品表现 * 完美品牌营收12.5亿元 同比增长34.36% 占总营收70.72%[2][4] * PL恋火品牌营收5.16亿元 同比增长23.87% 占总营收29.22%[2][4] * 眼部类产品同比增长76.18%[5] * 护肤类产品同比增长20%[5] * 洁肤类产品同比增长11.46%[5] * 美容及其他类产品同比增长23.09%[5] * 小红笔眼霜同比增长155%[21] * 胶原大套组同比增长170%[21] * 小金针面霜预计冲击2亿元[27] * 小金针超级面膜预计达到1.5亿元[27]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4069万元 同比增长13.53%[2][6] * 新增3项产学研合作项目[2][6] * 建成珠海横琴实验室[2][6] * 累计申请专利619项[2][6] * 获得授权专利365项 其中发明专利255项占比70%[2][6] * 参与或主导制定标准81项[6] * 发表论文57篇 其中SCI收录22篇[6] * 核心原料自我生产能力强大 34种美国进口原料具备自产能力[32] 市场运营与营销策略 * 销售同比增长150%[2][10] * 营销费用占比下降14%[2][10] * 抖音平台眼霜赛道总草量达到第二名4倍[10] * 小红笔眼霜天猫市占率4.2% 眼霜热卖榜第一名[10] * 小金针次抛精华销量同比双位数增长[10] * 小金针胶原面霜单品GMV突破亿元[10] * 超级面膜抖音触达人群峰值7420万 新客转化占比98.9%[10] * 达人带货当场销售量超过10万瓶 每场市占率4.23%[10] * 自播业务Q1同比提升60% Q2同比提升100%[4][12] * 采用8个账号矩阵运营模式 直播间会员渗透率82%[12] * 抖音自播与达播占比达播58% 自播42%[28] * 目标年内调整达播与自播比例为55%对45%[28] * 2026年目标达播降至45% 自播增至55%[28] 品牌推广与人群破圈 * 年货节期间投放抖音短剧《夫妻的春节》播放超6亿次 5A人群资产近1亿[18] * 三八节官宣品牌全球代言人杨紫 总曝光量突破18亿[11][18] * 抖音搜索指数同比提升37%[11] * 5A人群资产提升33% A3人群资产提升53%[11] * 天猫全店UV提升131%[11] * 小红书搜索量环比提升75%[11] * 冠名综艺《今晚好犀利》曝光量20亿以上[11][18] * 618期间5A人群资产首次突破2.4亿[18] 线下渠道策略 * 以护理促转化 皮肤护理项目贡献18%销售额[13] * 开展13000场护肤沙龙活动 每场客单价1000元[13] * 一日店长活动近100场创下50万成交记录[13] * 每季度召开全国客户大会[13] * 试点单品牌店探索渠道创新 上半年计划开设50家以内门店[14] * 与抖音本地生活团队合作云连锁项目[14] * 线下入驻6000家以上新零售网点[15] * 各渠道POS分别增长25% 30% 40%[15] 产品系列与布局 * 重组胶原蛋白系列占销售份额40%~50%[24] * 6D胜肽系列占30%~35%[24] * 四抗系列占15%~20%[24] * PL品牌完成定位升级 从新锐彩妆转型为中国专业底妆品牌[15] * 线上粉底液市占率长期稳居第一名 气垫稳居前十名[15]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 交付周期从90天缩至43天基础上进一步提效至37天[16] * 连续6年通过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认证[6] * 成为广州市首家获得ISO56005创新管理知识产权指南二级认证的美妆企业[6] 未来发展战略 * 践行长期主义 深化核心优势[17] * 线上和线下协同发展[17] * 2026年至2028年连续12个季度保持20%以上增长[33] * 坚守价值核心 深耕产品与用户[34] * 不以牺牲未来换取当下[34] * 通过精细化管理成本结构 优化利润组成以及创新营销模式实现平衡[34]
逸仙电商上涨3.13%,报10.56美元/股,总市值9.9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5 21:55
股价表现 - 8月25日盘中上涨3.13%至10.56美元/股 成交额26.21万美元 总市值9.91亿美元[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收入总额19.2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2.48%[1] - 归母净利润-2297.1万人民币 同比大幅收窄88.68%[1] - 基本每股收益-0.01人民币[1] 公司背景 - 通过境内实体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 创立于2016年[2] - 旗下拥有完美日记、小奥汀、完子心选、法国科兰黎、达尔肤(中国大陆业务)、EVE LOM等品牌矩阵[2] - 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中国主要电商及社交平台[2]
雅诗兰黛由盈转亏:多品牌收入下滑,押注产品创新
北京商报· 2025-08-25 21: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净销售额143.26亿美元同比下滑8% 净利润亏损11.33亿美元(对比上年盈利3.9亿美元)[1][3] - 皮肤护理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2% 头皮护理业务下滑10% 彩妆业务下跌6%[3] - 彩妆 香水 头皮护理业务均陷入亏损 其中彩妆和香水业务由盈转亏 皮肤护理业务营业利润同比下滑22%[3] 历史业绩趋势 - 2024财年净销售额156.1亿美元同比下滑2% 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大跌61%[4] - 2023财年净销售额159.1亿美元同比下降10.3% 净利润10.06亿美元同比下降58%[4] - 2022财年净销售额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9% 净利润23.9亿美元同比下滑16.73%[4] 战略转型举措 - 2025年新CEO司泰峰推出"重塑美妆新境"战略 致力于成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球顶尖高端美妆公司[6] - 在中国大陆市场增加消费者投资 推动第三和第四财季零售额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并提升市场份额[1][7] - 计划通过外部招聘聘任新研发负责人 2026财年目标使创新产品销售额占比回升至25%以上[1][10]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第三和第四财季零售额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各品类市场份额均有提升[7] - 海蓝之谜品牌在2025下半财年推动市场份额增长 连续两个财季实现双位数有机销售额增长[7]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起中国大陆市场将被单独列出 预计该财年增长将回归中个位数[8] 产品与研发状况 - 研发费用比例维持在1.5%-2%之间 低于欧莱雅 资生堂等竞争对手3%的水平[9] - 中国区新品上市周期平均比欧莱雅慢3-6个月 王牌产品"小棕瓶"曾历经9年研发空白期[9] - 2022年底雅诗兰黛中国创新研发中心在上海建成启用 近年研发创新投入逐渐增加[10] 行业竞争挑战 - 品牌逐渐大众化导致高端感降低 同时面临中国美妆品牌性价比竞争和奢侈品牌高端市场挤压[5] - 产品创新乏力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需加强数字化运营和客户个性化服务能力[10]
“流量焦虑”时代,花西子却在京东美妆迎3倍增长?
FBeauty未来迹· 2025-08-25 20:01
核心观点 - 花西子与京东美妆通过深度合作实现高质量增长 从短期爆发转向长期确定性增长 构建系统性运营能力并激活品牌潜力[4][5][16] 合作成效 - 2024年520及618期间花西子在京东美妆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0% 新客数增长2倍 单天成交额爆发超300%[4] - 2024年上半年复购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体现高质量长期生意[5] - 2024年七夕新品首发期间新客人数同比暴增22倍 总体爆发系数从1.5提升至3[8] - 2025年520明星直播当天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0% 创两年内5月最高值 年轻女性新客比例大幅提升[13] 运营策略升级 - 京东美妆为花西子拆解货架电商增长逻辑 通过8场IP活动测试促销机制与产品组合 形成专属爆发系数公式[7][8] - 双方合作"十倍增长计划"后复盘调整 从直播电商模式转向适配货架电商的运营体系[7] - 截至2024年底完成电商运营"地基建设" 为确定性增长构筑底层保障[9] 礼赠场景突破 - 京东美妆基于正品保证与物流优势 挖掘花西子东方美学产品与礼赠场景契合点[10] - 七夕刺绣礼盒京东独家首发3天 带动礼赠场景销售额占比飙升至40% 京东成为品牌最大礼赠出口[12] - 通过明星合作策略(如古子成担任星推官)结合线上线下活动 实现人群破圈与销售拉升[12][13] 产品与品牌价值协同 - 花西子坚持长期主义 重视产品质量与研发 开品周期长但质量高 与京东正品心智契合[15] - 京东美妆集中资源支持超级单品(如同心锁口红) 反馈用户需求反哺产品策略 加速产品力迭代[15] - 平台维护品牌价值主张 通过系统性赋能而非改造 放大品牌固有优势[16] 行业启示 - 后流量时代美妆品牌需构建自主运营能力 选择能系统性赋能平台抵御风险[16][17] - 增长路径包括:系统性能力替代偶然性流量 平台激活品牌潜能 构建可预测增长模型[16] - 货架电商进化方向为集经营参谋、运营中台、产品实验、营销指导、数据枢纽于一体的策略伙伴[17]
一支口红1200元,LV入场美妆能分到蛋糕吗
第一财经· 2025-08-25 18:17
在一线奢侈品牌中,LV最晚入场美妆业务 奢侈品行业正处于艰难时期,彩妆成了品牌自救的新业务。 8月20日,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LV)宣布进入美妆界,选择中国作为首发市场,发布除眼影外的全新彩妆系 列,并在南京开设首家全球香水美妆精品店。 LV彩妆线筹备期四年,邀请传奇化妆师帕特·麦格拉思(Pat McGrath)担任美妆部门创意总监,新系列包含8盘四 色眼影、10款透明润唇膏,以及55款色号的LV Rouge口红系列。 上海恒隆广场是LV美妆产品在上海的唯一线下门店。为迎接中国七夕佳节而上市的口红产品,单支售价高达1200 元,门店内一些热门色号已断货。 现在,以箱包、皮具见长的LV,用口红撬动入门级客户,以美妆与消费者实现另一层连接,承载品牌的年轻化转 型。 疲弱业绩中的亮点 "口红效应"带动下,能提供即时情绪价值的口红以及彩妆市场,成了奢侈品牌拓展市场的新空间。从开云到爱马 仕,各大奢侈品集团都在布局美妆线,虽然业务占比有限,战略权重却悄然提升。 香奈儿的美妆事业始于百年之前。早在1924年,香奈儿就成立香水公司并推出首个彩妆系列,其经典产品如山茶 花保湿系列、可可小姐香水是高端美妆代表作。2024年香奈 ...
「天呈汇」GEO如何重构品牌与用户的连接方式?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42
核心观点 - GEO模式通过全球化触点布局、情感价值嵌入和开放生态运营三维度重构品牌与用户互动模式 从单向传播转向多维共创 在用户主权时代为品牌长效增长提供新路径 [1][2][4] 用户主权时代的品牌连接困境 - 2024年全球消费者日均接触广告信息超5000条 但主动留存记忆不足1.2% 传统漏斗模型面临失效风险 [1] - 83%的Z世代消费者会因一次负面体验永久放弃品牌 仅17%愿意给品牌二次机会 用户决策逻辑转变为体验-信任-复购的网状结构 [1] GEO框架下的连接重构逻辑 - 触点升维:某智能家居品牌通过物联网设备预测式服务 使售后复购率提升240% [1] - 叙事革命:某新能源汽车品牌邀请车主参与研发 使新品研发周期缩短30% 预售转化率达行业平均水平的3.6倍 [2] - 数据共生:采用GEO模式的企业用户数据利用率达78% 远超行业均值 [2] 技术驱动下的连接创新实践 - AIGC应用:2025年42%品牌采用AI生成个性化内容 某美妆集团通过分析用户数据生成专属妆容教程 使互动时长提升17分钟/月 [3] - 区块链机制:数字孪生认证系统使奢侈品假货投诉率下降92% [3] - 元宇宙场景:某快消品牌在虚拟世界搭建共创实验室 3个月内收到137个国家创意 12项实现商业化量产 [3] 长效连接的价值衡量体系 - 关系温度指数每提升1点 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增加23% [4] - 某数码品牌开放系统API后 用户开发插件功能带来年增收1.2亿元 [4] - 领先企业将生态健康度纳入ESG披露体系 [4] 未来演进的关键挑战 - 某社交平台因精准推荐引发用户不适 导致日活下降15% [6] - 需通过Token经济等模式解决用户贡献数据与创意的利益共享问题 [7] - 某跨国企业设立首席体验官岗位并直接向CEO汇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