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开封顺河回族区:“三链融合”打造产业新高地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22:19
产业发展战略 - 顺河回族区以储能炭新材料和智能装备为主导产业 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组合拳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1] - 创新资本运作模式 与北京紫峰资本合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 形成国资+厂房+专利+基金创新组合拳 [1] - 联动青网科技园等专业招商团队 实施空间+服务+投资+孵化创新打法 已吸引15家企业入驻园区 [2] 重点项目进展 - 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建成3吉瓦全钒液流电池自动化生产线 为重大技术项目 [1] - 成功招引商用车电驱桥和充电桩生产项目 完善新能源产业链 [1] - 落地杭州美仪电磁流量仪表项目及医用胶布贴项目 签约多个实体项目 [2] 技术创新布局 - 与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河南分中心合作 推进智算中心和芯片封装测试项目 [2] - 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建立创新联合体 研发团队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近50% 中高级工程师超30% [3] - 与河南省科学院共建中原新材智谷产业基地 聚焦储能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 [3] 资本运作成效 - 通过2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提供信用背书 产业基金精准投向关键环节 撬动社会资本投入 [1] - 突破传统物业租赁模式 采用投资共生新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 [1] - 专业招商团队链接国内外企业资源 与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双向赋能 [2]
康平科技:拟收购苏州凌臣控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9:11
收购交易概述 - 康平科技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苏州市凌臣采集计算机有限公司控股权 [1] - 交易对方为朱建冬等五人 [1] - 交易形式为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 [1] 标的公司业务定位 - 标的公司深耕智能装备控制单元核心零部件领域多年 [1] - 主要提供运动控制与精密传动等核心零部件 [1] - 产品覆盖机器人模组及下游智能装备与工业机器人客户 [1]
北京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基金小镇共同举办投贷联动融资对接活动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17:09
活动背景与目的 - 北京证监局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北京基金小镇联合举办第6期投贷联动融资对接活动 旨在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质效并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 - 活动聚焦搭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高效对接平台 围绕首都高精尖产业结构和科创型企业成长周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1][2] 参与机构与企业 - 14家科创企业代表参会 涵盖医疗健康 新能源 智能装备 商业航天 半导体 新材料等领域 包括臻知医学 星川新能源 平方和 东方空间 华龛生物 泰科天润 大橡科技等[2] - 私募股权创投机构包括顺禧股权投资 京国瑞投资 洪泰同创投资 新鼎荣盛资本 首泰金信等负责人参会[2] - 10家银行北京分行负责人参与 包括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浦发银行 招商银行等[2] 活动内容与成果 - 科创企业代表介绍专注领域 核心优势 经营管理现状及信贷融资需求[2] - 私募股权创投机构补充说明企业发展特色及投资情况[2] - 银行机构询问市场前景与盈利情况 推介针对科创企业的创新股债服务和产品 并回应企业融资需求[2] 平台建设与未来规划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介绍投贷联动平台建设情况 支持私募基金与科创企业发展 前期对接已取得积极成效[1] - 北京基金小镇将持续深化合作 搭建具有北京特色的投贷联动平台 创新优化服务以推动科技金融新生态形成[2]
来一场资本与独角兽的“双向奔赴”
华夏时报· 2025-08-18 17:00
活动概况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创新创业服务处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主办独角兽企业融资对接会[1] - 活动于8月15日在首钢园举办 组织金公司 高瓴创投 中银资产 中银证券及北京证券交易所参与对接[1] - 覆盖集成电路 金融科技 新能源与新材料 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1] 服务机制 - 打造全链条融资对接平台 针对企业不同阶段资金需求精准匹配金融资源[2] - 政府部门 金融机构 产业园区多方协同建立贴身服务体系[2] - 北京证券交易所现场解读上市新政 提供路径规划 审核要点 辅导策略等实操指导[2]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提供科技金融与综合服务双重赋能方案[2] 对接成效 - 投贷联动圆桌交流环节成为焦点 企业提出Pre-IPO融资计划 北交所审核标准咨询 跨境信贷需求等[3] - 采用多轮次一对一洽谈形式 围绕融资 上市 场景需求开展务实沟通[3] - 参会企业与金融机构均评价活动对接精准度高 效果非常好[3] 后续规划 - 北京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将持续组织精准对接活动[4] - 推动合作意向转化为实质合作 助力企业在京做大做强做优[4] - 构建从一次性对接到长效化陪伴的闭环服务体系[4]
寻访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中人(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17 06:03
富阳生态转型与文化产业 - 富阳2005年以来实施多轮造纸企业整治提升和关停转型行动 淘汰铜冶炼等低小散乱企业 经济转型发展 生态恢复生机 [5] - 工业造纸产业腾退后 古法造纸作坊留存 富阳竹纸制作技艺被选为首批国家级非遗 原材料需选择小满前后5天密林深山缓坡近溪处生长的嫩竹 [8][9] - 朱中华探索复原古代手工纸 用于文献修复 故宫博物院 国家图书馆 国家版本馆均为客户 纸寿千年背后是敬畏自然 [10] 文旅融合发展 - 富阳挖掘山水人文资源 推动泗洲造纸遗址博物馆等宋韵文化保护利用 办"公望富春文化周" 提升富春山居图实景游精品线路 2024年接待游客530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91亿元 [18] - 渔民张雷雷转型开渔家乐 野生江鲈对水质要求高 以前难捕到 现在因水质改善成为招牌菜 租新场地引入民宿 桨板 露营等业态 [17][18] - 黄公望村发展民宿经济 村民朱梅娟成立志愿服务队 参与村居环境整治 五水共治 垃圾分类 带动30多家民宿发展 [20][21]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富春山居·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运用全息投影等技术呈现富阳诗画文化 公望书屋组织文学讲座 读书会 书画课 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22] - 作家李杭育受富春山水启发创作《葛川江上人家》 回富阳后参与文化活动 捐藏书给当地作协 并开始绘制长卷油画《新富春山居图》 [22][23] - 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建筑外观设计灵感源于《富春山居图》 体现山起伏水蜿蜒 与黄公望村隔江相望 形成人文新景点 [23]
越剑智能: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24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股东大会类型为临时股东大会,届次为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2] - 股东大会召集人为董事会,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2] - 现场会议召开时间为2025年9月1日14点00分,地点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街道壶瓶山路688号公司会议室 [3] 网络投票安排 - 网络投票系统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投票时间为2025年9月1日9:15-15:00 [2] - 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时间为股东大会召开当日的交易时间段(9:15-9:25,9:30-11:30,13:00-15:00) [2] - 首次登陆互联网投票平台需完成股东身份认证,网址为vote.sseinfo.com [4] 股东投票规则 - 涉及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约定购回业务账户及沪股通投资者的投票需按上交所相关规定执行 [2] - 同一表决权通过不同方式重复表决的,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 [5] - 持有多个股东账户的股东,表决权数量为全部账户所持相同类别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和 [4] 会议审议事项 - 审议议案已通过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具体内容详见2025年8月16日上交所公告 [3] - 无关联股东需回避表决,非累积投票议案需对所有议案表决完毕才能提交 [3][5] 会议出席对象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25日,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股票代码603095)有权出席 [5]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聘请的律师可出席会议 [5] 会议登记方法 - 个人股东需携带身份证或有效证明,法人股东需出示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或授权委托书 [6] - 登记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9:00-17:00,支持扫描件发送至邮箱secretary@yuejian.com.cn [6] - 异地股东需在登记截止时间前完成书面登记,不接受电话登记 [6] 其他事项 - 股东大会会期半天,与会股东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6] - 联系方式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地址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街道壶瓶山路688号 [6]
越剑智能: 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14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相当于每股0.30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258,269,200股,扣除回购股份后实际分配总额为7,712.08万元 [1] - 本次现金分红占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净利润(母公司报表口径92,226.88万元)的比例为8.36% [1] 分配方案实施细节 - 分配基数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准,若总股本变动将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并调整总额 [1] - 具体实施日期将在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明确 [1] 决策程序 - 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 [1] - 监事会认为方案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符合公司长远发展需求 [2] - 方案尚需提交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1][2] 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未经审计的母公司报表口径可供分配净利润为92,226.88万元 [1]
“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12:23
制造业规模与地位 - "十四五"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1]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涵盖大型客机、新能源汽车、高铁、邮轮等领域[1] - 国家发改委指出"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1] 技术创新突破 - 中国自主研发2吨级eVTOL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跨海飞行58分钟[5] - 中联重科发布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能力较2400吨级提升60%以上[5] -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实现93.4%设备国产化,研制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6] - 国机重装研制全球最大168兆牛热模锻压力机,实现毫秒级精准控制[7][8]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 - 杰克科技积累3200多项有效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智能化设备应用广泛[3] - 全国5G基站达455万个,千兆网络端口3022万个,智能算力规模748 EFLOPS[10] - 亨通光纤通过5G+AI实现工厂效率提升66%,参数优化全流程自动化[10] - 中大创远立式磨齿机加工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提升30%[9] 产业链配套能力 - 浙江三锋智能割草机器人依托激光雷达、智能算法等细分领域优势实现产业化[11] - 金田铜业再生铜低碳技术获高端新能源汽车订单,降低碳排放[14] - 雷茨智能装备风机海外市场拓展加速,1-7月出口同比增长70%[14] 国际贸易表现 -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从5万亿美元增至6万亿美元,增长32.4%[12]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12]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光伏装备、大飞机等成果领先[1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经费比"十三五"末增长50%,增量1.2万亿元[16]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26个,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16] - 中国移动发射全球首颗6G验证星,推进"天地一体"技术[10]
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5:50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每年超过30万亿元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7] - 江苏省如皋高新区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吸引大批高新企业入驻 [2] - 天津市梯度培育智能工厂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 技术创新突破 - 中联重科研发全球最大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起重能力提高60%以上 [8][9] -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投产 设备国产化率达93.4% 研制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 [9] - 国机重装研制全球最大168兆牛热模锻压力机 实现毫秒级精准控制 [10] - 中国自主研发eVTOL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8] 产业升级与智能化 - 中大创远立式磨齿机加工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 生产效率提升30% 订单排至2026年 [11][12] - 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网络服务端口3022万个 智能算力规模748 EFLOPS [12] - 亨通光纤通过5G实时监控和AI仿真 工厂效率提升66% [13] 国际化发展 -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增长32.4%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 [14] - 雷茨智能装备海外市场拓展 1-7月出口增长70% [15] - 金田铜业研发PEEK扁线获高端新能源汽车订单 实现再生铜低碳循环利用 [1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1.2万亿元 [17]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26个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17]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 光伏发电装备等多项成果世界领先 [17]
拓斯达全球研发总部基地正式启用 迈向智能装备新纪元
财富在线· 2025-08-13 17:02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实施"聚焦产品,收缩项目"战略转型,主动收缩低毛利、高风险项目类业务,严格控制接单规模,逐步增加产品类业务比重 [2] - 截至2024年末,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等其他项目类业务收缩54.22%,产品类业务规模比重同比增加超15% [2] - 全球研发总部基地正式启用,重点聚焦具身智能领域,配备多个高标准实验室,包括具身智能实验室、环境可靠性实验室和电磁兼容实验室等 [1][2] 业务表现与产品进展 - 自产多关节机器人出货量超2000台,收入同比增长76.04%,持续深耕3C行业 [2] - 电动注塑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近三倍 [2] -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销售量约270台,出货量超250台,处于行业前列 [2] - 2025年一季度工业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23.81%,在手订单饱满,大客户复购及拓展成效显著 [3] - 机床订单量超120台,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70%,来自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行业需求明显增多 [4]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基于鲲鹏架构与openEuler操作系统打造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为双臂机器人赋予"智能小脑"和"灵敏触觉" [3] -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首次展出基于端到端AI模型的工业双臂具身智能装箱工作站,依托华为云资源推动机器人智能化 [3] - 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合作完成首例智能双臂机器人虚实协同操作验证测试,在精度、响应度、融合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展现行业领先技术特性 [3] - 2025年3月成功入选"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名单,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机器人驱控一体控制器"荣获"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创新产品"奖项 [3] 市场拓展与行业机遇 - 高速包装行业智慧注塑自动化产线方案在多个国际大展亮相,满足客户多品类、快换产、高产能需求,成功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4] - 下半年将参与泰国、越南、印尼、土耳其等国展会,助力全球客户智能化升级,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4] - 工业机器人应用已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国连续十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国地位 [5] - 具身智能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省市明确提出2027年培育千亿级具身智能产业规模目标 [5] 产业布局与生态合作 - 公司跻身国内少数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机器人企业,以运动控制作为切口布局具身智能,推出"感算控"一体化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并实现工业场景应用 [5][6] - 运动控制平台在智能与具身结合过程中起到类似"小脑及脊椎"的联接作用,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核心部件 [6] - 联合华为云、智谱、阿里云等大模型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具身智能场景落地,以差异化综合竞争力抢占具身智能生态高地 [6] - 聚焦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技术三大底层核心技术研发,加速构建"场景+数据+AI"多维驱动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