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业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债市速递 | 央行单日净回笼3130亿元
Wind万得· 2025-04-02 06:37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4月1日开展64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50%,投标量与中标量均为649亿元 [1] - 当日逆回购到期3779亿元,单日净回笼3130亿元 [1] 资金面 - 跨季后银行间资金市场非银机构隔夜报价虽回落但仍居高不下 [3]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4% [4] 同业存单 -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成交利率1.9%,较上日上行 [7]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走势 - 国债1年期收益率1.5425(+0.25bp),10年期1.8280(±2.05bp) [9] - 国开债1年期收益率1.6500(±1.00bp),10年期1.8460(-0.60bp) [9] - 口行债1年期收益率1.6000(-1.00bp),10年期1.9425(-0.75bp) [9] - 农发债1年期收益率1.5800(-1.00bp),10年期1.9425(-0.75bp) [9] - 地方债1年期收益率1.6000(持平),10年期2.0550(持平) [9] 国债期货 - 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5%,10年期跌0.08%,5年期和2年期均跌0.04% [12] 要闻资讯 - 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2,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创2024年12月以来新高 [13] - 税务总局拟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境外旅客可现场即时取得退税款 [13] 全球宏观 - 美国商务部长团队提议取消《芯片法案》奖励,可能暂停补贴以施压企业扩大本土投资 [15] 债券大事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支持加大科创类债券投资配置力度 [17] - 三部门推动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及保险机构投资证券化产品 [17] - 上交所发布上证分行业可转债及可交换债行业指数系列 [17]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聘请银行负责全球日元债券发行 [17] 债券负面事件 - 河南新郑农商行推迟评级,山西美锦能源被列入评级观察,苏宁电器集团中债隐含评级下调 [18] - 日照市新岚山财金投资集团非标债权计划违约 [18]
美国财长亲述:美国的困境是什么?特朗普的策略是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3-22 20:42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剖析美国经济困境,批评拜登政府财政政策,提出削减政府开支、降低能源价格、放松金融监管等应对策略,还提及建立主权财富基金等计划以解决债务赤字、通胀、分配不平等问题,实现经济增长和美国梦 [1][2][3]。 分组1:美国经济困境 - 美国面临债务和赤字膨胀问题,拜登政府无节制支出,未来可能增税,使美国陷入类似欧洲社会民主国家的经济模式,限制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2] - 经济政策导致通胀上升,底层50%工资收入者实际购买力下降,资产拥有者从股市上涨中受益,加剧社会不平等 [2] - 房地产泡沫使大多数人买不起房,稀缺资源需求引发焦虑和绝望,影响美国梦实现 [5][40] - 数据可靠性存疑,拜登政府只看数据无视民众感受,引发民众焦虑情绪 [43] 分组2:应对策略 削减政府开支 - 削减巨额联邦债务,控制政府开支要循序渐进,避免引发经济衰退,目标是到2028年让赤字回到长期平均水平(3% - 3.5%) [4][46][47] - 每削减3000亿美元开支,相当于GDP下降1%,需稳步推进 [49] - 通过削减开支降低政府债务杠杆,同时精简政府人员,放松金融监管,让私营部门加杠杆填补政府降杠杆留下的空间 [50] 调整国际贸易体系 - 重新调整国际贸易体系,利用关税手段促使产业和供应链回迁美国,重振中产阶级 [5][52] 税收和监管政策 - 实行低税率且稳定可预测的税收政策,大幅削减监管,促进经济增长,提高GDP [54][58] - 税收削减和放松监管可促进经济增长,若经济增长率从1.8%提升到3%甚至更高,保持开支稳定或削减开支就能实现目标 [58] 能源政策 - 降低能源价格,持续放缓通胀,解决私营部门投资回报周期长和政策缺乏连贯性问题 [3][6] - 核能是未来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但短期内难以实现,需政府发挥作用解决供应链和监管问题 [7][124][131] 建立主权财富基金 - 考虑建立主权财富基金,更好地管理国家资产,为民众创造财富,可将社会保障基金、乌克兰经济合作收益、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份等纳入 [3][106][108] 分组3:金融监管改革 - 重新审视银行监管规定,解除金融监管束缚,如取消补充杠杆率(SLR)规定,美债收益率可能下降30 - 70个基点,每个基点相当于每年节省10亿美元 [2][78] - 用私人信贷衡量解除金融监管成效,银行放贷情况尤其是小型区域性银行和社区银行是检验标准 [74][76] - 支持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但认为其职能扩张在监管、气候政策等方面的做法可能威胁独立性,将推动安全合理的放松监管措施 [78] 分组4:其他问题及看法 - 社会保障基金可重新规划,建立主权财富基金,同时关注“婴儿债券”,为新生儿设立投资账户 [6][106] - 解决生活成本过高问题,可在保险市场、房屋建筑规范、能源成本等方面采取措施,10天后将发布生活成本报告 [141][149] - 担任财政部长后,40% - 50%工作时间花在国家安全事务上,如审查外国人购买美国资产交易、实施制裁、反洗钱等 [134]
港股交易热度持续高涨,业绩关注度逐渐提升
银河证券· 2025-02-25 13:09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交易热度持续高涨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79%、6.03%和4.02% 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和电讯业领涨 涨幅分别为10.34%、8.81%和6.01% [2][8] - 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512.12亿港元 较上周上升294.41亿港元 为2021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11] - 恒生指数PE估值上升至10.33倍 处于2010年以来59%分位数 风险溢价率为5.26% 处于2010年以来12%分位 [16] - 配置建议关注科技板块、消费股和高股息策略 尤其关注AI应用落地和央企高股息标的 [45]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全球股指涨跌互现 港股领涨全球权益指数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79%、6.03%和4.02% [5][8] - 行业层面7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上涨5个下跌 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和电讯业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0.34%、8.81%和6.01% 原材料业、能源业和地产建筑业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3.07%、2.45%和0.53% [8] 资金流动 -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3358.83亿港元 较上周上升371.48亿港元 日均沽空金额为358.5亿港元 沽空比例日均值为10.66% 较上周上升0.74个百分点 [11] - 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为512.12亿港元 较上周上升294.41亿港元 为2021年3月以来最高 [11]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恒生指数PE为10.33倍 较上周五上升1.75% 处于2010年以来59%分位数 PB为1.1倍 处于2010年以来38%分位数 [16]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5BP至4.42% 港股风险溢价率为5.26% 为3年滚动均值-2.2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12%分位 [16] -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上行6.54BP至1.72% 港股风险溢价率为7.96% 为3年滚动均值-0.6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77%分位 [24] -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下行1.54点至133.72 处于2014年以来52%分位数 AH股A股溢价率平均值为90% 较上周下行3.23个百分点 [27] 本周重要事件 国内方面 - 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华为、比亚迪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 [31]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32] - 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 比上月增加1个 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7个 比上月减少2个 [32] -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4% 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环比上涨0.1% 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 [32][33] -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0% 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环比上涨0.1% 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 [32][33] -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6.0% 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2% 降幅与上月相同 [32][33] 海外方面 - 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显示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之间 认为经济活动继续以稳健速度扩张 [42] - 特朗普表示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 高于目前的2.5% 并可能在4月开始对药品和半导体芯片行业征收25%关税 [44]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5000人至21.9万人 高于市场预期的21.5万人 续请失业金人数增至186.9万人 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44]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恒生科技指数涨至2022年1月21日以来高点 未来或面临调整和获利了结 带动市场高位震荡 [45] - 业绩超预期个股或迎来交易性行情 建议关注科技板块、消费股和高股息策略 [45] - 科技板块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下AI应用落地加快 有望从估值抬升阶段步入盈利兑现阶段 [45] - 国内扩内需、稳消费等政策刺激下港股消费股业绩有望大幅改善 [45] - 海外不确定因素扰动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备吸引力 尤其是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标的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