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锁餐饮
icon
搜索文档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搜狐财经· 2025-09-12 20:41
这两天,连锁餐饮集团"西贝"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9月10日,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一时间,预制菜又 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罗永浩的言论,引发了不少网友共鸣。 "罗永浩的意见是对的,国家应该强制要求餐馆必须明示是否预制菜,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虽然每次带孩子都吃,但西贝确实就是预制菜啊…连西兰 花都是" 罗永浩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10万元悬赏,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9月11日晚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北京门店回应"预制菜"风波,明确表态"会起诉罗永浩"。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还表示,9月12日起,西贝全国所有门店后厨 将对外开放,消费者可以看任何一道菜的制作过程。 今天中午,记者就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申请参观并拍摄后厨,得到餐厅许可后,记者随后换上服装开始参观。 带领记者参观的西贝吴江路湟普汇店厨师长表示,他们的热菜菜品是现炒现做的,不是预制菜,并向记者展示了冰柜里存放的鸡肉、羊排、沙葱、芹菜等原 材料。 西贝吴江路湟普汇店厨师长说,我们收到的是生的原料,剩下的加工全部在门店完成,师傅每天早上到店现场操作;厨师长拆开冰冻鱼的包装向记者展 示,"这完完全全是一条 ...
贾国龙嘴硬,罗永浩又找到了新“锤友”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19:18
9月12日,晚上8:30,罗永浩直播,"将谈西贝一事"。网友们都在摩拳擦掌,要挤进直播间,看看罗永 浩怎么"硬刚"西贝。 事情缘于罗永浩发布的一条微博,瞬间把预制菜和西贝推上了风口浪尖。 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公开吐槽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 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随后,这一说法引发 网友广泛关注与讨论,"罗永浩吐槽西贝"相关内容登上热搜,西贝随即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 9月11日,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回应,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并表示未来将起诉罗永浩。罗永浩 微博称"来吧"。 这次贾国龙与罗永浩的"预制菜"拉扯,牵出了一个在餐饮业被长期忽视的"标准化与风味平衡"难题:连 锁餐饮品牌能否使用预制菜?在这两天的互联网上的各种讨论和发酵后,终于把讨论的重点引导到了这 个问题上。 何为"预制菜" 贾国龙说的"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更多是他与罗勇浩的"硬刚"。但实际上,消费者更关心的 是,吃进嘴的有多少是预制菜?如果吃了,这些预制菜安全吗? 先放下双方的各执一词,预制菜需要符合哪些标准才能走上餐桌? 虞坚表示,在中国人的观 ...
西贝承认部分菜品是隔夜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9:01
西贝与预制菜争议事件 - 西贝因部分菜品存在隔夜使用情况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厨师长称煮好羊排赏味期为三餐 隔夜使用不影响出餐品质 [2][3] - 胖东来集团创始人于东来发声 称任何事没有完美 感谢西贝等品牌企业提供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 [4] 西贝预制菜占比与行业数据 - 罗永浩公开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且价格贵 并希望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6] - 人民网研究院2023年《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援引数据称 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 [6]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势反击 称罗永浩发言对公司商誉影响非常大 将走法律程序起诉 但本人不回应 [6] - 贾国龙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西贝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 并区分预制菜标准与预制工艺 称门店菜品与功夫菜完全不同 [9] 西贝定价与消费者反应 - 宅门餐眼数据显示西贝人均消费85.03元 明显高于真功夫26.57元和吉野家31.06元 反映消费者对预制菜容忍度有限 [9] - 贾国龙披露罗永浩一行五人15道菜品总消费830元 并称外界认为西贝贵是餐饮业最大冤案 [12] - 西贝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 即罗永浩点过的菜品列表供消费者任意点选 [12] - 罗永浩发起奖励10万元征集西贝预制菜线索活动 进一步激化矛盾 [12] 公司治理与创始人影响 - 贾国龙情绪激动表示家人入睡后自己气得睡不着 凌晨三点吃烤串喝酒抽烟 [14] - 贾国龙曾向媒体表态创始人优势是不用培养的权威性 对公司掌控力非常自信 [14] - 以创始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给西贝带来试错成本 贾国龙中国堡、功夫菜等项目未达预期 [14] - 贾国龙反思公司发展慢、创新不足、管理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等问题 并重心移回主品牌 [14] 餐饮行业经营压力 - 截至2025年5月西贝营收处于下滑区间 行业整体承压 [15] - 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同比下滑3.7%至207.03亿元 九毛九同比下滑10.1%至27.53亿元 呷哺呷哺同比下滑18.9%至19.42亿元 [15] - 2025年1-7月北京市餐饮收入792.0亿元同比下降3.6% 上海市餐费收入1141.95亿元下降2.9% 全国餐饮收入31984亿元同比增长3.8% [16] - 经营压力下西贝难以承受负面冲击 贾国龙对罗永浩言论非常警觉 [16]
起诉质疑者,西贝们错在哪?
虎嗅· 2025-09-12 18:52
核心观点 - 企业合规合法与公众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引发信任危机 根源在于行业标准与公众认知的错位[1][2] - 舆论危机爆发点常源于企业采取过度防御性反应 如起诉质疑者 而非通过沟通化解分歧[7][12] - 跨行业共性难题需通过日常市场教育和有效沟通缩小认知差距 避免危机升级[6][14] 行业标准与公众认知错位 - 医疗体检行业标准为筛查异常指标 但公众普遍期待体检应确诊癌症[3] - 餐饮行业定义中央厨房预加工不等于预制菜成品 但消费者认定非现炒即预制菜[4] - 行业专业术语与公众常识期待完全脱节 导致企业认为专业合规 公众认为受骗[5][6] 企业防御性反应加剧危机 - 西贝起诉罗永浩因预制菜标签涉及连锁餐饮供应链模式与成本结构 品牌价值受质疑[8] - 爱康国宾起诉女律师因体检业务本质为筛查而非确诊 避免业务体系价值崩塌[9] - 公众舆论倾向同情个体质疑者 企业强硬反应被感知为欺凌弱者 加速舆论发酵[10][11] 危机解决路径 - 头部企业需承担市场教育日常任务 减少认知差距 将消费者拉入自身阵营[6][14] - 混淆商业防御与公众教育边界会导致舆论反噬 开放回应关切更有效[12][13]
西贝与罗永浩的“预制菜”风波持续:于东来发文力挺西贝,罗永浩今晚直播讨论
第一财经· 2025-09-12 18:48
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 - 西贝与罗永浩就“预制菜”问题产生公开争议,罗永浩在社交平台指责西贝菜品为预制菜 [2] - 西贝发布公开信否认罗永浩的指责,并公布了罗永浩此前购买的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以证清白 [3] - 罗永浩引用人民网研究院报告指出,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 [6] 西贝的应对措施 - 西贝宣布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该菜单为罗永浩点过的菜品列表,并非固定套餐 [6] - 公司推出两大承诺:“不好吃,不要钱”可随时退单,以及欢迎顾客随时进入后厨参观任何一道菜的制作全过程 [6] - 西贝将向全社会开放后厨参观,并计划陆续开放原产地、央厨工厂、草原牧场等产地源头参观 [4] 相关方表态与后续发展 - 胖东来集团创始人于东来发声,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提供相对放心可口的吃饭地方 [4] - 罗永浩宣布将在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进行直播,旨在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9] 西贝关联公司信息 - 北京西贝天然派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由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1][12] - 该公司参保人数为114人,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供应链管理、餐饮管理、生产食品、销售食品等 [12] - 该公司拥有两项预制食品相关专利,分别为“一种预制食品灌装装置”和“一种豆腐预制食品的包装设备”,均已于2025年获授权 [12][13]
于东来发文力挺西贝
虎嗅· 2025-09-12 18:40
公司回应与措施 - 西贝否认罗永浩关于预制菜的指责并公布13道菜品制作过程 [2] - 西贝开放后厨参观并计划开放原产地 央厨工厂 草原牧场等源头参观 [3] - 西贝在全国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并提供"不好吃不要钱"与后厨参观承诺 [6] 行业数据与专利 - 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 使用后整体成本占比下降8% [6][8] - 西贝旗下公司拥有预制食品相关专利包括灌装装置与包装设备 预计2025年公开 [8] - 北京西贝天然派食品科技公司由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全资持股 注册资本2000万元 [9] 事件起源与影响 - 罗永浩9月10日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高 呼吁立法强制注明使用情况 [10]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 罗永浩公开回应 [11] - 罗永浩征集预制菜证据并悬赏10万元 计划通过直播推动行业透明化 [12][13] 第三方观点与市场反应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感谢西贝等品牌提供相对放心可口的用餐选择 [4] - 西贝门店工作人员表示舆论风波对经营基本无影响 老顾客占比较高 [5]
为什么西贝老板和所有的老板都不听劝
虎嗅· 2025-09-12 17:35
事件概述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针对罗永浩指责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的言论召开新闻发布会 否认罗永浩所点13道菜包含预制菜并宣布起诉罗永浩[1] 预制菜定义争议 - 国家规定预制菜定义与消费者认知存在差异 餐厅认为后厨预加工(如炖肉分盘加热)不属预制菜 而消费者认定非现炒菜品即为预制菜[3] - 人民网研究院2023年7月11日报告显示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 与贾国龙声明存在数据矛盾[6] 企业危机应对策略 - 舆情顾问建议企业应以真诚对话换取消费者理解而非对抗 西贝选择纠缠法律定义而非关注菜品口味与价格问题[2][4] - 企业创始人普遍存在拒绝示弱道歉的特质 因拥有过多行业信息与经验导致与公众认知脱节[7][9][16] - 西贝宣布自9月12日起开放全国370多家门店后厨供消费者监督菜品制作过程 试图通过透明化操作挽回声誉[28] 品牌公关效能 - 危机期间至少三位舆情顾问向西贝提供声明稿与建议均未被采纳 反映品牌公关团队缺乏决策话语权[21][24] - 建立外部专家咨询机制可为CEO提供多元视角 但自信型企业创始人往往拒绝采纳外部意见[26][27] - 西贝计划通过会员分享就餐体验、鼓励消费者晒单等方式发动舆论反击 可能短期提升流量但长期效果存疑[30][32] 行业对比案例 - 小米汽车在遭遇"不懂造车"指责时从激烈辩驳转为平静应对 反映企业应对舆论策略随发展阶段变化[13] - 类似企业家危机事件包括格力董明珠"海归间谍论"及刘强东明州事件 均体现创始人拒绝与基层声音同频的现象[6]
追热点|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证据,西贝发公开信称指责不实!预制菜标准如何划定?
搜狐财经· 2025-09-12 17:03
事件背景 - 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西贝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 网红企业家罗永浩公开批评其"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过高 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饮企业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 [1] - 罗永浩一行五人于2025年9月10日在北京西贝中粮祥云小镇门店消费 点选16道菜品及2碗米饭 账单合计金额663元 [8][16] 公司回应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烈否认预制菜指控 声称"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损害商誉 连用三个"一定"强调起诉决心 [4][25] - 公司公布罗永浩消费明细:包含草原嫩烤羊排(119元)、葱香烤鱼(89元)、嫩烤DHA大黄鱼(39元)等15道菜品 五人消费总额663元 [8][16] - 西贝采取三项应对措施:1)向社会公开13道菜品制作流程的"作业指导书" 2)开放全国门店后厨参观 3)陆续开放央厨工厂及原产地参观 [13][19][20][21][22][23] - 推出"罗永浩菜单"营销活动 承诺"不好吃不要钱"并允许顾客参观菜品制作全过程 [7] 行业定位 - 西贝创立于1988年5月29日 截至2025年在全国62个城市拥有近400家门店 员工约17,000人 年服务顾客近4,000万人次 [16][28] - 公司区分"预制"与"预制菜"概念:中央厨房进行原料预加工(如羊排切割)但熟制环节均在门店完成 符合国家预制菜排除范围(主食类除外) [25][26][36] - 根据六部门2024年3月联合通知 中央厨房制作菜肴、速冻面米食品、即食食品等均不属于预制菜范畴 [34][36] 市场反应 - 事件引发全网热议 话题"罗永浩奖励10万征集西贝预制菜线索"登上热搜榜首 [9][11] - 行业人士表态支持:华与华董事长华杉称西贝"拼了老命要把菜做好" 胖东来CEO于东来感谢西贝提供"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 [30][32] - 消费者观点出现分化:部分支持罗永浩认为"贵且不好吃" 另有消费者和外卖员对西贝品质表示认可 [36][37][39] 行业趋势 - 西贝虽否认使用预制菜 但创始人贾国龙承认预制菜是未来大趋势 肯定其提升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和实现美食平权的价值 [28] - 国家层面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34][36]
西贝全国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
搜狐财经· 2025-09-12 17:03
事件背景 - 罗永浩于9月10日公开质疑西贝餐饮几乎所有菜品均为预制菜 [2] - 西贝餐饮立即回应称不存在预制菜 [2] - 公司创始人贾国龙表示将起诉罗永浩并强调"一定会起诉" [2] -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 [4] 公司应对措施 - 西贝全国370多家门店自9月12日起全面开放后厨参观 [1] - 消费者可在保证卫生标准前提下观看任何菜品制作过程 [1] - 公司于9月12日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专属"罗永浩菜单" [1][7] - 该菜单包含13道菜品 总售价561元 适合6-7人用餐 [7] 菜单实施情况 - 杭州门店已上线12道菜品 仅缺牛肉土豆条 [7] - 成都门店支持顾客自由选择菜单内任意菜品组合 [7] - 顾客可选择完整套餐或根据用餐人数单独点选 [7] - 门店允许顾客进入厨房实地参观菜品制作过程 [7] 市场反应 - 罗永浩回应"准备好了"并称"遇到蠢人心累" [4] - 事件持续发酵引发公众对餐饮行业预制菜使用情况的关注 [1][2][4] - 西贝通过开放后厨和推出专属菜单方式回应质疑 [1][7]
刚刚,西贝发文:感谢罗永浩,反对罗永浩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1
事件背景 -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一行五人在北京西贝中粮祥云小镇门店就餐,共点16道菜品、2碗米饭 [5] - 当日下午16:55分,罗永浩发布微博吐槽西贝,称“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6][8] - 西贝官方随后发布“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进行回应,称罗永浩的指责不实,并公布所涉13道菜品的具体制作过程“作业指导书” [3][5] 双方核心论点 - **罗永浩方论点**:引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3年7月发布的《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称报告数据显示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 [9][1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强调“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100%不是预制菜”,并指出预制和预制菜是两回事,西贝菜品是在门店完成的,属于预制工艺而非预制菜 [8] - 贾国龙表示罗永浩的言论“挺伤我们的”,并声称要起诉罗永浩 [9] 数据来源争议 - 经查询,罗永浩引用的《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本身援引了《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的数据,称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后整体成本占比可下降8% [11] - 但《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仅提及西贝等企业有使用预制菜,并未提供具体的预制菜使用比例数据 [12]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于2024年1月发布声明,称部分媒体误解错用其报告内容,报告未提及任何一家餐饮企业的预制餐食占比,并对造成负面影响的报道将采取合法手段维护 [14] 行业与消费者反应 - 争议引发全网热议,有行业人士支持西贝,称其是拼了老命要把菜做好的企业 [15] - 部分消费者意见显示,相比是否为预制菜,更在意菜品干净卫生、价格合适、味道好吃 [15] - 有消费者强调知情权更重要,建议对半加工或非现炒现做的菜品进行标注,让消费者知情 [16] - 罗永浩预告将进行直播,诉求是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而非打击西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