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蜜雪冰城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观茶|喜茶进驻苹果总部,众品牌海外布局自有章法
南方农村报· 2025-08-05 11:33
喜茶海外扩张 - 喜茶在美国加州苹果总部开设新门店 成为首个入驻硅谷核心区的新茶饮品牌 [2] - 过去一年喜茶海外门店数量增长超6倍 总数突破100家 其中美国市场从2家扩张至30家 成为美国门店数量最多的新茶饮品牌 [3] - 喜茶海外主力产品定价7.99美元 单日销量达数千杯 [4] - 喜茶采用"创新体验+地标选址"路线 聚焦核心商圈与高净值人群 单店投资超100万美元 客单价6.9-9.9美元 [19][20][21] 其他茶饮品牌海外布局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总数超4800家 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 凭借1-2美元低价策略和本地文化融合快速扩张 [8][9][22] - 霸王茶姬侧重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市场 定位高端奶茶品牌 海外门店169家 客单价5.95-6.95美元 [10][11][25] - 茶百道选择韩国作为海外首站 已在7个国家布局20家门店 [15] - 瑞幸咖啡计划2025年大规模出海 重点布局东南亚与美国 首家美国门店选址纽约东村 冰美式定价2-3美元 [16][17] 供应链建设 - 喜茶是首个在海外搭建体系化供应链的新茶饮品牌 在美国东西海岸 英国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设立多个仓储中心 [28][29][30][33] - 蜜雪冰城在成都建设亚洲总部及智能生产基地 物流覆盖超6000家门店 在东南亚建立7个仓库 实现48小时配送 [35][36][37] - 霸王茶姬和茶百道供应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41][42] 行业趋势 - 新茶饮品牌海外布局战略基于自身品牌定位 资源优势和对目标市场的判断形成 [44][45] - 本土化创新 成本控制 品牌塑造将成为决定海外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 [46] - 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加入海外市场竞争 供应链持续完善将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43]
在河南 遇见上合丨那么远 这么近——身边的上合故事
河南日报· 2025-07-25 08:35
河南国际物流发展 - 中欧班列(郑州)今年以来始发终到班列超1500班 中亚班列达348列 覆盖40多国140多城市 [7] - 河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5万列 运输货物超1200万吨 货值超460亿美元 [7] - TIR卡班开通21条国际线路 上半年发车175辆 货运量2418.81吨(同比+40.16%) 货值2.8亿元(同比+27.17%) [10] 蜜雪冰城海外扩张 - 海外门店覆盖12国达4000余家 哈萨克斯坦首店本地顾客占比70% [10][11] - 柬埔寨市场已开60家门店 创造200个就业岗位 计划扩展至200-300家 [14][15] - 参与"茶和天下·雅集"活动 推动中国茶文化出海 融入少林功夫等传统元素 [15] 平煤神马集团国际项目 - 塔吉克斯坦煤矿改扩建项目使年产能从3万吨跃升至150万吨 将成为中亚最大现代化井工煤矿 [18] - 创新采用"管型凿井+钢结构立架"方案 解决7项技术难题 获塔国煤炭局高度评价 [18][19] - 中塔员工深度融合 通过文化交流建立"中塔一家亲"工作氛围 [19] 豫光冶金机械装备出口 - 哈萨克斯坦废铅蓄电池处理装备订单从1000万元升级至5000万元 9月交付 [21][24] - 技术指标超越欧洲标准 分离精度获客户认可 上半年海外业务占比达40% [23][25] - 带动俄罗斯、印度等国客户洽谈合作 上半年营收利润同比均增20% [25] 中国一拖中亚布局 - 哈萨克斯坦组装厂产能从月产30台提升至年产600台 80%供应本地市场 [27][28] - 本地化率达40%以上 针对严寒改进液压系统 维护成本比欧洲品牌低30% [28] - 培养本土技术人才 "金牌焊工"薪资翻倍 2024年目标产能1000台 [28][29] 开封文化贸易 -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产品进入10余国 贸易总额突破13亿元 上半年进出口额2.3554亿元 [29][31] - 创新"保税展示"模式使进口艺术品成本降20% 通关时间从7天缩短至当天 [30] - "12321"文化贸易体系4项案例全国推广 艺术品进出口服务入选国家创新案例 [31]
开源晨会-20250723
开源证券· 2025-07-23 22:4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经济周期处于上行期,行情上涨关键在于预期差修正,经济预期修正下股债有望切换;雅江下游水电站开工为基建行业带来新机遇;草甘膦供需向好,反内卷或助力景气反转;住房租赁条例出台推动市场规范化;鸡价受淡季消费影响下挫,期待餐饮需求回暖;丽珠集团差异化创新持续推进;蜜雪集团全球化发展可期;长城汽车新车周期开启增长有望 [4][12][16][19][25][31][34][38] 总量研究 固定收益 - 2025年下半年经济周期处于上行期,地方化债、政策消化完成和供给侧反内卷推动经济与价格回升;行情上涨关键是预期差,当前市场预期存在上行空间,预期差向上修正或驱动行情上涨;经济预期修正下股债有望切换,债券收益率和股市有望上行 [4][7][10] 行业公司 地产建筑 - 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预计建设周期超10年,每年带动基建投资超千亿,相关基建行业或迎来发展,推荐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标的 [12][14][15] - 国务院发布《住房租赁条例》,规范租赁活动、约束企业和经纪机构行为,利于市场规范化,推荐贝壳、我爱我家等标的 [19][24] 化工 - 草甘膦供给优化、需求稳增,国内反内卷和海外供给扰动或助力景气反转,短期看好景气上行,中长期看好供需格局向好,推荐兴发集团、扬农化工等标的 [16][17] 农林牧渔 - 白羽鸡6月价格下行,种鸡存栏充足;黄羽鸡消费疲软,期待7 - 8月餐饮需求回暖;蛋鸡6月蛋价承压,后续价格有望企稳回升;6月鸡苗和鸡肉相关企业销量与均价有不同变化 [25][26][28] 医药 - 丽珠集团IL - 17A/F头对头III期数据优效,差异化创新管线持续推进,多元产品矩阵竞争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31][32] 社服 - 蜜雪集团是平价现制饮品企业,供应链、加盟管理和IP优势构筑护城河,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4][36] 汽车 - 长城汽车Q2业绩创历史新高,销量提升,单车均价上涨,后续新车型将密集发布,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38][39][40]
财经观察:从消费到科技,中企靠创新“突围”
环球网· 2025-07-03 06:48
榜单概况 - 美国《时代》杂志发布2025年"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榜单,多家中企入围引发国际关注,评选标准综合考量影响力、创新能力、战略远见和商业成就等多维特质 [1] - 榜单将企业划分为5个类别:领导者、颠覆者、创新者、巨头和先驱者,2025年上榜中国大陆企业包括阿里巴巴、华为、字节跳动、比亚迪等大型企业,以及宇树科技、深度求索(DeepSeek)、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新兴企业 [2] - 中国企业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颠覆式创新者和引领者,在全球关注度发生明显变化 [5] 中国企业表现 - 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性能媲美OpenAI最新产品,且成本显著降低,被硅谷风险投资家称为全球AI竞赛中的"人造卫星时刻" [2] - 泡泡玛特热门IP"拉布布"引发收藏热潮,全球设立530家主题门店推动业务高速成长 [3] - 蜜雪冰城门店数量突破4.5万家,成为全球门店数最多的餐饮连锁品牌之一 [3] - 比亚迪连续多年上榜,成为全球主要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之一,在固态电池技术和智能驾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6] - 中国创新药企2025年1-5月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超过2024年上半年总额,创新药出海授权交易迎来爆发 [10] 全球行业格局 - 美国企业主导榜单,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和生物医药领域,亚马逊、微软、苹果等多次入选,OpenAI、英伟达等AI相关企业近年增多 [7] - 日本和韩国企业入围数量较少,集中在汽车和半导体领域,韩国2025年仅现代汽车集团上榜 [7] - 阿联酋人工智能企业G42和沙特迪里耶公司首次上榜,反映海湾地区全球影响力提升 [8] - 全球南方国家企业崛起,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中国、阿联酋等国企业因对本地市场需求认知更贴切而具备优势 [9] 未来趋势 - 新消费领域潜力巨大,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新消费品牌和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中国文化背景的生活方式创新将带动更多新消费模式 [9] -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前景广阔,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医药研发、教育、娱乐等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将走在全球前列 [10] - 未来5-10年全球南方国家企业将进一步群体性崛起,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面临转型挑战,全球企业将基于比较优势寻找更多合作机遇 [11]
从湖南到河南,新消费顶流易主?
创业邦· 2025-06-24 17:52
河南新消费品牌崛起 - 河南品牌如蜜雪冰城、巴奴火锅、锅圈食汇、卫龙、好想你等正成为新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与湖南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4]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总数达46479家,雄踞全球茶饮之首,海外门店数量是茶颜悦色的近7倍 [11] - 巴奴火锅直营网络覆盖全国39个城市,门店数从2021年末的83家跃升至145家,增长率达74.7%,2024年营收23.07亿元,净利润1.23亿元 [13] 湖南品牌发展现状 - 文和友异地扩张屡屡折戟,广州门店不再续租,深圳门店大量空置 [8] - 虎头局2024年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墨茉点心局深陷闭店潮与经营危机 [9] - 茶颜悦色虽有700余家门店,但规模上仍显乏力,远不及竞争对手 [11] 豫商发展路径特点 - 河南品牌对资本和流量保持疏离,蜜雪冰城成立23年后才迎来首轮融资,胖东来至今零外部融资 [17] - 蜜雪冰城埋头自建工厂、深耕供应链,构建"成本护城河" [21] - 胖东来意外走红后"谢绝直播",关注点始终聚焦店内体验和员工关怀 [22] 河南市场基础优势 - 河南用全国约1/16的耕地生产全国1/10的粮食和1/4的小麦 [26] - 河南拥有双汇、春都、三全、白象等头部企业,生产全国约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速冻面点 [26] - 郑州亚细亚商场作为中国首批股份制商业企业,输出宝贵"郑州经验" [28] 产品力与长期主义 - 巴奴火锅更名"巴奴毛肚火锅",公开挑战"服务为王"行业潮流,强调食材本味 [40] - 蜜雪冰城二十余年锚定低价市场,通过强大供应链实现"极致性价比" [43] - 胖东来将"真诚"注入商品与服务,通过远超行业标准的品质把控赢得顾客 [44] 流量反噬与挑战 - 巴奴卷入"假羊肉"风波,创始人言论引发争议 [48] - 白象包装设计被质疑虚假宣传,蜜雪冰城遭遇食品安全舆论压力 [48] - 胖东来被网红打假,于东来退网抗议 [48]
【转|太平洋食饮-消费深度】拥抱新消费的浪潮
远峰电子· 2025-06-18 19:46
提振内需成为主线 - 贸易战背景下出口贡献减弱,2025年3月中国对美出口量同比骤降25%,提振内需成为中长期主线 [2] - 2023年中国居民家庭住房资产占总资产约61%,高于英国的50%、日本的38%、美国的28%,居民消费比例偏低 [2] -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38-40%,对比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美国68-70%,日本55-60%) [2]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 [4] - 2025年将持续加码至3000亿元并扩充补贴范围,呼和浩特新生儿补贴超预期,深圳陆续跟进 [4] - 2025Q1社零总额为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稳定趋势向好 [4] 中国与日本经济相似性 - 2022年我国人均GDP为1.27万美元,与1985年日本接近 [8] - 2022年我国超过65岁人口比例为15%,与1995年日本水平相当 [8] - 中国提出"住房不炒",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与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相似 [8] - 中国代际变化与日本战后婴儿潮一代、X世代、千禧一代有相似消费特征 [9] 日本消费社会变迁 - 日本经历四个消费时代:从大量消费到个性化,再到无品牌、极简主义 [13] - 90年代后日本商品销售总额进入负增长阶段,90-02年商业销售额CAGR为-2.3% [16] - 家庭年收入低于300万日元比例从1990年27.2%提升到2010年39.0%,呈现M型分化 [16] - 优衣库国内销售收入从1992年143亿日元提升到2010年6151亿日元,CAGR达21.9% [17] - 百元店业态崛起,大创门店数从2000年1500家提升至2020年5892家,CAGR达7.1% [25] 日本消费趋势变化 - 健康意识觉醒,无酒精啤酒销量从2008年118万箱提升到2020年1980万箱,CAGR达26.49% [21] - 珠宝首饰市场规模从1991年30150亿日元下跌到2010年9104亿日元,CAGR为-12.46% [23] - 动漫市场规模从2002年10978亿日元提升到2010年13239亿日元,CAGR达2.38% [28] - 人均GDP超1万美元后国货崛起,本土品牌在美妆/零售/服装行业份额提升 [31] 供给创新引领需求 - 山姆2024年销售额达1005亿,CAGR达23%,计划至2030年门店突破100家 [35] - 山姆自有品牌占比30%,2022年销售额占40%,通过差异化创新打造爆款 [41] - 关注山姆链投资机会,如盐津铺子、甘源食品、有友食品等合作品牌 [44][45] - 无糖茶行业2017-2023年规模从18亿增长至189亿元,CAGR达48% [46] - 辣味零食健康化趋势明显,鹌鹑蛋行业规模从22年10亿成长至23年30亿,增速200% [48] 消费回归性价比 - 2024年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额5044亿元,19-24年CAGR为-2.3% [50] - 零食量贩2024年市场规模1100亿元,门店数量达4万家,19-24年CAGR分别为49%/68% [54] - 零食很忙2024年完成销售额550亿元,门店数量较22年初实现10倍扩张 [54] - 东鹏饮料定位红牛半价平替,2021-2024年收入从70亿增长至158亿,CAGR达31% [61] - 蜜雪冰城客单价6-8元,2023年GMV同比增速达40%,2024年门店数量达4.6万家 [64][65] 品牌出海机会 - 蜜雪冰城为东南亚最大茶饮品牌,2024年海外门店4895家,印尼/越南占比56%/27% [68] - 名创优品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海外业务贡献50.7亿元同比增375.2% [68] - 东南亚现制茶饮2023年终端零售额63亿美元同比增长26.0%,预计23-28年CAGR达21.3% [73] - 蜜雪冰城中性假设下东南亚门店数可达15723家,开店空间+230% [76] 悦己型消费崛起 - 2024年中国悦己消费规模突破4.5万亿占居民消费比重达32%,同比+18% [80] - 潮玩市场规模从2015年63亿元增长至2023年600亿元,CAGR超30% [83] - 2024年中国演唱会票房达180亿元同比增长35%,宠物经济规模达3500亿元 [83] - 现制茶饮行业2018-2023年CAGR达19.0%,预计2028年规模达5732亿元 [88] - 中国威士忌市场2015-2023年销售额从80.04亿元增长至153.65亿元,CAGR达8.5% [96]
博时基金王诗瑶:解析LABUBU爆火背后的新消费投资逻辑
新浪基金· 2025-06-17 09:37
新消费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指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形成的消费行为,包括智能家电、潮流玩具、美妆护肤、宠物经济、即时零售、茶饮等 [1] - 核心特征为数字化、绿色化、情绪价值导向 [1] 新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及AI、大数据技术应用加速线上线下融合 [2] - 消费升级需求:Z世代追求个性化、悦己体验,推动潮玩、宠物经济、玄学消费等情绪价值赛道爆发 [2] - 下沉市场潜力释放:高性价比国货品牌通过供应链优化覆盖低线城市,部分行业和公司实现高增长 [2]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差异 - 驱动逻辑:新消费以"情绪价值"和"供给创造需求"为核心,满足Z世代悦己、社交需求;传统消费依赖物质需求与人口红利 [3] - 估值方法:新消费高成长性支撑高估值;传统消费锚定稳定现金流与股息率 [4] - 风险特征:新消费高波动易受市场情绪影响;传统消费防御性强但需求增长乏力 [4] 新消费行业趋势 - 在宏观环境下新消费的高成长性较为稀缺,可能出现局部泡沫 [4]
【e公司观察】超2000亿港元市值的蜜雪集团 高速扩张之路还能持续多久?
证券时报网· 2025-06-10 20:56
港股"新消费"概念 - 蜜雪集团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毛戈平被冠以港股"新消费"概念,共同点为高毛利率和快速扩张 [1] - 蜜雪集团毛利率为32%,远低于泡泡玛特的64.79%和毛戈平的84.37% [1] 门店扩张与市场定位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中国内地门店总数达41584家,覆盖所有县级城市 [1] - 门店分布:一线城市1983家(4.8%)、新一线城市8143家(19.6%)、二线城市7000家(18.2%)、三线及以下城市23858家(57.4%) [1] - 产品价格定位约6元,主要深耕三、四线城市低价市场 [1] 三线及以下城市扩张放缓 - 2021-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分别为11590家、15549家、18297家、23858家,增速分别为34.16%、17.67%、30.39% [2] - 2023年增速大幅放缓,2024年恢复性增长但仍未超过2022年水平 [2] 单店GMV与门店增速关系 - 2024年前三季度单店日均GMV约4184.4元,同比下降5.3%;单店日均订单量367单,同比下降2.4% [2] - 单店GMV与门店增速呈跷跷板关系:2022年GMV下滑与34.16%开店增速相反,2023年GMV上升与17.67%开店增速相反 [3] 行业对比与挑战 - 霸王茶姬2025年一季度单店平均GMV为43.2万元,环比跌5.27%,同比跌21.38%,与蜜雪集团面临类似问题 [3] - 蜜雪集团2023年、2024年关闭加盟店数量分别为1307家、1609家,闭店数量上升 [3] 海外拓展与食品安全 - 2024年海外门店净增564家,较2022年(1536家)、2023年(2537家)大幅放缓 [5] - 近期多地门店被曝食品安全问题,公司致歉并停业整顿涉事门店 [5] 股价表现 - 2025年6月10日股价跌幅达6.19%,过去4个交易日中有3天大跌,市值超2000亿港元 [4]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张红超1997年开店,至今已28年,从作坊发展为大型跨国企业 [5]
新一轮“造富”,河南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23:52
泡泡玛特与蜜雪冰城的市场表现 - Labubu系列带动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达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其中The Monsters系列营收增长超7倍,成为泡泡玛特旗下营收第一的IP [5] - 截至6月9日,泡泡玛特股价报250.8港元,总市值3368.1亿港元,年内涨幅超170%,2024年初至今涨幅超11倍 [9] - 蜜雪冰城6月9日股价报565.5港元,上涨5.41%,市值达2147亿港元,市盈率为茅台的约两倍 [3][4] -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与老铺黄金并称"港股新消费三姐妹",年内股价均翻倍,总市值突破7000亿港元 [2] 商业模式与消费痛点 - 蜜雪冰城以极致"性价比"吸引年轻人,泡泡玛特通过盲盒的未知性和Labubu的社交属性满足情绪消费需求 [9] - 蜜雪冰城被比作新茶饮领域的"茅台",泡泡玛特的Labubu被称为"塑料茅台" [3][5] - 新消费企业表现优于传统消费龙头,贵州茅台年初至今累计表现为负值,"茅台跌倒、新消费吃饱"说法流传 [3] 河南新消费企业崛起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7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超过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的169亿美元 [1]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净资产均达111亿美元,曾登福布斯当日涨幅前三 [2]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与胖东来并称河南商业"三头象",代表平民消费、精神消费和品质消费 [11][17] 河南产业转型 - 河南首富从牧原股份秦英林到泡泡玛特王宁的交替,反映河南产业标签从传统农业、制造业向新消费、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转型 [14] - 河南农业和制造业基础为新消费品牌提供支撑,如蜜雪冰城的原材料供应,电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完善产业配套 [18] - 河南庞大人口基数催生多元化消费偏好,推动新消费品牌发展 [18] 全国首富更替与产业趋势 - 四川新首富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净资产138亿美元,反映生物医药产业崛起,四川医药健康产业2023年营收近6000亿元 [20] - 陕西新首富巨子生物创始人范代娣与严建亚夫妇净资产47亿美元,代表重组胶原蛋白等新兴赛道 [20] - 河南、四川、陕西新首富均来自新兴产业赛道,体现各省"造富"方向 [21]
“疯狂次新股”来袭 千元股、暴涨股、逆袭股各领风骚
证券时报· 2025-06-07 01:42
港股次新股表现 - 老铺黄金自2024年6月28日上市后股价涨幅高达21.49倍 最高达1015港元 成为港股股价最高股票 [3] - 蜜雪集团2025年3月3日上市后股价涨幅1.65倍 当前股价536.5港元 位列港股第二高价股 [4] - 毛戈平上市后股价上涨2.80倍 成为本土高端化妆品领域最具竞争力企业之一 [4] - 健康之路上市后股价累计涨幅5.66倍 创下59.3港元历史新高 [5] - 越疆股价逆袭上涨2.15倍 按2023年出货量计为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第一 [6][7] - 脑动极光股价累计涨幅1.13倍 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资深参与者 [7] - 赤峰黄金股价上涨1.11倍 受益于金价上涨及运营优化 [7] 次新股整体市场数据 - 2024年6月7日至2025年6月6日港股共76只新股上市 45只股价上涨占比六成 [2] - 14只次新股股价翻番 其中5只涨幅超2倍 [2] - 44只次新股上市首日上涨 27只首日破发 [5] - 映恩生物上市首日涨幅1.17倍 为抗体偶联药物领域全球领跑者 [5]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1-5月港股新上市29家公司 同比上升38% [8] - 同期IPO募资777亿港元 同比暴增709% 暂居全球榜首 [8]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创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IPO纪录 [8] - 超150家企业排队等候港股上市 含集资超10亿美元的超大型企业 [8] 港交所政策优化 - 推进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咨询 将推出优化举措 [9] - 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 提升透明度 [9] - 正式推出"科企专线" 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