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华富基金廖庆阳:拥抱创新药浪潮 差异化挖掘黑马股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8:06
回顾这一轮创新药板块的行情,廖庆阳将今年2月至5月划分为第一波主升浪,5月以来划分为第二波主 升浪。在他看来,当前第二波主升浪行情仍在持续。 "第一波行情主要源于医保政策的推动,创新药不仅可以由医保支付,商业保险也逐步覆盖。在此过程 中,一些医药企业逐步有大额的BD项目出现,创新药在AI及机器人之后承接了市场的热点切换。而支 撑起第二轮行情的因素,一是在以ASCO年会为代表的全球创新药学术会议上,中国大量优秀的创新药 产品凭借出色的临床验证成果,获得了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二是全球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对国内创新 药产品进行'扫货式'抢购,大型BD交易浮出水面,正式开启了这一轮国内创新药资产的价值重估。"廖 庆阳总结道。 在廖庆阳看来,BD交易爆发的原因,一方面是全球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专利药进入了快速迭代的"悬崖 期",另一方面是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式正经历重大变革。在这样的迭代周期中,跨国公司发现, 中国的创新药企业经过多年蛰伏,已经能生产出疗效显著的创新药产品,并且成本要远低于欧美的大型 生物技术公司,工程师红利的释放使得中国创新药管线迅速扩围。因此,中国创新药企业开始在资本市 场上得到广泛认可。 差异化挖掘黑 ...
华泰证券:“超级周”打开A股结构调整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7:5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周A股市场在美元指数和政策预期扰动下出现缩量调整 [1] - 当前赚钱效应已回调至7月中旬水平 市场抛压相对可控 [1] - 短期A股或进入波动率放大的平台期 局部热点活跃或为基准情形 [1] 行业配置逻辑 - 具备补涨逻辑且景气改善持续性的板块集中于AI 产能出清及自主可控方向 [1] - 建议把握赔率思维 关注白色家电等跌出股息率性价比的稳健及潜力高股息品种 [1] - 二季度业绩回升且具备补涨逻辑的方向包括存储芯片 光纤光缆 氯碱 航空装备 智能驾驶 机器人等 [1] 战略配置方向 - 战略上建议超配大金融 创新药 军工三大领域 [1]
华泰证券:港股回调带来结构性机会,寻找景气改善+低估值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54
市场回调原因 - 近期港股回调主因内外预期修正,恒指从高点回调4.5%,沪深300回调2.3%,此前市场乐观的板块如恒科单周下跌5% [1][2] - 美债利率急升至4.4%,美元指数突破100关口,CME期货隐含9月降息预期回落至不足40%,压制港股表现 [2] - 政治局会议未超市场乐观预期,涨价预期周期品和房地产政策审慎,相关板块降温 [2] 中期配置逻辑 - 南向资金单周净流入590亿港币,为4月11日以来新高,主动型外资出现自24年10月以来首次单周净流入 [3] - 美国就业数据超预期放缓,5-6月非农就业大幅下修,美联储独立性受冲击,9月降息预期快速回升至80% [3] - 全球货币财政双宽松或继续提振广义流动性,支撑港股中期流动性宽松逻辑 [3] 行业配置建议 - 战略配置建议从高集中度转向景气改善+低估值的板块,科技板块弹性较大 [1][4] - 战术上关注中报业绩主线:1)估值有性价比且景气改善的游戏和互联网电商龙头;2)盈利兑现度高的港股创新药及非银金融 [1][4] - 恒生科技指数前向12个月估值分位数略高,但盈利预期支撑配置价值 [4] 市场数据表现 - 过去一周10年美债利率下降17bps,美元计价资产中股市表现分化 [7][8] - 中国金融条件指数上升至106,美国同步上升,日本下降 [9][10] - 恒生指数动态PE为10.9倍,低于历史均值,隐含股权风险溢价处于较低水平 [24][26] 资金流动与情绪 - 上周恒指沽空比率周平均约11.2%,环比上升 [46] - 港股通持股占比变动显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增持1.5%,非银行金融减持0.5% [45] - 港股周度回购案例数及金额均下降,恒生指数对应回购活动减弱 [52][55]
华泰证券:短期A股或进入波动率放大的平台期,局部热点活跃或为基准情形
快讯· 2025-08-04 07:40
市场整体表现 - 上周市场进入海内外关键事件频发的超级周 后半周在美元指数和政策预期扰动下出现缩量调整 [1] - 当前赚钱效应已回调至7月中旬位置 市场抛压相对可控 [1] - 短期A股或进入波动率放大的平台期 局部热点活跃可能成为基准情形 [1] 板块配置逻辑 - 具备补涨逻辑且景气改善持续性的板块集中于AI 产能出清及自主可控方向 [1] - 配置上应把握赔率思维 关注白色家电等跌出股息率性价比的稳健及潜力高股息品种 [1] - 重点关注Q2业绩回升且具备补涨逻辑的方向 包括存储芯片 光纤光缆 氯碱 航空装备 智能驾驶 机器人等 [1] 战略配置方向 - 战略上超配大金融板块 [1] - 战略上超配创新药板块 [1] - 战略上超配军工板块 [1]
华富基金廖庆阳:拥抱创新药浪潮,差异化挖掘黑马股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7:14
创新药迭代周期迎来爆发 回顾这一轮创新药板块的行情,廖庆阳将今年2月至5月划分为第一波主升浪,5月以来划分为第二波主 升浪。在他看来,当前第二波主升浪行情仍在持续。 "第一波行情主要源于医保政策的推动,创新药不仅可以由医保支付,商业保险也逐步覆盖。在此过程 中,一些医药企业逐步有大额的BD项目出现,创新药在AI及机器人之后承接了市场的热点切换。而支 撑起第二轮行情的因素,一是在以ASCO年会为代表的全球创新药学术会议上,中国大量优秀的创新药 产品凭借出色的临床验证成果,获得了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二是全球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对国内创新 药产品进行'扫货式'抢购,大型BD交易浮出水面,正式开启了这一轮国内创新药资产的价值重估。"廖 庆阳总结道。 从卖方研究员做到公募基金经理,华富基金的基金经理廖庆阳一路走来都在和创新药产业打交道。从医 保政策推动到大额BD(商务拓展)交易出海,廖庆阳见证了中国创新药产业"十年磨一剑"的跨越式发 展。 在第一轮创新药贝塔行情迅速爆发后,廖庆阳敏锐地将目光转向那些具备高成长潜质的"黑马"创新药公 司。在他看来,很多"水下"的创新药企业近年来都在经历巨大转折,大额BD交易的出现,不仅意味 ...
【财经早报】600703,半导体龙头拟大手笔收购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7:12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 单日票房达3.75亿元创年度新高 [1] - 《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位列票房前三 [1] 金融政策动态 - 工商银行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优化办理流程 [2] - 广东省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方案 部署15项措施强化金融支持 [2] 能源产业政策 - 山西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项目建设 包括充电基础设施/风光基地/煤矿智能化 [3] - 鼓励国有企业配置不低于10%项目股权吸引民企参股 支持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 [3] 石油生产动态 - 欧佩克+八国计划9月日均增产54.8万桶 2023年11月以来减产措施多次延期 [4] 半导体行业并购 - 三安光电联合境外投资人以2.39亿美元收购Lumileds Holding 100%股权 丰富产品线 [5] - 芯导科技拟4.03亿元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及瞬雷科技17.15%股权 [5] 制造业资产重组 - 领益智造8月8日接受深交所重组审核 拟收购江苏科达66.46%股权 [6] - 铭普光磁1.18亿元收购深圳ABB电动交通科技60%股权 [6] 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 - 佳创视讯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票8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2日 [6] - 金时科技预挂牌转让湖南金时科技100%股权 [6] 医药研发进展 - 昂利康创新药ALK-N001处于I期临床阶段 ALK-N002项目候选药物仍在筛选 [7] - *ST惠程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 法院是否受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8] 证券研报观点 - 中泰证券看好8月创新药行情 建议关注CRO/CDMO/医疗器械细分板块 [9] - 民生证券认为煤炭需求提升驱动价格上涨 高股息龙头防御价值凸显 [10]
年内“翻倍基”清一色创新药主题主动权益赢得业绩主题ETF赚足规模
证券时报· 2025-08-04 05:37
行业表现 - 人形机器人和创新药板块今年以来演绎极致上涨行情,带动相关基金业绩显著提升 [1] - 创新药主题基金中17只实现年内翻倍,其中10只为主动权益基金,7只为ETF产品 [1] - 主动权益基金凭借精准选股和集中持仓实现业绩领先,超额收益明显优于指数基金 [1] 基金规模动态 - 创新药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末总规模94亿元,当季增量58亿元,而7只ETF同期规模增加129亿元至284亿元 [2] - 7月以来创新药ETF规模再增近100亿元,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154亿元,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增至120亿元 [2][3] - 业绩榜首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因QDII额度限制暂停申购,仅永赢医药创新智选主动基金规模超30亿元 [2] 产品结构变化 - ETF凭借被动跟踪机制精准捕捉行业贝塔收益,资金更倾向通过ETF快速布局高景气赛道而非依赖主动选股 [3] - ETF透明持仓、T+0交易机制及低管理费率吸引量化资金,2025年新发ETF中科创板人工智能等主题占比显著提升 [4][5] -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市场依赖绩优基金经理历史业绩,资金流入动能不足,发展空间受被动产品挤压 [4] 市场工具定位 - ETF与主动权益基金面向不同投资者需求,前者为规模扩张引擎,后者在价值发现和差异化策略上具备优势 [5] - 主动基金可通过布局低估个股平滑市场波动,而ETF自动调仓机制可能强化助涨助跌效应 [5] 资金行为特征 - 人形机器人ETF年初规模激增后随行情降温缩水,稳定币相关港股券商ETF单月吸金超百亿元但近期回撤7%,显示资金追涨杀跌属性 [7] - ETF高频交易放大跟踪指数波动,需警惕短期投机属性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7]
拥抱创新药浪潮 差异化挖掘黑马股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12
创新药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创新药产业经历"十年磨一剑"的跨越式发展,医保政策推动和BD交易出海成为关键驱动力[1] - 行业经历两轮主升浪:第一波(2-5月)由医保支付和商业保险覆盖推动,第二波(5月至今)由ASCO年会成果和跨国药企抢购驱动[2] - 全球制药公司进入专利药快速迭代"悬崖期",中国创新药凭借显著疗效和低成本优势获得国际认可[2] 创新药估值逻辑与市场机会 - 创新药估值采用远期产品销售峰值现金流贴现法,不同于传统PE估值[3] - 当前市场仅对BD交易首付款给予溢价,未来随着产品商业化落地将迎来持续价值重估[3] - 中小市值"黑马"创新药公司存在未被充分定价的机会,相比白马股更具超额收益潜力[3][4] 创新药企业动态 - "水下"创新药企业通过突出临床数据吸引跨国药企关注,大额BD交易帮助其实现价值重塑[1][3] - 优质创新药资产正被跨国药企、生物技术公司和VC机构广泛挖掘,尤其在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3] - 企业通过临床适应症拓展、治疗路径优化和新研发管线推进持续提升销售峰值预期[4] 投资策略与产品布局 - 差异化布局聚焦具备高成长潜质的中小市值创新药标的,把握估值重塑机会[2][3] - 创新药或进入持续3年以上的大周期行情,优于CXO等补涨板块的中期表现[4][5] - 新发基金将A股与港股医药标的纳入战略配置,港股通标的占比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5]
专攻热门赛道 类工具化主动产品“明牌”现身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12
结构性行情下的被动投资趋势 - 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被动投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部分主动权益产品转向类工具化策略以提升业绩和规模 [1] - 类工具化产品聚焦单一热门赛道,持仓集中度显著高于同类指数基金,如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权重可达80%-95% [2] - 中小公募机构通过改造主动权益产品为行业主题基金(如创新药、黄金、地产、白酒)迎合市场对锐度和短期收益的需求 [3][4][5] 类工具化产品的表现与特征 - 创新药主题基金年内回报率跻身全市场前列,重仓股包含多只"四倍股""三倍股",基金份额随净值上涨快速攀升 [2] - 黄金主题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权重近90%,年内回报超30%,而地产和白酒主题基金因板块低迷分别回撤5%和10% [3][4] - 类工具化产品缺乏明确投向披露,业绩比较基准多为宽基指数(如沪深300),投资者需通过季报持仓识别策略 [6] 行业趋势与监管动态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未来类工具化产品需精细化基准以明确投资方向 [7] - 部分基金公司布局新兴赛道(如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主动产品在指数未覆盖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8] - 永赢基金明确智选系列为工具型产品,聚焦高成长性新质生产力方向,但提示其高波动特性 [8][9] 产品规范与配置建议 - 基金管理人需通过定期报告、直播等渠道强化工具化属性披露,并持续进行投资者教育与风险提示 [9] - FOF、投顾等专业渠道更适合配置类工具化产品,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可能面临较高风险 [10]
华富基金廖庆阳: 拥抱创新药浪潮 差异化挖掘黑马股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09
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产业经历"十年磨一剑"的跨越式发展,医保政策推动和大额BD交易出海是关键驱动因素 [1] - 创新药板块行情分为两波主升浪:第一波(2-5月)由医保政策推动,第二波(5月至今)由全球学术会议认可和跨国药企抢购驱动 [2] - 全球制药公司面临专利悬崖期,中国创新药凭借显著疗效和低成本优势获得国际认可,工程师红利推动管线快速扩张 [3] 投资策略与估值逻辑 - 投资重点从白马股转向中小市值黑马股,通过差异化布局挖掘估值重塑机会 [4] - 创新药采用远期产品销售峰值现金流贴现估值法,当前市场仅反映首付款溢价,未来商业化落地将延续估值重塑 [5] - 战略性配置A股与港股医药标的,新基金股票仓位60%-95%,港股通标的占比不超过50% [8] 行业前景与周期判断 - 国内"水下"创新药公司通过大额BD交易实现起死回生,跨国药企和VC机构加速在中国寻找优质资产 [6] - 未来创新药公司三大发展路径:BD交易进展更新、优质临床数据达标、适应症拓展带动销售峰值预期提升 [7] - 创新药行业可能进入持续3年以上的大周期行情,CXO板块上涨属于补涨行情而非主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