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础设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7-30 13:22
评级结果 - 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获联合资信"AAA"评级 [1] 区域经济环境 - 福州市经济实力增强 经济总量居福建省内第一名 财政自给程度较高 公司外部发展环境良好 [2] - 公司作为福州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主体 区域地位突出 [2] - 公司持续获得有力的外部支持 [2] 业务经营状况 - 公司业务以片区综合开发与改造、市政代建、工程施工、房地产销售和贸易为主 [2] - 2024年营业总收入明显下降 主要受贸易收入大幅下降影响 [2] - 市政代建和片区综合开发与改造项目投资规模大 可收到财政拨付资金 但资金收支存在期限错配 未来投资压力大 [2] - 工程施工业务主体资质较为齐全 业务持续性较好 [2] - 商品房及保障房项目建设规模及待投资规模均大 未来资金支出压力大 需关注房地产项目去化情况 [2] - 贸易业务规模较大 但利润空间有限 需关注贸易业务回款风险 [2] 财务与资产状况 - 公司资产中以房地产建设成本为主的存货和以市政基础设施代建投入及片区综合改造支出为主的其他非流动资产占比高 [2] - 应收类款项规模较大且部分存在回收风险 [2] - 所有者权益以市政项目建设资金及片区开发成本返还资金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为主 资金的拨付及冲减处于动态调整中 权益结构稳定性一般 [2] - 债务规模持续增长 整体债务负担适中 短期偿债指标表现较好 [2] 法律风险 - 子公司涉诉金额较大 面临一定的或有风险 [2]
天津市静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获“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7-30 12:30
评级结果 - 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中票获AA+评级 [1] 业务运营 - 公司仍是天津市静海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并负责区域供热业务 业务具备区域专营优势 [2] - 营业总收入主要来自代建和供热业务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回款进度滞后 [2] - 供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业务可持续性强 [2] - 面临较大投资压力 供热工程项目存在资本支出压力 [2] 财务表现 - 资产结构较为均衡但流动性较弱 应收类款项回收期限存在不确定性 [2] - 存货中项目结算和回款受政府财政资金安排影响较大 对资金形成较大占用 [2] - 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强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占比高 [2] - 全部债务对债券融资依赖度较高 实际债务负担重 [2] - 财政补贴对利润总额贡献度很高 盈利指标表现较弱 [2] - 短期偿债指标表现较好 长期偿债指标表现一般 [2] 治理与支持 - 公司管理制度未发生重大变化 取消监事会 总经理及副总经理人员变更 [2] - 2024年静海区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同比增长 外部发展环境良好 [2] - 持续获得有力外部支持 [2] 风险因素 - 短期内面临较大的集中偿付压力 [2] - 间接融资渠道有待拓宽 [2] - 面临一定或有负债风险 [2]
一揽子货币政策落地见效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27
信贷总量增长 - 截至6月末全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19万亿元 同比增长9.37%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1个百分点 连续6个月居全国前五 [1][2] -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5896.90亿元 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5260.62亿元 占各项贷款增量的89.21% [4][5] - 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3439.96亿元 成为企业贷款增加的主要构成部分 [5]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 制造业贷款余额11116.41亿元 同比增长14.93% 较年初增加1123.26亿元 [2][6]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8604.49亿元 同比增长16.71% 累计服务企业44527户 较上年同期增加5202户 [2][7] - 普惠贷款、养老贷款、数字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4.16%、59.28%和18.19% 均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6]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通过降准释放中长期资金65.96亿元 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新增额度240亿元 下调相关利率0.25个百分点 [3] - 支农支小再贷款限额达1265亿元 为法人金融机构节约利息支出约7000万元 [3]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订合同金额1448亿元 为1226个项目发放贷款616亿元 [3] 融资成本与金融创新 - 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1% 同比下降39个基点 [5] - 9家银行与21家上市企业签订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24笔 累计发放贷款17.1亿元 [3] - 上半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达67亿元 [3] 结构性贷款分布 - 基础设施业贷款余额15973.24亿元 同比增长6.48% 较年初增加959.47亿元 [6] - 涉农贷款余额26532.72亿元 同比增长7.96% 较年初增加1924.97亿元 [6] - 住户贷款新增611.98亿元 其中经营性贷款增加509.37亿元 消费性贷款增加102.61亿元 [5] 专项金融计划推进 - "共同成长计划"签约企业超1.4万户 107家金融机构参与 贷款余额超2000亿元 [7] - 商务企业和养老服务机构提出融资需求29.5亿元 涉及120家商务企业和40家养老机构 [3]
“穿透式”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投资安全高效
齐鲁晚报· 2025-07-30 08:07
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 - 审计机关通过"穿透式"审计监督推动构建全过程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 确保政府投资安全高效和项目规范实施 [1] - 2021年至2023年全省实施普通国省道新改建 大中修 路面改造等项目554个 涉及里程6848公里 新改建农村公路2.7万公里 [2] - 发现普通公路项目投资控制不严 "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落实不力 普通公路废旧资源未充分利用等问题 [3] 民生工程审计发现与整改 - 审计发现部分项目为完成资金支出进度采取虚报完成投资额方式向施工企业支付资金 [2] - 部分城市积水点 排涝通道堵点治理效果不佳 项目管道检查井 回填土等建设内容未按图纸规范施工 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 [2] - 审计推动有关部门立行立改 通过加装防坠网 警示杆等措施提高排水井安全防护等级 [2] 政策落实审计与资金监管 - 2025年组织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发现部分政策未落实 向不符合要求消费者发放补贴资金等问题 [4] - 审计推动完善政策实施细则 加强联网审查和申报资料审核 促进补贴资金精准安全高效发放至消费者 [4] - 审计督促被审计单位即知即改 推动资金征缴7.98亿元 促进资金拨付10.4亿元 [5]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成效 - 对2个省直部门和2市4县共10名省管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4] - 发现部分地区森林或公益林被非法砍伐破坏 林地使用占补平衡要求落实不到位 [5] - 发现应征未征土地出让金 森林植被恢复费等非税收入问题 推动省 市 县三级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办法38项 [5]
3家川企上榜《财富》世界500强
四川日报· 2025-07-30 06:04
四川企业上榜情况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3家四川企业上榜,按排名依次是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426位)、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54位)、通威集团有限公司(第479位)[1] - 与2024年相比,上榜企业未变化但排名均下降:新希望下降48位,蜀道投资下降18位,通威集团下降12位[1] - 四川企业上榜历程:2021年新希望首次上榜实现零突破,2022年蜀道投资和成都兴城上榜使总数增至3家,2023年通威集团上榜使总数增至4家,2024年成都兴城退出使总数回落至3家[1] 全国上榜情况 - 2025年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含台湾地区企业),比去年减少3家,其中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124家,比去年减少4家[2] - 2025年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4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超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8%,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微增至322亿美元[2] - 上榜公司净利润总和约2.9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创历史新高[2]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房地产经营情况简报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1:34
房地产开工竣工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新开工面积28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61.11% [2] - 2025年第二季度竣工备案面积161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52.8% [2] - 2025年上半年新开工面积49.1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47.03% [2] - 2025年上半年竣工备案面积223.9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47.31% [2] 房地产销售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合同销售面积221.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1.03% [3] - 2025年第二季度合同销售金额217.52亿元 同比增长16.93% [3] - 202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面积373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5.63% [3] - 202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338.95亿元 同比增长6.46% [3] 土地储备动态 - 2025年第二季度无新增房地产项目 [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3个房地产项目 土地面积11.64万平方米 [4] - 权益土地面积7.77万平方米 计容建筑面积19.98万平方米 [4] - 权益计容建筑面积10.52万平方米 [4] 物业租赁经营 - 截至2025年6月末出租物业面积403.19万平方米 出租率81.97% [5] - 酒店客房数8,258间 入住率40.03% [5] - 2025年上半年租金收入61,797.89万元 酒店经营收入44,367.84万元 [5] 基建业务发展 - 2025年第二季度基建业务新增项目情况未披露具体数据 [9] - 2025年上半年基建业务新增项目情况未披露具体数据 [9] - 公司近期获得基建产业重大项目但未披露具体内容 [12]
绿地控股(600606) - 绿地控股2025年第二季度基建业务经营情况简报
2025-07-29 18:30
2025年4 - 6月新增项目 - 基建业务618个,金额36.02亿元,同比减31.04%[2] - 房屋建设281个,金额19.62亿元,同比减39.08%[2] - 基建工程149个,金额10.48亿元,同比减30.35%[2] - 其他业务188个,金额5.92亿元,同比增18.75%[2] - 境内605个,金额34.38亿元,同比减33.08%[2] - 境外13个,金额1.63亿元,同比增91.58%[2] 2025年1 - 6月新增项目 - 基建业务1160个,金额77.96亿元,同比减18.11%[2] - 境内1138个,金额76.17亿元,同比减18.54%[5] - 境外22个,金额1.80亿元,同比增5.48%[5] - 房屋建设572个,金额43.63亿元,同比减23.74%[2]
31省份经济半年报:多省增长超预期,京沪消费增速垫底
经济观察网· 2025-07-29 17:04
全国经济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GDP平均增速为5.3%,前八大经济省份中除广东(4.2%)外,其余七省增速均超5.6% [1] - 21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高于年初设定的全年目标,2023年和2024年分别有17个和23个省份未达标 [1] - 西藏、甘肃、湖北GDP增速居全国前三,均超6%,其中湖北(6.2%)超出全国均值0.9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表现 - 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19个省份社零增速超过全国均值(5%),河南(7.2%)和湖北(6.9%)表现突出 [2] - 广东、江苏等十余省份提及"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河南限额以上智能设备零售额同比增速超85% [3] - 京沪消费疲软:北京社零同比下降3.8%(汽车类降20%,通讯器材类降24%),上海同比增1.7%位列倒数第三 [4][8] 固定资产投资 - 8个省份固投负增长,广东(-9.7%)和江苏(-3.9%)位列倒数,主因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广东降16.3%,江苏降16.0%) [9][10] - 北京固投同比增14.1%居全国第三,设备购置投资激增99%占比达28.2% [12] - 河北房地产开发投资逆势增2%,石家庄城中村改造项目拉动全省增长3.1个百分点 [13] 区域经济分化 - 湖北经济表现亮眼,GDP增速(6.2%)和社零增速(6.9%)均居前列,但面临外部压力与内部结构性矛盾 [2] - 海南社零增速达11.2%居全国首位,但GDP增速(4.2%)与广东并列倒数第三 [14][15] - 辽宁(6.3%)和内蒙古(7.7%)社零增速超全国均值,但GDP增速分别为4.7%和5.4% [14][15] 行业动态 - 餐饮业承压:北京和上海餐饮收入分别下降3.6%和2.6%,远低于全国4.3%的增速 [8] - 房地产持续低迷:前四大经济省份房地产开发投资深度负增长,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四年萎缩(2025上半年降10.6%) [1][10] - 制造业投资波动:江苏前5个月制造业投资增4.1%,但上半年滑落至0.5% [10]
下半年:还将出台哪些新政策?︱重阳荐文
重阳投资· 2025-07-29 15:31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5.4%、二季度5.2%,高于全年5%目标,但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下降1.2%,名义GDP仅增长3.9% [5] -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策靠前发力(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能早则早")和有效需求前置(如"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 [7][8]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上半年相关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达22.9%-30.7%,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8][9][10]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贡献率达86%,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11][12] - 出口韧性超预期:上半年以美元计价的货物出口同比增长5.9%,对非洲、东盟、欧盟出口分别增长21.6%、13%、6.6%,但对美出口下降10.9% [14][15][16] 下半年经济隐忧 - 消费可能高位回落:下半年"以旧换新"资金规模(1380亿元)小于上半年(1620亿元),且去年基数抬高 [19] - 投资结构或转向基建:设备更新资金下半年规模缩减,新增专项债券将更多用于项目建设(上半年发行进度47%) [19][20][21] - 出口增速或放缓:美对华关税加征窗口临近,圣诞订单提前等因素可能削弱出口韧性,上半年净出口对GDP贡献率达31.2% [21][23] - 房地产持续承压: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5%和5.5%,二季度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转负 [23][24][26] 下半年政策展望 - 财政政策:大概率不增列赤字或增发国债,重点优化存量结构(如调整预算分配、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 [28] - 消费政策:或扩大"以旧换新"范围至服务消费和必需品,清理购车购房限制,预计全年拉动消费2个百分点 [29] - 基建投资: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下达,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元)可撬动投资约2个百分点 [30][31] - 房地产政策:聚焦"城市更新"和"好房子建设",专项债券可能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但难有超预期刺激 [33] - 货币政策:或降准25个基点,择机降息10-15个基点,通过再贷款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 [34][35] - 反内卷与就业:推动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促服务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但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矛盾 [38][39] 结构性挑战 - 经济主要矛盾在于供需结构失衡而非总量,需关注双循环畅通度和国际政治经济传导效应 [26][27] - "反内卷"政策效果存疑:当前市场对产能收缩预期过高,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炒作过度 [39]
1267亿欧元!报道:德国政府将批准包含创纪录投资的2026年预算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21:47
创纪录投资提振经济,德国政府"财政火箭筒"正在陆续射出。 在核心预算层面,借贷规模将出现显著增长。报道援引财政部消息人士称,核心预算借贷将从2024年的 333亿欧元跃升至2026年的899亿欧元。 据媒体周一报道,德国财政部消息人士透露称,政府将于周三批准一项包含创纪录投资规模的2026年预 算草案,投资金额高达1267亿欧元(约1476亿美元),作为基础设施和国防"财政火箭筒"计划的重要组 成部分。 这一大规模支出计划是德国政府振兴疲软经济的关键举措。德国是G7国家中唯一连续两年未实现增长 的经济体,政府预测今年经济仍将陷入停滞。 特别基金助力投资激增,核心预算借贷大幅增长 德国政府此次投资激增主要依靠两大特别基金的支持。 其中,5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特别基金将在2026年增加589亿欧元的借贷,该基金同样不受德国"债务刹 车"规则约束。 "债务刹车"规则将借贷限制在GDP的0.35%以内,但基础设施投资获得了豁免。这为德国政府大规模基 础设施投资扫清了法律障碍。 在国防支出方面,德国前总理朔尔茨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设立的1000亿欧元国防特别基金将在2026年增加 255亿欧元的借贷,该基金预计将在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