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搜索文档
种植业板块10月27日涨0.92%,众兴菌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953.2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7 16:25
| 代码 | 名称 | 主力净流入(元) | 主力净占比 游资净流入 (元) | | 游资净占比 散户净流入(元) | | 散户净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002215 | 诺普信 | 6372.45万 | 15.71% | -3934.99万 | -9.70% | -2437.47万 | -6.01% | | 002772 众兴菌业 | | 3903.87万 | 12.74% | -783.72万 | -2.56% | -3120.15万 | -10.18% | | 600108 亚盛集团 | | 1893.91万 | 10.51% | -1346.10万 | -7.47% | -547.81万 | -3.04% | | 601118 海南橡胶 | | 671.45万 | 4.01% | -618.78万 | -3.69% | -52.67万 | -0.31% | | 300511 雪榕生物 | | 465.07万 | 2.73% | 172.30万 | 1.01% | -637.37万 | -3.74% | | 600 ...
姜堰农民收入增速领跑泰州
中国发展网· 2025-10-27 16:03
收入增长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姜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398元,同比增长5.2%,增速位列泰州市第一 [1] - 通过实施"万千百"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建成示范方56个,并在小麦高产竞赛中获得泰州市一等奖 [1] - 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结构持续优化,水产品供应总量为36876.21吨 [1] 新兴业态与产业发展 - 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示范种植羊肚菌约800亩,平均亩产值超过4万元 [1] - 创新"林菌共生"生态模式,综合利用林地资源种植多品种食用菌,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1] -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至62家,牵头成立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9个 [1] 项目投资与建设 - 31个纳入省级系统调度的项目已完成投资10.37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82.2% [1] - 项目建设的推进为农民收入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1] 低收入人口保障 - 投入271万余元实施防贫综合保障项目,为8223名低收入人口提供人身、财产保险和基金救助 [2] - 全域开展公益医疗互助试点,当年参保人数为22.36万人,已对10206人次提供补助,总金额达1065.61万元 [2] - 通过建立防贫预警动态监测机制和落实联系帮办制度,及时化解返贫风险 [2]
读图丨云南龙江依托万亩高山梯田发展“稻+鱼”共生循环农业
中国环境报· 2025-10-27 15:02
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 积极探索以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为基础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1] - 推动形成乡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多赢局面 [1] 具体实践与成效 - 龙江乡依托万亩高山梯田发展稻鱼共生循环农业 [1] - 该模式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 实现了生态红利与经济收益的双丰收 [1]
杨凌农高会聚焦乡村振兴 以论坛智慧赋能乡村实践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4:59
乡村振兴实践案例 - 田西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盘活1488亩耕地,发展红薯产业并衍生出菌种培育、设施农业等五大产业板块[1] - 田西村成立7家平台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年输出乡村建设规划超过400个,并通过“村庄+企业+学校”模式建设研学基地,年接待研学游客1.5万人次,相关旅游活动累计吸引游客28万人次[1] - 周李村将旧校舍改造为“隐世茶院”,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并提供80余个就业岗位,串联起汽车小镇、卡丁车乐园等业态,形成“茶香+农产+文旅”融合模式[3] 行业论坛与平台 - 第32届杨凌农高会同期举行“2025乡村振兴论坛”,主题为“发展合作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汇聚专家学者、地方代表与实践者探讨新路径与新模式[3] - 论坛设置主旨演讲、经验交流与项目推介环节,其中贵州、浙江、湖南等六地代表分享实践经验,并推介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4] - 乡村振兴(杨凌)论坛自2018年创办以来已举办五届,成为汇聚智慧、展示成果、推动实践的高层次权威平台和标志性品牌活动[4]
不误农时!全国秋粮主产区收获已超八成半 冬小麦播种陆续展开
央视网· 2025-10-27 10:57
秋粮收获进度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加快,东北、西南、西北主产区收获已过八成半 [1] - 黄淮海地区秋粮收获进度超过八成 [1] - 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度适宜,中稻和晚稻灌浆成熟,收获进度已达七成半 [1] 冬小麦播种进展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度已超过一成 [9] - 西北麦区天气条件有利,冬小麦播种进度已过七成 [3] - 新疆和田冬小麦预计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 [3] - 黄淮海主产区天气晴好,利于土壤散墒,冬小麦开始播种 [5] - 山东省冬小麦已播种110多万亩 [9] 农业技术与政策支持 - 新疆和田重点推广深翻深耕、缩行密植等高产集成技术以提升单产 [3]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已腾茬整地8900多万亩 [7] - 安徽省创新农技服务机制,1700多名业务骨干服务5200多个种粮大户 [7] - 山东省加快“三秋”应急资金拨付,已深翻整地、秸秆还田近3000万亩 [9] - 农业农村部派出7个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赴主产省推动落实政策措施和关键技术 [9]
我市首个“零碳田园”喜迎丰收
南京日报· 2025-10-27 10:40
项目概况 - 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建设的"零碳田园"是今年5月启动的全市首个此类项目,目前秋收工作全面展开 [1] - 该项目水稻亩产达到600公斤,相比去年增产约100公斤,首批新米将于本周二上市 [1] - 项目采用"炭基农业"模式,为农业绿色发展探索新路径 [1] 技术模式与原理 - "零碳田园"技术原理为"以废制炭,以炭沃土,固碳减排,健康持效",通过施用炭基有机肥改良土壤并实现固碳减排 [2] - 以一亩稻田为例,施用约500公斤炭基有机肥,可通过土壤固碳抵消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2] - 技术团队将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厨余垃圾等废弃物转化为炭基有机肥,形成"秸秆固碳—粪污还田—养分循环"的闭环链条 [2] 实施效果与数据 - 施用炭基有机肥3年后,实施区域内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增幅达36.6%,土壤固碳每公顷增加4.7吨 [2] - 种出的炭基水稻富含硒、铁、锌等微量元素,营养品质和口感俱佳 [2] - 项目采用机械化作业,收割机在收割同时将秸秆粉碎并均匀铺撒田间,后期翻埋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1] 经济效益 - 采用"炭基农业"模式后,芝山富硒大米市场价可卖到8元/斤,是此前的两倍 [3] - 今年新米尚未上市就已收到大量订单,大米销售前景良好,本季水稻预计可增收10%左右 [3] - 园区经济与环境效益得到"双提升",水稻长势与大米品质不断提高 [3]
江西上饶:推进油菜冬种 打造产业增收田
经济观察报· 2025-10-27 10:33
油菜种植规模与生产 - 江西上饶油菜冬种工作全面展开,面积预计达150多万亩 [1] - 横峰县莲荷乡杨家村利用水稻收割后农田播种油菜,避免闲置,面积达4000亩 [1] - 婺源县今年油菜种植面积预计达13万亩 [2] 机械化与技术支持 - 农机手驾驶油菜直播机高效作业,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旋耕、播种等工序 [1] - 机械播种日均效率达二三十亩地 [1] - 上饶各地积极推广机械化种植和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节省人力成本并提高播种精度和病虫害防治效果 [2] 政策支持与资金补贴 - 对种植100亩以下农户给予每亩30元补贴,100亩以上每亩70元补贴 [2] - 婺源县鼓励规模化种植,给予资金奖励,最高每亩支持350元 [2] - 及时调配播种所需油菜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 [2] 产量预期与产业目标 - 收成好时亩产量可超200斤 [1] - 通过科技赋能、政策激励、特色种植三措并举,推动油菜产业提质增效 [2] - 目标是让油菜成为群众增收菜和风景线 [2] 科研合作与品种创新 - 婺源县与中国农科院原料所、江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引入优质品种 [2] - 今年选入抗根肿病、菜用、观花以及彩色油菜等特色品种 [2] -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 [1][2]
中国首次专门立法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完善“三位一体”保护举措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长江商报· 2025-10-27 09:52
立法背景与核心目标 - 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共8章65条,旨在全面系统规范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活动 [1] - 草案针对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1][2] - 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1] 草案核心内容与措施 - 草案明确国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遵循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的原则 [3] - 针对耕地"非农化",规定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控制,坚持"以补定占",禁止占用耕地挖湖造景或擅自绿化造林 [3] - 针对耕地"非粮化",规定耕地应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3] - 要求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健全多元投入机制,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3] 当前耕地保护成效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6] -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 [6] - 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5] 政府投入与支持举措 - "十四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超过7000亿元用于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2024年中央财政亩均投入标准提高到2000元以上 [6] - 累计保护黑土地超过4亿亩次,治理侵蚀沟3.3万条,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6] - 2022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对约110亿亩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开展"全面体检",目前已进入成果形成阶段 [7]
夏粮、早稻合计增产三点七亿斤,秋收稳步推进——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7 09:37
农业整体经济形势 -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1] - 全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平稳增长,农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1] 粮食生产 - 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825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 [1]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略减3.1亿斤,下降0.1% [2] - 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 [2] - 夏粮早稻合计增产3.7亿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2] - 秋粮生产总体稳定,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2][3] -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6] 畜牧业生产 -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加268万吨,增长3.8% [1][3] - 猪肉产量4368万吨,同比增加128万吨,增长3% [3] - 牛肉产量550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增长3.3% [3][4] - 禽肉产量2053万吨,同比增加137万吨,增长7.2% [3][4] - 牛奶产量2921万吨,同比增加19万吨,增长0.7% [4] - 禽蛋产量2646万吨,同比增加4万吨,略增0.2% [4] - 生猪出栏52992万头,同比增加962万头,增长1.8% [3] - 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3680万头,同比增加986万头,增长2.3% [3] - 肉牛出栏3564万头,同比增加71万头,增长2.0% [4] - 家禽出栏132.7亿只,同比增加8亿只,增长6.4% [4]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 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3.6% [5] - 分季度看,一季度价格下降1.6%,二季度下降1.1%,三季度下降4.5% [5] - 粮食价格稳中略降,其中小麦价格下降2.5%,稻谷下降1.6%,玉米下降5.3% [5] - 畜牧业产品中,生猪价格下降6.9%,活牛下降0.6%,活羊下降2.1% [5][6] - 部分品种出现回暖,活牛价格连续2个季度上涨,活羊价格在三季度由负转正,水果价格同比上涨1.1% [6] - 9月末畜禽价格以涨为主,活羊价格连续2个月上涨,鸡蛋价格连续3个月上涨 [6]
锐财经丨农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7 09:33
农业整体经济形势 -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农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1] - 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825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长3.8% [1] - 各地区各部门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产品价格平稳运行 [7] 粮食生产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略减3.1亿斤,下降0.1%,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夏粮早稻合计增产3.7亿斤 [2] - 秋粮生产总体稳定,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大部农区光温水条件良好,秋粮长势总体正常,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2][3] - 国家持续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稳定落实最低收购价、补贴等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2] 畜牧业生产 -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加268万吨,增长3.8%,其中猪肉、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3.3%、7.2% [3] - 生猪出栏52992万头,同比增加962万头,增长1.8%,猪肉产量4368万吨,同比增加128万吨,增长3%,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3680万头,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2.9% [3] - 肉牛出栏3564万头,增长2.0%,牛肉产量550万吨,增长3.3%,牛奶产量2921万吨,增长0.7%,家禽出栏132.7亿只,增长6.4%,禽肉产量2053万吨,增长7.2%,禽蛋产量2646万吨,略增0.2% [4]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 - 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3.6%,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6%,二季度下降1.1%,三季度下降4.5% [5] - 主要农产品价格有降有升,粮食价格稳中略降,其中小麦价格下降2.5%,稻谷下降1.6%,玉米下降5.3%,生猪价格下降6.9% [6] - 9月末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总体平稳,部分品种出现回暖,活牛价格连续2个季度上涨,活羊价格由负转正,水果价格同比上涨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