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

搜索文档
复盘618|美妆全网暴涨63%,赛道迎来理性拐点
FBeauty未来迹· 2025-06-23 20:07
618大促整体表现 - 2025年618大促全网销售总额达8556亿元 同比增长15 2% [2] - 美容护肤品类销售额432亿元 同比增长65 52% 香水彩妆143亿元 同比增长57 14% 两品类合计增长63 35% [2][3] - 复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数据显示618期间全网零售额近2万亿元 同比增长9 8% [5] - 快递包裹揽收量突破200亿件 相比去年同期高出30亿件 [5] 平台表现 - 主流电商平台成交额占比:淘宝天猫48 7% 京东19 3% 抖音18 4% 快手和拼多多共计13 7% [6] - 天猫淘宝、京东、抖音的销售额前三行业中 美妆个护同时位列天猫淘宝与抖音平台的第三大行业 [9] - 京东美妆增速14 1%领跑面部护肤品类 抖音11 9% 淘天6 7% 拼多多2 6% [11] - 淘天在彩妆香水品类增速15 9%位列第一 抖音10 8% 京东5 7% 拼多多1 6% [14] 美妆品牌表现 - 天猫美妆618全周期排行榜前三:珀莱雅、兰蔻、巴黎欧莱雅 TOP20中国货与外资品牌占比5:15 [17][18] - 国际品牌表现优异 华伦天奴美妆同比增长超100% YSL、Hourglass、科兰黎等多个品牌同比增长超60% [17] - 国货品牌双妹增长超300% 毛戈平增长超70% 听研增长近80% [19] - 抖音美妆品牌榜前五:韩束、珀莱雅、赫莲娜、欧莱雅、雅诗兰黛 国货包揽前二 [22] - HBN表现突出 跻身天猫与抖音护肤行业TOP20 天猫国货美妆护肤品牌TOP4 抖音国货护肤品牌TOP5 [31] 品类与产品表现 - 抖音平台女士护肤品类畅销 涂抹面膜成交额同比增长105% 次抛精华增长354% 颈霜增长246% [24] - 京东服饰美妆、日百品类增速领先 正在成为新的增长极 [26] 行业趋势 - 大促机制转变 各平台简化规则 主推立减折扣与补贴叠加 降低消费者决策门槛 [14] - 天猫剔除退款后的GMV同比增长10% 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 [14] - 消费者更加理性 平台官方直营店成为消费渠道首选 [39] - 美妆行业品牌化竞争趋势明显 白牌及低质产品加速退场 [39]
知名连锁店宣布,内地门店全关
盐财经· 2025-06-23 17:04
公司动态 - 莎莎国际宣布将于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 标志着全面退出中国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2] - 公司成立于1978年 是亚洲领先的美妆产品零售集团 1997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4] - 业务覆盖中国香港及澳门 中国内地及东南亚 销售超过600个品牌的美妆产品 [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财报显示 全年营业额同比下降9.7%至39.42亿港元 [3] - 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3] - 毛利率从40.8%下降至39.8% 减少1个百分点 [4] - 核心盈利同比下降51.1%至1.07亿港元 [4] - 每股基本盈利从7.1港仙降至2.5港仙 降幅达4.6港仙 [4] - 末期股息从5.0港仙减少至1.7港仙 降幅3.3港仙 [4]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23
第一创业· 2025-06-23 16:47
核心观点 - 对6月20日财政部公布的1 - 5月财政收支数据和6月21日刚果金钴出口禁令、6月22日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事件以及本周618大促消费情况进行点评,分析其对宏观经济、产业和消费领域的影响 [2][7][9] 宏观经济组 - 1 - 5月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同比-0.3%,较1 - 4月回升0.1个百分点,支出同比4.2%,较1 - 4月回落0.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中央收入增速低于地方,支出增速高于地方 [3] - 1 - 5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6.9%,较1 - 4月回升0.2个百分点,支出增速16%,较1 - 4月回落1.7个百分点 [3] - 2025年1 - 5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速-1.6%,较1 - 4月回升0.5个百分点,大部分税种同比增速有所回升,1 - 5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速-2.2%,较1 - 4月回落3.9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经营环境改善 [4] 产业综合组 - 2025年6月21日刚果金将钴出口临时禁令期限再延长三个月,目前钴价反弹到24万元/吨,同比上涨约5%,今年下半年钴价相对去年同期涨幅翻倍概率大,利好相关产业和上市公司业绩 [7] - 6月22日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战争风险大规模外溢风险不大,若油价上涨且持续,对国内煤化工构成利好 [7] 消费组 - 本周618大促收官,综合电商销售总额8556亿元,同比+15.2%,促销周期创历年最长,平台以“官方立减”替代复杂满减 [9] - 美妆赛道四大平台全周期GMV达659.09亿元,同比+10%+,国际高端大牌回暖,国货龙头与新锐品牌突围,行业价盘趋稳 [9] - 1 - 5月化妆品行业整体增2 - 3%,线上增速远超线下,抖音增20 - 30%,618印证美妆市场“高端化、功效化、渠道分化”趋势 [9]
对话跨境新生力:医科男跨界“逆袭”美妆个护头部品牌操盘手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6:14
跨境青年卖家群体特征 - 跨境圈涌现00后头部卖家群体,包括大厂离职创业者、医科跨界美妆个护选手、体制内转行者等,形成行业新生力量[1] - 典型案例包括:TikTok美区车载类目千万级卖家、双平台宠物类目亿级卖家、美妆个护头部品牌操盘手等[2][4][5] - 年轻卖家普遍采用差异化打法,如兴趣电商运营、红人营销策略、高毛利选品逻辑等[2][4][6] 跨境电商运营方法论 选品策略 - 数据驱动选品:通过分析平台竞品流量来源、财务成本核算,拒绝依赖直觉判断,目标产品毛利率需超30%[2] - 美妆个护类目需平衡高毛利与信任成本:首次成交可能亏损,依赖复购实现盈利,达人佣金和广告费是主要成本项[6] - 选品三大标准:品牌故事性、包装差异化、产品性价比,避免过度追求新奇特导致亏损[7] 平台运营差异 - 国内货架电商(淘宝)与跨境兴趣电商(TikTok)存在本质区别,传统优化商品卡描述等方法在跨境场景效率低下[3] - TikTok流量分配转向品牌倾斜,保健类/美妆个护品类经历从跑品到精品再到品牌的发展路径[4] 红人营销应用 - 红人营销需匹配品牌属性:宠物类目亿级卖家案例显示,非所有品牌天然适配红人营销策略[4] - 战略层面需先判断产品是否适合红人营销,而非直接进入执行层匹配红人[4] 行业趋势与跨境机遇 - 中国供应链红利助推品牌出海:建议企业立足长期主义打造世界品牌,而非短期流量变现[7] - 跨境赛道吸引力:相比内卷的国内市场,跨境电商存在较高利润空间和模式创新机会[4] - 新兴卖家群体特征:年轻创业者更擅长利用兴趣电商内容运营、数据化选品等轻资产打法快速起盘[2][3]
美妆零售商莎莎国际宣布关闭内地线下全部门店
第一财经· 2025-06-23 16:01
公司战略调整 - 莎莎国际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内地剩余全部店铺,集中资源发展线上业务[1][3] - 公司解释闭店原因为线上业务占比超80%,线下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未来将加强社交媒体和数码渠道宣传[3] - 已预留3000万港元专项闭店成本,用于员工遣散、门店赔偿及存货处理[4] 财务表现 - 2024/25财年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3] - 内地市场营业额同比下降10.5%至5.21亿港元,其中线上渠道占比80.3%(4.18亿港元),线下仅占19.7%(1.03亿港元)[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已关闭9间店铺,剩余9间将于6月30日前完成关闭[3] 业务背景 - 莎莎国际1997年在港交所上市,业务覆盖中国香港、澳门、内地及东南亚,销售超600个美妆品牌[2] - 2005年进入内地市场,目前全球经营174间线下店铺[2][3] - 产品线涵盖护肤品、香水、化妆品、护发及家用美容仪器等[2] 行业环境 - 电商及新型集合店崛起对传统美妆零售业态形成冲击[1] - 疫情等因素加剧行业竞争压力,导致公司业绩承压[1]
美妆零售商莎莎国际宣布关闭内地线下全部门店
第一财经· 2025-06-23 13:58
公司战略调整 - 莎莎国际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在内地剩下的全部店铺 [1] - 公司解释闭店原因为线上业务占比超80%且线下无法达到规模经济 集中资源发展线上业务 [4] - 已预留3000万港元专项闭店成本用于员工遣散、门店赔偿及存货处理 [4] 财务表现 - 2024/25财年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 7%至39 42亿港元 净利润下滑64 8%至7697万港元 [3] - 内地市场营业额同比下降10 5%至5 21亿港元 线上渠道占比80 3%达4 18亿港元 线下仅占19 7%为1 03亿港元 [4] 业务概况 - 公司1997年在港交所上市 业务覆盖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内地及东南亚 销售超600个品牌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共经营174间线下店铺 已关闭9间 剩余9间将在6月30日前关闭 [3] 行业背景 - 美妆行业竞争激烈 电商及新型集合店崛起叠加疫情因素导致业绩承压 [1] - 公司2005年进入内地市场 目前呈现"线上强、线下弱"的分化格局 [3]
知名连锁店突然宣布:关闭所有内地门店!
第一财经· 2025-06-23 11:31
公司动态 - 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 标志着公司退出中国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1] - 公司2025财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 7%至39 42亿港元 净利润大幅下滑64 8%至7697万港元 [2] 公司背景 - 莎莎国际成立于1978年 是亚洲领先的美妆产品零售集团 于1997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3]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香港及澳门 中国内地及东南亚 销售超过600个品牌的美妆及个人护理产品 [3]
美妆618数据复盘以及下半年展望
2025-06-23 10:09
美妆 618 数据复盘以及下半年展望 20250622 摘要 今年 618 活动总销售额增长 5.2%,但因活动时间延长至 36 天,日均 销售额同比略有下降。美容护肤品类表现突出,总销售额约 400 亿元, 天猫平台珀莱雅、兰蔻、欧莱雅等品牌领先,抖音平台韩束稳居第一。 毛戈平品牌在抖音平台增速达 55%-60%,主要受益于鱼子酱面膜和粉 底液等大单品,天猫平台护肤品类增速约 60%,彩妆品类增长 40%左 右,品牌受益于抖音和彩妆市场扶持,ROI 稳定,1-6 月累计增长显著。 完美品牌在抖音上增速显著,得益于小金针系列和面霜等新品,天猫增 速约 40%。恋火美妆运营策略侧重常态销售,购物节期间表现平稳。韩 束降低达播比例至 15%,但仍保持良好增速,商品卡及自播模式效果显 著,新品类拓展超预期,净利率提升。 薇诺娜品牌在抖音上的 GMV 接近 2 亿元,整体表现符合预期。2025 年 薇诺娜在抖音平台同比增速达到 20%,管理层积极求变后取得了显著成 效。 珀莱雅 2025 年在抖音平台的 GMV 达到 4.5 亿元,增速面临压力,天 猫平台保持正增长,未来有望实现增速提升。彩棠品牌在抖音平台增长 超过 ...
逸仙电商20250622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公司 逸仙电商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战略转型**:从流量驱动的单一品牌公司转变为品牌资产和研发驱动的多品牌公司,2023 年首席研发官加入后构建全球研发体系,包括三个研发中心、一个合资工厂和六个共建实验室,为中高端护肤领域发展奠定基础[2][3] - **护肤板块**:2024 年营收占比达 41%,2025 年 Q1 持续增长,Q1 中科兰黎、达尔夫和伊芙三个护肤品牌合计同比增长 58%;科兰黎、达尔夫和伊芙龙三大品牌定位清晰,依赖自研新品实现规模放量,驱动整体毛利率提升[2][5] - **完美日记转型**:从大众彩妆向科技引领的妆养一体品牌转型,价格带升级至 150 元左右,2025 年主攻底妆,目标底妆销量占比达 50%,提升消费者忠诚度和利润率[2][6] - **毛利率**:提升主要受益于高毛利产品占比增加,特别是高端护肤品和完美日记的毛利率提高;中高端护肤增速明显将继续推动整体毛利上升,虽渠道结构变化可能有影响,但整体仍有上升空间[2][8] - **销售费用率**:较高源于规模效应不足和抖音渠道费比高,未来随着核心品牌成熟和 ToB 渠道比例提高,有望优化并下降,提升盈利能力[2][8] - **销售渠道**:整体线上销售约占 70%,线下占 30%;科兰黎主要采用 D2C 模式,线上销售占比超 90%,2025 年开始尝试线下渠道,计划年底开设 8 - 10 家门店;彩妆品牌调色师集合店、护肤品牌伊芙露等通过不同渠道贡献线下收入,完美日记国内约 80 家直营店也有贡献,海外市场在东南亚、日本等地有一定份额[4][9][10] - **品牌盈利**:年报未详细区分各品牌盈利情况,随着规模效应显现,高端护肤品牌如克兰尼预计未来利润率可达 20% - 25%,达尔肤和伊芙露等约为 15% - 20%,目前各品牌正持续优化[12] - **组织架构**:大架构优化完毕,未来灵活调整;近一两年高管格局稳定,前中后台结构明确,中台负责前沿探索研究并与各品牌沟通对接,各品牌前台独立闭环运作[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回购计划**:2021 年至 2024 年底共发布 2 亿美元回购额度并完成,2025 年第一季度新发 3000 万美元额度,未急于使用完毕[19] - **工厂情况**:在从化有与科美合资工厂,占股 49%,生产多个彩妆品牌核心产品;护肤品方面,达尔肤部分自营生产,科兰黎和伊思目前在国外生产[20][26] - **业绩指引**:2025 年第一季度季报给出第二季度业绩指引为增长 2%到 12%,后续未调整,可通过天猫、抖音平台数据或榜单判断业绩[23] - **净现金情况**:截至 2025 年 Q1 末账上净现金约 13 亿元,24Q4 和 25Q1 实现 non - GAAP 盈利,净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已恢复造血能力,计划品牌稳定后进行下一步收购[4][24] - **产能情况**:现有产能主要服务彩妆品牌,未达产能不足情况,需等完美日记扩大规模匹配产能需求[25] - **海外市场**:暂时无特别扩张海外市场打算,东南亚、日本渠道是销售和利润补充,也是出海探索,重心在国内市场[18]
知名连锁店宣布,内地门店全关!
券商中国· 2025-06-23 07:22
近日,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莎莎国际")宣布,其在中国内地的最后18家线下门店将于6月30日前 全部关闭,标志着这家香港美妆集合店,将退出中国内地线下零售市场。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财报, 莎莎国际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净利润暴跌超六成 官网显示,莎莎国际成立于1978年,为亚洲极具领导地位的美妆产品零售集团。集团于1997年在香港联合交 易所主板上市,目前业务遍及中国香港及澳门、中国内地及东南亚,销售逾600个产品品牌,涵盖护肤品、香 水、化妆品、护发、身体护理产品、美肌健康食品及家用美容仪器等。 根据莎莎国际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年度财报,公司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 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分市场来看,莎莎国际2024/25财年核心市场港澳地区营业额同比下跌12.3%至29.92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 75.9%。尽管港澳线下销售跌幅由上半财年的19.4%收窄至下半财年的6.3%,同店销售跌幅亦从24.3%收窄 至7.7%,但居民北上消费、美元走强导致访港澳旅客消费审慎,仍是拖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