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4月全省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日报· 2025-05-25 07:26
工业增长 - 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0% 高于全国1 9个百分点 [1]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 3% 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0 7% 拉动增长0 9个百分点 [1] - 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0% 贡献率9 9% 拉动增长0 8个百分点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 0% 增速高于全省规上工业15个百分点 [1] - 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6% 高于全国2 2个百分点 [1]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 4% 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2 4个百分点 [2] - 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 6% 比一季度加快3 0个百分点 拉动全省投资增长6 7个百分点 [2]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 6% 比一季度加快4 7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14 9个百分点 [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54 2% 比一季度加快7 9个百分点 [2]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 7% 高于全国9 5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 3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 - 4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7 39亿元 同比增长8 1% 比3月加快0 7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 [3] - 限额以上计算机及配套产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0 4% 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110 0% 家用电器增长42 6% 合计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3 1个百分点 [3] - 1-4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67 93亿元 同比增长7 2% 比一季度加快0 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2 5个百分点 [3] 新兴产业发展 - 4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4 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1 5% [3] - 1-4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 6% 比一季度加快7 9个百分点 [3] - 新型能源发电量占规上工业发电量比重达23 5% 较一季度提高1 7个百分点 [3]
拔节生长见未来——民营企业加快技术突破和转型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5-12 05:5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 一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9.4万户,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设4.6万户,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新设25.4万户 [1] - 民营企业瞄准技术突破、产业创新、数智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1] - 工业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民营企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 高技术领域突破与创新 - 高德红外成功研发500万像素HOT全中波制冷红外探测器,打破外国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 - 高德红外通过持续迭代核心技术,将产品性能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2] - 华中数控研制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使机床具备自我感知、自主学习和深度交互能力,加工效率明显提升 [3] 新兴产业与低空经济发展 - 普宙科技联合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打造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186架无人机服务于55类AI算法场景 [2] - 低空经济产业在城市场景丰富、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条件下快速发展 [5] - 第一季度全国新设"四新"经济民营企业83.6万户,占同期新设民营企业总量的四成以上 [5]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 华中数控在数控系统领域打破国际巨头垄断,避免陷入技术代差陷阱 [3] - 正泰集团在广东汕头建设550MW渔光互补项目,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生态友好型升级 [3] - 正泰集团发布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全流程 [6]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 民营企业通过灵活高效的组织体系快速调整生产策略和转型升级方向 [6] - 高德红外组建专业工程师团队,经过上千次试验验证历时一千多个日夜突破技术难题 [6] - 民营企业以链主企业为引擎推动"链式升级",促进产业链整体发展 [6] 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 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型人才缺口大,同时掌握机械、控制、AI技术的工程师不足10% [8] - 民营企业面临技术突破与资金投入的双重挑战,中小企业容易因资金链紧张缩减研发投入 [9] - 国际技术封锁、全球供应链重构等新问题加重企业经营压力 [8]
北京一季度新增赋码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07 15:44
北京市一季度新增赋码量增长 - 北京市一季度新增赋码法人和其他组织7.46万家 同比增长22.43%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赋码量3.82万家 同比增长39.55% [2] - 文化及相关产业赋码量同比增长25.9% [3] - 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赋码量同比增长91.3% [4] - 民营经济赋码量同比增长24.1% 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分别增长22.98%和30.13% [5] 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赋码量同比增长超200% 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领域增长 [2] - 数字创意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赋码量表现突出 [2] - 平原新城赋码量同比增幅87.67%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分别增长325.51%和130.09% [2] - 中心城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同比增幅均超100% [2] - 大兴区同比增长190.27% 丰台区185.23% 昌平区119.27% 经济技术开发区103.89% [2]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长 - 新闻信息服务领域同比增长近150% 主要因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增长 [3] - 文化辅助生产和中间服务 内容创作生产 文化投资运营业赋码量稳步上升 [3] - 平原新城增速57.71%领跑全市 [3] - 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投资运营 中心城区和平原新城新闻信息服务赋码量均超200%增长 [3]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表现 - 数字技术应用业赋码量同比增长168.64% 占数字经济赋码总量61.4% [4] - 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分别增长381.09%和90.21% [4] - 平原新城赋码量占数字经济总量46.05% [4] - 中心城区同比增长91.5% [4] - 丰台区同比增长290.8% 昌平区284.65% 大兴区198.36% [4] 民营经济行业分布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84.77% [5]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33.9% 成为民营经济支柱 [5] - 平原新城赋码量同比增长52.85% 占全市民营经济总量42.05% [5] - 中心城区赋码量同比增长26.28% 占全市总量36.08% [5] - 大兴区个体工商户赋码量同比增长225.69% [5]
勇毅前行·一季度经济观察丨就业数据看经济 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1 15:06
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技能人才需求 - 东莞派出580家企业跨省招聘,提供14790个岗位,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 [2] - 企业处于产业升级关键期,重点招聘数字经济人才,如算法工程师、决策感知工程师 [4][6] - 用工结构变化明显,一季度东莞重点企业技工和专业技术人员需求超3万人,简历投递量环比增长70% [9] 企业转型与人才策略 - 化工仓储物流企业新增20多个数字化岗位,包括数字化产品总监、AI开发工程师 [6] - 宏川智慧物流从传统运营岗位转向数字化、智能化人才招聘,以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8]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需要光学、机械、电气、软件、工艺及AI人才组成复合型团队 [11] 区域人才政策与培训 - 威海渔具产业智能化转型,企业争抢技术人才,政府提供培训基地和资金支持 [13][15] - 大连、衡水、烟台等地发放技能人才补贴和科研支持 [15] - 重庆推行"技能+绩效"薪酬制度,技能等级每提升一级月收入增加400-500元,高级技师收入接近副总水平 [17] 就业市场与行业趋势 -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 [17] - 生活服务类岗位需求显著提升,在线生活服务、交通物流、养老看护等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3%、35%、17%、10% [19] - 制造业技术岗位需求快速上升,机械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0%、10% [19] -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增长,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36%、44%、18% [19]
多维度观察“金三银四”招聘旺季 火热细分数据折射中国经济向新向好
央视网· 2025-04-30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各地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强劲,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及三四线城市加大引才力度,全国开展培训行动助力人才发展,就业数据折射经济向新向好态势 [1][6][10] 分组1:东莞引才情况 - 东莞在“金三银四”招聘旺季派580家企业赴浙江跨省招人,带来14790多个岗位,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1] - 东莞一家化工仓储物流企业拿出20多个岗位招聘数字化产品总监等复合型人才 [3] - 2025年一季度东莞全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中技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超3万人,简历投递量环比增幅超70% [5] 分组2:其他地区引才举措 - 2025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围绕特色产业搭建高技能人才队伍,威海搭建培训基地等支持企业培育人才 [6][7] - 大连、衡水、烟台等地出台引才新举措,对符合条件技能人才发放补贴、给予科研支持 [7] 分组3:全国培训行动 - 全国启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对技能人员给予针对性职业培训,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9] - 重庆高新区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技工参加培训,有人取得多种技能证书并获稳定收入 [9] - 企业推行“技能 + 绩效”薪酬制度,让员工职业规划更清晰 [9] 分组4:就业数据反映经济态势 - 2025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多增5万人 [10] - 一季度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5.4%,推动生活服务类岗位需求显著提升,在线生活服务等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3%、35%、17%和10% [12] - 一季度制造业技术技能岗位需求快速上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机械工程师等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40%、10% [14] - 一季度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动相关人才需求增长,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等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36%、44%、18% [14]
聚焦就业适应力!专家学者纵论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05:40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职业教育发展 - 2025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与政策创新研讨会召开,主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遇和挑战",近50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1] - 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需提升就业适应力,职业教育与技能提升被强调为重要方向 [1]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作用 [1] 职业教育实践与成果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5%以上,其中一半以上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约25%入职行业头部及规模以上企业 [2] -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展现紧跟市场步伐的优势,学校将毕业生就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2] - 建议加强职业规划教育,通过产业分析与校企合作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增强对职业教育的信心 [2] 就业问题解决路径 -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发挥市场配置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缓解供求矛盾与制度性障碍 [2] - 建议通过培养改革解决技能错配与提升人力资本,通过预期管理优化就业规划与市场需求对接 [2] - 目标是构建更可持续的就业生态 [2]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4-02 06:37
市场板块篇 - 2025年一季度科创50指数上涨3.42%,涨幅居各板块50指数第二位,领先创业板50、深证50和上证50指数 [2] - 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总市值为7.34万亿元,环比增加0.61万亿元,增幅9.14%,高于创业板和沪深主板市值增长 [4]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总成交额累计达7.14万亿元,单只个股平均成交额121.78亿元,低于同期沪深主板和创业板单只个股平均成交,因交易门槛限制成交额偏低 [7]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为2.95%,较上证主板同期日均换手率高,但低于深证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 [9] - 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市盈率为160.99倍,高于创业板、北交所和沪深主板 [11] - 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市净率为3.97倍,高于创业板和沪深主板 [13] - 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融资余额达1607.56亿元,较年初增长154.54亿元 [16] - 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融券余额为5.59亿元,较年初增长0.99亿元,资金融券卖出基本清盘,存量规模小 [18] 市场个股篇 - 2025年一季度末,中芯国际市值超过4000亿元领先,海光信息等7家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元 [20] - 2025年一季度末,中芯国际融资余额达80.15亿元位居首位,寒武纪 - U等15家公司融资余额均超过10亿元 [24] 发行情况篇 - 2025年一季度末共有586家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一季度共成功发行4只个股,与2024年一季度持平,较去年四季度环比下降33.3% [28]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发行的公司主要分布在2个Wind科创主题行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2家领先,其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1家 [30]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发行的4家公司均以标准一上市 [32]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发行的公司来自北京、湖北、浙江和江苏,各有1家 [33]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公司IPO合计融资29.64亿,同比下降27.23%,1家IPO融资超过10亿元,2家融资在5 - 10亿元之间,1家融资在5亿元以内 [35] - 2025年一季度兴福电子以IPO融资11.68亿元居首,海博思创等公司融资分别为8.61亿元、5.69亿元和3.66亿元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