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电池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湖南裕能(301358) - 2025年10月28日-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0 12:44
经营业绩与市场需求 - 2025年第三季度产品销量创下新高,下游需求持续攀升 [2] - CN-5系列、YN-9系列等高差异化产品供不应求,出货占比持续提高 [2] - 应用于储能端的产品占比有所提升 [2] 产能与资源布局 - 黄家坡磷矿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陆续出矿,从出矿到达产尚需经历爬坡期 [2][3] - 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正在办理环评审批手续 [3] - 马来西亚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处于前期筹备阶段 [3] - 未来产能布局将根据市场情况谨慎把握节奏 [2] 政策与资本动态 - 近期国家出台的出口管制政策并非禁止出口,企业需申请相关出口许可证方可出口 [3]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宜正处于深交所问询回复阶段,尚需交易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同意注册 [3] 市场策略与客户 - 基于产品供不应求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已积极进行商务谈判 [3] - 客户结构多元化,国内主流动力及储能电池企业已成为公司客户 [3]
【IPO前哨】A股市值超412亿!赴港的中伟股份成色如何?
搜狐财经· 2025-10-28 10:00
中伟股份(300919.SZ)成立于2014年9月,并于2020年12月登陆深交所,截至10月27日收盘其A股市值 约为412亿元人民币。 业务方面,作为一家新能源材料公司,中伟股份主要从事于以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为核心的 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究及开发(研发)、生产及销售,包括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和其他创新新能源 电池材料,以及新能源金属产品。 中伟股份在招股书中称,公司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对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以及具有更 高电力需求并因此具有强大商业潜力的应用(如支持人工智能的消费电子设备、人形机器人及低空飞行 器)的锂离子电池至关重要。 招股书还显示,中伟股份是锂离子电池用镍系和钴系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的全球领导者,自 2020年起连续五年出货量排名第一,就2024年的镍系pCAM及钴系pCAM而言分别占市场份额的20.3% 及28.0%。就全部pCAM产品的销量而言,公司于2024年全球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的21.8%。 今年4月22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主板上 市,后因招股书6个月有效期届满于10月22日自动失效。 ...
港股IPO周报:协创数据等多家A股公司递表 创新药企百利天恒通过聆讯
新浪财经· 2025-10-26 15:08
港股新股市场周度活动概览 - 本周有7家公司向港交所递表,3家公司通过聆讯,5家公司招股,及3只新股上市 [1] 新递表公司核心信息 - 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的开创者及领导者,2024年按收入计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市场份额为7.6% [2] - 金添动漫2024年收入约为8.7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3亿元人民币 [2] - 禹王生物营养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食品级精制鱼油及其制品供应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为8.1% [3] - 禹王生物营养2024年收入约为8.32亿元人民币,年内溢利约为1.25亿元人民币 [3] -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氯碱化学品行业龙头,按2024年收入计是中国最大的粒状烧碱等多种化学品生产商 [3] - 滨化集团2024年收入为102.28亿元人民币,盈利为2.17亿元人民币 [3] - 协创数据是全球市场第二大国内智慧存储设备制造商,2024年全球消费级智能摄像机市场份额为6.6% [4] - 协创数据2024年收入约为74.10亿元人民币,期内溢利约为6.87亿元人民币 [4] - 西藏智汇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西藏的锌、铅及铜矿业公司,2024年在西藏锌精矿产量排名第五 [5] - 智汇矿业2024年收入约为3.01亿元人民币,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约为5585.4万元人民币 [5] - 中伟股份2024年全球pCAM产品销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1.8%,镍系pCAM及钴系pCAM市场份额分别为20.3%及28.0% [6] - 中伟股份2024年总收入为402.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7.88亿元人民币 [6] - 和辉光电是领先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2024年销售量位列全球第三、中国第一 [7] - 和辉光电2024年收入约为49.5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总额约为25.18亿元人民币 [7] 通过上市聆讯公司核心信息 - 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拥有九个创新资产管线,其中两项处于商业化阶段 [8] - 旺山旺水2024年收入为322.4万元人民币,净亏损2.18亿元人民币 [8] - 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碳化硅外延片制造商,2024年以收入及销量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0.6%及32.5% [9] - 天域半导体2024年收入约为5.2亿元人民币,年内毛利约为-3.74亿元人民币 [9] - 百利天恒是一家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在肿瘤大分子治疗领域具备全球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 [10] - 百利天恒2024年收入约为58.21亿元人民币,年期内盈利约为37.08亿元人民币 [10] 招股公司核心信息 - 三一重工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53倍,涉及663亿港元,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的累计收入计是全球第三大工程机械企业 [10] - 滴普科技公开发售超购7590倍,涉资2,721亿元,以2024年的收入计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 [11] - 剑桥科技H股发行最终价格为每股68.88港元,已与16名基石投资者达成协议,合计认购2.90亿美元 [12] - 八马茶业吸引约16.9万份认购申请,超额认购达2684倍,按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及2024年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 [13] - 明略科技拟全球发售721.9万股A类股份,发售价每股141.00港元,预期于2025年11月3日开始买卖 [14] 新上市公司表现 - 海西新药挂牌首日涨20.60%,首周累涨26.74%,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 [15] - 聚水潭挂牌首日涨23.86%,首周累涨13.92%,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2024年市场份额为24.4% [16][17] - 聚水潭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率5.4%,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4696万元 [17] - 广和通挂牌首日跌11.72%,首周累跌9.44%,公开发售获认购550.99倍,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达31.25% [17]
格林美:与厦钨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7:13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全球新能源发展对资源、技术、性能需求提升,低空飞行器、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爆发式增长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1] - 超高比能正极材料和固态电池凭借超高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正成为新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突破口,引领产业技术革命 [1] 公司战略合作 - 公司与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应对全球市场对超高比能电池材料的需求和挑战,打造产业联合体 [1] - 双方基于平等互利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公司多年来是厦钨新能源最主要的材料供应商,双方保持良好战略合作关系 [1] 供应协议细节 - 根据协议,2026年至2028年,公司预计每年向厦钨新能源供应各类电池原料与材料产品15万吨,三年合计供应45万吨 [1] 公司业务构成与市值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新能源电池材料占比58.23%,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占比36.83%,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占比4.94% [2]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420亿元 [2]
湖南裕能股价涨5.4%,圆信永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800股浮盈赚取1.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5:03
10月24日,湖南裕能涨5.4%,截至发稿,报56.79元/股,成交8.75亿元,换手率4.10%,总市值432.06亿 元。 资料显示,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日丽路18号,成立日 期2016年6月23日,上市日期2023年2月9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公司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锂 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以磷酸铁锂为主,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 于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等。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磷酸盐正极材料98.04%,其他(补充)1.96%。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角度 截至发稿,党伟累计任职时间4年29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3.95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39.06%,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5.44%。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数据显示,圆信永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 ...
中伟新材冲刺港股:新能源金属收入暴增298% 镍系材料利润下滑25.6%隐现结构性风险
新浪财经· 2025-10-23 21:28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全球新能源电池材料头部企业,构建了垂直一体化产业链,2024年镍系pCAM全球市占率达21.8%,连续五年出货量第一 [1] - 公司在印尼、中国、摩洛哥设有10个生产基地,海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44.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0.6% [1] - 核心产品镍系材料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81.2%骤降至2024年的40.2%,而新能源金属业务占比同期从0%飙升至33.5%,业务结构呈现明显失衡 [1]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营收达402.2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15.1%,但增长主要依赖新能源金属业务,该板块收入从2023年的33.88亿元暴增至134.83亿元,增幅高达298% [2] - 核心业务镍系材料收入从2023年的246.28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161.63亿元,年均降幅12.4% [2] - 2024年净利润17.88亿元,同比下滑15.9%,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7.0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9% [2] - 盈利能力指标持续恶化,毛利率从2023年的13.4%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9%,净利率从6.1%跌至3.3%,创三年新低 [2] 收入构成与毛利分析 - 2024年高毛利的镍系材料收入占比跌至40.2%,而低毛利的新能源金属业务占比飙升至33.5% [3] - 新能源金属业务虽贡献33.5%收入,但毛利率仅7.5%,远低于镍系材料19.9%的水平 [3]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金属业务占比进一步升至43.5%,持续拉低整体盈利水平 [3] - 磷系材料业务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毛利率为-10.4%,成为持续的利润拖累 [3] 财务健康与流动性 - 公司流动性状况持续恶化,2024年末流动比率1.4,速动比率1.0,较2022年的1.9和1.3明显下降 [4] - 截至2025年6月,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达266.94亿元,而现金及等价物仅96.5亿元,存在170亿元资金缺口 [4]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99.72亿元,主要用于印尼基地建设,但该项目因合作方破产可能导致12.29亿元赔偿款无法收回 [4] 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客户集中度从2022年的58%降至2024年的29.2%,但2025年上半年又回升至34%,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8.8% [6] - 前五大客户中有四家同时为供应商,交易定价公允性存疑 [6] - 2024年与关联方发生采购额27.13亿元,占总采购6.5%,2025年与关联方的采购协议金额达1.5亿元,占同类交易30%以上 [7] 管理层与公司治理 - 实控人夫妇合计控制66.2%股权,股权高度集中,30岁的儿子作为执行董事参与管理,缺乏行业资深经验 [8] - 2024年董事薪酬总额1.16亿元,其中董事长薪酬288.5万元,独立非执行董事仅42万元,差距达6.9倍 [8] - 2023年以来已有3名高管离职,核心技术人员从18人减至14人,研发团队稳定性不足,研发投入占比从3.1%降至2.8% [8] 同业竞争与运营效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12.0%,低于华友钴业的18.5%和格林美的15.2% [9] - 研发费率2.8%低于行业龙头,镍系材料产能利用率仅60.4%,固定资产周转率0.8次/年,资产运营效率显著低于同行 [9] - 核心专利数量20项,仅为华友钴业64项的1/3,技术护城河薄弱 [9] 行业与市场风险 - 2024年全球LFP电池出货量占比达48.3%,对三元电池形成显著替代,公司镍系材料收入连续两年下滑,年复合降幅12.4% [10] - 镍价从2022年17.57万元/吨跌至2024年12.06万元/吨,导致镍系材料每吨毛利减少1400元,2024年存货减值3820万元 [12] - 美国对中国新能源电池材料加征20%关税,公司美国收入占比7.6%,可能导致海外客户订单转移 [15]
新股消息 | 中伟股份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0:34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生产和销售。从创新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起步,已建立了一套从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 和精炼至新能源材料生产再到回收的一体化运营。 据招股书,中伟股份是一家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公司。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在镍系和钴系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方面连续五年 成为全球出货量的领导者,且于2025年第一季度,中伟股份亦为全球外销市场出货量第一的磷系pCAM供应商。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伟股份(300919.SZ)于4月22日所递交的港股招股书满6个月,于10月22日失效,递表时大摩、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 22/04/2025 | 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06/05/2025 整體協調人公告 - 委任(經修訂) | | | 22/04/2025 申請版本(第一次呈交)全文檔案 [四]多檔案 | | | 前提交文件: | | | 22/04/2025 整體協調人公告 - 委任 [四 | ...
新东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3:33
董事会决议与投资概述 - 公司于2025年10月15日以通讯方式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全体9名董事出席,审议通过两项议案 [2][3] - 两项议案分别为《关于签订〈专项投资协议〉的议案》和《关于对外投资暨设立合资公司的议案》,表决结果均为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3][4] - 本次交易未达到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标准,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10][11] 对第一元素的专项投资 - 公司计划以可转换债权的形式向苏州第一元素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800万元人民币,待约定转股条件成就时转换为第一元素股权 [9][12] - 该笔投资年化利率为5%,但若在两年内完成债转股则不收取利息 [22] - 转股条件为第一元素完成下一轮股权融资,且公司债转股的估值不高于投前8亿元人民币,其他投资人投资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高于2亿元 [24] - 公司转股估值将按下一轮融资投前估值的90%计算 [25] 合资公司设立方案 - 公司将与第一元素及两位自然人周其华、陈云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碳巢科技(滕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人民币 [9][14] - 公司认缴出资3,000万元,持股30%;第一元素认缴出资4,000万元,持股40%;两位自然人各认缴1,500万元,各持股15% [9][15] - 合资公司经营范围聚焦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包括纳米材料、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14] 合资公司治理结构 - 合资公司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公司有权提名两名董事,第一元素有权提名两名董事,两位自然人有权共同提名一名董事,董事长由公司提名的董事担任 [17] - 合资公司总经理由公司委派,副总经理由第一元素委派并兼任总工程师,财务责任人由两位自然人共同委派 [18][19] 投资目的与战略意义 - 对第一元素的投资旨在扩充其CNTP(纳米碳纤维)产能,优先保障对合资公司的原材料供应支持,加快合资公司产能释放 [12] - 本次投资是公司现有精细化工业务升级转型的举措,旨在依托现有工艺技术优势,为更具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产品打造新平台 [33] - 公司认为本次投资符合长远规划及全体股东利益,对整体规模扩大和盈利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33]
格林美:10月1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22:37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公司第七届第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0月13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了《关于全资下属公司增资扩股实施股权改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新能源电池材料占比58.23% [1] - 2025年1至6月份,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业务占比36.83% [1] - 2025年1至6月份,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占比4.94% [1]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440亿元 [1]
贵州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投产!规划全球最大基地
起点锂电· 2025-10-14 18:24
行业展会与活动 - 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定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规模包括200+展商、2000+参会企业和20000+专业观众 [1] - 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1] - 第一批展商及赞助商包括金钠科技、茹天科技、海四达钠星、融捷能源等超过50家企业 [1][13] 贵州磷化集团产能与项目进展 - 贵州磷化集团5万吨磷酸铁锂装置首批合格产品正式发货,标志着其首个磷酸铁锂项目实现从建设投产到市场交付的全流程贯通 [1][2] - 集团已逐步形成240余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能力,包括20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21万吨电池级磷酸一铵、15万吨氟化氢、8.2万吨磷酸铁等 [3] - 集团投资331亿元的“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在贵州开阳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底完成一期6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建设,预计2026年首批生产线投产,2028年实现全产业链达产 [5] - 该项目建成后,贵州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磷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 [6] 贵州磷化集团战略合作与市场地位 - 贵州磷化开瑞科技由贵州磷化集团持股45%与宁德时代持股35%等共同出资设立 [2] - 贵州磷化集团连续五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磷矿采选、磷复肥产能位居全国第一、世界前三 [2] - 国内每三辆磷系电池新能源汽车中,有一辆装载着“贵州磷” [3] - 集团通过资源、技术、产能的综合布局,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成为其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 [6]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 - “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5% [6] - 项目利用磷矿自给、副产物替代铁源及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6] - 项目包含6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可满足全国15%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以及1万吨氟化锂、2万吨六氟磷酸锂将完善电解液产业链 [5]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公司技术 -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注册资金2.64亿元,总投资1亿元,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单位 [8] - 公司自主研发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首创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通过构建三维凝胶网络结构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