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穿戴
icon
搜索文档
一枚戒指,估值777亿
投中网· 2025-10-17 14:4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Oura是一家生产智能戒指的AI原生硬件公司,其产品重4–6克,戒面宽度不足1厘米[3] - 公司在智能穿戴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产品一年售出300万件[2][12] - 公司正在进行E轮融资,规模为8.75亿美元,估值达109亿美元,相较于上一轮50亿美元估值翻了一番[3] - 公司已从银行财团获得2.5亿美元的循环信贷额度[3] - 公司首席执行官形容其增长"就像火箭一样",并表示从未见过如此强劲的季度[4] 发展历程与关键节点 - 公司故事始于2013年的芬兰,创始团队由Petteri Lahtela、Kari Kivelä和Markku Koskela组成,他们曾在Polar和诺基亚工作[7] - 2015年底获得第一笔230万美元融资,同年第一代产品发布并在Kickstarter上众筹,15小时达到10万美元目标,最终筹得65万美元[10] - 2017年3月斯坦福研究所的研究发现Oura Ring是测量睡眠最精准的可穿戴设备,为公司带来正面关注[10] - 2018年第二代产品正式发售,销量飙升至近10000枚,员工达约50人,业务拓展至美国[11] - 2020年产品因体温监测功能被用于新冠早期筛查,销量开始爆发[11] - 2021年5月顺利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12] - 自2015年以来,Oura Ring已售出550万件,营收达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0亿美元[12] 产品技术与数据优势 - 最新一代产品Oura Ring 4升级了专有的Smart Sensing技术,信号通路从8个增加至18个,以提升数据连续性和准确性[14] - 产品内置传感器可监测心率、血氧、体温、压力、经期预测等,从睡眠监测发展为AI原生健康平台[15] - 公司发布人工智能驱动型Oura Advisor,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洞察[14] - 今年初公司获得美国FDA的"医疗设备认证",其数据和分析达到医疗级别[15] - 公司拥有近150亿小时的数据护城河,构成其核心竞争优势[16] 商业模式与客户拓展 - 公司开创"硬件销售+订阅服务"模式,戒指售价约399欧元,应用程序订阅费为每月5.99欧元,约20%收入来自订阅[15] - 客户群体从个人用户拓展至企业,推出"健康风险管理"产品,客户涵盖医院系统、银行、体育联盟等[12] - 最大机构客户是美国国防部,已向军事人员分发数万件戒指用于追踪疲劳程度,NASA也是其客户[15] - 公司收购数据分析公司Veri和Sparta Science,并与德康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糖尿病慢病管理解决方案[15] 未来战略与资金用途 - E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研发"无创血糖趋势监测"[16] - 资金将用于招聘更多医疗数据科学家,训练针对特定人群的健康模型,如老年人健康监测模型和孕妇健康管理模型[16] - 公司接下来会重点布局亚洲市场,包括中国、日本和印度[16]
智能穿戴市场火热 产业链公司把握机遇积极创新
证券日报· 2025-10-17 00:13
行业整体增长态势 - 前三季度中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智能穿戴产品总量达18.1万种,涉及企业0.6万家,较2020年9月底品种数量增长91.4%,年均增长13.9% [1] - 智能手表品种数达2.9万种,年均增长46.8%,智能眼镜达0.2万种,年均增长23.5%,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智能耳机品种数达12.2万种,年均增长14.0%,智能手环品种数达2.8万种,年均增长1.2% [1] 区域产业分布与优势 - 广东省智能穿戴产品品种总量达15.84万种,位居全国首位,远超其他省市 [1] - 广东省产业活跃得益于深厚完整的产业链基础,集聚了芯片、光学显示、传感器、电池等关键环节的上下游企业,形成高效协同制造网络 [2] - 深圳华强北市场已形成从研发设计到制造营销的完整链路,可实现快速响应市场,甚至当日设计、次日量产、一周“出海” [2] 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公司布局 - 歌尔股份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创新优势,其微型扬声器、扬声器模组、无线充电器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无线耳机、智能眼镜及其他智能可穿戴产品 [2] - 广东领益智造专注于智能眼镜等领域的核心组件和技术,可为客户提供结构件、功能件、充电产品及整机组装服务 [3] - 深圳市豪鹏科技专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制造,在智能穿戴领域已形成完善布局,产品覆盖智能眼镜等多类终端,并与众多头部品牌客户建立深度战略合作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与前景 - 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新动力,推动智能穿戴产品领域创新持续活跃,未来有望催生出更丰富的新型产品形态及使用场景 [1] - 智能穿戴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关键入口和载体,市场潜力巨大 [3] - 中国智能穿戴产业已在智能手环、健康监测等领域展现出领跑态势,未来可从核心技术研发、深化跨行业融合、提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把握新机遇 [3]
影目科技宣布进军线下 联合腾讯、蚂蚁集团等打造产业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22:47
公司动态 - 影目科技在成都市智能眼镜产业生态发展大会上发布新一代AI智能眼镜 [1] - 公司宣布进军线下渠道 计划联手LOHO 亚洲眼镜等品牌布局超过2000家体验门店 [1] - 快闪店计划于今年12月在成都 深圳 无锡和洛阳落地 [1] - 公司宣布打造面向全球开放的AI+AR产业生态平台“影目世界” [2] - 公司与蚂蚁集团基于gPass技术框架合作 推动AI服务在智能眼镜上的融合创新 [2] - 公司与腾讯应用宝合作 作为首个接入应用宝的智能眼镜品牌 向应用宝开发者开放SDK [2] - 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超1.5亿元B+轮融资 由普华资本 梁溪产发集团 神骐资本联合投资 [4] - 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B轮融资 由四川发展弘芯基金 成华科创投公司等共同参与 [3] - 作为B轮融资的一部分 公司将总部从深圳迁址到成都 并于2024年9月完成公司名称变更和地址迁移 [3] - 公司未来将与芒果传媒 陌陌等互联网公司在成都市成华区打造完整的元宇宙产业生态圈 [3] - 公司CEO杨龙昇表示 目标是让AI融入日常 推动智能眼镜从功能设备向时尚生活方式转变 [1][2] 行业前景 - 腾讯应用宝有关负责人预计 到2029年终端用户在智能眼镜内的应用支出将超过20亿元 [1] - 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持续高速增长 正推动内容领域的发展 [1] - 蚂蚁集团相关人士认为 AI眼镜是下一代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入口 [2] - 亿欧智库报告显示 影目科技与XREAL 雷鸟创新 Rokid四家企业在消费级AR产品中占据85%以上市场份额 [3] 产品与技术 - 影目科技以消费级AR眼镜为业务核心 是国内最早实现量产的无线消费级AR眼镜厂商 [3] - 公司产品定位不仅是眼镜 更是通往未来生活方式的入口 [1] - 公司技术研发始于2015年酷派集团原智能穿戴事业部 2020年发布两款轻量级AR眼镜 2021年1月该事业部拆分独立为深圳影目科技有限公司 [2] 行业挑战 - 智能终端需求存在痛点 包括内容源单薄 应用更新不及时 功能体验不流畅 新兴应用感知弱 [1] - 整个产业生态存在软硬件基础设施薄弱 眼镜原生应用缺乏等问题 需要在连接 交互等方面进一步强化 [2]
影目科技宣布进军线下, 联合腾讯、蚂蚁集团等打造产业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22:39
公司动态 - 影目科技在成都市智能眼镜产业生态发展大会上发布新一代AI智能眼镜 [1] - 公司宣布进军线下渠道 计划联手LOHO 亚洲眼镜等品牌布局超过2000家体验门店 [1] - 公司快闪店计划于今年12月在成都 深圳 无锡和洛阳落地 [1] - 公司宣布打造面向全球开放的AI+AR产业生态平台“影目世界” [2] - 公司与蚂蚁集团基于gPass技术框架合作 推动AI服务在智能眼镜上的融合创新 [2] - 公司作为首个接入腾讯应用宝的智能眼镜品牌 向应用宝开发者开放SDK 共建AI+AR开发者内容生态平台 [2] - 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超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由普华资本 梁溪产发集团 神骐资本联合投资 [4] - 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B轮融资 由四川发展弘芯基金 成华科创投公司等共同参与 并将总部从深圳迁至成都 [3] - 公司于2024年9月完成名称变更 地址迁至成都市成华区 计划与芒果传媒 陌陌等公司在成华区打造元宇宙产业生态圈 [3] - 公司前身为酷派集团原智能穿戴事业部 于2021年1月拆分独立 由杨龙昇出任CEO [2] 行业前景与挑战 - 腾讯应用宝预计到2029年 终端用户在智能眼镜内的应用支出将超过20亿元人民币 [1] - 蚂蚁集团认为AI眼镜是下一代“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入口 [2] - 行业存在内容源单薄 应用更新不及时 功能体验不流畅 新兴应用感知弱等痛点 [1] - 整个产业生态存在“缺角” 包括软硬件基础设施薄弱 眼镜原生应用缺乏等问题 [2] - 亿欧智库报告显示 影目科技与XREAL 雷鸟创新 Rokid四家企业在消费级AR产品中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 [3] - 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量产的无线消费级AR眼镜的厂商 [3]
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品种总量达2.3亿种
新华网· 2025-10-15 21:55
消费品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截至9月底,中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品种总量达2.3亿种 [1] - 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品新增品种1992.2万种,同比增长31.4% [1] - 新增品种涉及企业29.5万家 [1] 消费品新增品种的行业分布 - 按新增数量排名前十的品类依次是: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具类、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医疗保健类、五金/电料类、化妆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1] - 前十类品类新增品种共计1725.9万种,占新增总量的86.6% [1] - 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产品升级迭代增速突出 [1]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 - 前三季度,智能穿戴相关产品总量达18.1万种,涉及企业0.6万家 [1] - 智能手表品种数达2.9万种,年均增长46.8% [1] - 智能眼镜品种数0.2万种,年均增长23.5% [1] - 智能耳机品种数12.2万种,年均增长14% [1] - 智能手环品种数2.8万种,年均增长1.2% [1]
利亚德:公司推出“利亚德”自有品牌AR眼镜,预计将于10月底前在利亚德官网、利亚德商城同步发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21:27
合作背景与战略考量 - 公司与Rokid联名发布AR眼镜旨在结合双方优势 Rokid作为AI/AR眼镜领域先行者具备成熟产品和文旅应用案例 公司则在文旅展陈市场深耕多年并积累诸多优质客户资源 [2] - 合作目的是满足客户对沉浸感交互式体验的旺盛需求 并加速推进AR眼镜在文旅展陈等商用场景的应用 [2] 自有品牌AR眼镜进展 - 公司将整合产业链推出"利亚德"自有品牌AR眼镜 该眼镜预计将于10月底前在利亚德官网和利亚德商城同步发售 [2] - 全彩AR眼镜目前尚在研发中 [2]
“加减乘除”中的发展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4:55
经济总量与增长 - 中国经济总量在“十四五”期间逼近140万亿元,年均增速达5.5%,五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并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1][2] - 2024年经济总量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约18.9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7%左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稳固 [2] - 五年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2] 产业发展与基础 - 制造业增加值五年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领跑全球 [2]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 [1][5] - 2024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较2020年增产740亿斤 [2] - “三新”经济占比持续提高,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 [2][5] 科技创新投入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1][5] - 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32万亿元,较2021年度增长25.5%,享受户数达61.5万户,增长16.7% [3]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跃升至第10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8] 减税降费与市场活力 -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其中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占比达36.7%,民营经济受益超七成 [1][2]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20年版的123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全面清零 [3] - 多地推行审批改革,如江西赣州审批环节、材料、时限均压减36%以上,河北定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31天压减至1天 [4] 内需市场与消费 - 过去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86.4%,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6.2%,比“十三五”时期提高8.6个百分点 [6] - 超大规模市场效应显现,如京东平台“618”期间AI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 [6] 绿色发展与能效 - “十四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 [1][6]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升至60%左右 [6] 市场联通与循环 - 全国累计集中清理4000余件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与做法,2025年前4月全国省际贸易销售额占比为40.4%,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7] - 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软联通”结合,如湖北阳逻国际港5G智能调度系统让集装箱铁水联运效率提升超20%,光谷货站货物全流程转运时间压缩至20分钟 [7] - 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累计开通45条国际货运航线,2025年以来拉动湖北省外贸增长6.1个百分点 [7]
“加减乘除”中的发展密码——从“四则运算”解析“十四五”中国经济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2:20
"加减乘除"中的发展密码 ——从"四则运算"解析"十四五"中国经济 ◎中国证券报记者 张勤峰 倪铭娅 欧阳剑环 连润 五年中流击水、扬帆奋楫,五载春华秋实、硕果盈枝。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接连跨越三大台阶,逼近140万亿元,年均5.5%的增速托举起超35万亿元 的巨大增量,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比"十三五"末增长42%,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达10.5万亿元……一串串沉 甸甸的数据,勾勒出大国经济巨轮在风浪中稳健前行的厚重底色。 这背后是一套蕴含辩证法的"四则运算":以政策"减法"换发展"加法",以制度"除法"创增长"乘法", 在"舍"与"得"、"破"与"立"的实践中,实现总量之增、基础之实、格局之新、循环之畅。 "加"速度,"强"根基 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约18.9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7%左右,全球第二大经济 体地位稳固。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是世界经济发展 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新近通车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凌空跨越天险,将两岸车程从2 ...
AI眼镜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4 00:10
产品核心优势与市场验证 - 产品核心优势在于显示与交互的同步进化 镜体仅重49克并集成双光波导模组与1500nit单色绿显 在户外强光下信息也能清晰投射实现抬头即阅 [2] - 在交通执勤场景中 产品能在5米至7米距离识别车辆信息 将核验时间从3秒至5秒缩短至1秒至2秒 单小时车辆核验量从80辆提升至150辆 [2] - 截至10月10日晚8点 产品在Kickstarter平台众筹金额突破361万美元 刷新全球XR行业纪录 在9月份正式发售后交定金订单达到30万台 [1] 市场热度与销售情况 - 产品在京东 淘宝平台发货时间已排至10月31日之后 F码早鸟预订用户已实现交货 9月份正式发售产品处于陆续交付状态 [4] - 产品通过京东 淘宝及线下3C和眼镜店渠道同步销售 [1] 产业链影响与协同 - 整机组装企业蓝思科技正在紧急排产以保证按时交货 其湘潭基地正加紧排产 公司实现从光学镜片 功能模组到整机组装的全流程覆盖 [1][4] - 蓝思科技也是Meta眼镜重要供应商 独供镜片 结构件和导光模组等 其新成立子公司蓝思光电科技将为消费级AR普及做好准备 [4] -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的ePOP系列存储产品已批量供应 思看科技与灵伴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龙迅半导体的桥接芯片已拓展Xreal Rokid等厂商 [4] 行业意义与发展前景 - 产品热销验证了智能眼镜技术成熟度 为上游供应商带来稳定订单并强化行业增长预期 [5] - 市场成功有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加速行业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 [5] - 产品市场表现或将吸引更多资本涌入智能穿戴赛道 加速产业链整体优化与升级 [5] - 智能穿戴设备正从消费级向专业级领域拓展 产品在执法场景展现的能力有望加速其在公共安全 交通管理等专业领域规模化落地 [3] 公司其他产品与应用 - 公司其他AR产品Rokid AR Studio眼镜在文博旅游领域已与全国200多家博物馆合作 通过自研YodaOS-Master系统实现文物AR复原与实时导览 [2]
追觅AI智能戒指首发订单破千万
新浪科技· 2025-10-11 17:40
公司产品发布与销售 - 追觅首款震动AI智能戒指于10月1日启动全平台线上和线下双端预售 [1] - 该产品目前销量已突破千万 [1] - 产品销量创下同期高端智能穿戴设备销售新纪录 [1] 公司战略与产品价值 - 公司认为千万订单的取得源于消费者对产品“无感佩戴、有感关怀”核心价值的认可 [1]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耕健康科技领域 [1] - 公司旨在以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大众对精细化健康管理的需求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司推动智能穿戴行业向“有温度的健康陪伴”方向升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