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地生活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沧州吴桥商会与天津市消费流通促进会开展交流座谈 共探消费流通领域合作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10-18 13:27
商会与促进会交流 - 天津沧州吴桥商会秘书长吴胜恒一行与天津市消费流通促进会秘书长夏兰英等进行深度交流座谈 [1] - 交流围绕商会建设、资源整合及消费流通领域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 [1] - 天津市浙江商会副会长金露华应邀陪同参与交流 [1] 天津市消费流通促进会介绍 - 促进会介绍了其发展历程、核心职能及在推动天津本地消费市场升级方面的工作成果 [4] - 介绍了会长单位“掌上天津”平台的运营模式、用户规模及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影响力 [4] - 平台在连接商家与消费者、助力企业数字化营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4] 天津沧州吴桥商会介绍 - 吴胜恒秘书长介绍了天津沧州商会及吴桥商会的发展概况、会员构成及近期工作重点 [4] - 重点介绍了吴桥商会会长韩连胜的企业“天津道特智库”专注于企业战略咨询和项目化管理 [4] - 吴胜恒作为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餐饮食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分享了推动农产品流通标准化、餐饮食品会展等方面的经验 [4]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公司业务 - 交流关注消费流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趋势 [6] - 天津市萌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宗静介绍了公司主营业务数字化支付收银会员SaaS系统、银行联合收单业务及商家运营等 [6] - 公司为餐饮、零售、农商文旅等行业商家提供高效数字化解决方案 [6] 合作展望 - 此次交流为各方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6] - 交流加深了商会与促进会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为消费流通、企业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6] - 未来各方将持续保持密切沟通积极探索合作切入点携手助力天津消费市场繁荣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6]
围绕开店和外卖,美团一口气发布三个智能助手,AI投入已达百亿
36氪· 2025-10-17 08:24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团在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上首次全面展示其餐饮全场景AI产品矩阵,推出三款面向商家的B端AI助手,旨在通过自研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商家在选址、定价、运营等关键经营环节,实现AI与业务的深度耦合[2][4] - 公司明确其在AI领域的投入已达百亿人民币级别,目标并非开发零散效率工具,而是构建一个从数据回流到模型增益再到经营改善的良性循环飞轮[4] - B端AI助手与C端AI助手“小美”基于统一技术底座,具备联动潜力,共同构成美团AI原生生态的核心,以提升平台整体匹配效率和履约稳定性[12][13][14] AI产品战略与投入 - 美团在AI上的投入规模为百亿人民币级,目标是将AI深度整合进商家“选址、定价、菜单、经营”的关键决策链路[4] - 技术路径强调算力、算法与行业数据的深度耦合,以期跑出“数据回流、模型增益、经营改善”的飞轮效应[4] - 大模型研发由独立团队负责,并有专门团队将AI能力封装成可“开箱即用”的中台,各业务线再基于此独立开发AI产品[13] B端AI产品详情 袋鼠参谋 - 定位为餐饮商家AI决策工具,以独立App形式存在,重点解决“开什么店、开在哪里、卖什么、怎么定价”等高不确定性决策问题[5] - 产品结合赛道分析、开店选址、菜品研发、财务分析等多维指标进行联合建模,输出可解释性建议,旨在降低单店失败率[5] - 目前仍采用邀请码模式进行灰度测试,大会现场发放800个活动邀请码,未来将逐步扩大测试规模[5] 袋鼠管家 - 被内置于商家外卖运营后台,定位为“数字运营经理”,负责菜品上下架、活动排期、会员触达、评价维护等高频运营事务[7] - 工程取向强调“快且准”,更注重推理延迟与成本稳定,而非一味追求大参数模型[7] - 功能是将一线重复性操作解耦出来,并对运营动作与门店经营数据变化进行闭环跟踪[7] 智能掌柜 - 被内置于商家到店运营后台,面向到店场景与多门店管理,核心是以对话方式汇总与诊断日常经营[9] - 功能包括查询各门店业绩、差评主因、客群波动,一键生成日报周报及差评回复,并承担到店电话接待、评价语义分析等[9][12] - 采用“免费向中小商家开放”的策略以加速市场渗透[9] 技术底座与工程原则 - 三款B端AI助手均基于美团自研的LongCat-Flash-Chat大模型,该模型采用MoE架构,针对智能体任务做了工程优化,强调推理速度与成本,并已对外开源[11] - 公司强调“快且准”的工程原则,并认为其独有的行业数据优势是模型在本地生活场景差异化的核心来源[12] - 为确保AI被长期采用,公司提出两条组织方法论:AI建议必须可审计、可复盘;建立“AI方案 vs 人工方案”的对照试跑机制,用GMV、毛利、人效等指标进行归因评估[12] C端与B端AI的协同生态 - C端AI助手“小美”与B端AI助手共享统一的LongCat大模型底层技术与接口,存在巨大的联动想象空间[12][13] - “小美”负责理解并编排用户需求,B端助手负责在商家侧即时执行与复盘,两端协同可在天气、赛事等外部扰动下自动重配流量与折扣,提升匹配效率与履约稳定性[13] - “袋鼠参谋”作为独立App,未来不排除以不打扰用户体验的方式,为商家提供入驻美团的建议与入口,可能成为新的商家拉新渠道[13]
商家和消费者,不再“独宠”大众点评
搜狐财经· 2025-10-17 00:35
平台竞争格局演变 - 餐饮商家不再单一依赖大众点评,营销选择趋于多元化,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及小红书成为重要渠道[2][3] - 2023年到店餐饮业务线上化渗透率约为10%,市场空间广阔[3] - 美团到店业务通过商家供给和点评体系形成壁垒,但平台对商家和消费者没有独占性[3] 商家营销策略分化 - 不同规模与类型的商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平台:精致小店倾向小红书分享日常以积累精准熟客[4],三四线城市餐厅因本地人际关系圈强大而更依赖抖音、小红书[6] - 商家营销意识普遍提高,但预算收紧,更注重投入产出比,倾向于精打细算[8][9] - 部分商家采用“买手店模式”,通过主理人分享与活动策划吸引社区忠实客户[4][6] 平台商业模式与成本 - 大众点评收费项目包括商户通(9800元/年)以获得主页装修权,以及推广通(5000元起充,单日最低投流150元)购买广告位[10][14] - 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通过本地通、Dou+、聚光平台等工具进行流量售卖,表面有“免费”或“扶持”政策[10] - 代运营服务涵盖视觉设计、流量操作、活动策划和评价管理,旨在提升平台曝光[10] 各平台面临的挑战 - 大众点评需提升评分体系公信力,如加大“消费后评分”权重、细分榜单类别以增加小店上榜机会[17] - 小红书面临“种草真实性”问题,过度营销标题与内容不符导致用户信任度下降[17] - 抖音需解决实际转化与复购率的挑战,部分商家反馈引流效果后续不佳[17][19] 未来营销趋势 - 平台分流已成定局,一、二线城市连锁品牌仍将大众点评作为必选项,但商家普遍转向多平台布局[19] - 关键成功因素在于用户留存与转化,而非单一平台依赖,商家计划采用“组合拳打法”向大众点评、小红书及私域等多方向渗透[19]
美团追加28亿元帮餐饮商家稳经营 外卖、堂食商家均可获得现金支持
第一财经· 2025-10-16 22:02
资金投入 - 公司宣布追加20亿元助力金,覆盖范围从外卖商家延伸至堂食商家 [2] - 公司将继续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鼓励餐饮商家探索新店型、新产品、新服务 [2] - 公司还将追加5亿元"明厨亮灶"补贴,与商家共同打造透明后厨新基建 [2] 业务支持方向 - 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商家实践卫星店、外卖自提、拼好饭等增收新模式 [2] - 助力金覆盖范围扩展,显示公司对堂食业务的重视程度提升 [2]
到店风云录:美抖阿「三国杀」,一场没有退路的战争
雷峰网· 2025-10-13 21:18
到店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到店市场从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双雄格局,演变为抖音强势入局后的三足鼎立态势,2025年阿里通过高德和淘宝的加入进一步加剧竞争 [3][6][42] - 美团到店业务在2023年面临抖音的激烈竞争,GTV从3000亿增长至7000亿,但市场份额和货币化率出现下降 [13][30] - 高德地图在2025年国庆期间通过扫街榜带来超过1亿餐饮门店客流,单日烟火小店流量增长300%,订单量同比增长150% [3] 抖音的崛起与战略调整 - 抖音于2022年借助疫情红利快速切入到店市场,用户大量时间被抖音占据,商家急需新平台回流现金 [9] - 抖音通过每月16日和30日的"破峰日"冲单活动,在补贴刺激下订单总量一度超过美团 [4] - 2024年抖音将本地生活负责人从朱时雨更换为浦燕子,战略重点从增长转向变现,减少补贴并转向区域制运营 [35][38] 美团的应对措施与挑战 - 美团在2023年发起防守反击,包括效仿抖音开展直播业务,但最终因能力不足于2024年收缩战线 [26] - 美团通过直营模式加强下沉市场控制,但因抖音已建立用户心智优势,最终退回代理商模式 [27][28] - 公司推出"神会员"整合到店与到家业务,利用外卖流量支持到店业务,并将部分成本转嫁商家 [33][34] 阿里的入局策略 - 阿里于2025年9月通过高德扫街榜和淘宝闪购切入到店市场,利用高德超过2亿的DAU流量优势 [43][44][54] - 扫街榜基于用户真实出行数据构建评价体系,区别于大众点评的门店集合模式 [48][49] - 阿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建立差异化优势,特别是突破美团大众点评的评价体系壁垒 [57][58] 行业竞争特点与趋势 - 到店业务毛利率高于外卖,美团团购业务在2024年利润空间仍超过许多互联网公司 [66] - 竞争主要依靠补贴开路,抖音在"破峰日"通过大额促销超越美团,美团也谨慎跟进补贴 [4] - 除主要玩家外,小红书于2025年9月上线"小红卡",快手、视频号等平台也在探索到店业务增量 [63]
美团试点:骑手可“拉黑”顾客
观察者网· 2025-10-13 18:11
平台功能更新 - 公司在福建晋江、浙江绍兴等七个城市试点上线骑手评价用户和骑手屏蔽用户功能 [1] - 骑手可在订单结束后48小时内对用户进行匿名评价,并可基于顾客辱骂、恐吓威胁等场景选择屏蔽用户 [1] - 每位骑手最多只能同时屏蔽两名用户,屏蔽期限为365天,期满后自动解除 [2] 骑手保障政策 - 2月份在广西部分城市试点上线"超时免罚",取消超时扣款改为积分制度,并辅以培训帮扶、优化申诉通道等支持策略 [3] - 6月正式升级"骑手大病关怀计划",扩大疾病报销种类至覆盖51种轻症疾病,并将兼职众包骑手的未成年子女纳入保障范围 [3] - 7月在全国范围内上线养老保险补贴,骑手在过去6个月内有3个月收入达到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即可自动获得补贴资格 [3] 骑手收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全国高频骑手月均收入在7230元至10100元之间 [3] - 熟练骑手组成的乐跑骑手月收入均值最高,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2593元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平台功能标志着在构建双向评价与互信机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有望推动用户与骑手之间更为平等、理性的互动关系 [2] - 此类功能若得以推广,或将带动整个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进一步优化服务规则,平衡多方利益 [2] - 公司表示正持续升级安全保障,努力通过探索更公平、更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 [3]
高德扫街掀起榜单暗战,百度、抖音入局“三国杀”
搜狐财经· 2025-10-13 09:17
高德地图的战略举措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推出“扫街榜”,上线首日吸引超过4000万用户访问,国庆假期日活用户数据创下新高[2] - 公司于2025年8月4日宣布全面AI化,推出“Amap 2025”并集成AI助手“小高”,旨在从导航工具升级为主动提供决策的AI原生地图应用[3] - “扫街榜”上线即覆盖全国超过300个城市的160万家线下商户,公司投入价值2亿元的专属到店出行补贴和9.5亿元的消费券进行推广[4][5] 产品挑战与算法争议 - 部分用户反馈遭遇“幽灵推荐”,榜单推荐商户与实际体验存在落差[2] - 榜单评分高度依赖导航数据,导致位于交通枢纽、易于驾车抵达的商铺排名占优,被批评为偏向“司机食堂”,品质上乘但位置偏僻的小店可能被算法忽略[2][4] - 产品功能复杂化引发部分用户关于应用“臃肿难用”的吐槽[4] 竞争对手动态与市场格局 - 百度地图于2025年9月21日(高德榜单推出11天后)联合美团、携程上线“AI去·榜中榜”,直接整合美团“必吃榜”和携程“口碑榜”等第三方榜单,采取轻量化开放联盟策略[7] - 抖音生活服务“心动榜”基于内容生态和用户互动行为(点赞、评论、分享等)计算“心动指数”,侧重“氛围感”和“情绪价值”,2025年上榜商家整体交易额增长30%,覆盖城市从40个扩张至101个[8][9] - 市场竞争呈现三种模式:高德地图主打“行为真实”,百度地图做“聚合”,抖音依靠“互动行为”创造需求[9] 公司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 - 在阿里巴巴集团2025年8月的架构调整中,公司被归入“所有其他业务”类别,需在集团聚焦“电商”和“云+AI”核心战略的背景下证明自身价值[3] - 公司CEO公开承诺“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其长期商业模式可能通过为阿里生态内业务(如飞猪、饿了么)引流实现间接变现[5][9] - 基于用户地理位置、出行轨迹等敏感数据的商业推荐,其合规性边界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下需持续审视[5]
美团闪购异地订单量同比增长47%
新浪财经· 2025-10-11 22:28
消费趋势总体表现 - 美团闪购在国庆和中秋双节期间整体消费规模创下新高 [1] - 双节期间礼赠和出行场景叠加 [1] 异地订单增长 - 美团闪购异地订单同比去年增长47% [1] 品类销售表现 - 手机数码品类销售额同比去年翻倍 [1] - 白酒品类销售额同比翻三倍 [1] - 茶叶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两倍 [1] - 礼品鲜花订单量及交易额实现稳健增长 [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在3C家电和美妆护肤品类的平均消费金额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1]
深度| 扫街榜给线下小店引流破亿,高德和美团进入新基建之战
观察者网· 2025-10-11 19:40
文/观察者网 周毅,编辑 周远方 线下餐饮商家,出人意料地成为今年本地生活大战中的"C位"。 此前的9月10日,高德正式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出行行为的榜单产品——高德扫街榜,全面进军本地生活市场。在上线23天后,"高德扫街榜"累计用户 数突破4亿(截至10月3日);几乎与此同时,高德App在10月1日录得突破3.6亿的DAU(日活跃用户),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扫街榜给线下餐饮门店引流破亿公众号截图 "新玩家"高德扫街榜的入局,为本地生活市场注入新活力,也让线下餐饮业迎来消费新热潮。 《2025国庆中秋长假出行消费报告》显示,8天假期高德为线下餐饮店带去超1亿客流;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双节假期全国超7成"必吃榜"烟火小店流 量环比节前增长超200%,其中近半数为收录10年及以上的市井老店。 "小城小店"成假期"味蕾游黑马"美团商家图片 各地街角小店成为美食新据点,线下小店们在互联网浪潮中走向舞台正中央。 在今年国庆这种浓烈的烟火气背后,一个事实正变得愈发清晰: 扫街榜、必吃榜这样的评价推荐系统,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产品——它们更多是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而存在——如同物流 ...
深度| 扫街榜小店引流破亿,高德美团进入新基建之战
观察者网· 2025-10-11 19:35
高德扫街榜的市场表现与影响 - 高德扫街榜于9月10日上线,23天后累计用户数突破4亿,国庆期间高德App日活跃用户达3.6亿创历史新高 [1][7] - 上线首日用户数超过4000万,国庆假期内高德为线下餐饮店带去超1亿客流 [3][7] - 高德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10亿补贴并免一年入驻年费,措施发布后单日新入驻餐饮商家数环比暴涨631% [6] 本地生活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高德扫街榜的快速崛起标志着本地生活市场进入多强并存的竞争格局,其基于“真实出行行为”的推荐路径已初步获得认可 [9] - 市场竞争焦点从产品层面转向新型基础设施的竞争,核心是构建线下服务信用体系 [5][11] - AI成为关键变量,未来竞争将围绕AI算法、推荐和治理能力展开 [9] 榜单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价值 - 扫街榜、必吃榜等评价系统正演变为如同物流、支付网络的新型基础设施,释放广泛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5] - 此类系统的根本价值在于建立可信的信用体系,通过差异化地展现线下店铺来解决“可信”问题 [12] - 其作用在于量化并区分线下实体行业,让深藏不露的优质小店得以被发现,优化供需匹配 [13][14] 线下餐饮与小店生态的新机遇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全国超7成“必吃榜”烟火小店流量环比节前增长超200%,近半数为收录10年及以上的市井老店 [3] - “小城小店”成为消费热点,各地街角小店走向舞台中央,线下餐饮商家成为本地生活大战的关注焦点 [3][5] - 以杭州为例,国庆假期全市餐饮消费金额达28.34亿元,消费笔数增长17.1%,显示线下市场潜力巨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