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
icon
搜索文档
新设科创成长层!吴清: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
证券时报· 2025-06-18 11:17
科创板改革措施 - 推出"1+6"政策措施深化科创板改革,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和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2] - "6"项改革措施包括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标准、增加投资产品及风险管理工具 [3] - 创业板将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3]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资本市场通过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支持科技巨头和科创新秀,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5][6] - 深化发行和并购重组改革,优化制度供给,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6] 金融产品创新 - 批复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数据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和REITs融资 [7] - 发展科创债、科创债ETF、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的优势 [7] 长期资本培育 - 培育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8] - 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机制 [9][10] - 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和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11] 科技发展趋势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技术突破向系统集成和市场应用转化,多领域迎来深度发展 [4]
H+A!深圳,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6-15 20:38
深圳红筹股二次上市试点 - 深圳相关部门正在制定上市规则 有望试点红筹股二次上市(H+A) 为科创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上市渠道 [1][3][8] - 政策依据为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允许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在深交所上市 [7][8] 深圳科技创新产业现状 - 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万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 [6]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3%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6.46%(全国第二)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94.9%(全国第一) [6] - 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城市首位 人工智能/机器人/电化学储能/低空与空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6] 科技金融创新举措 - 深圳推出"腾飞贷""科技初创通"等科技金融产品 [9] - 国家开放股份制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 通过AIC基金实现更大规模投贷联动 [9] - 建议降低AIC直投风险权重计算 扩大银行试点范围 [9] 综合改革2.0实施路径 - 加强央地协同 国家部委强化政策配套与授权放权 深圳需制定明确实施计划 [14] - 运用特区立法权将改革举措转化为地方法规 [15] - 选择重点区域单点突破核心任务形成示范效应 [16] - 调动市场主体参与 形成政商学社协同改革局面 [17] 深圳战略定位 - 大湾区核心引擎和"双循环新格局"重要节点城市 [17] - 改革聚焦教育科技人才机制/四链融合/开放型经济体制/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等关键环节 [17]
【财经分析】国际耐心资本涌入 香港完善创科生态赋能内地企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8 20:57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香港5月28日电(记者林迎楠)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家齐日前在国际耐心资本论坛上 表示,港投公司目前已投资超过100个项目,其中5到10家相关企业已经有在港交所IPO的计划。 耐心资本为科创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产业对接、融资服务,"陪伴式"服务提供了有效支撑,业内专 家普遍认为,香港作为境内外耐心资本的重要纽带,为内地科创企业与国际耐心资本搭建了合作平台, 提供直接融资的渠道。 国际耐心资本汇聚香港聚焦创科企业 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指出,耐心资本为初创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帮助其专注 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而不被短期收益压力干扰,同时还能带来行业经验和资源,助力企业成长。 刚刚结束的国际耐心资本论坛上,全球80家耐心资本机构汇聚香港,总资产管理规模达20万亿美元,所 涉及地区共占全球本地生产总值超过50%。这些耐心资本机构分别来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 以及包括中东和东南亚在内的全球南方市场,涵盖主权基金、退休基金、大学基金、家族办公室、企业 创投机构等。 为更好地利用香港财政储备促进本地产业和经济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 司,管 ...
渝港围绕现代服务业签订7个合作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02:16
活动现场,渝港两地共有7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包括重庆渝中区、江北区、南 岸区相关部门与香港相关机构签约,共同推动企业赴港上市、跨境融资合作、绿色金融发展,助力重庆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完) 中新网重庆5月22日电(记者刘相琳)"香港通道·连接全球"渝港现代服务业合作专题活动22日在重庆举 行。渝港两地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围绕现代服务业,签订7个合作项目。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此次活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活动旨在发挥香港所长,结 合重庆所需,重点围绕两地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助推香港现代服务业与重庆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 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合作共赢。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凌健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枢纽,凭借开放的 经济体系、健全的法律制度、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香港的生产性 服务业与重庆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加强科创、经贸、金融、物流、商务会展等领域合 作,必将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共创辉煌未来。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联合会监事长兼独董委员会主席林至颖接受记者 ...
午后大金融爆发!但网格开始逢高减仓了
搜狐财经· 2025-05-15 11:27
市场动态 - 上证指数重回3400点,较三月中旬调整10%后恢复至原点 [1] - 银行、券商、保险板块集体上涨推动指数突破3400点 [3] - 银行指数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10万亿,占中证全指总市值99万亿的10%以上 [9] 公募基金新规影响 - 公募基金业绩考核或将与业绩基准(如沪深300)及投资者收益挂钩 [3] - 机构提前布局沪深300成分股(如金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白酒),因新规落地后或引发集中买入 [4][6][9] - 电子半导体(一季度公募持仓最高行业)近期遭抛售,银行(持仓最低行业)显著上涨 [7] - 高盛预计短期资金将持续流向金融等沪深300权重行业 [10][12] 资金行为与策略 - 战术性调仓至金融、内需消费等沪深300关联行业,但属短期行为 [12][13] - 网格交易数据显示券商ETF、保险ETF、红利低波100ETF等沪深300相关品种成交活跃 [16] 行业表现 - 金融板块(银行、券商、保险)领涨,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白酒同步上行 [9] - 电子半导体、微盘股等非权重行业面临资金流出压力 [7][12] 数据指标 - 股债收益差达6.19%,处于87.03%历史百分位,显示股票性价比优势 [17] - 沪深300ETF华夏年内收益13.94%,跑赢同期指数 [17] - 香港证券ETF年内涨幅73.65%,显著高于基准 [18]
详细分析版来了!“一行一局一会”重磅发声,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5-07 16:59
一、继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 央行提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 [2] - 2015年以来降准次日沪指平均涨幅0.17%,最近两次降准次日涨幅分别达3.03%和8.06%,证券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戴维斯双击,证券ETF龙头(560090)值得关注 [2] - 拟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同时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推动"长钱长投"机制 [3] 二、中长期资金入市与红利资产配置 - 2025年六部门联合推动五类资金入市,目标为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测算显示权益投资比例每提升1%可带来0.73万亿元增量资金 [4]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配置价值突出,港股红利ETF(513820)股息率超8%,银行ETF(512820)受益于高分红、低估值特征 [4] - 2025年险资举牌案例显示保险公司重点配置金融、能源等板块,包括邮储银行(01658 HK)、中国神华(01088 HK)等 [4] 三、提振内需政策导向 - 房地产政策方面,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首套房五年期利率从2.85%降至2.6%,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6]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消费ETF(159928)近60日净流入22亿元,规模超150亿元 [6][7]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信贷数据改善显示稳楼市对畅通内需循环具有支撑作用 [6] 四、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优化科创债发行流程 [8] - 科创50ETF(588870)聚焦科创板50只龙头股,科创综合ETF(589080)覆盖面更广且成长潜力更强 [9] - 2024年以来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科创企业融资,包括创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和风险分担工具 [9] 五、政策文件梳理 - 2024-2025年各部门密集发布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涉及未来产业布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担保计划等,形成全方位支持体系 [8][11] - 重点政策包括《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等,强化对科技创新全周期服务 [11]
超100家浙企在香港上市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4-28 16:39
主办方供图 "目前已有100多家浙江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其中一半来自杭州,当中不乏许多科创行业的领军者。"这一数据,来自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姜 嘉莉近日在杭港创新合作论坛的分享。 4月24日,作为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重要分论坛,"第三届杭港创新合作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汇聚了杭港两地科创精英、投资机构、香港创投协 会及香港创投军团等各方150余人。 会上,围绕全球创新资源联动共享机制,聚焦提升两地资源集聚与产业协同能力,深化科创领域合作等话题,与会嘉宾展开了深度交流。 比如,杭港合作已进入双向赋能的新阶段。 浙江省香港商会会长唐龙添认为,香港的国际视野可以助力国际企业走出去,浙江的产业链能够为香港科创成果提供转化的沃土。 传化集团副总裁姚晨蓬以传化科技城为例,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丰富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国际化的人才,以及全球化的市 场渠道,传化科技城以及传化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欢迎香港企业前来创业合作。"期待与香港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携手,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速科研成 果转化。" 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董事、华润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张宗提到,香港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国 ...
中国资产重估不是短期事件!刘元春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4-03 14:26
4月2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江苏扬州的一场公开活动上表示,以DeepSeek事件为标志,中 国科创崛起正在重塑中国资产的估值,中国科创企业正在技术突破、成本控制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展现独 特优势。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科创的全面崛起不仅是技术进步 的体现,更是中国叙事逻辑的一次深刻重塑。 刘元春也强调,中国市场结构与市场秩序的治理是中国叙事和中国估值在中期全面持续的一个重要决定因 素,必须上升到新的高度。他还谈道,美国经济是否加速步入衰退期是美国叙事逻辑变化的关键,假如在 4月披露的美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负,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突破3%。美联 储很可能在4月下旬或5月份开启新的降息阶段。一旦美国降息,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将更加充足。 中国资产重估不是短期事件 今年农历新年前后,以DeepSeek事件触发,国际社会出现对于中国发展叙事逻辑的逆转。刘元春表示, DeepSeek在一周之内获得了全世界的热捧,在资本市场只要与DeepSeek相关的股票都快速上升。在这 一轮中国资产的上涨潮里,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中国公司股票实现全面引领。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