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跃上新台阶 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山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大众日报· 2025-10-25 09:06
宏观经济与政策导向 -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1] - 山东经济总量即将跨上10万亿元大台阶,深入实施"三个十大"行动,全面塑强"十个新优势"[2] - 菏泽市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财政收入跨越300亿元,持续培育壮大10条重点产业链[3]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山东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597.3亿元,比2020年增长54.4%,催生"引力一号"运载火箭等标志性成果[4] - 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万家,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 东方航天港完成第20次海上发射,打造从火箭制造、发射到卫星应用的航天全产业链[5] 区域经济与产业升级 - 泗水县拥有300余家食品生产及配套企业,创造3.5万余个就业岗位,助力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6] -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6] - 菏泽市围绕"四大定位"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六大工程",打造鲁西崛起增长极[3] 企业改革与绩效 - 华鲁集团"十四五"前四年利润总额分别达到"十二五"和"十三五"整个时期的7.5倍和2.1倍[7] - 企业"一利五率"指标稳居省属企业前五,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决策效率和科学性[7]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YF-75DB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鉴定试车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17:19
核心事件 -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YF-75DB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鉴定试车 [1] 试车流程与验证 - 试车严格按照四倍工作循环流程开展 [1] - 自9月22日起历经4次试车共9次点火覆盖不同工况 [1] - 全面验证了发动机在复杂条件下的工作性能、结构可靠性及各组件工作适应性 [1] 项目进展意义 - 试车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型发动机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1]
这些职业学校,如何培育出大国工匠(民生一线·职业教育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12
行业规模与布局 - 陕西省现有职业学校268所,在校生规模达80万人 [1][6] - 形成每个县至少有一所中职学校、每个市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的发展布局 [1][6] - 全省职业学校布设3033个专业点,涵盖19个专业大类509个专业 [6] 人才培养模式 - 构建“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4] - 实施“岗课赛深度融合”政策,将大赛标准融入课程和实训环节 [3] - 实施“一年级夯实基础、二年级工学交替、三年级现场实践”的培养模式 [6] - 对在世界及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的中职学生,按规定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4]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 学校紧扣企业生产实际,将技术标准、生产案例纳入课程体系,并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实训导师 [7] - 通过“访企拓岗”收集60余家企业1800多个岗位需求,动态调整培养方案 [7] - 联合本科高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平台245个 [8] - 与企业共建“航空高端制造产教联合体”,联合开设订单班,共建实训基地 [7] 办学质量与成果 -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上,陕西代表队斩获金奖28项、银奖44项、铜奖95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3]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输送700余名技术人才 [7]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何小虎创新技术方法,将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零件加工合格率从20%提升至100%,每年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1] - 2025年新增2所职业本科学校,实施技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4] 专业建设与产业服务 - 围绕陕北能源化工、关中高端装备制造、陕南生态康养产业布局,新增专业布点207个 [8] - 各校依托特色定位精准服务区域经济与重点产业,形成“一校一品”的鲜明标识 [6]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多家车企组建新能源汽车市域产业产教联合体,服务生产制造、试制测试、维修服务等关键岗位 [6] - 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聚焦农业领域,成立服务乡村振兴研究院及育种工程中心,通过技术服务、基地示范等模式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6]
陕西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搭起从学到用的成长阶梯 这些职业学校,如何培育出大国工匠(民生一线·职业教育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04
行业规模与布局 - 陕西省现有职业学校268所 在校生规模达80万人 [1][6] - 形成每个县至少有一所中职学校 每个市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的发展布局 [1][6] - 全省职业学校布设3033个专业点 涵盖19个专业大类509个专业 [6] 人才培养模式与成果 - 构建“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技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4] - 实施“岗课赛深度融合”政策 构建省市校三级全覆盖的师生全员参与技能竞赛工作机制 [3] -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上 陕西代表队斩获金奖28项 银奖44项 铜奖95项 创历史最好成绩 [3]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输送700余名技术人才 [7]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多家车企组建新能源汽车市域产业产教联合体 实施“一年级夯实基础、二年级工学交替、三年级现场实践”培养模式 [6]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访企拓岗”收集60余家企业1800多个岗位需求 动态调整培养方案 [7] - 学校与企业共建“航空高端制造产教联合体” 联合开设订单班 共建实训基地 [7] - 联合本科高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平台245个 [8] 服务重点产业与区域经济 - 职业学校精准服务区域经济与重点产业 形成“一校一品”的鲜明标识 [6] - 围绕陕北能源化工、关中高端装备制造、陕南生态康养产业布局 新增专业布点207个 [8] - 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聚焦关中平原小麦农业、秦巴山区特色种养业等领域 成立服务乡村振兴研究院和育种工程中心 [6] - 毕业生在航天航空等高端制造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如何小虎将火箭发动机零件加工合格率从20%提升至100% 每年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1]
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三十一号卫星
科技日报· 2025-10-13 19:42
发射任务概况 -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于10月13日18时0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本次任务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101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总计第599次发射 [5] 火箭技术性能 - 长征二号丁是一型常温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具备发射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能力 [3] - 该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3吨 [3] - 自1992年8月9日首飞起,该型火箭已实现百发百胜,并形成一套成熟高效的发射流程 [3] 卫星任务目的 - 试验三十一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新型光学成像技术验证 [3] 研发单位信息 - 本次任务的卫星和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 [3]
中国航天新模式,“造火箭卫星将像造汽车”
观察者网· 2025-09-29 16:12
行业制造模式变革 - 中国国有航天部门引入受汽车行业精益生产原则启发的“总装拉动”全新航天制造模式 旨在实现快速量产 并保证质量稳定 成本更低和灵活性更强 [1] - 该模式代表对现有制造模式的系统性和颠覆性变革 目标是让火箭和卫星的生产效率达到汽车工业水平 [1][3] - 新模式颠覆传统逻辑 零部件不会提前推送至生产线 仅在最终装配环节需要时才从上游获取 严格控制数量以最小化浪费 [3][4] 变革背景与驱动力 - 全球太空活动呈指数级增长 预计到2045年轨道发射每年有效载荷将达到17万吨 掌握可扩展航天制造的国家将主导未来 [1] - 对卫星星座 可重复使用运载工具和持续性月球任务的需求激增 传统手工打造方式已无法满足 行业进入规模化定制阶段 [3][6] - 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进入密集组网阶段 对卫星 运载火箭规模化生产能力需求迫切 未来将生产数以千计产品装置 [7] 新模式运作细节 - 制造总体单位承担五项管理职责 以高效率 高质量 高弹性为标准 构建模块化 柔性化 网络化 智能化制造能力 [8] - 采用脉动生产模式 以总装节拍作为全链条拉式生产源头 智能柔性装配中心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动态配置不同型号火箭工作流程 [8] - 协同制造平台连接全国工厂 实验室和供应商 借助云计算 物联网 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实现生产状态实时跟踪和供应链瓶颈可视化 [8] 国内外行业格局 - 美国SpaceX的“星链”项目计划由约4.2万颗卫星组成 目前已发射7000多颗 展现出惊人卫星批量生产能力 [6] - 中国发展路径更加网络化和由生态系统驱动 依托国有企业 科研机构和私营供应商协同形成国家战略 [7] - 2024年美国完成158次轨道发射 大部分由SpaceX执行 中国完成68次发射 虽创新高但与年初预计的100次左右存在明显距离 [10]
Rocket Lab(RKLB.US)火星任务就绪 双探测器交付NASA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20:32
任务交付与技术里程碑 - 公司联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向肯尼迪航天中心交付两艘探索者级航天器用于NASA的ESCAPADE火星探测任务 [1] - 航天器抵达后将进行运输后检查、功能测试、推进剂加注及飞行器集成工作 [1] - ESCAPADE任务为双航天器探测项目,旨在通过环绕火星运行采集实时等离子体与磁场数据,研究火星磁层及大气逃逸现象 [1] 研发效率与供应链优势 - 公司仅用三年半时间完成两艘孪生航天器“蓝色号”与“金色号”的设计、制造、集成与测试,进度大幅快于传统火星探测任务 [2] - 高效率得益于公司成熟的航天器制造经验及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关键组件如太阳能电池阵、星敏感器、推进剂贮箱等均由内部生产 [2] - 此次任务航天器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探索者航天器平台打造 [2] 任务执行与战略愿景 - 两艘航天器将在22个月的火星巡航途中一同飞行,抵达后进入互补椭圆轨道,同时捕捉火星磁层两个不同区域的数据 [2] - 公司首席执行官强调此次任务体现了其让高难度空间科学探索更高效、更经济的核心目标 [3] - 公司明确表示此次并非最后一次涉足火星探测,正为更复杂关键的探测任务如“火星通信轨道器”奠定基础,以支持未来人类火星探索 [3]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在过去六周内累计上涨20% [3]
可复用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研制基地项目在湖南株洲开工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22:53
项目概况 - 可复用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研制基地项目于9月17日在湖南株洲经开区正式开工建设[1] - 该项目是湖南首个火箭研发制造项目 填补了当地产业链在火箭领域的空白[1] - 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仅4个多月 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建设[2]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宇石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大运力低成本快速复用液体火箭的研发和制造[1] - 公司是国内唯一采用不锈钢火箭+"筷子"捕获臂回收方案的团队[1] - 基地将诞生AS-1号火箭 箭体直径4.2米 运力达到15吨以上[1] 基地规划与产能 - 项目拟打造集商业液体运载火箭研发与制造、航天器测试与试验、智能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航天产业智造基地[1] - 项目达产后具备年产8发火箭生产能力 预计年产值20亿元[1] - 将实现火箭制造、关键系统研制、地面设备配套到终端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1] 市场定位与产业协同 - 项目重点服务于星网、千帆星座等巨型低轨卫星星座 为星座组网提供火箭发射服务[1] - 将助力构建北斗产业"星-箭-网-端"全链条产业体系[2] - 与赛德雷特卫星智能制造工厂、华镁钛液晶相控阵天线自动化产线等项目形成产业协同[2]
星际荣耀旗下四川航天智能制造公司增资至5亿
搜狐财经· 2025-08-27 16:28
公司资本变动 - 四川星际荣耀航天智能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5亿人民币 增幅达40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 法定代表人为刘国昌 [1] - 经营范围涵盖火箭发动机研发与制造 民用航天发射技术服务 火箭控制系统研发 [1] 股权结构 - 公司由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
超捷股份:公司暂无向商业航天上下游领域延伸计划
证券日报网· 2025-08-13 19:4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当前在商业航天领域的主要业务方向为商业火箭箭体结构件制造 [1] - 具体产品包括箭体壳段、整流罩、燃料贮箱、发动机阀门以及航天紧固件 [1] - 公司暂无向上下游领域延伸的计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