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砥砺奋进书写时代答卷
经济日报· 2025-04-30 06:07
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力支撑 [2] - 一重集团桂玉松通过精密深孔加工技术(精度达头发丝粗细)守护中国制造品质 [2] - 中铁大桥局秦环兵从测量学徒成长为首席技师,推动桥梁建设技术突破 [2] - 江丰电子靶材全球出货量占比超40%,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2] 制造业转型升级 - 首都航天机械刘争见证航天制造业从"追赶"到"并跑",强调产业工人对转型的关键作用 [3] - 安天科技李柏松聚焦网络安全威胁对抗,支撑数字经济与网络强国建设 [4] 工会与职工发展 - 上海市总工会朱雪芹工作室9年累计接待职工法律咨询超2.5万人次 [6] - 广州铁路局胡双红35年工会工作经验,推动职工权益保障与服务创新 [6] 技术突破与行业标杆 - 江丰电子靶材技术迭代20年,成为全球一流芯片企业首选供应商 [2] - 中铁大桥局测量技术助力擦亮"中国桥梁名片" [2]
大国工匠 | 刘争:把每一个零部件做到极致 一如既往争下去!
央视网· 2025-04-29 11:57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刘争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与航天产业融合,解决航天零部件加工难题,带领团队取得诸多成果,体现航天人拼搏精神 [1][7] 刘争个人信息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主任工艺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艺师 [3][7] - 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军工人”“数控专家”等称号 [1][9]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受柳百成院士话语指引投身航天制造 [9][11]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情况 - 我国唯一现役载人运载火箭,安全性评估值达0.99996,发射成功率百分之百,是全球最安全载人火箭 [4] - 外表无变化但一直在升级,每个零部件追求极致以确保发射万无一失 [3] 刘争工作成果 - 开发自动测量补偿加工方案,使我国首次实现运载火箭大型整体壳段壁厚百分之百合格,获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 [22][24] - 带领团队实现中国首个面对称异型航天器100%五轴数控加工、攻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喷管内壁加工难题等 [28] - 承担国家部委等重大课题37项,获得12项国家专利 [28] 刘争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式 - 火箭薄壁精准加工是制约生产效率和精度的难题,传统加工需人工测量和补偿 [13][16] - 进行十几种装夹方案、上百次实验,失败后通过打篮球解压,最终成功开发自动测量补偿方案 [18][20][22] 刘争的新研发 - 研发新一代加工装备移动加工机器人,将改变航天大型部件加工难题 [26] 刘争代表的航天人精神 - “争”体现工作状态和航天人精神,梦想是星辰大海,要一如既往地拼搏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