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交设备

搜索文档
2025下半年轨交设备行业投资策略:维保更新需求可持续,车辆与信号设备更受益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9 18:44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轨交设备指数涨幅靠后,但正收益个股占比达73%,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与客货运量均保持稳健增长 [3][4] - 存量市场后周期维保替换需求增加,市场潜力大,看好车辆环节与信号设备环节,推荐中国中车、思维列控,建议关注中国通号、时代电气、时代新材、金创集团等 [5][6] 行情回顾:上半年板块走势有所分化 年初以来轨交设备板块大幅跑输行业 - 截至6月27日,轨交设备(申万)指数涨幅 -8.82%,分别跑输机械设备(申万)、上证指数、深证成指16.82%、10.98%、8.47% [3][15] - 机械设备二级行业中轨交设备Ⅱ(申万)涨幅排名最后,三级行业中轨交设备Ⅲ(申万)涨幅垫底 [15] 板块性赚钱效应明显,个股分化严重 - 30家轨交设备公司取得正收益的多达22只,占比73% [3] - 小市值公司涨幅更显著,中国中车、时代电气、中国通号等大市值公司涨幅靠后 [3] 板块回顾:资本开支与需求增长稳健 铁路固投:全年有望达到9000亿规模 -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26% [24] - 2025年1 - 5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同比增长5.90%,假设全年保持5.9%增速,2025年铁路固投有望达到9000亿 [24] - 2024年全国高铁投产新线2457公里,2025年有望达到2600公里 [24] 运量需求:客运量增长势头良好,货运量保持平稳 - 2024年全国铁路客运量43.12亿人次,同比增长11.9%,创历史新高;2025年1 - 5月全国铁路客运量18.63亿人次,高基数下仍然实现7.3%增幅 [27] - 2024年全国铁路货运量51.75亿吨,同比增长2.8%;2025年1 - 5月全国铁路货运量21.21亿吨,同比增长1.7% [27] 车辆招标:上半年350km/h动车组新增招标68组 - 2022 - 2024年动车组招标量分别为140组、312组、343组,同比分别增长29.63%、122.9%、9.94% [30] - 2025年上半年招标68组,其中全部为350km/h高速动车组,2024年上半年350km/h动车组招标量为169组 [30] 国铁报表:收入及利润均创新高,负债率进一步下降 - 2022 - 2024年国铁运输收入分别为6936亿、9641亿、9901亿,2023 - 2024年同比分别增长39%、2.7%,2023 - 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3亿、39亿 [37] - 国铁集团资产负债率下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 [32] 投资展望:后周期运营维保更具潜力 车辆:新建线路 + 存量线路加密,新车需求稳中有增 - 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到20万公里,其中高铁7万公里,2024年底全国高铁里程4.8万公里,未来10年每年新建高铁里程平均2000公里,新建线路对应的动车组需求有望保持平稳 [41] - 目前运营线路中每日发行动车组列对数未达运力极限,低于100列对数的线路里程占比超过85%,存量线路还有很大加密空间 [41] 车辆:2027年首批车型面临到期,替换需求开启 - 和谐号动车组陆续进入替换周期,且越到后期运营和维修成本越高 [42] - 截至2024年底,复兴号动车组已累计配属1157列(不含动检车),约占全国动车组总数的30.38% [45] 车辆:我国铁路运营车辆实行计划预防修 - 动车组实行国铁集团、铁路局、动车段三级管理,实行以走形公里周期为主、时间周期为辅(先到为准)的计划预防修 [51] - 动车组的检修分为5个等级,一、二级为运用修,三四五级修为高级修 [51] 车辆:26 - 28年高级修进入高峰期 - 2014 - 2016年为新增动车组投运高峰,对应2026 - 2028年为五级修高峰期 [52] 车辆:招标验证趋势,中车高级修订单更显著 - 2024年两次高级修招标共833组,同比增长187.24%,其中五级修509组,同比增长371.30%,占比达到61.10% [61] - 2025年第一次高级修招标312组,同比下降13.50%,其中五级修155组,同比下降25.12%,占比降至49.64% [61] - 2023 - 2024年中车动车组高级修订单分别为142.8亿、453.6亿,两年平均298.2亿;2025年第一次披露高级修订单为105.5亿 [61] 信号:地铁改造需求占比已超过30% - 截至2024年底,城轨运营里程已超过1.2万公里 [66] - 全国城轨信号系统中未进行改造的线路超10年以上的共有59条,共计运营里程为1783.4公里 [66] - 2024年改造线路投资额达到近40亿,占到了全年招标额的30.56% [66] 重点方向:看好车辆环节及信号设备 中国中车:轨交车辆龙头,新兴产业打造第二曲线 - 公司轨交装备包括铁路和城市轨交,车辆包括动车、机车、客车、货车等;风电装备包括整机、电机、叶片、塔筒等 [71] - 2024年,公司收入2464.57亿元,铁路装备业务、新产业业务、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现代服务业务分别占总收入的44.82%、35.05%、18.44%、1.70% [71] 时代电气:轨交为基,发力半导体及新能源 - 公司产品涉及轨道交通、新能源发电、电力电子器件、汽车电驱、工业电气、海工装备等领域 [76] - 2024年,公司收入249.09亿元,同比增长13.42%,其中轨交装备146.36亿,同比增长13.37%,营收占比58.76% [76] 思维列控:铁路列控系统龙头,机车业务占比75% - 公司是铁路列控系统、动态监测系统核心供应商,LKJ系统覆盖全国18个铁路局等客户,截至2022年底,市场占有率约为50% [77] - 2019年收购蓝信科技,产品延伸至列控动态监测领域,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DMS)、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市占率100% [77] 中国通号:聚焦轨交通信信号,受益线路改造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包括设计集成、设备制造、系统交付等 [81][85] - 2024年铁路业务占比58.17%,公司业绩相对平稳 [82][83]
军工ETF(512660)涨超1%,产业升级与自主可控趋势强化行业景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12:30
行业趋势 - 国防军工及航空装备Ⅱ行业受益于产业升级和自主可控趋势,核心装备国产化是产业自主崛起的基础 [1] - 新兴市场成长和出口崛起带来需求侧机遇,重点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细分行业龙头 [1] - 供给侧方面,存量更新及进口替代成为关键,船舶、轨交设备、核电设备等细分行业受益于存量更新或逆周期调节 [1] 细分领域 - 核电设备领域,三代核电已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四代核电示范正式商运,未来批量化建设可期 [1] - 燃气轮机行业迎来全球更新周期,同时受益于AI数据中心带来的增量需求,景气上行趋势明显 [1] 指数与投资工具 - 军工ETF(512660)跟踪的是中证军工指数(399967),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1] - 中证军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装备等国防军工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主要覆盖国防军工及相关产业链企业 [1] - 该指数集中反映中国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具有显著的行业集中度和成长性特征 [1]
轨交设备跟踪点评:5月铁路固投加速,客货运量保持高景气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2 22: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边际加速,客运量与货运量保持较高景气度,2025年铁路设备板块是高度确定的投资方向,首选车辆设备环节,建议关注核心供应商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1 - 5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421亿元,同比增长5.9%;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63亿人次、同比增长7.3%;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21.21万吨,同比增长1.7% [4] 点评 - 5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74亿,同比增长8.72%,高于1 - 5月增速,多个铁路建设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6] - 5月铁路客运量4.06亿人次,同比增长12.6%,货运量4.40亿吨,同比增长0.7%;1至5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8.45亿吨,电煤5.75亿吨,矿建材料、冶炼物资、粮食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2%、9.1%、5.5%;前5个月签订物流总包合同655个,合同运量9.79亿吨;1 - 5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683.3万标箱,同比增长18.4%;1至5月,中欧班列保持稳定开行,中亚班列累计开行6046列,同比增长23%,中老铁路累计发送跨境货物250.2万吨,同比增长8% [6] - 到202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要达16.5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达5万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高铁4.8万公里,2025年铁路投产新线至少3000公里,高铁投产至少2000公里;动车组等进入维保更新周期,增强设备端需求确定性 [6] - 2025年通车高峰 + 高级修大年,车辆设备更具确定性,推荐中国中车、思维列控,建议关注时代电气、中国通号、时代新材、康尼机电、今创集团、博深股份等 [6] 行业重点公司估值表 - 展示了中国中车、时代电气等多家公司2025/6/20的市值、不同年份净利润、PE、当前PB等数据 [7]
机械行业周报(20250616-20250622):关注AI相关机械设备及耗材-20250622
华创证券· 2025-06-22 19: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机械行业“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催生机械设备及耗材需求,关注PCB专用设备、钻针、锡膏印刷设备等相关企业 [6] - 机器人关注主链边际变化、产品到客户到场景的演进、从1到10的三大板块三个方向 [6] - 货币及财政政策加码,内需提振,“两新”政策扩围,装备行业有望开启复苏周期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涨幅-0.5%,深证成指涨幅-1.2%,沪深300涨幅-0.5%,机械(中信)板块涨幅-1.6% [11] - 机械各子板块中,锅炉设备涨幅最大为8.3%,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涨幅最小为-4.6% [11] - 全行业中本周银行涨幅最大为3.1%,医药涨幅最小为-4.2% [15] 个股行情回顾 - 本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山东墨龙(61.4%)、捷强装备(50.9%)、通源石油(42.1%)、科恒股份(30.3%)、赢合科技(25.9%) [17] - 本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哈工智能(-84.9%)、金鹰股份(-30.8%)、合锻智能(-21.5%)、哈焊华通(-15.7%)、凯迪股份(-15.6%) [19] 行业与公司投资观点 博众精工(688097)深度研究报告 - 博众精工是3C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2018 - 2024年营收CAGR为11.94%,归母净利润CAGR为3.54% [21] - 消费电子业务纵向延伸,受益创新周期;新能源布局锂电设备、充换电站等业务;半导体积极布局封装领域;其他业务布局核心零部件、低空经济等 [21][2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7.51、70.04、83.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6.36、7.67亿元,给予2025年30倍PE,目标价34.80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3] 思看科技(688583)深度研究报告 - 思看科技是三维视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 - 2024年收入CAGR为37.9%,归母净利润CAGR为41.7%,2020 - 2025年Q1毛利率保持在75.5%以上 [24] - 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渗透率提升,公司立足工业级拓展商业级消费级下游,核心软硬件自主研发 [25][26]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1、5.34、6.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73、2.09亿元,给予2025年70倍PE,目标价148.35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6] 重点数据跟踪 宏观数据 - 报告展示了制造业PMI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全部工业品PPI当月同比、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等宏观数据图表 [29][31][32] 中观数据 - 报告展示了我国挖掘机月度销量及同比变化、中国小松开机小时数、我国挖掘机当月开工小时数、我国叉车销量、我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及利润同比、我国工业机器人月产量、OPEC原油产量及同比变化、美国活跃钻机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同比变化、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化、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化、日本出口中国大陆机床金额、我国铁路客运量累计值及当月值、我国铁路货运量累计值及当月值等中观数据图表 [35][40][42]
每周股票复盘:哈铁科技(688459)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
搜狐财经· 2025-06-14 16:2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盘 哈铁科技报收于9 59元 较上周的9 67元下跌0 83% [1] - 本周最高价为6月9日盘中9 7元 最低价为6月10日盘中9 53元 [1] - 当前总市值46 03亿元 在轨交设备板块市值排名14/31 两市A股市值排名3139/5150 [1] 权益分派方案 -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 1元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6日 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6月17日 [1] - 以总股本480 000 000股为基数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8 000 000元 [1]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 已指定交易股东可在证券营业部领取 未指定交易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保管 [1] - 四大铁路局股东(哈尔滨局/信息科技/北京局/成都局)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 [1] 红利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1年免征个税 实际每股派发0 1元 [2]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 税后每股0 09元 [2] - 香港市场投资者(含企业和个人)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 税后每股0 09元 [2]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自行缴纳所得税 税前每股派发0 1元 [2]
每周股票复盘:长青科技(001324)拟使用4.7亿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6-14 14:4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盘,长青科技报收于18.23元,较上周的18.41元下跌0.98% [1] - 本周长青科技6月10日盘中最高价报18.89元,6月13日盘中最低价报18.21元 [1] - 长青科技当前最新总市值25.16亿元,在轨交设备板块市值排名25/31,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578/5150 [1] 交易信息 - 6月10日,长青科技发生1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219.7万元 [2][3] 公司公告 - 长青科技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和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 [2][3] - 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2.90亿元人民币的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和不超过1.80亿元人民币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2][3] - 理财产品需满足安全性高、流动性好、风险低、单项产品投资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条件 [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651,36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74,064,778.11元 [2]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升级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上述议案发表了同意的核查意见 [2]
科安达控股股东再套现超5700万:减持潮下的轨交赛道资本博弈
新浪证券· 2025-06-12 13:33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控股股东郭丰明累计减持公司股份512 26万股 减持总金额达5739 28万元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减持175万股(均价11 93元/股)和大宗交易减持337 26万股(均价10 81元/股) 合计占公司总股本2 09% [2] - 自2023年3月以来累计减持1533 23万股 套现总额超2 03亿元 持股比例从IPO时的51 92%降至45% [3] 市场反应与机构行为 - 减持期间公司股价不跌反涨 5月29日触及12 24元的年度高点 同期上证指数仅微涨0 03% [2] - 机构投资者同日净买入3413 82万元 形成"股东减持+机构接盘"的博弈格局 [2] - 市场解读出现分歧 部分投资者担忧控股股东信心不足 机构可能基于行业政策红利预期布局 [2] 公司基本面分析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125 66万元 同比增长17% 净利润3198 23万元 同比增20 88% 毛利率维持在44% [4] - 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占营收76 72% 业务集中风险明显 [3] - 应收账款周转率0 19次 存货周转率0 21次 显示运营效率偏低 流动比率6 73揭示资金利用效率不足 [4] 行业与估值特征 - 轨道交通行业受"十四五"基建投资提振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9% [4] - 当前动态市盈率31 24倍 较行业均值存在溢价 [4] - 行业政策方面需关注《轨道交通装备轻量化发展动计划》等政策落地情况 [5] 股东行为与治理状况 - 采用"阶梯式减持"策略 规避单次减持比例限制 通过时间差缓解市场冲击 [3] - 董事长曾对年报真实性提出质疑 存在治理隐患 [3] - 股东户数较峰值减少12%至1 71万户 筹码集中度提高可能加剧股价波动 [5]
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年内有望开通,罗若铁路米兰至罗布泊段进入铺轨阶段
华福证券· 2025-06-10 14: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轨交设备Ⅱ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铺轨完成预计年内全线开通,罗若铁路米兰至罗布泊段进入铺轨阶段,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20万公里左右的远期目标有望为轨交装备行业创造广阔市场空间,建议关注中国中车、中国通号等相关企业 [3][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 - 6月6日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铺轨工程圆满完成,为年内全线开通运营奠定基础,该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兰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519公里,内蒙古段长40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 [4] - 6月4日罗若铁路米兰至罗布泊段正式进入铺轨阶段,为全线贯通奠定基础,铁路全长297.73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建成后将重点服务罗布泊钾盐资源开发 [5] 市场空间 - 2022年国务院提出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16.5万公里,其中高铁5万公里;2020年国铁集团和2021年国务院文件均要求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26 - 2035年需建成铁路3.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万公里左右,平均每年铁路投产新线3500公里左右,其中高铁2000公里左右 [6] 建议关注企业 - 中国中车是全球领先的轨交装备供应商,轨交装备收入全球第一 [6] - 中国通号是以轨道交通控制技术为特色的全球领先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 [6] - 时代电气是具有领导地位的牵引变流系统供应商,产品连续多年领跑国内市场 [6] - 思维列控是专业从事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的铁路装备定点企业,是我国高铁综合监测领域的核心供应商 [6] - 神州高铁是我国轨道交通智能运营检修装备领先企业,下游客户覆盖广泛 [6] - 辉煌科技以服务轨道交通为己任,提供轨交运维设备及集成化解决方案,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丰富 [6]
超5000亿元打新资金哄抢,深度绑定国铁集团,西南交大校企背景的交大铁发明日上市看点几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8:00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轨道交通专业技术服务,是专注研发创新的轨交安全监测"小巨人" [1] - 公司2005年由西南交大全资校属企业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创建,目前其持股比例17.19%,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1] - 公司参与国铁集团与中国地震局联合研制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开发工作,相关产品已通过CRCC认证、成为该类产品通过认证的三家供应商之一 [1]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国铁集团是公司第一大客户,2024年来自国铁集团的收入占比达70%以上,同时国铁集团又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2024年向国铁集团采购金额占比达50%以上 [2] - 公司地震预警系统市场份额占比约40%,道岔监测系统市场份额在90%以上 [2] - 公司产品及服务已广泛应用于京张高铁、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川藏铁路、大秦重载铁路、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 [2] 行业前景 - "十四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将从2020年的14.6万公里发展为2025年的16.5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从2020年的3.8万公里发展为2025年的5万公里 [3] - 截至2023年末,中国内地共计59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3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11,224.54公里,2023年新增运营线路866.65公里 [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2.73亿元、3.35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5.26%、16.12%、22.61% [4] - 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0.48亿元、0.53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5.00%、41.00%、12.04% [4] - 公司管理层初步预测2025年1~6月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83%至21.53%,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变动-10.07%至19.91% [4] IPO与募投项目 - 公司本轮IPO共发行新股2195万股,共募集1.934亿元 [4] - 募投资金拟投入3个项目:新津区交大铁发轨道交通智能产品及装备生产新建项目(5957.87万元)、新津区交大铁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085.43万元)、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2489.25万元),补充流动资金3300万元 [4] 市场表现预期 - 近一个月A股上市的新股首日平均涨幅为141%,涨幅中位数为101%,北交所近10只新股平均涨幅为324%,涨幅中位数为327% [6] - 公司发行时的动态市盈率为12.26倍,可比公司平均动态市盈率为30.86倍,估值优势明显 [6] - 公司申购阶段网上冻结资金高达5168亿元,刷新北交所年内新股申购资金纪录 [7]
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工程机械开工率有所下降,出口景气度持续恢复-20250609
华龙证券· 2025-06-09 17: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机械设备行业“推荐”评级 [2][4][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市场热点轮动快,可左侧布局拥挤度低的板块,机械行业在政策、技术与全球化驱动下有结构性机会 [4][48] - 工程机械开工率下降但出口景气度恢复,内需有望因换新周期、地产政策等因素恢复增长,海外“一带一路”带动出口 [4][48][49] - 制造业PMI环比提升,企业预期改善,生产经营回暖,机床工具行业或因政策获增量需求 [4][50] - 4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增,行业或因政策和企业调整存在困境反转机会 [4][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3 - 6日机械设备行业涨1.18%,在一级31个行业中排第18位 [13] - 子行业中激光设备、工程机械器件等上涨,纺织服装设备、工程机械整机下跌 [13] - 重点覆盖个股中,冰山冷热等涨幅前五,斯菱股份等跌幅前五 [13] 周内行业关键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制造业PMI 49.5%,同比持平,环比+0.5 pct;新订单PMI 49.8%,同比+0.2pct,环比+0.6pct;生产PMI50.7%,同比 - 0.1pct,环比+0.9pct [18][21] - 截至2025年4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值同比增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8.8%,基建投资同比增10.85%,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同比降10.6% [21] - 截至2025年4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66144.1亿元,同比增3.9%;5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降3.3%,环比降0.4% [21] - 2025年4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4万台,同比增15.6%;金属成形机床产量1.5万台,同比持平 [25][26] - 2025年4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1547台,同比增51.5%;叉车销量130109台,同比增5.03% [29] - 2025年4月,智能手机出货量2229.4万部,同比降1.7%;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364百万部,同比增1.5% [30] - 2025年4月,挖掘机产量26022台,同比增13%;销量22142台,同比增17.6% [33] - 2025年4月,挖机出口9595台,同比增19.3%;2月开工小时数56.8时/月,同比增100.7% [34] - 2025年4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17835.84万平方米,同比降23.8%;地方政府专项债当月发行5526亿元,1 - 4月累计发行29845亿元,同比增133.11% [38] 行业要闻 工程机械 - 2025年4月,挖掘机销量22142台,同比增17.6%;1 - 4月共销83514台,同比增21.4% [40] - 2025年4月,装载机销量11653台,同比增19.2%;1 - 4月共销42220台,同比增16% [41] - 2025年4月,平地机销量756台,同比增21.5%;汽车起重机销量2082台,同比降3.48% [40][41] - 2025年4月,叉车销量130109台,同比增5.03%;压路机销量1713台,同比增36.2% [41][42] - 2025年4月,摊铺机销量200台,同比增51.5%;升降工作平台销量14635台,同比降49.7% [42] - 2025年4月,高空作业车销量343台,同比增49.1% [42] - 2025年5月23日,北京市发布通告,分三阶段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42] - 2025年5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84.5小时,同比降3.86%,环比降6.25% [43] - 2025年5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开工率59.5%,同比降5.01个百分点,环比降2.45个百分点 [44] 通用设备 - 日本4月机床订单同比增7.7%,对中国订单同比增27.9%,连续13个月正增长 [44] - 2025年1 - 4月,机床工具全行业营收3194亿元,同比降2.0%;金属切削机床同比增14.7%,金属成形机床同比增12.8% [44] - 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同比均增20.3%;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金切机床产量26.4万台,同比增16.8%;金属成形机床产量5.5万台,同比增12.2% [44] - 机床工具产品进出口总额106.0亿美元,同比增5.4%;进口额33.5亿美元,同比降0.2%;出口额72.6亿美元,同比增8.2% [45] 轨交设备 - 2025年6月4日,中吉乌铁路吉尔吉斯段启动招标,六个关键标段合计金额逾2.9亿元 [45] 重点上市公司信息 - 中联重科拟收购北京租赁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其变为全资子公司 [46] - 山推股份2025年6月5日公告回购120.04万股,金额10702965元 [46] - 埃斯顿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400.00万股 [46] - 创世纪2025年6月6日公告回购1679.50万股,金额117754846元 [46] - 宁波精达2025年6月4日拟收购无锡微研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46] - 兰石重装中标中电建肥城公司项目 [47] - 柯力传感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减持股份 [47] - 中微公司董事等减持6万股 [47] - 欧科亿董事等密集增持股份 [47] 行业周观点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关注自主可控和内需发力板块 [48] - 工程机械关注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 [4][49] - 通用设备关注华中数控、纽威数控等 [4][50] - 工业机器人关注减速器等环节和系统集成商,个股关注埃斯顿、拓斯达等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