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

搜索文档
孟加拉国媒体:从模仿者到创新者,中国转变并非偶然
环球网· 2025-07-09 18:55
哈桑表示,中国的发展历程为任何致力于长期竞争力的国家提供了典范。从对外依赖走向自主创新,需要对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和高科技研究进行大量投资。此外,中国的创新热潮不仅由市场驱 动,也由政策引领。政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研发激励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供支持,在将创意转化为可 扩展业务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哈桑举例说,通过将人才、资本和基础设施集中在一起,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已成为创新中心。深 圳从一个渔村转型为全球科技中心,正是地理战略和城市集群如何催化创新的典范。 对于中国企业家的特点以及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发展,哈桑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企业家行动迅 速,勇于尝试。他们不害怕失败,加之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供测试创意想法,使得企业能够快速迭代。这种大胆 冒险的心态对于任何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摸索前行,或希望在扩张至国际市场前将本地市场作为试验田的 人来说都弥足珍贵。为了培育这种文化,企业必须投资合适的人才。中国正大力重视培养人工智能、工程、科 学和研发领域的专家。 此外,在哈桑看来,中国企业不再仅仅参与全球竞争,它们也积极合作,与西方企业结成伙伴关系,共同投 资、共享知识。 ...
两部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快讯· 2025-07-09 15:01
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方案旨在通过计量技术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发展,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1][2] - 实施周期为2025-2030年,重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计量问题,强化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1][8] 重点领域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 - 聚焦未来先进信息化芯片研发、高精度时间频率服务、新型显示产品测评等方向,开展计量关键技术攻关 [2] - 加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计量评价平台建设,研制国内先进的信息领域计量基标准 [2] 人工智能 - 开展人工智能算法计量测试关键技术研究及体系建立,建设跨领域人工智能计量测试平台 [1][2] - 提升算法性能评估、模型安全性测试、智能装备评价能力,推动建立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 [1][2] 航空航天 - 开展航天器在轨运行、卫星遥感、商用飞机智能制造等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攻克低空航空器智能感知、定位导航测量技术 [3] - 研制空间用量子自然基准样机,解决空间站真空泄漏测量难题 [3] 新能源 - 覆盖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七类能源,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全运行、光伏组件寿命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 [4] - 建设新能源智能安全评价与计量测试平台,实现多元协同发展 [4] 新材料 - 针对先进钢铁、高温合金、稀土功能材料等九类材料,开展专用计量测试装备研制 [5] - 建设公共计量服务平台,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材料稳定性和服役寿命 [5] 高端装备 - 聚焦智能交通装备、工业母机、原子级制造等领域,攻克环境感知、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 [6] - 建立交通装备智能传感器计量测试平台,补齐国产化技术短板 [6] 生物医药 - 开展药品、疫苗、基因测序、医疗机器人等计量检测技术研究,推动多学科融合应用 [7] - 加速新药开发、疾病治疗等领域技术转化与临床应用 [7] 量子科技 - 开展量子传感、量子调控技术研究,攻克计量基准量子化、标准小型化等关键技术 [8] - 提升极端条件下精密测量能力,选取典型领域示范应用 [8] 集成电路 - 突破晶圆级缺陷颗粒计量测试、12英寸晶圆级标准物质研制瓶颈 [9] - 研究关键工艺参数在线计量方法,形成服务集成电路的计量体系 [9] 仪器仪表 - 开展毫米波、太赫兹仪器等高端计量技术研究,解决核心算法、关键零部件测试需求 [10] - 推进仪器仪表国产化替代,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10] 组织实施机制 - 每年从项目库中遴选10个左右重点项目,明确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 [8] - 建立季度督导和年度评价制度,对成效显著项目倾斜资源分配 [9] - 通过成果展示会、典型案例发布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9]
港科大与比亚迪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混合量子系统实现超精密传感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08 11:23
三星电机墨西哥工厂计划搁置 - 三星电机因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放弃在墨西哥新建制造厂计划并解散当地子公司[1] - 该公司2023年在墨西哥克雷塔罗成立子公司投资49亿韩元建设汽车摄像头模块生产设施原为拓展全球电动汽车零部件业务[1] - 该工厂原计划为特斯拉供应电动汽车摄像头模块[1] 混合量子系统技术突破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可调量子传感技术混合量子系统可提升多领域测量精度[2] - 技术应用涵盖引力波探测环境监测及生物医学诊断与成像[2]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标志量子传感技术进入新阶段[2] 日本人形机器人研发计划 - 村田制造与特姆库公司联合成立"京都仿生人协会"产学研组织研发全本土制造人形机器人[3] - 重点开发救灾机器人目标重振日本在机器人领域地位[3] - 协会计划2024年底在京都府正式成立[3] 港科大与比亚迪成立联合实验室 - 香港科技大学与比亚迪共建"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前沿研究[4] - 比亚迪未来数年将投入数千万港元整合港科大AI学术优势与产业经验[4] - 实验室重点攻关具身智能领域推动全球产业升级[4] 其他产业动态 - 谷歌推出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计划[4] - Stability AI发布3D视频生成工具SV3D可基于单图像生成多视角3D网格[4]
量子产业化,日本下血本了
虎嗅· 2025-07-08 09:29
日本量子技术战略投入 - 日本政府2023年投入74亿美元(1.05万亿日元)押注量子技术,较过去五年总投入22亿美元增长236% [1][2] - 该投入占全球上半年政府量子公共投资总额100亿美元的74%,形成"压强式"饱和攻击策略 [2] - 战略目标从基础研究转向产业化,明确2025年为"量子产业化第一年" [5] 战略动机与历史背景 - 根源在于半导体产业教训:曾拥有东芝、NEC等技术领先企业但未能转化为持续市场主导权 [3] - 量子技术被视为重塑未来经济、军事、国家安全的终极竞赛,窗口期快速收窄 [4] - 旨在避免再次成为"科学贡献者"而失去产业领导地位,必须抢占商业化制高点 [3][5] 日本特色实施路径 - 采用"协同巨舰"模式:政府牵头组建Q-STAR联盟,整合丰田、NEC、富士通等工业巨头 [12][14] - 重点发展"混合量子-经典"路线,将量子计算机与"富岳"超算结合打造ABCI-Q系统 [16][17][18] - 强调供应链安全,自主攻克稀释制冷机、超导电缆等核心部件,扶持TDK、ULVAC等隐形冠军 [21][22][23] 产业机遇与潜在受益方 - 工业巨头优先获得政府订单:丰田、NEC、富士通、东芝、日立主导研发和供应链建设 [43] - 核心部件供应商迎来发展机遇:TDK(低温器件)、ULVAC(真空技术)、京瓷(陶瓷材料)等 [44][45] - 混合量子-经典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如IBM日本合作伙伴)将迎需求爆发 [46] 实施挑战与结构性瓶颈 - 创新体系存在"水土不服":大企业主导文化抑制初创企业成长,难复制硅谷模式 [26][27] - 商业化能力薄弱:历史上氢燃料、机器人等技术未能有效转化为市场领导地位 [30][31] - 人才竞争劣势:企业文化封闭、薪酬体系僵化,面临中美欧的全球人才争夺压力 [33][37] 全球竞争格局影响 - 可能引发美中欧反应:美国或加大公共拨款,中国强化资源倾斜,欧盟推动跨国合作 [40][41] - 若成功将重塑产业链:日本有望成为量子核心部件和高端制造设备的顶级供应商 [42] - 关键验证期在未来7-8年,决定日本能否突破从技术到市场的转化瓶颈 [51][54]
特朗普关税风暴下的英国资本撤离:一场双向博弈的商业寒冬
搜狐财经· 2025-07-08 03:26
政策暴击:从贸易战到资本战的连锁反应 - 特朗普推出的"大而美法案"第899条款授权美国对英国数字服务税等政策实施最高20%的报复性关税,英国富时100指数中30%的企业收入来自美国,培生、益博睿等巨头考虑将上市地迁往纽约或调整股权结构 [3] - 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10%基准关税,英国汽车产业首当其冲,捷豹路虎2024年对美出口额64亿英镑,每辆车成本增加数万美元,被迫暂缓在美扩产计划 [3] - 苏格兰威士忌协会数据显示,10%的关税导致对美出口量下降8%,市场份额被法国干邑蚕食 [3] 数据崩塌:投资信心的断崖式下跌 - 2025年第一季度外国对美直接投资骤降至528亿美元,为2022年疫情以来最低水平 [4] - 德勤调查显示,仅有2%的英国高管认为美国是"有吸引力的投资地",对本土市场的信心从-12%飙升至+13%,与印度并列全球第一 [4] - 能源密集型企业因美国电价是英国的四倍,纷纷将生产线迁回本土或欧洲大陆 [5] 行业层面的战略调整 - 科技领域出现戏剧性反转,英国量子计算初创企业牛津离子公司被美国企业收购,英国政府宣布未来四年投入5亿英镑发展量子技术 [5] - 庄信万丰将催化剂技术业务以174亿元人民币出售给霍尼韦尔,转而聚焦清洁空气技术 [7] - 阿斯利康和Stellantis放弃在美建厂计划,将新能源投资转向德国和波兰 [7] 脱欧余震:双重枷锁下的英国困境 - 2024年英国吸引的FDI项目同比下降12%,创18年新低,法国同期吸引的投资项目数超过英国 [6] - 英国在英美贸易协议中接受"毒丸条款",钢铁、制药等关键领域的供应链必须排除中国企业,削弱了英国企业的竞争力 [6] 资本突围:从硅谷到泰晤士河的战略转移 - 英国政府宣布2027年起为高耗能企业降低25%电价,并计划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2.5%,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7] - 加拿大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将美国资产占比从40%削减至30%,转而增持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 [7] - 澳大利亚Aware Super基金提前实现对英投资35亿澳元的中期目标,押注能源转型领域的稳定政策环境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准确把握有利条件和战略任务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家能源局· 2025-07-07 14:22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方面要义,需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发展动力,协调城乡区域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平衡性,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开放发展畅通双循环,共享发展巩固内需主体地位[4][5]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路径,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以应对14亿人口规模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6]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重大举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8%,低于2000-2019年3.7%的历史平均水平,需通过构建新格局化解外部冲击[7]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 - 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2024年人均GDP为1.34万美元,与欧元区4万美元、美国8万美元相比增长潜力巨大[11] - 产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12年22.5%提升至2024年30%,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全产业链优势[11] - 科技支撑充分,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跃升至2024年第11位,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技术加速应用[12]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 - 提振消费方面,实施城乡居民增收和消费能力保障行动,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促进服务消费,定向增发限购城市购车指标[13] - 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14]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培育新质生产力,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促进兼并重组淘汰低效产能[15] - 深化改革开放方面,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研究电信、金融等领域开放举措[16] - 城乡区域协调方面,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经济大省要素保障[17] - 经济安全方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18]
量子科技行业周刊:量子技术进入加速创新爆发期,行业尚处萌芽期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13:26
行业政策动态 - 欧盟委员会启动量子技术战略,目标2030年前使欧洲成为全球量子领域领导者,预计2040年创造数万个高技能岗位,全球市场价值突破1550亿欧元 [4] - 战略聚焦五大支柱:科研创新、量子基础设施、生态培育、航天与两用技术、量子人才 [5][7] - 德克萨斯州通过HB 4751法案启动"得州量子倡议",2025年9月生效,内容包括成立咨询委员会、制定战略框架和设立专项基金 [6][8] 技术研发进展 - 国际团队研制全球首台太空运行的光子量子计算机,卫星已发射至550公里轨道 [22] -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等团队提出新方法模拟容错量子计算中的GKP编码,突破传统计算机模拟限制 [23][24][25] - 中国科大实现多模量子纠缠态的耗散制备,保真度超84%,覆盖2-5模系统 [31][32][33] - C12公司与ENS大学在碳基电路中实现量子态相干控制,相干时间达1.3微秒创纪录 [35] 企业合作与产品 - IBM发布Qiskit SDK v2.1,新增C API支持,预测2026年实现实用量子优势 [37][38] - Xanadu与三菱化学合作开发EUV光刻量子模拟算法,优化芯片微缩工艺 [40][45] - AWS开源量子芯片设计工具DeviceLayout.jl,支持17量子位处理器设计 [43] - Orientom与EQ Tech Energy合作开发全球首个量子电网系统,目标2030年代中期商业化 [44] 投融资活动 - 量子纠错公司QEDMA获2600万美元A轮融资,IBM参与投资 [47] - D-Wave完成4亿美元股票增发,现金储备增至8.15亿美元 [48][49] - 荷兰Groove Quantum获1000万欧元EIC加速器资金,专注锗基量子比特研发 [50] - Omnes Capital募资1.12亿欧元扶持欧洲量子/AI等深科技企业 [51] 应用场景拓展 - 中电科30所与北邮演示16节点量子接入网,采用无源光网络架构解决"最后一公里"安全通信 [17] - "本源悟空"团队开发量子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在乳腺癌筛查中提升精度 [18][19][20] - CSIRO首次展示量子机器学习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欧姆接触电阻建模优于传统AI [29]
小米YU7首批正式交付,雷军现身为车主开车门;罗马仕客服回应停工;乐道L90起售价30万以内 | 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7-07 07:57
充电宝行业召回事件 - 罗马仕因充电宝召回引发停工传闻 公司回应为正常组织架构调整 召回方案长期有效[1] - 罗马仕确认符合召回条件产品330807件 已处理79891件 安克创新完成20万用户召回申请并寄出10万个防火安全袋[3] - 锂电池供应商安普瑞斯74张3C证书被暂停或撤销 无锡市场监管局封存其全部产品[3] 新能源汽车动态 - 小米YU7开启全国交付 覆盖58城 雷军亲自为首批车主交车[3] - 蔚来李斌透露乐道L90起售价低于30万 展车7月10日到店预售[5] - 极氪9X全球首发搭载千里浩瀚H9 配备5激光雷达和双NVIDIA芯片 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15] 科技与芯片进展 - 蔚来神玑NX9031芯片对全行业开放 采用5纳米工艺 支持10年算法迭代[8] - 台积电否认推迟日本芯片厂建设 强调美国投资不影响日德工厂计划[11] - 京东方预计为苹果MacBook供应51% LCD面板 超越LG成为最大供应商[14]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 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融资 宁德时代领投 创人形机器人领域单笔融资纪录[14] - 国产机器狗"黑豹2.0"以10.3米/秒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保持的纪录[17] - 香港AI超算中心90%资源已投入使用 政府预留30亿港元补贴[23] 消费电子与IP - 盗版Labubu产品成本几元 海外售价超20美元 专家建议用NFT技术防伪[6] - 小米王化辟谣与徕卡终止合作传闻[12] - 比亚迪冠名上海乐高乐园驾驶学校项目 合作开发儿童出行场景[9] 企业战略调整 - 华为澄清鸿蒙智行销售主导权未变 合作车企建设专属网络但华为仍主导核心环节[5] - TikTok开发美国新版应用 计划9月上线以应对安全审查 字节跳动保留少数股权[1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暑期档票房破25亿 《酱园弄》《碟中谍8》《柯南》暂列前三[20] - 专家预测AI未来10年将为全球GDP带来7%增量 数智技术成经济增长新引擎[22] - 特斯拉Model3获Euro NCAP 359分 成欧洲最安全新车[22]
混合量子系统实现超精密传感
快讯· 2025-07-07 07:21
混合量子系统技术突破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可调量子传感技术——混合量子系统 [1] - 该技术能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 应用领域包括引力波探测 环境监测 生物医学诊断和成像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标志着量子传感技术迈入新阶段 [1] 应用前景 - 技术革新领域涵盖医疗 天文 信息等多个行业 [1] - 潜在应用场景包括宇宙探测 环境监测 医学诊断等 [1]
安徽未来产业澎湃崛起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38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未来产业在安徽崛起并非偶然。这里既有科研实力雄厚的先天优势, 更有前瞻探索持续付出的后天努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 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坐稳"冷板凳"潜心搞科研,孕育出苗壮 根深的未来产业。同时,安徽坚持建立健全企业与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协同创新、利益分享机制,强调 形成"科学—技术—产业"的良性循环。 月壤打砖让月球建房成为可能、量子密话密信等"黑科技"走进生活、依托"人造太阳"探索"终极能源"、 自研图像生成大模型秒生逼真视频……记者连日在安徽采访,仿佛置身未来,超前、烧脑、科技感强, 令人震撼! 为促进未来产业新赛道中的科研成果加速转化,安徽很多企业都重视"沿途下蛋",实现科技与产业的双 向奔赴。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BEST项目部副部长杨庆喜解释说,"沿途下蛋"就是指在大科学装 置建设运行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把这些成果通过二次开发应用到新领域,实 现其产业化。 智象未来(合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梅涛提出,目前的大模型创业需要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