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零部件
搜索文档
日元波动中日贸易双向影响
金投网· 2025-11-25 11:36
美元兑日元技术分析 从近期走势看,美元兑日元自4月起开启上行通道,10月后涨势加速,一度刷新逾十个月高点至 157.42,目前在156-158区间震荡整理。技术面呈现明确多头格局,5日、10日、20日均线呈多头排列, MACD指标红柱持续放大,尽管RSI指标接近超买区间,但尚未出现明确反转信号。关键阻力位聚焦 2025年年度高点158.87,短期支撑位则在155.00-156.80区间,市场正密切关注158.50关口附近可能触发 的日本央行汇市干预。 汇率波动对贸易领域产生显著的"双刃剑"效应。对中国对日出口企业而言,日元贬值导致日本客户采购 成本上升,2025年1-10月中国对日出口同比下降5.1%,纺织、家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订单承压,以日元 结算的出口收入换汇后大幅缩水。但对进口企业而言,日本机械设备、精密仪器等产品进口成本降低, 2025年10月中国自日进口同比增长6.8%,有助于相关企业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 11月25日,该汇率报156.70,虽日内微跌0.12%,但整体仍处于近十个月高位区间,其走势背后是政策 差异、经济基本面等多重因素的深度博弈。 政策分化是驱动美元兑日元走势的核心逻辑。美联储当前 ...
深圳“国际性枢纽”连接世界 释放大市场磁吸力
搜狐财经· 2025-11-21 23:22
港口与外贸活力 - 盐田港自2025年初以来新增14条国际航线,覆盖北美、欧洲及亚洲,每周有百条航线通达全球 [3] - 港口通过数字化运营和高效流程,确保国际商品快速流转至企业生产线和消费者手中 [5] - 深圳前10个月累计进出口规模保持内地城市首位,其中进口机电产品1.2万亿元,增长8.5%,进口农产品822.6亿元,增长10% [7] 超大规模进口市场 -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14亿多人口及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催生每年超20万亿元的进口体量 [9] - 第八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9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齐聚 [9] 入境旅游与消费 - 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今年查验的外籍旅客已超120万人次,居全国陆路口岸首位,其中享受免签政策入境旅客超26万人次,同比增幅达100% [14] - 过境免签政策升级及支付便利化等举措推动体验游、生态游、购物游成为入境游新亮点 [16] - 今年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8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约1倍,全国离境退税商店数量突破1万家,是2024年底的3倍 [26] 特色商品销售增长 - 深圳南头古城非遗文化门店的外国游客购买占比达到40%以上 [20] - 当地科技产品门店预计营收相比去年增长30%,外国消费者占比30%以上,智能戒指、翻译耳机、无人机、AI眼镜等电子产品成为热门商品 [22][24]
深圳前十月进出口3.74万亿元,居内地城市首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18:00
总体外贸表现 - 前10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总额达3.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2% [1] - 同期上海进出口规模为3.71万亿元人民币,深圳进出口规模仍居内地城市首位 [1] - 前十个月深圳进口额为1.4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 [1] - 前十个月深圳出口额为2.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53.5% [1] - 保税物流进出口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7.2%,占进出口总值26.8%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7179.1亿元人民币,增长2.4%,占19.2% [1] 贸易主体构成 - 民营企业进出口2.56万亿元人民币,占外贸总规模68.5%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3.2%,占28%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1258.8亿元人民币 [1] 主要贸易伙伴 - 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9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9%,占比达78.5% [2] - 对中国香港地区进出口6383.3亿元人民币,增长10.6% [2] - 对中国台湾地区进出口4114.6亿元人民币,增长10.6% [2] - 对欧盟进出口3841.3亿元人民币,增长2.9% [2] - 对韩国进出口2018.7亿元人民币,增长8.2% [2] - 对日本进出口1791.8亿元人民币,增长17.1% [2] - 对墨西哥进出口521亿元人民币,增长0.9% [2] 出口产品结构 - 出口机电产品1.7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4%,占出口总值75.7% [2] - 传统电子信息领域,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2639.6亿元人民币,增长9.6% [2] - 传统电子信息领域,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出口755.9亿元人民币,增长6.5% [2] - 新兴产业中,锂电池出口700.6亿元人民币,增长35.6% [2] - 新兴产业中,3D打印机出口67.5亿元人民币,增长19.8% [2] - 新兴产业中,医疗器械出口251.2亿元人民币,增长5.5% [2] 进口产品结构 - 进口机电产品1.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8.5%,占同期深圳进口总值的81.6% [3] - 进口集成电路6615.3亿元人民币,增长18.4% [3] - 进口以显卡、服务器为主的电脑零部件2427亿元人民币,增长12.3% [3] - 进口农产品822.6亿元人民币,增长10%,占进口总值5.6% [3]
日本经济走向何方?
金融时报· 2025-10-21 17:16
日本宏观经济形势 - 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折算为美元规模低于德国,在世界经济排名中位列第四 [2] - 日本经济保持恢复基调但面临较大压力,各季度经济增长率上下起伏,物价和汇率持续波动 [2] - 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150日元的重要关口 [1] - 经济复苏的助力包括就业环境改善、投资需求增加、访日游客消费扩大、出口贸易增长 [2] - 经济压力来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国际政治局势紧张、全球供应链震荡、世界经济增速减缓 [2] 日本产业发展状况 - 制造业因能登半岛地震及自然灾害影响发展曲折波动,生产用机械、电子零部件、汽车产业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 [3] - 原材料与消费品产业发展依旧低迷 [3] - 服务业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零售业、餐饮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缓慢复苏 [3] - 信息通信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发展向好 [3] - 日本政府采取强化经济安全保障、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加快产业发展 [3] 中日经贸关系 - 尽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进一步下降,但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仍至关重要 [4] - 中日贸易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扩大,但贸易互补性依然显著 [4] - 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中日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4] - 合作机遇包括深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及一带一路框架下第三方市场合作 [4] - 可在银发经济、双碳及数字经济领域通过结构性互补释放协同势能 [4] 日本人工智能产业 - 日本积极聚焦生成式AI发展,加紧在基础硬件、AI模型、应用和用户等产业结构中的战略布局 [5] - 日本在半导体等部分硬件领域具备优势 [5] - 日本在云服务能力、本土模型竞争力、AI人才储备、AI普及率等方面短板明显 [5] - 日本需要在国产替代与国际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特别是在与中国的技术合作中寻求机遇 [5]
韩国芯片双雄,开辟新赛道
半导体芯闻· 2025-10-17 18:20
文章核心观点 - 三星电机和LG Innotek正加速企业重组,其新业务开始受益于市场需求改善和AI基础设施投资热潮 [1] - 两家公司通过实现AI数据中心和设备零部件组合多元化,改善了过去依赖少数大客户的收入结构,这些努力在下半年开始取得成效 [1] - 证券界上调了对两家公司第三季度的盈利预测,认为在销售多元化和AI投资推动下,其盈利能力正在增强 [1] 三星电机业务分析 - 公司核心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业务因AI蓬勃发展而复苏,用于AI服务器和汽车电子设备的高附加值MLCC销售额正稳步增长 [2] - 英伟达的AI服务器芯片GB200和GB300等产品供应量持续增长,亚马逊AWS、AMD等主要AI加速器公司也选择类似架构,预计对AI数据中心的MLCC供应量将持续增加 [2] - AI数据中心相比现有基础设施需要更多和更高质量的MLCC,因此盈利能力相对较高 [2] - 下一代半导体基板业务FC-BGA正在蓬勃发展,主要客户计划从明年开始全面实现机架规模出货并采用自研CPU [2] - 公司在越南的FC-BGA工厂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运营,通过将产能集中在越南,当地销售贡献从2022年的1975.1亿韩元跃升至2023年的2127.3亿韩元,去年更是飙升至2782.1亿韩元 [2] LG Innotek业务分析 - 公司已开启供应下一代产品,这些产品将安装在物理AI领域如人形机器人,已成为Figure AI公司Figure 03相机模块的独家供应商 [3] - 公司同时开发一款“视觉传感模块”,将搭载于波士顿动力公司人形机器人Atlas的下一代模型中,预期在物理AI领域的供应将会增加 [3] - 作为苹果iPhone 17系列相机模组供应商的地位更加稳固,市场反应和初期需求等所有市场条件都对LG Innotek有利 [3] - 新发布的iPhone Air将取代现有Plus系列的需求,从而推高供应价格区间,随着相机硬件规格升级,供应单价也随之上涨 [3]
日经股指再创新高,首次突破4万4000点
日经中文网· 2025-09-11 16:00
市场表现 - 东京股市日经平均股指9月11日收盘报4万4372点 较前一日上涨534点(1.22%) 首次站上4万4000点区间并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点 [2] - 软银集团股价一度上涨10%创历史新高 爱德万测试连续刷新上市以来最高价 [2] - 美股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点 带动东京市场资金流入AI相关股票及股指期货 [4][5] 行业驱动因素 - AI半导体与光纤相关TAM(可获取最大市场规模)超出市场预期 源于美国甲骨文和英伟达季度财报表现 [4] - 日本股市AI服务器和电子零部件领域投资范围扩大 确认AI需求强劲 [5] - 美日关税谈判达成协议使企业业绩影响更清晰 下财年业绩改善预期升温 [5] 资金流向 - 海外投资者广泛流入东京市场AI相关标的 全球投资者在人工智能等成长领域增加买盘 [4] - 野村资产管理指出日经平均股指相较于美股存在低估值感 未来12个月预期每股收益(EPS)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4] - 美国银行证券发现海外资金对日本股市保持乐观 机构投资者会议显示持续看好态度 [5] 个股表现 - 软银集团成为推升日经股指的关键力量 单日涨幅达10% [2] - 良品计画、藤仓、发那科等AI相关个股同步上涨 [4] - 岩井COSMO证券提示科技股上涨包含空头回补行情色彩 [5]
环联连讯(01473)与Mile Green订立谅解备忘录 有意在实物资产领域探索潜在商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9:3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Mile Green Company Limited于2025年8月26日交易时段后订立谅解备忘录 共同探索实物资产领域潜在商机 [1] - 双方同意通过共同投资实物资产生态系统 评估及界定实物资产领域内的合作机会 [1] - 合作可能涉及使用公司电子零部件升级Mile Green联属公司的WiFi系统及发电设施 [2] 业务拓展方向 - 公司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和实物资产代币化实现业务转型 香港稳健的监管框架和支持稳定币发展的政策为Web3领域探索提供有利环境 [1] - 公司将通过合作策略性进军实物资产生态系统市场 Mile Green已整合技术服务商、区块链供应商、支付平台、持牌机构及ESG顾问团队等资源 [1] - 合作可让公司利用专有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参与代币化过程 同时获取Mile Green在数字资产领域的运营专业技术 [2] 预期效益 - 董事会相信合作可提供策略性机遇发掘实物资产商机 并可能通过投资生态系统为公司带来回报 [2] - 合作平台将助力公司把握Web3创新科技机遇 推动日后数字资产领域的业务发展 [2]
港股科技ETF(513020)上一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市场关注科技板块成长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4:35
行业前景 - AI科技和新消费板块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1] - 港股科技类企业将获得更多资金关注 主要受益于国内科技产业政策的持续出台 [1]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行业将持续受益于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 [1]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对港股的边际定价能力增强 [1] - 低利率环境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 [1] - 港股中长期估值优势和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值得期待 [1] 产品结构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 [1] - 指数聚焦通过港股通渠道交易的科技领域上市公司 [1] - 成分股涵盖信息技术、电子零部件、互动媒体及服务等多个行业 [1] 指数特征 - 指数侧重互联网服务等软性科技领域 [1] - 覆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 [1] - 全面反映港股通科技板块上市企业的整体表现 [1] 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015739) [1]
前7月深圳锂电池、纯电乘用车、集成电路出口增速较快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7:45
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2.5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继续位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1] - 出口1.56万亿元,进口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4% [1] - 深圳外贸顶压前行,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2] 出口产品结构 - 出口机电产品1.17万亿元,增长4.4%,占74.7% [2] - 传统电子消费品中,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1795.1亿元,增长10.8%,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出口502.7亿元,增长5.5%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锂电池出口增长37.9%,纯电乘用车出口增长21.7%,集成电路出口1339.3亿元,增长40.9% [2] 进口产品结构 - 进口集成电路4546.9亿元,增长19.6% [2] - 进口以显卡、服务器为主的电脑零部件1844亿元,增长47.8% [2] 贸易方式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42万亿元,占54.9% [3] - 保税物流进出口6992.8亿元,增长13.7%,占27.1% [3] - 加工贸易进出口4511.9亿元,占17.5% [3] 贸易伙伴 - 对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欧盟、韩国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合计1.22万亿元,增长10%,占47.2% [3] - 东盟继续保持深圳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18.8% [3] 贸易主体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4.9万家,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加2300家 [4] - 民营企业进出口1.8万亿元,占近七成比重 [4]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11.3% [4]
全球关税地震!巴西印度重灾区!50%重压下全球贸易战一触即发
搜狐财经· 2025-08-18 21:30
全球关税政策生效 - 特朗普政府全球关税政策于8月7日正式生效 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重大转向 [1] - 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飙升至近百年最高水平 [5] 各国关税税率及行业影响 - 巴西被征收50%关税 出口企业订单锐减 工厂运营面临压力 [3] - 印度关税逐步逼近50% 纺织和珠宝等传统优势出口行业受冲击 企业重新评估全球市场布局 [3] - 泰国和印尼被征收19%关税 泰国水果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 美国进口商寻求替代品 [3] - 韩国 日本和欧盟面临15%关税 汽车和电子等支柱产业受冲击 [5] - 日本汽车企业因关税提升出口成本增加 考虑提高美国市场售价 市场份额或受影响 [5] 关税豁免与谈判进展 - 巴西橙汁产业获得美国关税豁免 得以低成本进入美国市场 [7] - 智利铜产业获得关税特例 铜企股价明显上涨 [7] - 欧盟与美国磋商 飞机及零部件等战略物资可能被排除在15%关税之外 [7] - 日本积极谈判 关注汽车关税降低承诺落地 汽车出口对日本经济至关重要 [9] - 韩国准备下一轮谈判 力求扩大豁免范围 保护电子零部件等关键产业出口 [9] 各国反击措施 - 巴西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磋商请求 考虑联合金砖国家提起联合申诉 [9][10] - 印度表态捍卫农民 渔民和奶农利益 认为美国加征关税不公平且不合理 将采取必要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11] 政策目标与实际影响 - 特朗普政府期望通过关税增加政府收入并重振美国制造业 [12] - 关税导致美国企业进口成本上升 可能转嫁至消费者 引发国内物价上涨和购买力下降 [12] - 制造业回流面临劳动力成本高和供应链配套不完善等难题 全球产业链调整需长期过程 [12] 全球产业链与市场调整 - 跨国企业重新评估全球供应链布局 加快寻找新市场和合作伙伴 [14] - 东南亚电子产品供应链企业考虑转移生产基地 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产生深远影响 [14] - 全球贸易格局面临重构 短期市场波动和混乱难以避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