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零部件

搜索文档
前7月深圳锂电池、纯电乘用车、集成电路出口增速较快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7:45
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2.5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继续位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1] - 出口1.56万亿元,进口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4% [1] - 深圳外贸顶压前行,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2] 出口产品结构 - 出口机电产品1.17万亿元,增长4.4%,占74.7% [2] - 传统电子消费品中,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1795.1亿元,增长10.8%,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出口502.7亿元,增长5.5%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锂电池出口增长37.9%,纯电乘用车出口增长21.7%,集成电路出口1339.3亿元,增长40.9% [2] 进口产品结构 - 进口集成电路4546.9亿元,增长19.6% [2] - 进口以显卡、服务器为主的电脑零部件1844亿元,增长47.8% [2] 贸易方式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42万亿元,占54.9% [3] - 保税物流进出口6992.8亿元,增长13.7%,占27.1% [3] - 加工贸易进出口4511.9亿元,占17.5% [3] 贸易伙伴 - 对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欧盟、韩国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合计1.22万亿元,增长10%,占47.2% [3] - 东盟继续保持深圳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18.8% [3] 贸易主体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4.9万家,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加2300家 [4] - 民营企业进出口1.8万亿元,占近七成比重 [4]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11.3% [4]
日本4~6月实际GDP年化增长率为1%
日经中文网· 2025-08-15 11:01
日本2023年4-6月GDP增长表现 - 剔除物价变动影响后实际GDP环比增长0.3% 按年率换算增长1.0% 超过民间预测中位数年化增长率0.3% [2][4] - GDP实现连续5个季度环比正增长 为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以来最长增长周期 [2][5] 个人消费表现 - 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2% 增幅与1-3月持平 占GDP比重超过一半 [2][4] - 夏季服装因天气炎热销售良好 汽车消费增加 食品中点心/蔬菜/面包/谷物实现增长 [4] - 酒精饮料消费因价格调整出现减少 [4] 投资与需求结构分析 - 设备投资增长1.3% 其中软件投资表现尤为突出 [4] - 民间住宅投资增长0.8% 尽管新建住宅开工套数4-5月下降 但GDP按工程进度统计未显现负面影响 [4] - 公共投资减少0.5% 政府消费与上季度持平 [4] - 民间库存将整体增长率拉低0.3个百分点 [4] 进出口贸易贡献 - 出口增长2.0% 电子零部件和设备对出口增加作出主要贡献 [4] - 进口增长0.6% 原油及天然气进口增加 对GDP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 [4] - 外需贡献为正0.3个百分点 内需贡献为负0.1个百分点(两个季度来首次转负) [5] 历史数据修正 - 1-3月实际GDP修正值由负增长转为环比增长0.1% 确保连续5个季度正增长的连续性 [5]
南财快评|面临外部不确定性,日本下调增长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0:38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关税行政令7日生效,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目前美国已与多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但在关键细节上存在明显分歧[1] - 日本内阁府公布经济预期估算结果称,2025年度实际GDP增长率预计为0.7%,较今年1月的预期目标下修了0.5个百分点[1] - 日本七大车企预计2025财年合并营业利润或将缩水约2.67万亿日元(约为1302亿元人民币)[2] - 丰田汽车预期2025财年的合并净利润预期将同比减少44%,降至2.66万亿日元(约为1293亿元人民币)[2] - 斯巴鲁预计2025财年合并财报的净利润比上年减少52.7%,降至1600亿日元(约为78亿元人民币)[2] 日本电子零部件行业表现 - 日本8家电子零部件巨头的2025年4~6月财报显示,除京瓷外,其他7家的最终损益均同比恶化[2] - 8家公司综合来看,4~6月的销售额为2.8747万亿日元(约为1398亿人民币),同比略微减少[2] - 净利润减少24%,降至1839亿日元(约为89亿人民币)[2] 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日本出口减少和企业投资收缩[3] - 日元下跌趋势持续,过去三个月表现差于其他主要货币,市场预计日元将进一步下跌[3] - 日本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上调了对2026财年和2027财年的通胀预期[3] - 日本央行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但汇率走强会令出口企业实际利润减少[3] 日本经济积极因素 - 日本内阁府公布中央和地方的基础财政收支最新估算结果,2025年度为3.2万亿日元(约1560亿元)赤字,较之前估算的4.5万亿日元有所收窄[3] - 预计2026年度将转为盈余[3] - 日本政府决定从2027年度起全面转变大米政策,包括强化"农地中间管理机构"功能,支持农户削减生产成本和扩大出口[4] 日本企业应对措施 - 丰田汽车在静冈县裾野市推进建设新一代技术试验城市"Woven City",将于9月25日启用,进行自动驾驶技术实测和跨行业合作[4] - 日本寻求韩国恢复进口日本农产品[4] - 自民党主张鼓励农民种植大米,以缓解上半年罕见的"米荒"[4]
面临外部不确定性,日本下调增长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23:28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关税行政令8月7日生效 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 与多国贸易协议存在关键细节分歧 [1] - 日本内阁府下修2025年度实际GDP增长预期至0.7% 较1月目标下调0.5个百分点 [1] - 日本七大车企预计2025财年合并营业利润缩水2.67万亿日元(约1302亿人民币) 丰田预期净利润同比减少44%至2.66万亿日元 斯巴鲁净利润预计减半至1600亿日元 [2] 日本企业业绩表现 - 日本8家电子零部件巨头中7家2025年4-6月最终损益同比恶化 整体销售额同比微减至2.8747万亿日元 净利润下降24%至1839亿日元 [2] - 企业利润缩水主因包括美国关税导致的出口减少 投资收缩 以及日元贬值预期和国内通胀压力 [3] 日本经济政策调整 - 日本中央和地方基础财政收支赤字收窄至3.2万亿日元(原估算4.5万亿) 预计2026年度转盈 [3] - 政府计划2027年度全面改革大米政策 包括强化农地银行功能 支持农户降本和扩大出口 [4] - 寻求恢复韩国农产品进口 自民党推动大米种植以缓解"米荒" [4] 企业技术转型动向 - 丰田汽车在静冈县建设的"Woven City"技术试验城将于9月25日启用 聚焦自动驾驶技术实测和跨行业创新合作 [4] 国内政治经济挑战 - 日本政府需应对美国关税冲击 抑制通胀 决定加息时机 管理汇率波动 维持经济增长持续性等议题 [4]
以案明纪释法丨准确认定以购买原始股为名受贿行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9 08:07
案件背景 - A证券公司股份融资部总经理甲利用职务便利推动B科技公司与A公司达成首次公开募股合作[2] - B公司实际控制人乙为感谢甲及其近亲属丙的帮助,以每股1.35元价格转让40万股原始股给丙,远低于上市前每股7元的市场价[3] - B公司上市后股价涨至每股65元,丙套现获得2600万元收益,乙退回54万元本金[3] 行为性质分析 - 丙的54万元出资仅为象征性支付,未计入B公司股份且不承担任何市场风险,不符合正常商业投资原则[8] - 乙与丙约定免除投资风险,表明交易本质是利益输送而非真实股权投资[8] - 丙获取的2600万元收益来源于甲职务行为的对价,而非市场投资回报[10] 法律定性争议 - 第一种观点认为丙实际支付股本金不构成受贿[5] - 第二种观点认定受贿数额为股份市价与实际支付价差额226万元,2600万元为犯罪孳息[5] - 第三种观点认为2600万元全部收益应认定为受贿金额,54万元出资系虚假投资[6] 案件核心认定 - 甲明知丙获取2600万元收益而未要求退还,具有受贿故意[11] - 甲与丙构成受贿罪共同犯罪,丙作为特定关系人收受财物[12] - 受贿数额应全额认定2600万元,因54万元出资未实际承担风险不应获得收益[14][15]
港科大与比亚迪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混合量子系统实现超精密传感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08 11:23
三星电机墨西哥工厂计划搁置 - 三星电机因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放弃在墨西哥新建制造厂计划并解散当地子公司[1] - 该公司2023年在墨西哥克雷塔罗成立子公司投资49亿韩元建设汽车摄像头模块生产设施原为拓展全球电动汽车零部件业务[1] - 该工厂原计划为特斯拉供应电动汽车摄像头模块[1] 混合量子系统技术突破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可调量子传感技术混合量子系统可提升多领域测量精度[2] - 技术应用涵盖引力波探测环境监测及生物医学诊断与成像[2]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标志量子传感技术进入新阶段[2] 日本人形机器人研发计划 - 村田制造与特姆库公司联合成立"京都仿生人协会"产学研组织研发全本土制造人形机器人[3] - 重点开发救灾机器人目标重振日本在机器人领域地位[3] - 协会计划2024年底在京都府正式成立[3] 港科大与比亚迪成立联合实验室 - 香港科技大学与比亚迪共建"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前沿研究[4] - 比亚迪未来数年将投入数千万港元整合港科大AI学术优势与产业经验[4] - 实验室重点攻关具身智能领域推动全球产业升级[4] 其他产业动态 - 谷歌推出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计划[4] - Stability AI发布3D视频生成工具SV3D可基于单图像生成多视角3D网格[4]
日本30家电子零部件企业25年度设备投资增14%
日经中文网· 2025-06-27 15:25
行业投资趋势 - 日本30家电子零部件企业2025年度设备投资计划预计达1.3477万亿日元 同比增加14% [1] - 2025年度投资额较2020年度增长50% 其中21家企业计划增加投资 [1][3] - 2024年度实际投资额为1.1786万亿日元 同比减少5% 低于期初计划的1.3万亿日元 [3] AI领域投资 - 村田制作所2025财年设备投资额同比增加50%至2700亿日元 重点投向AI数据中心相关领域 [3] - 尼得科2025财年设备投资额同比增加16%至1400亿日元 增产AI数据中心水冷设备和发电机 [4] - 京瓷2025财年设备投资额同比增加27%至1800亿日元 建设AI相关半导体封装零部件工厂 [4] - 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预测2029年AI服务器用电容器需求达2023年的4倍 [4] 企业具体动向 - TDK计划2025财年设备投资额增加24%至2800亿日元 近60%投向新一代电池技术 [5] - 太阳诱电2025财年设备投资额同比下降28%至460亿日元 聚焦AI服务器和汽车用MLCC [5] - 揖斐电因上财年高基数影响 2025财年设备投资额减少36% [5] 市场需求预测 - 村田制作所预测2025财年全球智能手机需求持平于11.7亿部 汽车需求下降1%至8850万辆 [5] - TDK风险情境预测智能手机需求减少2% 汽车需求减少3% [5] 投资驱动因素 - 高盛证券指出企业增加投资是为强化技术实力和产品力 以重回增长轨道 [6] - 村田制作所社长表示AI数据中心等市场中长期稳定增长前景明确 [3] - 尼得科社长称美国数据中心对应急电源设备需求旺盛 将增强美国工厂产能 [4]
2025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洞察报告-亿欧智库
搜狐财经· 2025-06-02 11:56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是一种仿生机器人,能够模仿人类运动、表情及互动,由感知、决策、执行、动力、躯体和智能网联模块组成,按形态分为桌面式、轮式、双足式,按应用领域分为医疗、科研、教育、服务、家用和工业型 [12][13] - 2020年后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初级智能化阶段,特斯拉、优必选等厂商推动技术发展,小鹏汽车、蔚来、华为等AIEV厂商加速技术迁移 [7][16] - 2023年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目标2025年建立创新体系,2027年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中国相关专利申请达5590项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企业推出35款人形机器人占全球三分之二 [7] AIEV汽车产业与人形机器人协同 - AIEV(新能源智能汽车)是AI技术与汽车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云端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实现汽车智能化质变,其技术框架与人形机器人高度相似 [17][18] - 人形机器人与AIEV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感知定位层(摄像头/激光雷达)、决策规划层(SoC芯片/算法)、执行层(执行器/底盘)技术同源,迁移成本低 [20][22] - AIEV厂商布局人形机器人可开辟工业自动化、商业服务等新增长点,同时反哺汽车智能化升级,如优化生产线搬运效率 [24][25] 供应链参与主体与布局模式 - 中国AIEV产业链已覆盖人形机器人上游(传感器/芯片)和中游(本体制造)关键环节,车企如广汽、小鹏通过自研进入,科技公司如腾讯、百度通过投资合作推动 [26][27] - 车企参与方式多元化:特斯拉自研Optimus并计划2026年量产,小鹏汽车投资鹏行智能推出Iron机器人,长安汽车计划2027年前发布产品 [29][30] - 科技公司中腾讯建立RoboticsX实验室研发双足机器人,华为与宇树科技合作场景化应用,抖音投资智元机器人等初创企业 [29][30] 关键技术迁移与创新 - 感知领域: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将汽车激光雷达方案迁移至机器人,汉威科技将柔性压力传感器应用于触觉模块,均胜电子拓展嗅觉传感器 [31][32] - 决策领域:地平线机器人将征程芯片拓展至机器人,兆易创新基于汽车MCU开发关节控制方案,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提升机器人任务拆解准确率95% [33][34] - 新势力车企将汽车VLA模型框架迁移至机器人,如小鹏"世界基座模型"、理想MindVLA架构,英伟达发布GR00T模型并配套合成数据工具 [35][36] 产业规模与区域分布 - 预计204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其中工业领域2.3万亿元,商业服务超5000亿元,家庭生活领域1700亿元 [7] - 未来产业区域分布将形成多层次集群:京津冀聚焦科技创新,长三角、珠三角承担智能制造,长江沿岸及津冀鲁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7]
松下控股将裁员1万人
日经中文网· 2025-05-09 16:06
公司裁员计划 - 松下集团宣布将在2029年3月前裁减1万名员工 占全球员工总数22 8万人的约4% [1] - 裁员方式包括募集自愿提前退休 配合2025财年启动的集团重组计划 [1] - 间接部门(如人事 财务)存在重复设置问题 长期受到投资者批评 [1] 历史裁员背景 - 2001年信息技术泡沫破裂后 公司曾实施自愿提前退休计划 1 3万人申请 为历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1] - 2011年收购三洋电机后 通过业务整合与出售削减逾3万名员工 [2] - 与历史裁员不同 此次裁员是在公司仍有盈利的情况下进行 [2] 经营改革方针 - 2025年2月提出以"裁员"和"业务组合重整"为两大支柱的改革方针 [1][2] - 目标为2028财年调整后营业利润比2024财年计划值提高3000亿日元以上 [2] - 社长楠见雄规强调将重构阻碍竞争力的组织与成本结构 [2] 问题业务梳理 - 明确电视 厨房家电 工业用马达 车载零部件为盈利性差且成长性不明确的"问题业务" [1][2] - 若重整困难 计划在2025财年内决定撤出或出售 2026财年前实施 [2]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合并净利润预计3100亿日元 同比减少约30%但仍盈利 [2]
电子|一张图汇总部分上市公司25Q1业绩前瞻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9 08:36
电子行业25Q1业绩前瞻 - 25Q1电子行业整体业绩预计为淡季需求下的正常增长 其中算力相关下游强劲 汽车需求回暖 消费电子需求平稳 半导体先进制造相关景气度佳 [1][2] - 预计业绩表现亮眼的细分板块包括算力相关PCB 果链龙头 IoT龙头 CIS 设备龙头 面板龙头 先进封测等 [1][2] - 下游先进存储和逻辑扩产预期增强将带动设备订单提升 收入端料将符合预期 [2] 消费电子板块 - 预计25Q1苹果手机出货量同比+2%至5100万部 安卓手机出货量同比+3%至2.47亿部 安卓端国补拉动有限且受高基数影响需求相对平淡 [3] - IoT端预计安克和漫步者业绩稳健高增长 [3] - 果链SE有出货增量拉动但供应链利润率较低导致业绩增量不明显 安卓供应链受24Q1高基数影响整体表现平淡 [3] 半导体板块 - 预计25Q1制造/封测端业绩同比小幅增长 12英寸稼动率继续满产 先进制程供不应求 Fab厂收入环比微增 [4]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25Q1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先进存储和逻辑客户订单预期逐步落地 好于年初预期 [4] - 主流存储25Q1价格环比持平 模组厂拉货环比略好转 国内利基存储芯片出货量环比略降 [4] - 模拟芯片25Q1汽车和工业端需求持续弱复苏 消费类因基数高业绩同比增速有压力 [4][5] - 功率器件整体业绩较平 下游缓慢复苏 其中汽车需求较强 [5] 电子零组板块 - PCB板块25Q1收入整体仍保持同比增长态势 AI+汽车需求持续景气 [5] - 家电补贴刺激下Q1国内面板需求强劲 LCD面板格局良性化下将快速释放利润 OLED加速扭亏 [5] 投资策略展望 - 持续看好电子板块行情 对行业未来2~3年持续高景气发展非常有信心 [1][7] - 建议聚焦国产自立和AI创新方向 首推先进制造产业链布局 半导体设备确定性增强 [7] - AI创新建议布局AIoT 同时关注板块内高低切换的机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