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业
icon
搜索文档
德国工业产出降至近五年来新低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00:31
德国工业产出数据 - 2025年6月德国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3.6%,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1] - 第二季度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0%,显示持续疲软态势 [1] 行业表现分化 - 制药业产出环比大幅下降11%,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1] - 机械设备制造业和食品业分别下降5.3%和6.3%,表现不佳 [1] - 建筑业和能源业逆势增长,环比分别上升0.7%和3.1% [1] 影响因素分析 -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贸易环境恶化,引发企业提前下单效应后的回调 [1] - 德国联邦银行警告美国高额关税将对经济造成严重压力 [1] - 6月工业新订单环比下降,预示第三季度复苏动力不足 [1]
美关税等因素致德国工业产出创五年新低
新华社· 2025-08-07 22:00
工业产出数据 - 德国6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9% 同比下降3.6% 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1] - 剔除建筑业和能源业后 6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2.8% [1] - 第二季度德国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 [1] 细分行业表现 - 建筑业产出环比增长0.7% 能源业产出增长3.1% [1] - 机械设备制造业产出下降5.3% 制药业下降11% 食品业下降6.3% [1] 出口贸易数据 - 6月德国对美出口环比下降2.1% 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2] - 对美出口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 [2] 影响因素分析 -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贸易环境恶化 对工业经济复苏构成压力 [1] - 第一季度工业产出回升部分源于关税预期导致的提前采购 [1] - 新一轮关税预计将进一步拖累德国经济增长 [1] 行业预期 - 第三季度德国工业经济仍难以明显回暖 [1] - 工业产出数据打破了关于工业可能出现周期性反弹的预期 [1] - 美国关税对第二季度数据的影响已全面显现 [1]
黑芝麻筹划易主:李氏家族谢幕 广西国资接棒“童年味道”
新京报· 2025-08-06 21:41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筹划转让所持公司总股本20%股份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国有企业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4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1] 股权结构演变 - 2004年南方投资(黑五类集团前身)通过股份受让及司法拍卖增持至持股15.32% 2006年受让广西投资集团股份后持股达25.09%成为第一大股东 李氏家族成为实际控制人 [3] - 2010年控股股东名称变更为黑五类集团 实际控制人仍为李氏家族 [3] - 2014年11月股票简称变更为"黑芝麻" 发展战略聚焦黑芝麻业务 [3]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8月韦清文卸任董事长 被聘为终身名誉董事长 1981年出生的李玉珺(李汉荣之子)接任董事长 [5] - 截至2024年底 实际控制人仍为以李汉荣 李汉朝为代表的李氏家族 韦清文与实际控制人为一致行动人 [5] 股东股权质押 - 截至2025年6月18日 黑五类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合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70.33% 占公司总股本26.49% [6][7] - 其中黑五类集团质押162,083,334股(占其持股71.11%) 李汉荣与李汉朝所持股份100%质押 韦清文质押比例达66.47%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4.65亿元 同比下降7.92% 主要因压缩低效能电商业务 [13][1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773.76万元 同比增长80.46% [1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降 [8] 业务结构变化 - 2015年营收结构:食品业占72.89% 物流业占26.23% [11][12] - 2024年营收结构:自产食品业务占72.03% 第三方品牌电商业务占24.23% [13] - 第三方品牌电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4.65% 自产食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6% [13] 监管合规问题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对外担保事项 于2024年6月收到广西证监局警示函 [8] - 存在为关联方提供6553万元担保未履行审议程序及披露义务的问题 [8] - 公司治理存在不规范情况 包括股东大会监票人违规 会议记录缺失等问题 [9] 战略调整 - 2024年执行"提质提效 效益优先"战略 主动压缩低效能电商业务 [14] - 2023年10月董事会授权处置非主业资产 包括广西巴马食养 容县都峤山健康小镇及上海若凯电子商务等股权 [14] - 2025年战略定位聚焦于以黑芝麻为主的黑色健康食品经营 [14]
关税谈判反复拉锯,风波里的外贸企业何去何从?内外两条“腿”走路能否更快
四川日报· 2025-08-01 10:52
"目前美国客户还是优先考虑转移产地,除非产能不足,才会给中国供应商订单,所以接下来的订 单增幅估计不会太大了。"7月30日凌晨,当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结果消息从瑞典传回国内时,四川省外 贸机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洪治的话令人意外。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 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对美抢出口、抓 订单赢得的又一个窗口期,但从外贸企业实操看,贸易格局已发生变化,同时,90天以后的关税政策仍 旧面临高度不确定性,挑战仍大。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问题,强调"着力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尤其在围绕关税谈判展 开"拉锯战"背景下,这无疑是外贸企业立足长远发展的必然路径。但记者在连日调查中发现,外贸企业 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畅。 A 关税大棒下政策开路渠道响应 外贸企业今年曾有一波迅速打开国内销路的行情 当美国举起关税大棒,中美双方外贸企业一边"抢出口"的同时,也不 ...
广弘控股:7月3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6:02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通过通讯表决方式召开2025年第一次董事会临时会议 [2] - 会议审议控股子公司南海种禽投资设立信宜市广弘信华种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议案 [2]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中食品业占比100% [2]
对话正大集团张曙晖:中国完善供应链吸引外资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5:26
中国供应链优势与外资吸引力 - 中国构建了全方位完善的供应链,对外开放政策和巨大市场消费潜力是吸引外资的核心优势 [1] - 正大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后不断开发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并构建了从种子到冷链的全产业链 [1] 正大集团在中国的发展 - 正大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外商企业,目前在中国设立企业670家,员工超8万人,2024年总营业额2080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在中国市场秉承"买全球,卖全球"理念,将东南亚、澳大利亚、巴西等地的产品引入中国,同时推动中国产品出口 [1] 中泰贸易与农产品市场 - 泰国榴莲、山竹、椰子水在中国市场受欢迎,正大集团优化供应链以满足不同品种的运输需求 [2] - 中国猕猴桃、荔枝、菌菇及预制菜在泰国市场因价格优势和良好品质受到青睐 [2] - 中泰建交50周年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推动两国贸易丰富性提升 [2] 消费者需求与产品策略 - 中国消费者对个性化、高性价比、高品质及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增长 [1] - 正大集团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全球化采购满足市场需求 [1][2]
创新文旅消费金融服务
金融时报· 2025-07-22 10:39
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不断下沉金融服务重心,从供需两端优化创新消费金融产 品及服务,精准激活漳州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消费贷款 余额达1742.05亿元,其中,汽车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1.96%,其他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92%。 服务下沉润民生 夯实消费基本盘 "好不容易挣钱买了房子,装修的钱却怎么也凑不够,多亏长泰农信社为我提供了30万元的装修资金, 才让我在这能安家!"漳州市长泰区新市民李先生激动地说道。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分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精准发力,重点聚焦家电换新、 汽车下乡等民生热点,联合发改、商务等部门及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梳理整合《漳州市金融支持消费 品以旧换新产品汇编》。汇编内容涵盖各部门出台的家电、家装厨卫、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政 策以及16家金融机构推出的24款消费金融特色产品,供广大市民参阅,扩大政策知晓率。此外,中国人 民银行漳州市分行加大窗口指导力度,指导金融机构运用"利率优惠+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消费贷款 组合拳释放消费潜能;针对不同类型消费者,创新优化"金融助理员+网格化"服务模式, ...
日本物价飙升,民生重压下的隐忧与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7-19 09:19
日本经济与民生危机 - 2025年6月日本核心CPI同比上涨3.3%,连续第七个月保持在3%以上高位[1] - 普通粳米价格同比涨幅近100%,咖啡豆价格飙升40.2%,粮食价格飞涨直接冲击民众生活底线[3] - 工资涨幅长期低于物价涨幅,居民实际购买力被严重侵蚀,消费市场持续低迷[3] 政府应对措施与局限性 - 政府通过汽油零售补贴及国际油价下调缓解物价压力,但油价波动风险仍存[3] - 出台公立高中学费减免政策,但短期调整难以解决社会结构性问题[3] - 补贴和学费减免无法触及根本,需推动工资增长和经济改革[7] 贸易与企业困境 - 日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企业信心受打击,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产业压力倍增[5] - 贸易摩擦导致投资意愿下降,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步伐放缓[5] - 企业盈利受影响,进一步波及就业和社会稳定[5] 社会结构与政治挑战 - 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人口减少使经济复苏更加困难[5] - 高物价激化青年就业和生活成本问题,加剧社会矛盾和代际鸿沟[5] - 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导致政治支持率承压,政府需调整政策稳定民心[5] 经济前景与深层问题 - 物价上涨是经济结构失衡、国际环境复杂及内外压力叠加的结果[7] - 需推动工资增长、深化经济改革、打破贸易僵局以缓解民生困境[7] - 日本面临经济悬崖风险,未来振兴充满未知与变数[7]
以东博会为舟 企业破浪出圈
广西日报· 2025-07-17 11:02
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 - 东博会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金色桥梁",已帮助众多企业突破边界、赢得商机 [3] - 第22届东博会将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实施 [5] - 东博会秘书处表示自贸区3.0版将从商品要素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提出更高水平经贸规则 [5] 老挝美丽幸福有限公司的成长案例 - 公司展位从2个增至占据大半个老挝国家展馆,展品从单一古树茶扩展到红木家具、咖啡、大米等多品类 [4] - 红木家具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超一半订单来自东博会或通过东博会开发的客户 [5] - 公司在中老铁路磨憨口岸租下仓库,并获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享受零关税 [5] 越南平仙鞋业的市场拓展 - 企业从第一届东博会2000双拖鞋起步,现已成为中国市场主要进口拖鞋品牌之一 [6] - 通过东博会平台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并建立广泛销售网络 [6] - 采用直播带货与线下展位同步销售模式,产品从南方市场成功拓展至北方 [6][7] 柬埔寨仙女大米的成功路径 - 2008年首次亮相东博会即收到20多份合作意向书,成功打开中国市场 [8] - 2024年柬埔寨大米出口65.15万吨,其中近12万吨销往中国 [9] - 通过东博会搭建经销商网络并把握直播带货风口,产品进入中国大型商超 [9] 广西将军峰茶业集团的国际化突破 - 企业20吨茶叶首次以大宗散装形式销往东南亚,货值超400万元 [10] - 通过东博会走进东盟专题展区,有机茶获越南、泰国采购商现场签约 [10] - 实现昭平茶出口东南亚"零的突破",品牌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11]
(进博故事)直播的流量“澳”秘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00:26
进博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七届进博会澳大利亚展团规模创历史新高,250余家澳大利亚企业参展,涵盖矿产、食品、保健、消费品等多领域 [1] - 近百家澳企首次参加进博会,其中30家更是首次涉足中国市场 [1] - 澳贸委晒出总价值近3.77亿澳元(约合14.82亿元人民币)的"成绩单" [2] 直播在进博会中的作用 - 直播成为澳大利亚企业变化趋势的主要可利用机会 [2] - 通过澳贸委首次设立的专属直播频道,马杰与"网红"合作走访澳大利亚参展商,介绍并体验产品 [3] - 凤雅堂旗下一款产品通过直播销量较参展前增长5倍 [3] - 活曼特药业集团在第七届进博会上引入直播,现场互动异常热络 [3] - 《进博新品汇》线上直播观看量近3300万人次 [5] 进博会的商业价值 - 进博会已成为外商理解中国市场逻辑的重要"解码器" [1] - 进博会是一个汇聚商务人士、促进对话的绝佳场所 [2] - 进博会已成为展示澳大利亚产品的标志性展会,扩大了在中国的影响力 [5] 中澳经贸合作 - 中澳经贸往来正以直播为支点,撬动数字时代的跨境合作新范式 [1] - 中国众多线上线下新型宣传方式值得澳大利亚企业学习 [3] - 进博会的东方机遇将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