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消金持续夯实数字化实力 数字化转型成效获行业积极评价
搜狐财经· 2025-06-03 18:41
近些年,消费金融机构通过持续增加科技投入,数字化转型水平持续提升,为增加个性化产品供给、优 化流程体验提供了技术支撑,不断推动消费金融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重庆市银行业协会信息 科技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23-2024年度重庆市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案例"竞赛评选活动中,小米消金 申报的《数据特征统一管理平台》荣获优秀典型案例。 根基稳固,方能行稳致远。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数智化服务能力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意义。作 为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小米消金近年来以"科技赋能业务发展,数据助力数字化运营"为愿景。充分 利用其在科技领域的优势,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驱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通 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和分层,聚焦用户偏好,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实现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精准 数字金融营销闭环。 另一方面,小米消金通过深耕数据治理和运营工作,有效地将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充分运用到各业务场 景中,聚焦细分人群不断完善产品研发,围绕旅游、家装、教育等不同消费场景,满足用户差异化消费 需求,构建包括现金分期、消费分期、循环额度等形态的普惠金融产品,实现用户金融场景化下的全流 程服务升级,为用户提供 ...
为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金融时报· 2025-06-03 09:51
服务消费发展趋势 - 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稳步提升 在扩内需中作用逐步凸显 [1] - 1-4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加快 [1] - 服务消费水平与发达经济体差距较大 需求弹性较高 未来发展空间更大 [1] 政策支持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重点支持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 教育 养老等领域 [1] - 金融管理部门拟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性文件 强化旅游 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 [4] 行业痛点 - 家政 养老 文旅 健康等领域存在标准化程度低 市场不规范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1] - 服务行业生产与消费同步发生 金融机构需将服务嵌入消费场景 [5] 金融支持措施 - 银行 消费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已较完善 [2] - 金融机构持续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 围绕以旧换新 文旅餐饮等场景 [2] - 银行业需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 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5] - 需创新数字化普惠性金融产品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避免过度负债 [4] 品牌建设 - 需加快培育服务质量好 带动作用强的服务品牌 [2] - 引导中华老字号 传统品牌优化定位 提升品质 打造差异化服务品牌 [2]
消费金融须坚守初心合规经营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消费金融行业业务投诉量增多,涉诉案件呈上升趋势,多数案由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催收行为不当 [1] - 用户反映部分消费金融机构存在暴力催收、高收费标准和拖沓金融服务等问题,导致体验不佳 [1] - 消费金融机构定位为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与银行形成互补,但部分机构忽视初心,导致投诉激增和服务恶化 [1] 监管与合规要求 - 《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建立逾期贷款催收管理制度,禁止暴力、威胁等不正当催收手段 [2] - 消费金融机构需畅通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将问题前移,避免透支信任的暴力催收行为 [2] - 头部机构为信用良好的用户提供灵活还款计划,优化还款方式以应对贷后困难 [2] 行业发展方向 - 消费金融机构需加强公司治理,开辟利润增长点,降低信贷成本,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3] - 行业需强化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将用户投诉转化为弥补短板的动力,追求利润的同时不忘服务初心 [2][3] - 提升服务质效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需进一步激活消费并增强经济韧性 [1][3]
又现超百万罚单!消费金融合作机构管理“教训”不断
北京商报· 2025-06-02 19:09
阳光消费金融被罚事件 - 阳光消费金融因合作模式存在不足、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未自主计算授信额度及贷款定价、贷后管理有效性不足、合作机构管理不到位等违规行为被罚款140万元[1][2] - 这是年内消费金融机构收到的第二张百万罚单[1] - 阳光消费金融2024年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66.1%资产规模及盈利水平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排在尾部[4] 消费金融行业监管趋势 - 2024年因合作业务管理问题被罚的消费金融机构有5家包括中信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处罚金额多在百万元以上[3] - 监管部门多次强调不得将核心风控外包阳光消费金融"未自主计算授信额度及贷款定价"的细化受罚事由需引起行业高度重视[3] - 《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和"助贷新规"对合作机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包括信息披露、风险监测和名单制管理等[5] 合作业务管理问题 - 合作机构管理已成为监管重点涉及贷前助贷联合贷、贷中风控、贷后催收不良资产处置等全流程[3] - 贷前营销违规宣传、违规采集用户信息、贷后不当催收是目前机构普遍存在的合规短板[3] -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等已开始披露第三方合作伙伴名单以满足助贷新规要求[5] 行业转型方向 - 过度倚重合作类业务对机构中长期发展不利阳光消费金融正搭建自有场景推动业务转型[4] - 行业需提升自营能力建设加强合作机构审慎管理避免在合作问题中重蹈覆辙[6] - 助贷新规逐步落地后合作类业务的严监管趋势将有增无减相关罚单金额通常大于其他事由[6]
阳光消费金融140万罚单背后:行业强监管下的风控危机与转型阵痛
经济观察网· 2025-06-01 09:14
2025年5月30日,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消费金融")经历了颇为戏剧性的一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同日发布了两 则关于该公司的公告,一则是核准其公司章程修订的批复,另一则是对其开出140万元罚单。这一颇具象征意义的事件,成为当前消费金融行业在强监管下 面临转型阵痛的生动注脚。 作为连接消费需求与金融服务的重要桥梁,消费金融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着独特角色。一方面,它能够平滑消费曲线、缓解流动性约束,提升消费者效用;另 一方面,通过服务长尾客群,为个人提供应急周转支持。近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金融监管总局正推动消费金融规范发展,将其作为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随着助贷新规的出台,行业正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业绩滑坡与监管重拳 阳光消费金融披露的2024年度财报显示,该公司全年净利润仅为0.58亿元,较2023年的1.71亿元同比暴跌66.1%。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下半年甚至出现400万 元的经营亏损,这是该公司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97.83亿元,较2023年的116.77亿元 ...
京东消金更名完成 业务协同路径引关注
中国经营报· 2025-05-31 16:58
公司动态 - 京东消金完成名称变更并发布公告,原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主营业务及服务承诺保持不变 [1][2] - 公司将对官方App、微博账号、短信发送主体显示名称等进行陆续更新,过渡期内可能出现新旧名称交替现象 [2] - 京东消金通过股权重组方式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施行后首家入场的平台企业 [2] - 捷信消金通过"先减资、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模式将注册资本从70亿元调整为50亿元 [2] - 减资后京东消金注册资本50亿元,与平安消费金融并列行业第7位 [3] 行业格局 - 消费金融牌照仍属稀缺资源,持牌机构能盘活当地消费资源并带动区域经济活力 [4] - 行业已告别"有牌照就能赚快钱"阶段,初步形成定型格局但仍有破局可能 [4] - 突围路径主要分两类:具备消费场景的机构(风控能力强、场景资源丰富)和城市商业银行(获取全国性展业资质) [4] - 捷信消金股权转让标志行业进入分化阶段,缺乏风控能力与创新动能的机构将难以立足 [5] 业务协同 - 京东消金经营范围涵盖个人消费贷款、同业拆借、金融债券发行等10类业务 [6] - 京东金融App已拥有4.2亿交易用户,提供近万只金融产品与服务 [1][6] - 业内关注京东消金与京东金融现有业务(如白条、金条等)在客户资源、数据共享、交叉营销等领域的协同 [1][6] - 目前京东金融App内京东白条的信用付款服务协议贷款人中尚未出现京东消金 [6] 竞争优势 - 京东入局消费金融的优势在于技术、场景和品牌影响力 [5] - 公司在数据风控、金融科技方面具备较强实力,可结合牌照优势和市场经验提升竞争力 [5] - 宁银消费金融案例显示,股权重组后机构可从行业尾部快速升至贷款余额第7名 [2]
中银消金甩卖20个不良包!行业开启不良瘦身与补血双作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20:38
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动态 - 2025年5月已有8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银登网转让37个不良资产包,总规模超80亿元,涉及头部机构如招联消金、蚂蚁消金及中银消金[2] - 中银消金单月集中上架20个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达19.05亿元,招联消金和湖北消金分别以19.98亿元、19.57亿元位列未偿本息总额前两位[3][4] - 部分资产包流拍后降价重新挂牌,如中银消金第19期项目起始价调至58万元(原未偿本息433.10万元)[4] - 蚂蚁消金5月23日发布6亿元不良资产包,31万笔逾期资产平均逾期335.8天且全部计入"损失"类[6][7] 消费金融ABS发行情况 - 2025年行业累计发行15单ABS产品,总额74.58亿元,部分票面利率跌破2%(最低1.9%)[2][9] - 马上消金发行"25安逸花1A"利率1.9%,中原消金两期ABS规模30亿元("25鼎柚2A"利率1.95%),南银法巴消金单笔发行19.58亿元("25南银法巴1A"利率1.96%)[10][11] - 政策支持推动ABS扩容:2025年Q1货币政策报告提出提高消费类信贷证券化额度,2024年全市场消费金融ABS规模达2157亿元(同比+82%)[11][12] 行业策略与趋势 - 不良资产转让加速以提升资金效率,头部机构通过批量处置(如中银消金20期项目)优化资产质量[3][7] - ABS成为核心融资工具,优势包括成本优化(对比其他渠道)、负债结构改善及资产流动性提升[12] - 行业呈现"处置+融资"双线并行特征,政策支持与市场化工具协同推动资产负债表修复[2][11]
5.30犀牛财经晚报:酱香型白酒新国标6月1日起实施 永辉超市被限制高消费
犀牛财经· 2025-05-30 18:38
央行贷款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65.41万亿元 同比增长7.4% 一季度新增9.78万亿元 [1] - 房地产贷款余额53.54万亿元 同比增长0.04% 增速较上年末提升0.2个百分点 一季度新增6197亿元 [1] -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7万亿元 同比增长0.8% 一季度新增3535亿元 [1]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9万亿元 同比下降0.8% 但增速较上年末回升0.5个百分点 一季度新增2144亿元 [1] 消费金融不良资产转让 - 2025年前5个月15家持牌消金公司发布103笔不良贷款转让公告 中银消金独占55笔 [2] - 一季度金融机构个贷不良资产转让成交规模370.4亿元 同比激增761% [2] - 消金行业挂牌资产包未偿本金总额101.4亿元 平均起拍折扣率约5% [2] 酱香型白酒新国标 - GB/T 10781.4-2024新国标6月1日实施 涉及11项技术调整 包括定义 分级 生产工艺等 [2] 造船行业动态 - 2025年1-4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全球市场份额保持第一 部分企业订单排至2029年 [3] -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同时建造16000标箱集装箱船和6艘双燃料LNG原油轮 [3] 汽车商品进出口 - 2025年4月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230.9亿美元 环比增6.8% 同比降2.2% [3] - 1-4月累计进出口额818.8亿美元 同比降5.2% 其中出口686.1亿美元 同比增3.7% [3] 生猪产能调控 - 头部猪企被要求暂停能繁母猪扩产 出栏体重控制在120公斤 牧原已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 [4] 医疗电子仪器创新 - 全球首套医用电子仪器全自动测试系统通过验收 基于NQI技术集成 [4] 金融机构监管处罚 - 华金期货因交易系统宕机7小时26分钟被责令改正 总裁助理简政被出具警示函 [5] 机构持股变动 - 贝莱德减持美团-W(6.11%→5.84%) 中兴通讯(6.63%→5.84%) 中国石油股份(7.04%→6.70%) [5] - 摩根大通减持中国财险持股比例从7.27%降至6.55% [5] 人事变动 - 王胜接任申万宏源研究总经理 周海晨保留董事长职务 [5] 企业动态 - 哪吒汽车上海总部LOGO拆除 计划节后搬迁新办公场地 [6] - 永辉超市因39万元服务合同纠纷被限制高消费 [6] - 天富龙集团获证监会IPO注册批准 [6] - 映翰通上调回购价上限至65.04元/股 已回购19.8万股 [7] - 常青科技特种高分子单体二期项目进入试生产 [8] - 浙江医药拟用不超10亿元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9][10] - 全信股份子公司金博氢能获供应商定点 拟开展800万元商品期货套保业务 [11] 股市行情 - 沪指5月30日跌0.47% 全市场超4100股下跌 月累计涨幅超2% [12] - 医药 银行 猪肉板块领涨 黄金 消费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 [12] - 沪深两市成交额1.14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462亿元 [12]
监管鼓励不良资产转让 上半年消金公司转让已超100笔
贝壳财经· 2025-05-30 12:16
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升温 - 监管机构鼓励不良资产转让背景下,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转让市场持续升温 [1] - 截至5月29日,15家持牌消金公司发布103笔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涵盖头部及腰部机构,中银消金独占55笔 [2] - 一季度金融机构个贷不良资产转让成交规模达370.4亿元,同比激增761% [2] 不良资产转让数据 - 一季度消金行业挂牌转让资产包未偿本金总额101.4亿元,加权起拍本金折扣率2.82%-10.66%,平均5% [2] - 中银消金未偿本金总额25.99亿元,本金折扣率5.63% [4] - 招联消金未偿本金总额25.78亿元,本金折扣率7.17% [4] - 南银法巴消金未偿本金总额10.98亿元,本金折扣率2.84% [4] - 捷信消金未偿本金总额10.95亿元,本金折扣率2.82% [4] - 重庆蚂蚁消金未偿本金总额4.71亿元,本金折扣率10.66% [4] 不良资产转让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形势下居民还款能力减弱导致不良资产积累 [4] - 监管部门强化风险化解要求,明确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4] - 政策支持包括2021年、2022年不良贷款转让试点通知及2024年进一步部署安排 [5] 不良资产转让优势 - 传统催收需6个月以上,逾期超1年贷款回收率不足20% [5] - 司法诉讼周期12个月起,人力成本高 [5] - 银登中心批量转让从挂牌到成交约15天,整体流程不超过4个月 [5] - 转让未核销不良资产可快速改善拨备覆盖率等指标 [5] 转让价格差异与市场趋势 - 转让价格差异显著,捷信消金某资产包转让折扣低至0.18折,中银消金某资产包约1.67折 [6] - 个人贷款不良资产缺乏抵押担保,回收成本高,定价与对公资产差异显著 [6] - 早期个人贷款不良资产成交价偏高,现起拍价低于一折成常态 [6] - 个人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在资产包数量和金额上均显著增长,价格整体平稳 [6]
左手甩卖不良、右手发行ABS,消金公司加速自救
第一财经· 2025-05-29 20:35
行业趋势 - 消费金融公司加速低价甩卖不良资产并发行低利率ABS产品以回笼资金和补充资本 [1] - 截至一季度末消费金融公司已成为个人贷款不良资产市场第二大出让方 [1] - 行业竞争加剧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利率下降及资产质量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 [1] 不良资产处置 - 不良资产处置呈现"快速出清、快速转让"特点折扣力度低至1折以下 [2][4] - 蚂蚁消金转让6亿元不良资产包起拍价7210万元折价率1.2折涉及12万户借款人 [2] - 招联消金转让46.47万笔不良资产单笔最低万元级平均逾期超600天且未诉讼 [3] - 5月单月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转让规模近80亿元创年内新高 [4] - 锦程消金转让4567万元资产包起拍价275万元折价率0.3折 [5] - 部分资产包流拍后降价促销如中银消金433万元资产包起拍价从64万降至58万 [5] ABS发行情况 - 截至5月29日消费金融公司累计发行15只ABS总额74.58亿元同比增45% [1][6] - 个人消费贷ABS占比72.4%为主要发行类型 [6] - 南银法巴消金发行19.58亿元ABS优先档利率3.15%创2023年以来新低 [6] - 中原消金发行30亿元ABS"25鼎柚2A"利率跌破2%至1.95% [9] - 马上消金发行"25安逸花1A"票面利率1.90%为最低 [10]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监管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并研究提高ABS注册额度 [10] - 6家消金机构注册资本未达10亿元监管红线通过ABS实现轻资本运营 [10] - 2025年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预计消费贷款ABS发行利率保持低位 [11] - 消费市场复苏有望推动ABS发行规模稳定增长更多机构将进入市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