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药
icon
搜索文档
派格生物上市不足半年破发30% 流血上市背后的资本绝境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52
上市表现与资本困境 - 公司于2024年5月27日登陆港交所,首日股价暴跌25.9%,一个月内累计下跌43.2%,当前股价较发行价破发30% [1] - 募资总额仅3亿港元,其中基石投资者占比65.82%,公众流通市值仅1.02亿港元,导致股价流动性风险加剧 [2]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现金及等价物0.49亿元,金融资产1亿元,但计息借款达1.1亿元,资金链压力显著 [2] 战略失误与研发滞后 - 2022年科创板上市失败后转战港股,错失三年发展窗口期:研发投入从2022年2.8亿元锐减至2024年0.95亿元 [3] - 核心产品PB-119上市时间从2021年推迟至2023年才递交申请,双靶点/三靶点GLP-1管线因资金不足停滞在临床早期 [3] - 当前PB-119在减重适应症临床进度落后于替尔泊肽等竞品,先发优势丧失 [3][4] 投资者困境与市场挑战 - 早期投资者收益惨淡:E轮投资者6年仅浮盈21%,F轮投资者成本与现股价持平 [4] - 1.02亿港元微小流通盘存在减持闪崩风险 [4] - GLP-1赛道竞争白热化,诺和诺德、礼来占据主导地位,公司PB-119仅糖尿病适应症待批,减重领域进度落后且面临专利悬崖威胁 [4] 商业化前景与生存压力 - 当前11港元股价与破发30%的走势反映市场对其商业化能力的质疑 [4] - 公司需通过管线价值证明以获得下一轮融资,否则将面临生存危机 [4]
昔日“生长激素之王”跌落神坛,长春高新赴港上市能否破局?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4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34.66亿元、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分别下滑7.55%和43.01%,为近十年来首次业绩"双降"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再跌44.95%,股价自2021年高点已连跌五年 [1] 核心业务冲击 -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贡献超八成利润,但2024年浙江市场水针剂价格从每支1000元骤降至300元(降幅70%),导致金赛净利润暴跌40.67%至26.78亿元 [2] - 公司转向长效水针剂避险,但面临特宝生物、诺和诺德、安科生物等竞争对手入局 [2] 多元化战略问题 - 百克生物受GSK竞品冲击,2024年营收净利双腰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仅106万元(同比暴跌98%) [3] - 地产业务剥离失败,2023年24.2亿元剥离计划因可转债发行失败告终 [3] - 华康药业净利增38.8%,但一季度利润仅0.12亿元,难以支撑整体业绩 [3] 运营策略矛盾 - 2024年销售人员暴增58%至4995人,销售费用攀升至44.39亿元 [4] - 同期研发投入26.9亿元但流失65名研发人员,呈现"重销售轻研发"态势 [4] 战略转型尝试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IPO与海外市场突围,2024年海外收入仅1.3亿元 [5] - 业内质疑缺乏重磅产品支撑的国际化合作可行性 [5]
00后「保命新四样」
投资界· 2025-07-23 15:48
以下文章来源于吴晓波频道 ,作者巴九灵 吴晓波频道 . 这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带领"巴九灵"们运营的知识平台,这里汇聚了400多万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拒绝屌丝文化的新中产。 健康意识觉醒。 作者 | 巴九灵 来源 | 吴晓波频道 (ID: wuxiaobopd ) "舌苔偏厚,体质寒湿,肝火旺,建议少吃辛辣、冰饮。" 下午时分,26岁的白领小陈对着手机摄像头伸出舌头,屏幕那端的AI医生瞬间给出了这样的反馈。 这不,最近巨头们如火如荼的闪购战,让不少人真切体验了一把奶茶自由。网络上,关于"冰箱塞满奶茶""两天九杯冲上头"的分享不 胜枚举,但也敲响了年轻人的身体警钟。 在"求医AI"前,小陈刚好收到了动态血糖仪APP弹出的"血糖飙升"警告。 图源:小红书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咖啡消耗量近10年内增长了167%,消费者偏好带奶、带糖、带小料的花式咖啡;奶茶消费同样也是,超8成用户 一周消费2—3次,甚至高于3次,高频消费的同时还爱搭配软欧包食用。 当这样的"甜蜜轰炸"成为日常,直接催生了一个热词——咖啡病。 所谓"咖啡病",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指一种新式"亚健康状态",可以表现为心慌、头昏、疲惫、暴饮 ...
汉邦科技(688755):国内色谱纯化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
东莞证券· 2025-07-23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5元和1.3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41倍和35倍 [2][6][6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专注色谱分离纯化产品领域,掌握“一心两核多用”色谱技术,我国小分子液相色谱设备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公司拥有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是国内色谱纯化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 - 公司概况:成立于1998年,是高新技术企业,以色谱技术为核心,掌握“一心两核多用”色谱技术,实际控制人为张大兵,拥有3家全资子公司 [11][12] -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情况:构建了丰富色谱产品矩阵,有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两大类产品线,还开展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研发,规划建设产业化基地 [15] - 公司近几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2020 - 2024年,营收从3.02亿元增长至6.91亿元,GAGR为22.96%;归母净利润从0.09亿元增长至0.79亿元,GAGR为69.31%,得益于政策支持、研发实力等 [20] - 公司近几年盈利能力有所提高:2020 - 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总体上升,期间费用率逐年降低,带动盈利能力提高 [28] 全球色谱纯化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 色谱纯化概况:色谱柱分分析型、半制备/制备型和生产级色谱系统,液相色谱在药物研发各阶段及多领域有重要应用;在生物药研发、生产等环节,分析色谱和工业纯化技术都发挥重要作用 [30][34] - 小分子液相色谱系统和色谱介质市场规模情况:2026年全球小分子液相色谱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达77亿美元;2018 - 2023年中国小分子液相色谱设备市场规模从16亿元增至27亿元,预计2027年达52亿元;全球和中国色谱介质市场规模均呈增长趋势 [39][40][43] - 多重因素促进色谱纯化设备市场发展:下游生物制药行业需求提升带动市场增长,新应用场景催生新需求,进口替代趋势加速助力国内市场发展 [50][51][52] 公司拥有领先的品牌优势,产品得到市场认可 - 公司拥有领先的品牌优势:在国内色谱分离纯化设备市场份额居前列,是多个协会理事单位,获批省级研发平台,有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56] - 公司拥有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一系列核心技术,搭建全面色谱设备产品矩阵,提供应用工艺解决方案,在国内市场地位领先 [57] - 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占比较高:2023年我国小分子液相色谱设备市场中,汉邦科技市场份额约12.7%;生产级小分子液相色谱系统市场中,汉邦科技占有率达39.2% [58] 投资建议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预计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5元和1.3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41倍和35倍 [61]
市场监管总局:禁止武汉用通收购山东华泰制药股权
快讯· 2025-07-23 15:41
市场监管总局禁止武汉用通收购山东华泰制药股权 - 市场监管总局禁止武汉用通医药有限公司收购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股权 [1] - 申报方提交的解决方案表明其愿意采取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状态 [1] - 此项经营者集中在中国境内盐酸罂粟碱注射剂市场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1] 市场监管总局的责令措施 - 2026年1月22日以前,武汉用通需向无关联关系的第三方转让其间接持有的山东华泰制药股份 [1] - 若有特殊情况导致股权转让无法完成,应提前向市场监管总局申请并说明理由 [1] - 如在规定期限或市场监管总局同意延长的期限内未能找到买方,应委托剥离受托人寻找合适的买方并完成股权转让 [1] - 股权转让完成前,武汉用通不得以任何方式参与山东华泰制药的经营管理 [1] - 2025年9月30日前,解除与青海制药等经营者之间的盐酸罂粟碱原料药代理协议,解除前不得执行相关协议 [1] 武汉用通的最终控制人承诺 - 武汉用通的最终控制人主动承诺未来不再在盐酸罂粟碱原料药、盐酸罂粟碱注射剂领域从事经营者集中 [2] 市场监管总局的监督检查 - 市场监管总局有权监督检查武汉用通及其最终控制人履行上述义务的情况 [2] - 武汉用通及其最终控制人如未履行或违反上述义务,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作出处理 [2]
康弘药业(002773):更新报告:眼科龙头守正出奇,新药管线多领域进发
中泰证券· 2025-07-23 15: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眼科基因疗法登上国际舞台,安全性略优于主要竞品,公司围绕眼底病变布局多款新一代产品,在研基因疗法及高浓度康柏西普有看点,有望进军海外市场,高浓度康柏西普获批上市后有望推动眼底病变产品国内业务长期稳健发展 [6] - 积极拓展新领域,多款差异化新药处在 BD 风口,在眼科领域以外有多款新药获批临床试验,均处于国际前沿领域,鉴于稀缺性,均具备出海潜力 [6] - 预测公司 2025 - 2027 年有望实现营业收入 49.4/54.6/57.0 亿元,归母净利润 13.6/15.1/16.3 亿元,考虑到公司主业稳健,创新药研发管线进入兑现期,显现创新转型成效,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眼科基因疗法登上国际舞台,安全性略优于主要竞品 - 公司围绕眼底病变布局基因疗法、高浓度康柏西普等新一代产品,沿长效化方向开发,法瑞西单抗凭借给药间隔拉长优势,2024 年全球销售额达 38.64 亿瑞士法郎(约合 44.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8%,表明长效化眼底病变用药商业价值 [9] - 全球在研基因疗法进度领先的 RGX - 314 已读出数据预示赛道前景,但仍有突破空间,主流注射方式操作难度大,全球竞争格局呈倒勾状,仅三家公司处在临床 III 期阶段 [10] - 公司在研眼科基因疗法 KH631 在 ARVO 首次亮相,安全性临床数据相比主要竞品 RGX - 314 略有优势,临床前数据表明其超长效潜力 [11] - 公司在 ARVO 2025 公开多款眼科基因疗法相关研究,除 KH631、KH658 外,还有临床前阶段的抗 C5 单抗和 PEDF 双靶基因疗法、AAVv128 - sCD59 [14] - 公司曾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基因疗法载体相关文章,研发团队生成的 AAVv128 表现出显著的转导效率提升 [15] 积极拓展新领域,多款差异化新药处在 BD 风口 - 公司自年初以来在眼科领域以外有多款新药获批临床试验,包括脑胶质瘤疗法、产后抑郁口服药、双载荷 ADC KH815、止痛用 NaV1.8 抑制剂等,均处于国际前沿领域,具备出海潜力 [18] - 脑胶质瘤疗法中,β - 榄香烯胶束制剂、β - 榄香烯白蛋白制剂相较于已上市的榄香烯注射液艾利能安全性有明显提升 [18] - 双载荷 ADC KH815 已入选 AACR,I 期临床试验获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公开的专利显示其解决 DXD - ADC 耐药的潜力 [18]
四环医药(00460):再生新品落地,医美边界不止
华福证券· 2025-07-23 15: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华福证券对四环医药维持“买入”评级 [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四环医药再生新品发布,为国内唯一合规双再生针剂持有者,不止于应用,迈向美学方案综合治疗时代,平台化与渠道力是优势,医美业务有望进一步放量,且历史业绩包袱逐步出清,创新药商业化逐步兑现 [2][4][5] - 医美新品上市加强管线协同与业绩兑现度,调整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23.2/34.4/47.3亿元(前值为23.2/32.4/43.7亿元),预计增速为22%/48%/37%,归母净利润为0.6/5.3/7.8亿元(前值为0.6/4.6/6.9亿元),对应2026年业绩PE为22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动态跟踪 - 7月19日四环医药发布3款自研医美新品,PLLA童颜针分斯弗妍和回颜臻两款,采用独特工艺,微球粒径控制均一、降解速率稳定;PCL倾研粒径均一,引导胶原再生,支撑力优、黏弹性高,注射不位移 [3] - 渼颜空间提出【SMART皮肤整体管理方案】,涵盖多阶段解决皮肤问题,公司已有多类产品布局可联合提供美学方案 [4] - 医美企业核心壁垒在于优质管线和B2B2C渠道管理,四环医药构建60余款产品矩阵,核心单品乐提葆肉毒覆盖全国多地医美机构,多款产品已上市,3款再生新品上市强化管线协同能力 [5] - 传统制药业务前期受集采影响基本体现,仿制药业务有望触底企稳,创新药板块优势凸显,多款创新药产品上市或在研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及增速分别为23.2亿元(22%)、34.4亿元(48%)、47.3亿元(37%),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分别为0.6亿元(未提及)、5.3亿元(未提及)、7.8亿元(未提及),对应2026年业绩PE为22倍,维持“买入”评级 [6]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3 - 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18.61亿元、19.01亿元、23.19亿元、34.4亿元、47.2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15%、2%、22%、48%、37%;净利润分别为 - 0.54亿元、 - 2.17亿元、0.63亿元、5.28亿元、7.8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7%、 - 301%、129%、736%、48% [7] - 给出了各年EPS、市盈率、市净率等数据 [7]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各年相关财务数据及比率,如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0.4%、22.0%、48.3%、37.4%,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301.1%、129.1%、736.4%、48.2%等 [11][12]
利津农商银行:接力式金融服务激活科创企业新动能
齐鲁晚报· 2025-07-23 15:17
公司动态 - 山东道合药业有限公司年产1400吨特色原料药项目投产,实现塞来昔布、利伐沙班等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质量提升、降本增效和链条延伸 [1] - 公司在项目筹备初期面临资金回笼不及时问题,利津农商银行5天内投放1000万元科创贷,满足扩大生产和链条升级的资金需求 [4] - 公司行政总监王群表示,自2017年成立以来,利津农商银行在公司每次资金周转时都提供及时帮助,成为成长路上的重要合作伙伴 [4] 行业金融支持 - 利津农商银行聚焦战略新兴行业,构建贯穿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接力式"金融产品供给体系,激发科技型企业新活力 [5] - 该行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重点对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创新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5] - 截至6月末,利津农商银行为全县35家科创企业投放贷款近7亿元 [5]
ST诺泰财务造假被罚 6月底招商基金摩根国寿安保持股
中国经济网· 2025-07-23 15:00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1] - 公司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及上市许可人权益的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技术转让款最终来自公司对浙江华贝的增资款 [1] - 公司在2023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募集说明书》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披露了虚假的2021年度财务数据 [3][4] - 公司实际控制人赵德中组织、指使公司从事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和在公开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5] 行政处罚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 [6] - 公司因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被处以4340万元罚款 [6] - 综合两项违规行为,公司被处以总计4740万元罚款 [7] - 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被处以总计1300万元罚款 [7] - 其他相关责任人赵德毅、金富强、谷海涛、徐东海、童梓权分别被处以500万元、330万元、300万元、150万元、300万元罚款 [7] 市场影响 - 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由"诺泰生物"变更为"ST诺泰"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共有8家基金公司持有公司股票,合计持股923.3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2.93% [10][11] - 招商基金旗下10只产品合计持股733.06万股,占公司流通A股的2.46% [11] - 招商基金在7月21日将公司股票估值价格下调20%,从40.98元调整为32.78元 [11]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2021年5月科创板上市,发行5329.595万股,发行价15.5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8.30亿元,净额7.25亿元 [8] - 公司2023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43,400万元,期限6年,募集资金净额4.26亿元 [9] - 两次募资共计募集12.64亿元 [10] - 公司上市发行费用1.05亿元,其中保荐机构南京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6638.54万元 [9]
信达生物(01801):二代IO重磅潜力凸显,全球化Biopharma扬帆起航报
国投证券· 2025-07-23 14: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对应 6 个月目标价 108.0 港元 [3][5][9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重磅二代 IO 基石药物 PD - 1/IL - 2α双抗海外授权潜力大,有望驱动公司从中国 Biopharma 向全球化 Biopharma 转型 [1] - 公司创新药布局形成以肿瘤领域为核心,代谢、自免、眼科三大领域为补充的丰厚研发管线,两大核心产品 PD - 1/IL - 2α双抗 IBI363、玛仕度肽进入兑现阶段,未来 IO + ADC、自免&代谢早期 FIC 管线推进值得关注 [1] 各目录总结 二代 IO 重磅潜力凸显,全球化 Biopharma 扬帆起航 - 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创新药物,截止 2025 年 7 月有 16 个产品获批上市,2 个品种在 NMPA 审评,4 个新药分子进入 3 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15 个新药品种进入临床研究 [10] - 公司与多家国际合作方达成 30 多项战略合作 [10] - 核心管理团队汇聚跨学科顶尖人才,背景覆盖多领域,为公司创新与全球化战略提供驱动力 [11] - 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前三大股东合计持股约 16.52%,创始人俞德超持股 7.71%,机构股东为国际知名投资机构 [14] - 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4 年营收增至 94.22 亿,同比增长 51.8%,有望实现 2027 年 200 亿元销售指引 [16] - 公司利润呈亏损收窄态势,2024 年 Non - IFRS 利润和 EBITDA 转正,预计 2025 年实现盈利 [19] - 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 26.81 亿元,同比增长 20.3%,投入产出效果显著 [21] 创新药布局 - 公司创新药布局覆盖肿瘤、代谢、自免、眼科 4 大板块,形成以肿瘤为核心,其他三大领域为补充的研发管线 [22] - 肿瘤领域已有 12 款药物获批上市,包括信迪利单抗等,还有 CTLA - 4 单抗、PD - 1/IL - 2 双抗等 2 个产品在 3 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 [23] - 代谢领域 GLP - 1R/GCGR 双靶产品玛仕度肽已获批上市,降血脂产品托莱西单抗已获批并纳入医保,痛风、高血压领域产品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32] - 自免领域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已获批上市,IL - 23p19 单抗匹康奇拜单抗有望 2025 年获批上市,还布局了 CD40L、OX40L 等靶点 [36] - 眼科领域 IGF - 1R 单抗替妥尤单抗获批上市,有资格参加 2025 年医保谈判,IBI302 等产品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38] 重磅出海潜力产品 - PD - 1/IL - 2α双抗 IBI363 已在关键 2 期临床,2025 年有望启动多个 3 期临床,具有同时阻断 PD - 1/PD - L1 通路和激活 IL - 2 通路功能,在多种模型中展现良好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39] - IBI363 是α偏向性设计,能更精确有效地靶向和激活肿瘤特异性 T 细胞,降低毒性,具有更优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47] - 当前全球范围内 PD - 1/IL - 2 双抗主要为βγ偏向性,IBI363 是唯一已在关键 2 期临床的α偏向性双抗,竞争格局良好 [50] - IBI363 有望以 IO 耐药领域为基本盘向一线治疗迈进,在 IO 耐药的 NSCLC、黑色素瘤、结直肠癌等瘤种读出早期优异数据 [53] - 从全球开发进度、竞争格局、早期临床数据、MNC 需求程度、潜在海外市场空间等维度看,IBI363 海外授权潜力大 [63] 国内市场重磅产品 - 玛仕度肽超重/肥胖适应症已获批上市,2 型糖尿病适应症已在 NDA 阶段,有望 2025 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具有多重代谢获益 [65] - 国内多靶点 GLP - 1 开发热度高,玛仕度肽占据国产首发领先位置,未来有望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67] - 玛仕度肽减重效果优异,48 周安慰剂校正后相对基线减重 14 - 15%,还能降低多个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 [70] 未来核心关注点 - IBI363 海外授权潜力大,是公司向全球化 Biopharma 转型的关键节点,有望驱动公司转型 [74] - 分析已获批和即将获批上市管线放量节奏,2027 年产品销售收入 200 亿元指引有较大可能性完成,国内市场基本盘稳固 [77] - 公司在研的自研肿瘤创新药管线聚焦 IO 多抗、ADC 领域,未来两类药物联用开发值得期待,有望成为肿瘤领域海外市场下一个突破点 [79] - 自免和代谢领域布局多个高潜力早期产品,均为具备 FIC 或者 BIC 潜力的分子,后续推进值得关注 [8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9.0 亿元、157.5 亿元、204.0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7.0 亿元、18.4 亿元、29.2 亿元 [3][91] - 采取 DCF 法估值,公司价值约为 1687 亿元,对应 1846 亿港元(汇率 1.09),核心假设包括总收入增长、毛利率、WACC、永续增长率等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