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搜索文档
报名!外泌体 · 水凝胶: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材料新路径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活动概述 - 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持续报名中 包含验证中心项目启动会、动物实验与创业、医疗器械创新、医美行业交流等多领域专题活动[1] - 成果路演环节将展示八大处整形医院专场推介项目 涵盖八大处整形美容产业论坛、医美投资分论坛、注册与申报分论坛等专业板块[1] 技术前沿 - 外泌体与水凝胶结合成为皮肤组织再生关键技术路径 外泌体具有生物活性与信号调控功能 水凝胶具备生物相容性与可控递送能力 两者融合为慢性创面、术后修复、医美损伤干预提供新材料解决方案[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军歌博士团队在外泌体与智能水凝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等顶尖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4项)[5] 核心议程 - 14:00-14:15由八大处整形集团副总经理姚贵金介绍概念验证中心及转化成果 该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整形外科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平台 聚焦材料、器械、药械结合类创新[4][5] - 14:45-15:30陈军歌博士进行主题分享 内容涵盖外泌体在皮肤再生中的作用机制、水凝胶递送系统的材料设计逻辑 以及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服务于临床与市场[5][6] 活动详情 - 时间定于2025年7月11日14:00-16:30 地点在北京朗诚大厦线下举行 无线上直播[7] - 主办方为八大处整形医学概念验证中心 采用免费报名+限额审核机制 目标参会者包括皮肤修复、生物材料、医美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医生、科研人员及投资人[7][10] - 自由讨论环节设置六大核心议题 包括外泌体技术挑战、水凝胶应用差异、医美产品路径区分、产业转化关键环节等[9][10]
美容护理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焕新,变革
东海证券· 2025-07-08 16: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美护行业符合悦己需求,消费者对情绪价值追求提升带动悦己型消费升温 化妆品可挖掘国货Alpha机遇,医美关注细分赛道,个护拥抱渠道红利且产品升级有空间 [114] 各部分总结 行情复盘 - 新消费概念兴起,截至2025年6月末美容护理板块累计上涨6.90%,跑赢大盘6.87pcts [7] - 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业绩分化 头部公司稳健增长,新兴材料赛道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个护品牌稳定发展 [9] 化妆品 - 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虹吸效应强,2025年1 - 5月限额以上化妆品同比累计增长4.1%,较2024年全年的 - 1.1%有所提升 [18] - 2024年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7746.45亿元,同比下滑2.83%,进入成熟期 [19] - 整体渠道红利放缓,线上流量见顶,进入精细化运营;美妆与线下融合需求兴起,国货品牌积极重返线下 [30] - 消费焦点转移到产品本身,拥有核心产品力的品牌与国际大牌表现突出,国产品牌积极创新 [35] - 海外国际大牌发展久,品牌矩阵丰富;国内品牌矩阵多集中中低端市场,有发展空间 [41] - 国内化妆品发展经历“国际品牌主导→新锐品牌突现→国货龙头崛起”,国货市占率持续提升,2024年达55.7% [45] - 618大促周期拉长,平台竞争加剧,综合电商销售总额同比+15.2%,四大平台美妆GMV同比增长超10% [51] 医美 - 中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快速增长,注射类/能量源类未来5年CARG有望高速增长 [55] - 国内医美合规化程度提升,具备合规产品的公司有先发优势,上游新产品获批引领下游需求 [56]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技术领先,原料可靠性获认可,原料出海推动行业发展,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 [65]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竞争格局良好,获批三类械产品少,多家企业布局 [66] - 再生材料功效强、客单价高,2025年获批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加剧,规模有望持续拓展 [75] - 肉毒素功效主打除皱、塑形,受其他市场变化影响小,国内获批6款产品,市场竞争将加剧 [80] - 锦波生物大单品薇旖美产品实力强,拟与养生堂合作加速技术研发 [83] - 爱美客三类械产品多,嗨体发展空间足,“濡白 + 如生”天使前景可期,在研管线有望贡献新增量 [85] 个护 - 2025年上半年个护行情表现强劲,消费者健康护理意识加强,行业有成长空间 [91] - 个护品类线上化率偏低,成长空间大;抖音平台渗透率快速提升,有望推动电商增长 [97] - 润本股份是婴童&驱蚊赛道领军企业,践行研产销一体化战略,加速全渠道建设 [98] - 登康口腔专注抗牙齿敏感领域,多品牌布局,线下渠道稳定,线上电商渠道占比提升 [107] - 百亚股份卫生巾产品营收毛利率双增,渠道端线上抖音表现突出,线下加速全国化扩张 [112] 投资建议 - 化妆品关注国内化妆品龙头且产品矩阵丰富的珀莱雅、产品高速放量的上美股份、聚焦高端奢侈彩妆的毛戈平 [114] - 医美关注重组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国内医美龙头且在研产品丰富的爱美客 [114] - 个护关注婴童&驱蚊双轮驱动的润本股份、专注抗敏口腔赛道的登康口腔、优质卫生巾白马百亚股份 [114]
价值研究所|卷字号!医美玩家开始“资质卡位”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2:57
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正迎来产业边界重构的关键时刻,未来胜出企业需兼具医疗级研发深度、消费市场敏捷度和全链路整合能力 [2]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382亿元,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14.5% [6] - 医疗器械类敷料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253.8亿元,复合增长率30% [8] 企业动态 - 四大医药流通巨头(国药、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均已布局医美领域,其中九州通2016年通过投资爱美客切入,2024年合作医美服务机构达10560家(同比+84.81%) [3][5] - 华润医药与昊海生科合作构建"研发-生产-渠道"全链路,国药与艾尔建美学合作完善产业链,上海医药引入法国VIVACY高端产品 [3][5] - 钟睒睒通过杭州久视和养生堂斥资34亿元战略入股锦波生物,持股比例合计达10.58% [5][6] 业务表现 - 九州通医美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8.51亿元(同比+120.47%),近三年复合增长率111.64% [7] - 美妆企业加速布局"械字号"产品,敷尔佳已上市,福瑞达、巨子生物、华熙生物、贝泰妮等推出医用修复产品,珀莱雅推出首款医用敷料并计划入驻药店渠道 [8][10] 竞争策略 - 美妆企业切入医美领域主要路径包括:投资并购型、技术延伸型、品牌跨界型、渠道融合型、医研共创型 [10] - "械字号"产品因门槛高、溢价能力强(单片售价15-35元)成为企业新增长点,替代"妆字号"低价竞争 [10] - 行业共识认为长期胜出者需打通"医研产销服"全链路生态,注重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非单纯营销 [10][11]
价值研究所|卷字号!医美玩家开始“资质卡位”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2:46
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正迎来产业边界重构的关键时刻,药企、美妆企业等不同势力加速入局,未来胜出企业需兼具医疗级研发深度、消费市场敏捷度和全链路整合能力 [1]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382亿元,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14.5%,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市场规模2026年预计达253.8亿元,复合增长率30% [9][12] 药企布局 - 四大医药流通巨头(国药、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均已进入医美领域,其中九州通2016年通过投资爱美客切入,2024年合作医美服务机构达10560家,同比增长84.81%,医美业务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120.47%,近三年复合增长率111.64% [3][5][9] - 华润医药与昊海生科合作构建"研产销"闭环,国药与艾尔建美学合作完善产业链,上海医药引入法国VIVACY高端产品 [5] 跨界资本 - 农夫山泉老板钟睒睒通过杭州久视和养生堂战略入股锦波生物,投资34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10.58% [6][7] 美妆企业转型 - 美妆企业从"妆字号"转向"械字号"竞争,医用敷料单片售价15-35元,敷尔佳已上市,福瑞达、巨子生物、华熙生物、贝泰妮等推出医用修复产品,珀莱雅推出首款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贴并布局OTC渠道 [12][13] - 绽妍生物递交新三板公开转让说明书冲刺挂牌 [12] 竞争策略 - 企业切入医美领域主要途径包括:投资并购型、技术延伸型、品牌跨界型、渠道融合型、医研共创型 [15] - 未来行业将更注重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非营销,全链路生态型玩家有望胜出 [15]
一支童颜针,卖了14亿
投资界· 2025-07-08 11:06
收购交易概述 - 爱美客以1.9亿美元(约13.86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85%股权,交易后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59.5%股权[4][5][6] - REGEN估值约15.97亿元,收购增值率达1344.12%,增值额2781.09亿韩元[7] - 爱美客计划在18个月后收购剩余15%股权,实现完全控股[8] 标的公司情况 - REGEN核心产品艾塑菲(童颜针)2024年在中国上市两个月销售约2万支,单支售价超万元[4][6] - 公司2023年营收151亿韩元(约80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92亿韩元(约5000万元人民币)[7] - 产品线包括面部用AestheFill和身体用PowerFill,均含PDLLA微球可刺激胶原蛋白再生[6] 收购战略意义 - 此次为爱美客上市后首次重大跨境并购,标志国际化战略启动[10][11] - 可整合双方研发生产资源,推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仅占比0.05%[10][11] - 补充现有产品矩阵,公司自研童颜针"濡白天使"2024年贡献营收12.16亿元(占总收入40.18%)[10] 行业并购趋势 - 医美行业上市公司加速并购扩张,如华熙生物收购胶原蛋白企业益尔康51%股权[11]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增多,涉及医美、服装、电子等多个领域[12] -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快速获取优质资产应对市场竞争压力[11]
深度 | 美妆如何攻克医美渠道“高墙”?
FBeauty未来迹· 2025-07-07 21:32
医美渠道竞争格局 - 目前已有超20家美妆企业开启"医美+生美"的双美布局模式,医美渠道竞争日益激烈化[2] - 中国合规专科医美机构数量为18584家(不含公立机构及民营综合),主要分布在华南珠三角、华东长三角、西南成都重庆区域[6][7] - 医美机构分为三类:公立医院(高端手术类)、大型连锁民营医院(服务种类齐全)、中小型民营医院及诊所(轻医美为主)[5] 美妆企业医美渠道布局现状 - 华熙生物医美机构覆盖数量达7000家,巨子生物进入约1700家公立医院和3000家私立机构[8] - 贝泰妮旗下瑷科缦覆盖600余家医美院线,创尔生物创福康进入1000多家公立医院和2700多家私立医院[8] - 国际品牌如修丽可已扩张至近1100家医美渠道,雅诗兰黛海蓝之谜进入高端医美院线[10] 双美融合趋势 - 生活美容与医学美容融合是大势所趋,反映消费者对更科学、更有效护肤方案的追求[7] - 多家品牌开设融合服务诊所,如修丽可SKINLAB全球旗舰店、至本澄穆医疗美容诊所、优时颜UNISKIN MED旗舰中心等[13][14] - 线上平台如新氧已按双美融合趋势对产品进行分类,推出自研护肤品牌轻漾[22] 医美渠道关键成功要素 - 产品需具备合规性和实际功效,拥有临床数据及文献支持[20] - 需建立专业信任链,通过医研共创树立专业形象[16][26] - 需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效果协同、专业医疗背书、全周期管理解决方案[18] 行业挑战与机遇 - 美妆品牌面临专业化属性建立、技术储备、渠道资源承接等挑战[24] - 医美企业布局生美领域存在品牌认知局限、渠道管理挑战、研发周期长等问题[22] - 未来机遇在于轻医美后市场、妆械联合、下沉市场专业平权、AI个性化定制等方向[27] 未来竞争方向 - 竞争将从蓝海步入红海,关键在于技术研发和医研共创构建的专业壁垒[29] - 需聚焦"专业信任重构"与"服务场景延伸",真正赋能医疗场景[26][27] - 赢家需将"专业信任"深植渠道,用"真实临床价值"赢得背书,回归医疗本质[30]
高考结束,扎堆整容
盐财经· 2025-07-07 17:23
医美行业市场概况 - 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达3500-4000亿元 Z世代贡献62%消费份额 年均支出2.8万元远超80后群体 [7] - 华熙生物 爱美客 昊海生科构成"医美三剑客" 凭借高毛利率和规模被称为"女人的茅台" [9] 消费群体特征 - 高中毕业生主要诉求为解决皮肤问题 如痘痘 痘印 毛孔粗大 常将医美列入毕业愿望清单 [25][26] - 大学毕业生更关注形象提升 希望通过外貌改善增强求职竞争力 存在心理补偿效应 [26] - Z世代医美消费呈现低龄化趋势 18岁高考生成为最早一批整形人群 [6][24] 技术趋势与产品演变 - 轻医美取代传统手术成为主流 注射类项目占比提升 材料涵盖玻尿酸 PLLA 羟基磷灰石等 [27][29] - 光电仪器技术升级使鼻梁塑形 面部紧致等可通过射频 超声等非手术方式实现 [29] - "妈生感"审美流行 追求自然效果 手术接受度下降 恢复期缩短至3个月以内 [29][36] 行业风险与消费者行为 - 非正规渠道注射导致医疗事故频发 如鼻尖坏死案例显示消费者风险意识薄弱 [32][33] - 社交媒体加剧容貌焦虑 标准脸模板导致审美趋同 年轻人盲目追求双眼皮 高鼻梁等特征 [52][53] - 部分消费者存在过度整形现象 如多次鼻部修复手术 反映心理需求未被满足 [52] 消费动机与社会影响 - 医美行为从功能性需求转向心理需求 成为年轻人掌控生活的象征 [49][54] - 术后消费者社交自信度显著提升 如楚瑜主动发布自拍 叶子减少汇报紧张感 [37][46] - 行业面临价值观重构 需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 避免强化单一审美标准 [54][55]
荣获“ESG创新实践卓越企业”,四环医药(0460.HK)“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迈向盈利
格隆汇· 2025-07-07 09:38
ESG投资趋势与公司认可 - 全球ESG投资加速主流化,ESG表现优异的企业在创新能力和长期韧性方面更具优势,能创造更稳定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1] - 四环医药荣获"格隆汇金格奖·ESG创新实践卓越企业",体现对其可持续发展实践和高增长医美与创新药领域成就的认可 [1] 医美业务表现与战略 - 2024年医美业务收入达7.44亿元,同比增长65.4%,产品矩阵覆盖填充、塑形、光电设备及皮肤管理等60余款产品 [3] - 自主研发的"少女针"和"童颜针"获批国家III类医疗器械,7月19日将进行产品上市直播 [4] - 光电设备业务重点拓展,Sylfirm X获FDA和NMPA双认证,疗效和安全性获广泛认可 [4] - 在研III类产品线包括胶原蛋白、水光针等,预计未来1至3年内陆续获批 [4] - 渠道网络覆盖全国370个城市,合作医美机构6200余家,采用"直营+代理"双轨模式 [6] - 通过全资收购美国子公司加速国际化,产品已在印尼和马来西亚上市,重点开拓巴西及中东市场 [6] 创新药研发进展 - CDK4/6抑制剂吡洛西利片获批两大适应症,是国内首个获批单药用于HR+/HER2-晚期乳腺癌后线治疗的CDK4/6抑制剂 [8] - 吡洛西利单药治疗mPFS达11个月,联合氟维司群二线治疗mPFS达14.69个月,安全性优于同类产品 [9] - 安奈拉唑钠肠溶片是国内首个完全自研PPI创新药,具有差异化代谢和排泄特点 [10] - ALK抑制剂XZP-3621的NDA获受理,用于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0] - 轩竹生物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1] 生物药领域突破 - SGLT-2抑制剂脯氨酸加格列净片获批上市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12] - 国产首仿药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和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获批上市 [12]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降糖适应症处于Pre-NDA阶段,减重适应症完成临床III期入组 [12] - 与英国、印度、巴西企业达成授权协议,推动降糖药物进入全球市场 [12] - 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完成美国FDA登记 [1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今年涨幅超60%,但估值仍具吸引力 [13] - 在手现金储备近40亿元 [13] - 目标2025年实现收入约23亿元,整体营业利润扭亏为盈 [13] - 总市值99.29亿,总股本91.94亿 [14][15]
新氧科技(SY):动态点评报告:轻医美业务高速成长,战略转型成效明显
国海证券· 2025-07-06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氧集团战略转型跨过拐点进入新氧2.0阶段 从交易撮合信息平台向产业平台发展 轻医美业务高速成长 [4] 报告内容总结 公司概况 - 新氧2013年创立 最初以线上社区模式连接用户与医美机构盈利 近年受综合平台分流和内容电商冲击 开启从线上流量中介向线下服务实体的战略转型 [6] - 创始人金星多次创业聚焦女性赛道 CFO赵晖兼任奇致激光董事长 奇致激光助力新氧推进产业上下游纵向整合 [6][7] 业务发展 - 制定连锁千店计划 门店定位高性价比 主要位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 过去一年持续在核心一线城市加密 单店营业情况良好 公司通过优化中台系统和全产业链垂直整合降低成本 支撑“高质低价”策略 [7] - 2025Q1线下业务爆发性增长 线上业务占比下降 医美治疗服务收入同比大增 预计2025Q2继续增长 多家医美中心实现月度运营现金流为正 核销项目、付费用户和活跃用户数大幅增长 [7] 市场表现 - 最近一年新氧表现远超标普500 1M涨幅239.21% 3M涨幅319.90% 12M涨幅234.25% [3] - 截至2025年7月3日 当前价格3.25美元 52周价格区间0.66 - 4.07美元 总市值32573万美元 总股本7709.29万股 成交额232867万美元 换手率13.59% [3] 事件动态 - 6月30日新氧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内部信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新氧青春诊所31家在营门店成中国门店数量最多轻医美连锁品牌 连锁业务收入6月成集团收入最大业务板块 [4]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25H1收官国货表现分化,毛戈平等领衔增长-202507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1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化妆品医美行业: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H1收官国货表现分化,毛戈平等领衔增长,6月抖音国货品牌持续分化,韩束、毛戈平、绽家等品牌6月取得超50%增长,可复美、瑷尔博士等品牌6月GMV下滑 [3] - 25年1 - 5月化妆品社零累计增速4.1%,相比去年同期提升2pct,需求端稳健复苏,叠加板块业绩分化、新消费助推,25H1板块估值和业绩双击,618大促国货强者恒强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观点 - 本周化妆品医美板块表现弱于市场,2025年6月27日至7月4日,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0.6%,申万化妆品指数下滑1.5%,弱于申万A指2.7pct,申万个护用品指数上涨0.7%,弱于申万A指数0.4pct [3][4] - 本周板块表现前三的个股为依依股份(+4.9%)、倍加洁(+3.7%)、丸美生物(+3.3%);后三的个股为锦盛新材(-21.7%)、拉芳家化(-6.5%)、诺邦股份(-3.8%) [5] 近期重点关注 重点回顾 - 化妆品医美行业25Q2业绩前瞻,25年1 - 5月化妆品社零累计增速4.1%,需求端稳健复苏,618大促国货强者恒强,奠定Q2业绩基础 [10] - 化妆品25Q2/25H1前瞻,上美股份预计25H1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6%/+25%;丸美股份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22%/+28%;珀莱雅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0%/+15%;毛戈平预计25H1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38%/+35%;若羽臣预计25Q2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70%/+75%;巨子生物预计25H1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25%/+20%;润本股份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5%/+15%;福瑞达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0%/+10%;贝泰妮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5%/+10%;上海家化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0%/扭亏为盈;华熙生物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0%/10% [11][12][14] - 医美25Q2前瞻,爱美客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 - 10%/-10%;朗姿股份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8%/+8%;复锐医疗科技预计25H1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5%/+0% [14] - 母婴25Q2前瞻,孩子王预计25Q2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0%/+70% [14] 行业电商数据 - 展示了部分重点国货品牌25年6月和25H1在抖音的GMV及同比数据,如韩束6月GMV 7.2亿元,同比53%,25H1累计GMV 37.4亿元,同比4%等 [16][19] 行业社零数据 - 25年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合计20.3万亿元,同比增长5.0%,1 - 5月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合计1889亿元,同比增长4.1%,单5月零售额435亿元,同比增长4.4%,预计25H2增长提速 [20] 行业动态及公司公告 化妆品医美板块行业热点新闻 - 植物医生亮相CCTV - 1《大国品牌》栏目,深耕高山植物护肤,获专利212项,2022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超3%,石斛兰系列获“全球石斛兰护肤品零售额第一”认证 [23] - 巴黎欧莱雅联手Meta,推出人工智能工具Beauty Genius并即将接入WhatsApp,能提供美妆指导、诊断、试妆、推荐产品等服务 [24] 近期重点上市公司公告 - 爱美客已实际控制韩国REGEN Biotech,Inc.公司日常运营,其控股子公司完成95%交易对价款支付,已将标的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8] - 长春高新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29] 欧睿行业数据 - 中国护肤品市场,2024年规模达2712亿元,同比下滑3.7%,公司口径市占率前十榜单中国货占5席,合计市占率16.6%,品牌口径中国货有5个进入前十,预计25年国货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34] - 中国彩妆市场,2024年规模620亿元,同比略增0.4%,公司市占率口径国货在前十榜单中占5席,合计市占率17.2%,品牌口径中毛戈平、卡姿兰、花西子进入前十 [36] 机构持仓 - 据24Q4报告,美容护理行业重仓配置比例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31位,化妆品医美板块机构持仓中,巨子生物持股总市值20.5亿元(-4%),持股总量4443万股(-5%);爱美客持股总市值19.0亿元(-30%),持股总量1040万股(-9%)等 [38] 解禁数据 - 敷尔佳2025年8月1日解禁9.30万股,稳健医疗2025年9月16日解禁40661.4万股 [41] 估值表 - 展示了美容护理行业部分公司的股价、总股本、市值、归母净利润、PE及评级等信息,如珀莱雅股价81.00元,25E归母净利润18.2亿元,PE 18,评级买入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