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潮玩
icon
搜索文档
何愚×曹曦×胡博予:新造的人
36氪· 2025-07-04 18:34
新一代创业周期开启 - 新一代创业周期正在开启,更多素未谋面的创始人将被识别和认知[3] - 三位投资人投资的泡泡玛特王宁、宇树科技王兴兴、霸王茶姬张俊杰都是过去几年才大范围浮现的创业者[3] - 这些投资故事证明了投资行业最美妙的"人的流淌"的发生[3] 三位明星创始人的特质 - 泡泡玛特王宁:艺术和商业的融合,兼具审美与商业创造力,对门店细节成本有精确计量[7][8][9] - 宇树科技王兴兴:纯粹、专注、热爱机器人领域,务实且有远大理想[11] - 霸王茶姬张俊杰:蜕变式成长,从边缘创业者快速成长为行业领导者[12][13] 投资人的判断标准 - 关注创始人底层能力:战略思考能力、勇于挑战、自我觉察[15] - 早期投资需要"click moment",信息损耗是行业难以规模化的原因[16][17] - 优秀创始人的共同特质:善于做正确决定和建设高效能组织[17] 行业观察与趋势 - 消费行业需要既感性又理性的创始人[10] - 科技行业与消费行业对创始人特质要求不同[10] - 人性迭代缓慢,是消费投资中不变的因素[41] 投资人的自我认知 - 投资人需要保持平视视角,既不仰视也不俯视创业者[31] - 投资行业是在观察鲜活的当代商业史[43] - 创业和投资本质是与有质量的人共同做有长久意义的事情[44]
上海市消保委:上半年处理消费者投诉150113件,同比增长18.2%,盲盒、手办相关网购投诉值得关注
快讯· 2025-07-04 17:00
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处理消费者投诉150113件,同比增长18.2% [1] - 推进企业先行和解249621件 [1] - 商品类投诉100737件,占投诉总量的67.1% [1] - 服务类投诉49376件,占投诉总量的32.9% [1] 商品类投诉细分 - 服装鞋帽投诉22810件,居商品类投诉首位 [1] - 家居用品投诉17572件,居商品类投诉第二位 [1] - 家用电器投诉7966件,居商品类投诉第三位 [1] 服务类投诉细分 - 互联网服务投诉8650件,居服务类投诉首位 [1] - 交通运输投诉4308件,居服务类投诉第二位 [1] - 美容美发投诉3216件,居服务类投诉第三位 [1] 投诉性质分析 - 合同问题占比最高,达52.09% [1] - 售后服务问题占比18.57% [1] - 质量等其他问题占比29.34% [1] 重点行业分析 - 潮玩相关投诉2749件,主要问题为商家延迟发货和质量问题售后推诿 [1] - 二手平台交易火爆,商品真伪验证成为主要难题 [1]
山姆和LV,突击同一个战场
36氪· 2025-07-04 16:15
中文播客行业现状 - 中文播客数量从2020年6月的1.1万档增长至2024年6月的4.2万档,呈现井喷式发展 [2] - 明星名人和数字游牧民将播客作为声音日记本和创业平台,推动内容多样化 [2] - 奢侈品品牌GIADA和欧莱雅等知名企业开始将播客作为营销主战场 [3] 品牌自制播客概况 - 过去五年间超过30个品牌/公司开始自制播客,涵盖奢侈品、互联网、零售等多个行业 [6] - 品牌自制播客分为两类:实用价值型(职场、理财主题)和精神世界型(品牌理念挂钩) [7] - 订阅量较高的案例包括飞书《组织进化论》、华夏基金《大方谈钱》、GIADA《岩中花述》等 [7][8] 品牌选择播客的原因 - 播客具有深度内容和陪伴属性,能培养高粘性用户群体 [11][12] - 播客听众画像为90后、00后占比近70%,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超70%,本科以上学历超90% [12] - 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流程灵活轻量,文本编辑和内容设计难度不高 [14] 播客制作方法论 - 成功播客需兼顾专业价值(开拓视野)和情感价值(陪伴感) [16] - 女性议题播客注重主持人个人故事和共情能力,如《岩中花述》展现陈鲁豫的B面 [17] - 职场类播客强调嘉宾分量和专业性,需进行深度背调和话题挖掘 [18] - 金融类播客需平衡合规与趣味,将专业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讨论 [19] 品牌播客的挑战与对策 - 面临"出圈"难点,需降低专业内容理解门槛,寻找听众共鸣点 [20] - 金融类播客减少专业术语使用,从普通听众关注点切入 [20] - 人文类品牌需深入理解消费者情感,从听友反馈中获取灵感 [20] 品牌自制内容趋势 - 品牌营销从"大水漫灌"转向"去销售化"的内容营销,建立信任感 [9] - 头部品牌更注重通过播客传递品牌理念,而非直接流量转化 [10] - 优质内容应追求本质价值而非营销目的,好内容自带传播属性 [21]
从银发课堂到潮玩IP:量子之歌(QSG.US)的ESG价值共生实验
格隆汇· 2025-07-04 14:16
ESG资产管理与企业价值 - 全球ESG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0万亿美元,ESG从边缘议题跃升为核心引擎,对企业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均产生积极作用[1] - ESG表现与企业价值呈高度正相关:麦肯锡指出高ESG得分公司运营效率提升10%-20%,MSCI数据显示高ESG评级公司资金成本平均低40个基点[1] - 量子之歌获"ESG社会责任卓越企业"奖项,体现其通过银发经济与潮玩业务构建"商业-社会"共生体系[1][3] 潮玩赛道布局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2025年达877亿元(同比+15%),全球规模预计520亿美元,Z世代情绪消费驱动行业从小众转向大众[4] - 量子之歌通过并购Letsvan切入市场,核心IP"WAKUKU"北京首发2小时售罄,公主IP"又梨ZIYULI"累计销量超300万件[6] - 渠道策略创新:北京朝阳大悦城快闪活动结合限量款与明星互动,社交平台热度显著,沉浸式卖场模型加速复制[6] - 国际化首站落地泰国,联合名创优品推广限量款"甜心兔"与"象吨吨",目标打造全球潮玩领导品牌[7] 银发经济战略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比22%),银发经济规模2024年8.3万亿元(同比+16.9%),2035年预计超30万亿元[8] - 量子之歌通过千尺学堂平台提供适老化服务:双师教学模式结合AI技术(如书法评估系统),线下开展陶艺研学、武当山养生游学[10] - "时光合伙人"计划激活退休人员智慧反哺社会,形成"免费课程引流+市场化服务变现"的健康消费闭环[10][11] 双轨业务协同效应 - 潮玩与银发经济形成全年龄层覆盖:潮玩瞄准Z世代情绪消费,银发业务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共同构建ESG价值生态[4][8][13] - 商业模式创新:社会责任内化为产品基因,将人口结构变化转化为代际融合与文化传承的商业机遇[14]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LABUBU,心爱之物体现社会文化与情绪
第一财经· 2025-07-04 09:54
宠物也好,手办也好,某类活动也好,把爱灌注到身边的物,似乎就不会流失消散。物不会让你失意,不会背 叛。 潮流玩偶LABUBU火爆全网,在世界各地被抢购并出现短缺,很多人觉得看不懂。 当网友们盯着手机,想要抢一张"苏超"的票,本能心态可能是想凑个热闹,因为网上层出不穷的新梗让人欲罢不 能。"苏超"的魅力已经大大超越业余足球比赛本身,成为一个大省和十三个城市的名片。很多人也想弄明白这是 怎样运作发生的。 市场营销学者阿伦·阿胡维亚在新书《心爱之物:热爱如何联结并塑造我们》中说,我们对事物的爱缘于它们创造 了我们的身份认同,连接了我们关心的人。 阿胡维亚尝试展示事物如何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是谁,想要成为谁,以及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可以帮助我 们读懂当代社会的一些现象,更好地理解对物的热忱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阿胡维亚给了"物"一个相对更广的定义,除了物品,也包括活动。 有人感叹:"如果我们像LABUBU这么丑,还被那么多人喜欢,就好了。"在爱相对稀缺、很多年轻人自称"能量 低"的当下,把爱留给身边的物,成了普遍现象。 宠物也好,手办也好,某类活动也好,把爱灌注到身边的物,似乎就不会流失消散。物不 ...
泡泡玛特为什么不务正业?
36氪· 2025-07-04 08:31
泡泡玛特业务多元化战略 - 公司正在向潮玩以外的多个行业扩张 包括珠宝首饰、家电、影视内容等 [1][20][18] - 已成立独立珠宝品牌POPOP 产品价格区间319元-2699元 最高端18k金项链售价19800元 [1][16] - 正在招聘家电领域人才 涉及咖啡机、电水壶等小家电项目 被列为公司重点品类业务 [20][26] 珠宝业务发展现状 - POPOP定位时尚轻奢首饰 采用S925银、贝珠、锆石等材料 设计风格分为活力浪漫和复古质感两类 [3][14] - 消费者反馈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粉丝接受定价 但大众认为设计原创性不足 存在模仿痕迹 [3][11][14] - 供应链采取轻资产模式 核心工厂产能锁定99%以上 不直接买工厂而是加强管理 [16] 跨界业务逻辑分析 - 选择珠宝行业因其与潮玩文化契合度高 首饰可作为IP元素载体 提升用户穿搭价值感 [1][7][16] - 家电行业选择基于中国成熟产业链 2024年行业收入1.95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24][25] - 跨界模式参考奢侈品牌发展路径 通过生活方式延伸提升品牌宽度 [18][25][27] 未来发展潜力 - 公司拥有较大试错空间 IP矩阵价值提升带来更多可能性 [29] - 中国制造业效率优势明显 新品牌建立速度远超全球市场 [27] - 可能整合迪士尼IP运营、小米性价比营销、名创优品渠道等多重模式优势 [27][28]
潮玩风云:一半神话,一半泡沫
36氪· 2025-07-03 20:28
行业概况 - 中国潮玩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泛娱乐玩具市场规模达1018亿元,预计2029年达2121亿元 [6] - 截至2025年5月,国内潮玩相关企业达2.23万家,其中2025年1-4月新增3443家 [6] - 行业呈现显著二八效应,头部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6] - 潮玩行业市盈率从2024年8倍涨至15倍,入局门槛升至亿元级别 [12] 头部企业动态 - 泡泡玛特股价因Labubu系列补货价格腰斩,6月19日下跌5.33%,市值蒸发467亿港元 [4] - 泡泡玛特创始股东蜂巧资本5月清仓1191万股,套现22.64亿港元 [4] - 52TOYS三年亏损近2亿元,2024年营收仅为泡泡玛特五分之一 [11] - TOP TOY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5%,但仍不足泡泡玛特三分之一 [11] 资本运作与IPO - 2025年1月布鲁可8个月内完成港交所挂牌 [7] - 2025年5月铜师傅文化、52TOYS相继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7] - 名创优品计划推动Top Toy香港IPO,融资目标3亿美元 [7] - 万达与儒意联合投资52TOYS 1.44亿元 [4][12] IP竞争格局 - 52TOYS 2024年授权IP"蜡笔小新"贡献六成营收,GMV超3.8亿元 [14] - 名创优品年均上新3000款产品,占据80%授权市场 [13] - 量子之歌2.35亿元收购Letsvan 61%股权,主要因其自有IP"WAKUKU" [18] - WAKUKU联名款盲盒48小时售罄,二手市场溢价超300% [24]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1-7月东莞玩具出口额超120亿元,覆盖100多个国家 [25] - 泡泡玛特通过Lisa带动的Labubu热潮打开东南亚市场 [25] - "娃三岁"进军越南4个月销售额达251万元 [28] - Heyone黑玩东南亚零售规模破亿元,盲盒销量超百万 [28] - 若态旗下品牌在欧洲发展迅速,Rolife社群成员达2.5万 [28] 商业模式挑战 - 潮玩IP开发路径与内容IP生长规律相悖,需从产品倒逼情绪 [16] - 授权模式导致52TOYS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负至-825.5万元 [14] - TOP TOY因追求"大而全"导致品牌差异化不足 [11] - 泡泡玛特成立影视部门推出Labubu动画,尝试延长IP生命周期 [18] 典型案例 - 酷乐潮玩"豚豚崽"卡皮巴拉在曼谷带来日均超万客流,单月收益550万元 [2] - WAKUKU通过明星营销快速走红,618包揽天猫盲盒热销榜前三 [21][24] - Blackpink沙特演唱会显示中东流行文化消费潜力,门票二手价达6916元 [30][32]
人货场重构消费生态,聚焦新消费机遇
华泰证券· 2025-07-03 20:27
报告核心观点 消费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变革,在政策、技术和消费者需求驱动下呈现高质量增长和多级分化态势。内需“压舱石”地位巩固,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有望提振下半年消费。看好国货崛起、情绪消费、银发经济、AI+消费四大主线共振带来的投资机会,推荐相关领域核心标的[1][2][4]。 “人、货、场”变革驱动新消费崛起 人 - Z 世代“悦己”需求推动情绪与体验消费扩容,超半数消费为奖励自己[17][19] - 2023 年“她经济”规模超 10 万亿,不同年龄段女性消费呈现代际差异[20] - 老龄化放大“银发产业”供需敞口,消费从“生存型”向“享乐型”转型[21][26] 货 - 产业链与文化自信推动高品质国货崛起,国货护肤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9] - 感官体验成品牌价值核心,视觉、味觉、嗅觉、触觉体验升级受关注[32] 场 - 互联网催生新消费场景,线上即时零售等模式涌现,消费路径精准转化[40] - 网购与直播成重要消费场景,2025 年 1 - 5 月网上零售额高个位数增长[41] - 用户注意力转向短视频与直播,私域流量兴起,营销模式去中心化[47][49] 内需“压舱石”地位巩固,政策支持再添活力 政策导向 -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强化提振内需,需求端提升消费意愿,供给端强调多元发展[50] - 政策密集出台,涵盖补贴、投资、消费贷贴息等多方面协同发力[54][55][56] 政策效果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成效显著,2025 年 5 大品类带动销售额 1.1 万亿元[57] - 数字消费增长提速,1 - 4 月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 8.4%[57] - 服务消费景气度不减,1 - 4 月重点监测网络服务消费同比增长 12.1%[57] 四大主线共振 国货崛起 - 供需注重质价比,国货品牌在多领域涌现优质龙头,占领消费者心智[59] 情绪消费 - 需求层次升级推动市场扩容,潮玩、餐饮、新型烟草等品类受益[61] 银发经济 - 2023 年市场规模突破七万亿,消费升级,相关行业和公司有望受益[64] AI+消费 - AI 赋能企业降本提效,智能硬件与 AI 技术结合创造新成长空间[66] 主线一:国货崛起——产品力升级为基,渠道变革为矛 美妆 - 行业大盘边际复苏,抖音增长快,护肤、彩妆香水、个护清洁部分品类增速亮眼[67][68] - 部分企业把握渠道与品类红利,如丸美生物线上转型,营收和净利率提升[71] - 板块估值修复,距 21 年高点有距离,未来聚焦创新与外溢[73][76] 医美 - 需求端景气待修复,供给端产品扩容,材料多元化[86][87] - 企业打造多元产品矩阵,出海成新方向,如爱美客并购拓展国际化[91][92] 黄金珠宝 - 市场扩容,消费分化,精品金饰渗透率提升,公司估值向品牌商重塑[93][98][106] 个护 - 市场规模大且增长,电商驱动,消费者注重功效与质价比[110][111] - 女性护理产品升级,国货崛起,口腔护理国货通过差异化突围[119][125] 纺织服装 - 社零和出口增长,品牌服饰运动鞋服景气,城市奥莱发展,纺织制造看好龙头[134][135][150] 主线二:情绪消费——既能“悦己”,又是“社交货币” IP 潮玩 - 市场规模增长,新兴品类崛起,企业创新成长,如泡泡玛特等在细分领域领先[154] - 上半年新兴品类高景气,板块估值上行,下半年龙头引领创新、破圈、出海[159][173] 餐&饮 - 上半年供需理性,龙头经营分化,下半年龙头差异化破局,注重质增[184][191] 新型烟草 - 全球加热烟草市场空间广,HNB 产品迭代升级,思摩尔国际有望受益[198][202] 主线三:银发经济——需求升维、供给创新、政策规范 酒旅 - 上半年休闲游景气,商旅平淡,酒店表现峰谷分化[207][210] - 下半年酒店马太效应或强化,关注旅游结构化增量[214] 家居 - 2025 年地产数据承压,家居需求磨底,但国补政策带动零售增长[223][227] - 板块估值受政策与数据影响,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的欧派家居[231][232] 主线四:AI+消费——技术迭代,新工具赋能运营提质增效 AI 融合 - 政策与技术驱动“AI+消费”,技术嵌入消费全链路,提升运营效率与体验[235] 新型零售 - 消费情绪谨慎,零售行情分化,部分企业基本面出现拐点[241][245] - 看好零食量贩等新模式,关注传统零售龙头业绩拐点[251]
消费头部品牌系列研究洞察【6】——超10倍增长的股市黑马:泡泡玛特如何从“杂货铺”成为全球瞩目的消费神话?
36氪· 2025-07-03 19:17
股价表现与市值增长 - 2024年2月公司股价为16港元 2025年6月12日创下283 4港元历史新高 总市值最高达3661亿港元(约3350亿元人民币) 两年实现超10倍增长 [1] - 2025年市值突破3600亿港元 LABUBU系列贡献30 4亿元营收 [6][10] 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 - 用户平均单次消费达228元 其中62%用于重复购买同系列盲盒 通过"期待-惊喜/落空"机制激发购买成瘾性 [1] - 限量发行与隐藏款机制(概率0 69%)赋予产品稀缺性 初代LABUBU拍出108万元天价 部分联名款二手溢价达30倍 [6] - 从"盲盒公司"转型为"全球全品类IP生态集团" 目标打造可复制的文化资本运营系统 [10][11] 全球化与营收结构 - 2024年港澳台及海外营收50 7亿元 同比增长375 2% 收入占比提升至38 9% 业务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 [10] - 授权IP收入占比12 3% [4] 营销与社交传播 - Blackpink成员Lisa发布LABUBU系列自拍导致泰国市场断货 蕾哈娜等名人带货推动TikTok粉丝单月增长68% [2] - 明星效应与海外流量倒灌引发全球社交媒体现象级传播 [2] 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 - 2018年门店突破300家 2020年港股上市 2022年北美首店开业 2023年首家主题乐园开业 [10] - 战略方向包括资本化 全球化 深度IP运营 计划成为"中国的迪士尼" [6][10] 行业定位与挑战 - 被市场称为"年轻一代的茅台" 但需应对潮流周期性与IP生命周期风险 [1][6] - 需建立更稳固的IP运营体系 通过多形态发展维持品牌文化生命力 [6]
泡泡玛特回应“6300万英镑英国买楼”:假消息
新华网财经· 2025-07-03 18:50
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否认以6300万英镑收购伦敦牛津街大楼的传闻,内部人士称该消息为假消息 [1]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摩根大通看好泡泡玛特在中国IP商品市场的领导地位,认为Labubu是崛起中的"超级IP" [3] - 摩根大通预测泡泡玛特2025年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52%,2025至2027年海外销售年复合增长率为42%,2027年海外销售额占比将达到65% [3] - 摩根大通预计2024至2027年公司销售和盈利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4%和56% [3] - 建银国际首次给予泡泡玛特"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256港元,对应未来12个月预测市盈率约50倍 [3] - 建银国际预测2025至2027年公司收入和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8%和44% [3] - 6月9日泡泡玛特股价盘中创253港元历史新高,收盘报250.8港元,上涨2.45%,市值接近3400亿港元 [3] 创始人动态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7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超过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的169亿美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