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陕西汉中守护秦巴生态 生态经济产值达1168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7:17
水生态保护与绿色转型 - 汉中市实施60个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网建设项目,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系统性保护,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以上,全市优良水体达100% [1] -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79%,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 [1] - 推进企业和园区绿色循环化改造,创建国家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7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7% [1] - 生态经济产值达1168亿元,涵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 [1]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集中打造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绿色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发展大健康、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 - 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1] 中医药与绿色能源产业 - 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统筹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提取、生物医药、药食同源等产业扩能提质 [2] - 一季度绿色能源产业产值增长6.3%,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页岩气勘探开发等项目建设 [2] 数字产业与低空经济 - 实施电竞超算云等90个数字产业项目,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增长8.3% [2] - 谋划实施"人影"无人机制造等42个项目,推动无人机研发制造,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链 [2]
【金融街发布】人民银行等五部门: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新华财经· 2025-05-12 17:43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政策要点 科技创新产业支持 -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票据贴现产品并增加票据融资支持,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1] - 鼓励银行业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1] - 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科创企业[1] 高端制造产业支持 - 支持政府引导基金聚焦南沙重点产业及关键共性技术清单,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投放[1] - 鼓励金融机构接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健全信息共享与确权机制[1] - 支持制造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科创票据,探索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1] 数字产业发展支持 - 支持建设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融合的数据算力中心、研发认证中心[2] - 支持广州数据交易所完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与香港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加强合作[2]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领域应用[4] 海洋和未来产业支持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支持力度[2] - 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高技术产业[2] - 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2] 青年创新创业支持 - 支持港澳居民及创业企业享受当地创业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扶持政策[2] - 便利港澳创业青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2] - 支持金融机构吸纳港澳居民就业、实习[2] 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 有序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银行范围,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3] - 稳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3] - 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推进征信产品互认[3] 绿色金融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完善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4] - 加强企业碳账户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服务[4] - 支持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及可持续债券[4] 航运金融发展 - 引导航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5] - 加快航运保险发展,研发创新型航运保险产品[5] - 支持金融机构为航运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5] 跨境资管中心建设 - 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5] - 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5] - 稳步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5] 国际租赁和保理业务 - 支持商业保理公司探索发展国际保理业务[6] - 取消船舶和飞机境外融资资本金限制[6] - 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对项目公司进行外币直接借款[6]
专家学者看2025中国经济增长点(经济形势理性看)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24
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 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8个百分点,贡献率超50% [2] - 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4%,占消费支出比重达43.4% [4] - 文娱旅游消费带动效应显著:电影票房244亿元(同比+48%),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3.9% [4] - 数字技术支撑服务消费升级:AI诊疗、虚拟试衣间等新业态涌现 [5] 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 - 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先,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11.6% [7] - 数字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5G基站达439.5万个,用户普及率75.9% [8] - 人工智能产业形成完整体系:国产AI产品超百款,大模型在电子/制造等领域落地 [9] -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需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 [10] 绿色低碳产业动能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超40%,动力电池产量同比+54.7% [11]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风光装机超火电 [12] - 绿色产品出口强劲: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43.9%) [13] 外贸韧性提升 -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额10.3万亿元(同比+1.3%),出口额6.13万亿元(同比+6.9%) [1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1.1%,美国市场依赖度从19.2%降至14.7% [15][16]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 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6.8%,装备/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0.9%/9.7% [18] - 智能制造爆发:工业机器人产量+26%,制造业技改投资+7.2% [18][20] -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11.5%,光纤制造等细分领域增速超20% [19] 乡村富民产业 - 一季度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7.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快增 [23][24]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城乡收入比降至2.27 [25]
海南自贸港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开放发展新格局
环球网· 2025-05-08 14:37
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开放发展 - 海南省国际数据综合服务中心已形成跨境加速、跨境专通、环球畅联、数据出境评估咨询四项核心服务,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1] - 海南自贸港正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开放发展新格局 [1]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海南推进"硬联通"工程,建成文昌至香港国际海缆、海口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两条连接香港和东南亚的境外海缆正在加快建设 [3] - 截至2024年底,海南基本实现"双千兆网络"城乡一体化覆盖,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千兆光网和5G网络通达率分别达到100%、91.7% [3] - 2024年10月工信部启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海南成为首批试点地区 [3] - 2025年2月两家外资企业获批成为海南自贸港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企业 [3] - 2024年12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施行,推动制度型开放 [3] - 海南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探索园区试点合作模式 [3] 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 数据跨境应用场景持续落地,数据要素市场化不断深化 [3] - 数据产品超市累计上架2500多款产品,交易额突破11亿元人民币 [3] - 海南正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开放发展的新引擎 [3]
国家数据局主持召开数字经济民营企业座谈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5-02 20:36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峰 会期间主持召开数字经济民营企业座谈会。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强化数据要素保障,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更好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同时,将持续强化与数字经济民营企业的常 态化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 政策环境。 会上,企业家们介绍了本企业和所在行业的发展情况,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 据局出台的有关政策落实情况谈了感受和想法,就下一步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稳增长稳就业等研提意见建议。企业家们表示,国内稳定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 持是企业能做好应对的核心底气,企业有信心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将外部压力转化为转型升 级的动力,实现更好发展。 刘烈宏与企业家们深入交流了当前及今后的国内外形势与市场需求变化,对企业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和回应。他表示,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赛道,正在成为 ...
普陀政府社会联动 共谋数字经济发展新蓝图
解放日报· 2025-04-30 14:02
海纳小镇定位与规划 - 海纳小镇是普陀区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的核心载体,占地2.32平方公里,定位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构建的孵化基地和跳板[2] - 通过布局海纳工程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发展先进计算、深度智能、元宇宙、数字广告等新兴产业[2] - 与杭州云栖小镇、无锡雪浪小镇形成"三镇联动"机制,构建长三角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格局[1] 数字经济产业集聚 - 海纳小镇及周边真如副中心已集聚约3000家数字经济企业,占区域企业数量20%,贡献近60%经济产出[2] - 成功落地上海市首个数字广告产业园,获评国家发改委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特色小镇清单[3] - 发布全国首个地市级数字化转型指数,吸引菲尔兹数学科学院中国中心等优质项目落地[3] 基础设施建设 - 区域内新建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其中三星级占比61.71%,中心区超低能耗建筑比例28.99%[3] - 设置H型地下车行通道和立体化公共空间,优化交通组织,建成2.5公里真如绿廊生态系统[3] - 建立"数智普陀"数据创新实验室,联合5所高校、16家大院大所、70个科创平台资源[12] 长三角协同发展 - 普陀区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7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数据合作机制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7][9] - 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累计投资47只子基金、52个直投项目,培育3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9] - 实现三省一市政务数据共享底座建设,支撑"一码通行"等跨区域应用场景[8] 数据要素市场化 - 搭建"828数据港"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流通,覆盖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12][13] - 企业案例包括收钱吧支付数据分析(日均处理百万级交易记录)、危化品光谱识别系统(180秒解码10万级数据)[12] - 通过政企合作降低中小企业数据处理成本,挖掘跨行业数据关联价值(如用水数据与文旅消费关联)[11] 全球合作与创新 - 海纳工程院与联合国机构合作,将AI城市治理方案推向全球,聚焦交通拥堵和热岛效应难题[14] - 计划推动数据跨境流通与应用,衍生新场景,强化上海国际数字枢纽功能[14] - 探索"人工智能+"创新机制,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深度融合[15]
福建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集中签约50个 总投资逾500亿元
快讯· 2025-04-29 22:13
在29日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50个福建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在福州集中签约,总投资 505亿元。此次集中签约旨在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效应,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局长郭文忠指出,此次集中签约聚焦数 字核心产业,50个项目中41个属于数字产业化项目,总投资达460亿元,投资比重超过90%。其中,10 亿元以上项目17个。(中国新闻网)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推“她经济”,金砖国家女性迎来崭新发展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21:51
金砖国家女性经济发展 - 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超过三成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1] - 女性在数字产业 医疗服务等领域表现突出 "她经济"成为重要推动力 [1] - 金砖国家女性工商联盟为女性参与国际商业合作搭建平台 覆盖2000年至今 [1] 女性科技领域突破 - 金砖国家女性科技参与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尤其在健康医疗和教育科技领域 [7] - 阿联酋女性创业者运用AI技术革新儿童眼科筛查 中国女性推动K12教育数字化转型 [7] - 全球建成1300多个巾帼科技创新工作室 149万女科技工作者服务覆盖4500万人次 [4] 中国性别平等进展 - 中国农村4416万妇女脱贫 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从72岁提升至80岁以上 [3] - 高校女生占比从35.4%跃升至50% 孕产妇死亡率降幅达75.6% [3] - 实施6400亿元小额贷款 助力849万妇女创业 直播行业女性主播占比近70% [4]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中国"丝路电商"为33国妇女创造就业 海外技能工坊培训超3.1万人次 [6] - 巴西COP30将制定性别行动规划 女性工作组纳入气候决策体系 [6] - 埃及通过"一带一路"提升妇女社会参与度 中国投资覆盖基建与化工领域 [8] 新兴市场消费潜力 - 巴西拥有2亿人口年轻消费市场 政治稳定且商业环境可靠 [8] - 埃及强调中国在港口 道路等基建领域的关键作用 带动工业发展 [8] - 金砖国家女性创业者正重塑医疗 教育行业格局 成为核心变革动能 [7]
没想到现在二线城市,起势这么猛
虎嗅APP· 2025-04-28 21:35
核心观点 - 一二线城市竞争格局正在重塑,强二线城市如成都、合肥、贵阳、重庆、武汉、宁波等通过差异化优势实现快速崛起,部分领域已超越一线城市[4][5][6][7][9][10][115][116] 城市发展分析 成都:楼市与产业双驱动 - 楼市表现:2024年一二手成交双双全国销冠,2025年一季度月均成交2.9万套超越上海;新房单价突破16.98万/平,2025年3月金融城交子馒华项目创单价纪录[13][16][18] - 土地市场:2025年3月底楼面价从1月3万跃升至4万+,开发周期压缩至2个月[20][21] - 产业优势:平原地理条件降低开发难度,产品力驱动市场(如麓湖项目2024年占据4000万级市场),形成四代宅等领先产品[23][24][26][27][31] - 人口辐射:常住人口2140万,辐射西部1.3亿人口;2024年外地购房占比超30%,其中川外占10%[34][35][37][39] 合肥&贵阳:人口回流典范 - 合肥表现:2024年常住人口突破1000.2万,增速1.51%超广深;2022年净流入24万大学生,农民工回流120万[53][54][57] - 产业布局:中科大+京东方+蔚来组合形成科技产业生态,2025年Q1汽车产量76.17万辆居全国第一[60][61][62] - 贵阳路径:大数据产业实现弯道超车,贵安新区聚集宁德时代、华为等龙头企业,创造本地就业机会[63][64] 重庆:消费市场跃升 - 经济数据:2024年社零总额反超上海,县域经济贡献显著(4个县级单位进入TOP10,永川区增速5.5%)[67][72][73] - 消费创新:解放碑商圈试点"即买即退税",奢侈品销售增长52%;荣昌区"卤鹅经济"带动线上销量增长105%[70][76] - 结构变化:2025年1-2月乡村市场零售额增速4.2%高于城镇3.1%[74] 武汉:产业转移枢纽 - 企业迁移:2025年1-2月净迁入企业296家全国第一,全年跨省市迁入5701家,吸引小米、华为等设立第二总部[83][85][86] - 区位优势:光谷光电子产业规模全球第一,覆盖全国50%市场份额;120万大学生人才储备[90][91] - 成本优势:中部土地及用工成本较东部低30%-40%,政策倾斜力度大[91] 宁波:制造业隐形冠军 - 经济基础:2024年GDP达18148亿元,舟山港年吞吐量13.77亿吨连续16年全球第一[97][99] - 产业深度:384家重点企业中110家市占率全球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前五[100] - 商业基因: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37位甬籍企业家上榜,22家企业总部设在宁波[110][111][112] 发展模式总结 - 差异化路径:成都靠产品力+人口辐射、合肥贵阳抓产业机遇、重庆深耕县域消费、武汉承接转移、宁波专注制造业[23][59][78][82][103] - 关键指标对比:合肥汽车产量超广东、成都房价比肩上海、重庆社零超上海、武汉企业迁入量第一[62][16][67][83] - 人口结构变化:强二线城市人口增速普遍超1%,一线城市出现负增长(上海减少7.2万)[45][48][53]
国家数据局函复同意7个地方开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3-13 11:38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 国家数据局同意天津、河北(雄安新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7个地区开展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1] - 试验区将聚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 [1] - 重点任务包括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适数化改革等5个方面 [1] 试验区重点任务 - 各试验区将梳理重要政策、重大改革、综合授权事项、预期成果、重大工程项目等清单 [1] - 编制具体建设方案并按程序报批后开展针对性试点试验 [1] - 探索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 [1] -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1] - 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1] 政策支持与推广 - 国家数据局将做好改革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 [1] - 加大对各试验区政策支持力度 [1] - 总结并宣传推广典型经验模式 [1] - 推动条件成熟的按程序转化为全国性政策制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