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
搜索文档
拼多多“千亿扶持”助力农研创新 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汇聚青年智慧共促农业可持续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06 23:12
赛事概况 -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浙江大学与拼多多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球农创客大赛决赛在杭州举行 共吸引全球97个国家519份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参赛[1] 获奖项目技术亮点 - 坦桑尼亚SafeSip团队获金奖 其禽业安全用水方案采用五级仿生超滤系统与太阳能IoT监测 试点数据显示家禽传染病下降67% 死亡率降低58% 月订购价6美元 4.5个月可回本[3] - 中国团队获银奖 开发AI养猪方案通过咳嗽声识别猪健康状况 可提前7天预警呼吸道疾病 已处理20多万条养殖数据 1名饲养员可年养1万头猪[3] - 美国PlantPulsePatch团队获铜奖 其植物生长预警系统通过纳米传感器捕捉微量气体 结合AI模型在症状出现前2-3天发出警报 预计降低病害损失50% 全球年损失减少超1000亿美元[3] 其他创新方案 - 匈牙利团队开发高空智能气球监测系统实现农田实时观测 乌干达团队利用太阳能技术支持灌溉与冷链 泰国团队结合卫星遥感与AI预测秸秆焚烧风险[5] 主办方战略布局 - 拼多多作为五年连续支持方 宣布未来三年依托千亿扶持计划发挥数字化优势助力农村地区 已联合举办数字农业创新训练营覆盖八国青年创业者[5] - 浙江大学与粮农组织通过大赛推动农业食物系统可持续转型 八成以上项目来自非洲亚洲和欧洲国家 主题契合联合国数字契约与粮农组织创新战略[6] - 粮农组织强调青年创新方案是应对气候变暖与资源减少的关键 将推动方案从试点走向全球落地 实现提升气候韧性与供应链效率的目标[6]
富邦科技:设立了“番茄公社”作为公司数字农业技术的展示窗口与集中示范样板园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2 21:1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布局数字农业配套服务模式 [1] - 致力于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覆盖种植端全流程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1] - 设立"番茄公社"作为数字农业技术的展示窗口与集中示范样板园区 [1] 业务发展机遇 - 精准把握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 在数字农业领域引进大量先进技术与产品 [1] - 全方位服务于客户的农业生产环节 [1]
陕西西咸新区“十四五”:锚定千亿级产业冲刺发展新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03:37
经济总量与增长 - 2024年西咸新区GDP突破1030亿元(含共管区)较2020年增长68.4% [3][4] - 2025年目标实现GDP超千亿、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的"三个千亿"目标 [3] - 2024年人均GDP从4.71万元跃升至7.54万元常住人口增至136.66万人 [3][4] - 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2%二季度增速提升至8.4%带动上半年直管区GDP达453.96亿元 [5][6] - 2023年直管区GDP达941亿元2025年有望站稳1100亿元台阶实现"五年两步跨千亿"发展 [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100家较2020年增长17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878家增长11.3倍技术合同交易额达377.89亿元增长4.8倍 [3][10] - 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破解"不敢转"难题开展"技术入股+现金入股""先使用后付费"等模式解决"缺钱转"问题 [7] - 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贡献纳入职称考核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1.4万人 [3][7][9] - 农链科技"点点帮农"平台覆盖全国10余省聚集5.2万个农场主5900余名帮农专家4500多家采购商 [8] - 农链科技"良田计划"将玉米种植拆分为139个管控节点实现亩均成本降215元亩产达800公斤 [9] 产业发展与集群建设 - 氢能产业聚集87家企业占陕西省半数以上形成制氢、储氢、运氢到燃料电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4][13] - 光伏产业链2024年上半年产值达197.3亿元同比增长65%形成以隆基绿能为龙头的百亿级支柱产业 [4][14] - 低空经济领域建设秦创原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探索鹰公司研发首款搭载卫星通信设备的中型无人机FS100实现1000公里外远程操控 [12][13] - 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通过3年建设打造全产业链条集群探索鹰为标杆企业应用于海洋海事、应急救援等领域 [12][13]
调研速递|湖北富邦科技接受多家投资者调研,聚焦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6 18:4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459.76万元 同比上升6.5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21.70万元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47,095.07万元 同比上升9.53% [3] 业务板块营收情况 - 农化助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641.49万元 同比增长5.62% [3] - 现代农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36.98万元 同比增长13.31% [3] - 境内营收36,505.79万元 同比增长5.10% 占比53.32% [3] - 境外营收31,953.97万元 同比增长8.16% 占比46.68% [3] 农化助剂业务发展 - 助剂产品坚持"精准化、绿色化、高效化、营养化"战略导向 [3] - 国内挖掘新客户并聚焦绿色高效定制化产品研发 [3] - 国外发挥全球化运营优势 布局欧洲、东盟等区域 [3] - 2025年上半年荣获"全球肥料助剂销量第一"称号 [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聚焦生物农业与数字农业领域 推出禾本科固氮等产品 [3] - 除重金属综合治理方案已完成小试验证 正推进工业化实验 [3] - 武汉双绿源开发行业领先的基因组智能育种系统 [3] - 禾本科固氮等产品完成产业化准备 通过多省份验证示范实验 [3] 数字农业布局 - 聚焦"生物技术+数字技术"双轮驱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3] - 在应城市三合镇建设数字农业产业园 打造国家级现代数字农业示范园 [3] - 数字化测土配肥领域优势突出 布局"土壤检测&土壤大数据+CMA+AI"项目 [3] - 武汉搜土开发"土壤数字地图"及相关数字化解决方案 处于国内示范应用阶段 [3] 国际市场拓展 - 2015年7月在荷兰设立Forbon Technology Netherlands Holdings Co Coöperatief U.A. [3] - 利用欧洲市场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3] - 富邦湘渝开拓新兴国际市场 [3] - 海外业务采取多元化结算策略降低汇率波动影响 [3] 战略发展方向 - 秉承用生物与数字技术赋能全球农业使命 [3] - 生物农业板块布局四大产品领域 建立全链条研发体系 [3] - 数字农业板块围绕农业大数据等领域布局 提供全流程产品与服务 [3] - 推行"1+X"战略营销模式 [3] 业绩影响因素 - 净利润下滑因加大核心技术战略性投入 [3] - 推进大面积示范推广项目导致费用增加 [3] - 海外市场扩张致产品周转期延长及应收账款增加 [3]
富邦科技(300387) - 300387富邦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6
2025-08-26 18:0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459.76万元,同比增长6.50% [7] - 境内营业收入36,505.79万元,同比增长5.10%,占总营收53.32% [7] - 境外营业收入31,953.97万元,同比增长8.16%,占总营收46.68%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21.70万元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7,095.07万元,同比增长9.53% [7] 业务板块表现 - 农化助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641.49万元,同比增长5.62% [2] - 现代农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36.98万元,同比增长13.31% [4][6][7][9] - 助剂业务获沙利文认证"全球肥料助剂销量第一"称号 [2]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重点开发新型多功能包裹剂、造粒助剂、挤压造粒增强剂等环保型助剂产品 [13] - 自主研发的除重金属综合治理方案完成客户小试验证 [13] - 生物农业布局微生物菌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及食品添加剂四大领域 [3] - 数字农业应用土壤检测大数据、精准灌溉AI及产量预估AI技术 [8] - 通过武汉双绿源开发基因组智能育种系统 [14]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海外重点布局欧洲、东盟及前独联体等战略区域 [2] - 采用"1+X"战略营销模式整合核心客户与多元渠道 [6] - 在荷兰设立合作社开展国际市场并购与技术合作 [10] - 在东南亚等新兴国际市场推行定制化解决方案 [6] - "天生旦"百万亩科技助农项目覆盖10余种作物,试验面积数万亩 [9][10] 风险与挑战 - 净利润下滑因战略性投入增加、示范项目推广及海外应收账款增长 [9][10][11] - 存在现金流短缺及商誉持续升高风险 [11] - 汇率波动通过自然对冲和多元化结算策略缓解 [12] 未来战略方向 - 以"生物技术+数字技术"双轮驱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3][4][6] - 打造"种肥药+生物技术+数字化"现代农业生态 [3][4] - 通过资源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改善盈利能力 [11][16]
隆平高科:子公司隆平开鸿的核心业务即聚焦数字农业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9:43
公司业务聚焦 - 子公司隆平开鸿核心业务聚焦数字农业领域 [1] - 通过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全链条 [1] - 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参与方创造价值 [1] 战略发展方向 - 推动数字农业服务实现可持续的商业闭环 [1]
21社论丨技术创新赋能,深圳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8:24
深圳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优势 - 深圳有20家企业上榜2024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数量位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 [1] - 深圳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26家 其中国家级14家 省级133家 [1] - 深圳跑出了全国最多的农业龙头企业 [1] 平台型农业企业运营规模 - 深农集团在22个国内城市及2个海外城市布局35个农批市场 年均交易额2500亿元 交易量3600万吨 [1] - 中农网线上平台服务15万多家企业 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千亿元 年营收超400亿元 [1] - 优合集团是全国最大肉类进口企业 年进口冻肉和水产超75万吨 [1] 农业科技创新布局 - 深圳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拥有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48个创新载体 [2] - 种业龙头企业育成23个主要农作物新品 [2] - 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保有量超过30万台 [2]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 农业从传统种植转向科技与平台主导 [1] - 发达国家采用"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模式 [3] - 全球领先农业集团依靠高研发投入保持竞争优势 [3] 中国农业现代化挑战 - 需要破解农业信息系统"数据孤岛"现象 [4] - 产业链整合度较低 农业生产缺乏规模经济 [4] - 终端品牌建设存在不足 [4] 深圳企业的战略机遇 - 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能力可解决农业发展的短板 [4] - 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提升农业效率与现代化水平 [4] - 将庞大生产力与市场资源充分发挥 让农民获得更多增值 [4]
孙东升:把握着力点 激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8-22 08:11
农业现代化发展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 加快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1] - 农业现代化仍是明显短板弱项 与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相比存在差距[1] - 加快促进农业科技深度发展 优先支持种业 农机装备 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等技术创新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和成果转化[2] 粮食安全保障 - 全方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落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1] -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统筹粮食生产和支持政策体系 调动农民和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1] - 通过稳面积 提单产 扩产能确保粮食安全[1] 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 健全财政投入 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持续投入保障体系 巩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长效机制[2] - 营造友好多元投入环境 充分调动各方投入积极性 提升投入效能和效果[2] - 投入需求极大 需打基础 利长远 补短板 调结构[2] 农业国际竞争力 - 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 形成农业生产贸易协调发展新格局[2] -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企业 由农业贸易大国向农业贸易强国转变[2] 要素保障与产业融合 - 统筹人力投入 物力配置 财力保障 推进乡村产业 人才 文化 生态 组织全面振兴[3] -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3] -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推进三产业融合发展[3]
把握着力点 激发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8-22 06:12
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 - 农业现代化是明显短板弱项 需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 劳动生产率以培育新动能[1] - 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统筹粮食生产和支持政策体系以稳定供给[1] - 优先支持种业 农机装备 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的技术创新[2] 乡村振兴投入与要素保障 - 需健全财政投入 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的持续投入保障体系以提升投入效能[2] -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3] -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挖掘多元价值实现三产业融合[3] 农业竞争力与国际合作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和成果转化 补上科技和装备短板[2] - 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 形成农业生产贸易协调发展新格局[2] - 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企业 实现向农业贸易强国转变[2]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组织嘉宾进行实地观摩 “山东农业技术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大众日报· 2025-07-27 09:11
数字农业技术应用 - 济南中科北斗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采用"天空地网"一体化融合技术,实现粮食生产全链条管理 [1] - "天网"利用卫星进行全域监测,实现分钟级高分辨率重访 [1] - "空网"通过无人机自动巡查和精准作业,24小时监控不受天气影响 [1] - "地网"集成30余种专项感知设备,实时捕捉土壤、气象等细微变化 [1] - 智慧大脑根据采集数据生成农事操作指令和决策报告 [1] 技术推广成效 - 该技术模式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万亩示范区实现粮食增产9% [1] - 示范区收益增值10%,减少机收机播、病虫草害等环节损失5% [1] - 联合国代表评价技术既高大上(卫星遥感应用)又接地气(实际提升种粮效益) [2] 乡村综合发展 - 王老村打造田园休闲、研学体验、智慧乡村等多功能综合体 [2] - 开发72处泉水资源,布局特色民宿、咖啡厅、非遗体验工坊等业态 [2] - 代表认为该村展现了中国乡村全面振兴成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