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开采

搜索文档
美国6月PPI报告揭晓:能源上涨、旅行住宿疲软
新华财经· 2025-07-16 21:36
核心通胀与货币政策 - 美国6月PPI年率录得2 3%,为2024年9月以来新低,低于市场预期的2 5% [1] - 6月最终需求PPI与5月持平,过去12个月累计上涨2 3%,显示生产者端价格压力可控 [2] - 核心PPI(剔除食品、能源和贸易服务)12个月累计上涨2 5%,连续6个月维持稳定,潜在通胀粘性较低 [2] - 数据强化了美联储维持利率或逐步降息的预期,成长股(如科技、新能源)可能受益于融资成本下降 [2] 细分领域价格表现 能源 - 6月最终需求能源价格上涨0 6%,其中汽油价格环比上涨1 8%,工业电力价格上涨2 7%,天然气供应价格飙升12 1% [3] - 12个月维度看,residential天然气价格累计上涨13 0%,能源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 [3] - 夏季用电高峰叠加天然气供应偏紧,可能支撑能源股(如天然气生产商、电力运营商)业绩 [3] 科技硬件 - 通信及相关设备价格6月上涨0 8%,过去12个月累计上涨6 0%,反映5G升级和数据中心建设需求释放 [3] - 电子计算机及设备价格12个月累计上涨2 6%,行业景气度稳步回升 [3] 物流 - 货运代理价格逆势上涨8 0%,反映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物流效率优化需求提升 [3] - 中间需求中的"运输与仓储服务"6月上涨0 2%,显示生产端物流活动活跃度回升 [3] - 跨境电商增长与制造业回流带动物流需求,货运代理公司和智能仓储解决方案提供商或迎来业绩拐点 [4] 消费服务与农产品 旅行住宿 - 6月旅行住宿服务价格大跌4 1%,为过去6个月最大单月跌幅,反映旅游消费回归理性和天气波动影响 [5] 农产品 - 鸡蛋价格6月暴跌21 8%,12个月累计涨幅收窄至15 8%,主要受供应过剩影响 [6][9] - 未加工鸡肉价格下降25 0%,禽类养殖企业可能面临短期盈利压力 [9] 上游原材料与中游制造业 - 中间需求未加工品价格6月上涨0 7%(1月以来最大涨幅),其中天然气价格上涨5 9%,屠宰牲畜价格上涨3 4%-4 3% [9] - 上游原材料价格可能逐步向中游制造业传递,具备定价权的工业材料供应商和库存周期低位的机械制造企业毛利率有望改善 [9]
塔里木油田:数字化让油气生产更智能
中国化工报· 2025-07-16 10:05
数智化转型战略 - 公司实施智能化油田建设方案,统筹推进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全面建设数智化新型生产单位 [1] - 公司树牢数智化转型"一把手"工程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1] 信息化补强工程 - 数字化团队收集21家业务管理部门63条数智化补强需求,按优先级排序并打造敏捷迭代式运维模式 [2] - 公司通过补强通讯网络、增强数据服务、提升计算存储、巩固网络安全夯实IT基础底座 [2] - 完成运销SDH光传输系统初步设计、数管平台实施方案、全栈信创云平台技术方案 [2] - 高质量完成大集中ERP系统上线实施,实现关键生产数据自动采集 [2] 数字化赋能成果 - 博孜智能气田建设示范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井站管网数据自动采集率达100%,井场与中小型站场无人值守率达100% [3] - 安全运行风险实现自动识别,一体化配产方案制定效率提升70% [3] - 149个中小场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前线用工减少17.9% [3] - 数智化试点建设获集团公司优秀评价 [3] 智能化技术应用 - 公司创新研发"小坦智答"智能问答平台,累计构建32个专业场景知识库 [4] - 平台形成跨6个业务领域的知识共享网络,累计服务用户超1.6万人次,日均问答量180余次 [4] - 平台实现"公有+私域"知识库融合,支持海量数据实时查询回复 [4]
中国最大海上气田这样建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5:32
项目投产与产能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于6月25日全面投产,23口水下气井全部投入生产,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2] - 气田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所产天然气通过香港、海南三亚、广东珠海等地陆岸终端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并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9][10] 技术挑战与突破 - 二期项目面临"深层、高温、高压"极端地质条件:总井深超6万米(相当于7座珠穆朗玛峰高度)、地层最高温度138摄氏度、最高压力69兆帕(家用高压锅的1000倍) [4] - 开发过程中形成5项世界首创的深水高压井钻完井关键技术,带动一批装备产品国产化,作业整体提效超30% [8][9] - 国产自研第一代脐带缆终端光连接器成功问世,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8] 开发模式与设施集群 - 首创"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开发模式 [9] - 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和5条深水脐带缆,构建作业水深跨度超1500米、地理跨度超170公里的超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集群 [9]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深海一号"是我国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 - 海洋原油增量占2024年全国原油增量的约八成,其中约2/3的海洋油气新发现集中在深水区 [6] - 项目技术体系未来有望带动宝岛21—1等深水复杂油气藏开发,提升海洋油气对国内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 [10] 团队协作与创新 - 采用"一井一策"策略,累计进行5轮超过1800组实验,研发国产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节约成本近亿元 [7] - 通过多专业协同、实时数据跟踪和远程决策,实现钻头在千米岩层中的精准穿行 [7]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凉”策百出破解高温生产难题
中国能源网· 2025-07-14 11:46
高温应对措施 - 公司采取"清晨开工、高温段休息、下午复工"的工作模式调整策略,避开正午高温时段 [3] - 检修现场配备清凉饮品和急救药箱,为员工提供防暑套餐 [3] - 增设夏季户外作业防护培训,涵盖预防、处置、防护三方面高温作业知识 [3] 设备管理创新 - 为气驱压缩机修葺防雨棚确保通风散热,防止机头高温 [4] - 给电焊机等设备搭建简易遮阳棚阻断阳光直射 [4] - 通过智能生产管控系统远程诊断问题,减少人工暴晒作业 [4] 生产运营成果 - 已完成35座集气站和4套净化装置检修,投产新井98口 [6] - 年产气量达62.19亿立方米,各项生产指标超计划完成 [6] 后勤保障体系 - 员工食堂推出"夏日清凉套餐",供应绿豆汤、西瓜等消暑食品 [4] - 医务室24小时值班提供健康服务 [4] - 建立"三级联保"责任体系实现高温作业监管全覆盖 [4][6] 技术应用亮点 - 西安集中监控中心通过智能系统远程调节井口阀门和加药量 [4] - 数智化建设成为战高温的"秘密武器" [4]
我国研发成功首套40兆帕高压离心式压缩机
观察者网· 2025-07-14 09:29
核心观点 - 中国石油首台完全国产化的40兆帕高压大排量离心式注气压缩机在塔里木油田牙哈储气库落地,标志着我国在储气库领域首次实现成套设备100%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 该设备将于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1] - 牙哈储气库是国内首座深层在役凝析气藏储气库,分两期建设,一期工作气量24亿立方米,二期建成后将形成50亿立方米的战略工作气量 [2] - 自主研发的高压离心式压缩机组日处理天然气量550万立方米,注气压力40兆帕,电机功率23兆瓦,大幅提升储气库注气效率 [2] - 设备机械运转和性能试验主要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5] 技术突破 - 公司联合沈阳鼓风机集团攻克高压缸体设计、高压转子动力学与密封技术、高效通流模型等关键技术,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部件及整机成套技术 [5] - 首创"变频电机+齿轮箱+高低压缸同轴"的紧凑型驱动方案,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投资成本 [5] - 应用窄三元叶轮电火花加工技术,研制出适用于高压、高效、小流量工况的模型级叶轮 [5] - 优化高压缸转子结构,采用"蜂窝结构+反旋流密封"组合技术,解决密封难题 [5] 项目进展 - 设备正在安装调试,技术人员进行测试 [3] - 塔里木油田正对压缩机进行吊装作业 [5] 项目意义 - 解决40兆帕注气压力这一"行业珠峰"难题,打破国外厂商在价格高昂、供货周期长等方面的垄断 [2] - 一期工程承担南疆五地州的季节调峰和应急供气,二期将保障西气东输管网的调峰和战略应急供气 [2]
2025 年 6 月物价数据点评:“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13 22:53
物价整体情况 - 2025年6月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跌0.4%,降幅继续扩张[4][7] CPI情况 - 核心CPI同比连续回升,6月同比回升至0.7%,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4][7]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低于季节性,鲜菜和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7%,高于季节性水平;猪价6月中下旬开始反弹,截至7月8日达年内高点15.1元/公斤[12] - 非食品方面,受国际油价上行影响,6月国内汽油价格环比由降转涨0.4%,带动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1%[14] - 核心消费品CPI环比表现显著好于2023、2024年,预计年内有韧性;服务价格表现偏弱,6月服务CPI环比持平,弱于季节性[15][17] PPI情况 - 6月PPI同比跌幅扩大,产业链上、下游价格仍有提振空间,上游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价格跌幅收窄,加工业和下游生活资料环比下降[22] - 分行业看,油气开采领涨,煤炭采选、黑金采选跌幅较大;中游制造部分行业价格有所改善,但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下降[26] 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带动焦煤、螺纹钢、玻璃等工业品价格反弹,但价格修复更多反映政策预期,实际供需格局优化和PPI可持续改善需等待实施细则落地[4] - 破解内卷困局需扩内需政策协同发力,若出口、制造业PMI、地产等数据明显走弱,货币财政政策加码概率可能增加[4] 风险提示 - 房地产走势不确定性仍存;政策力度不及预期[3][31]
中金:关注反内卷效应 ——2025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
中金点睛· 2025-07-11 07:31
6月CPI同比由负转正 - 6月CPI同比由上月的-0.1%转为0.1%,结束连续四个月负增,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带动[1] - 核心CPI同比升至14个月新高的0.7%(5月为0.6%),能源与核心商品同比均改善[1]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由上涨3.1%转为下降8.5%,边际拖累CPI同比0.14ppt;鲜菜和鲜果价格同比分别收窄至-0.4%和上涨6.1%,边际提振CPI同比0.16ppt[2] - 工业消费品价格改善较多,CPI消费品价格同比为-0.8%,较上月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家用器具价格同比结束28个月负增首次转正至1.0%,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28个月和26个月最小的-3.4%和-2.5%[2] - 服务CPI同比与上月持平于0.5%,医疗服务价格改善但旅游价格放缓[3] PPI同比跌幅走扩 - 6月PPI同比由上月的-3.3%进一步走阔至-3.6%,环比-0.4%(与5月持平),连续第7个月负增,30个品类中有26个环比未增长[5] - 国内外能源价格表现分化:油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2.6%(5月为-5.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3.4%(5月为-3.0%)[5] - 建筑价格持续走弱:黑色金属采掘业价格环比下降2.0%,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1.8%[5] - 出口相关行业价格承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环比下降0.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0.2%,纺织业价格下降0.2%[5] - "反内卷"政策下部分行业价格改善: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和0.4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0.9%,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6] 政策展望 - 反"内卷式"竞争拉开序幕,政策或将从需求端财政、货币、社保、民生等政策协力促消费、扩内需,供给端完善制度、加强监管、行业自律来纠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8] - 政策有望改善部分行业的供求关系,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和可持续创新[8]
Mach Natural Resources (MNR) M&A Announcement Transcript
2025-07-10 22: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Mach Natural Resources (MNR)、Sabinol、ICAV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收购信息** - 公司宣布两项收购,总价约13亿美元,将使产量接近翻倍,天然气敞口从53%增至66%,资产年减产率均低于10%,收购后基础减产率降至15% [2] - 收购符合公司四大支柱策略,即维持杠杆率不超1倍、再投资低于运营现金流50%、低价收购资产、增加可分配现金,过去六年现金回报率超30% [3] 2. **业务规划** - 2026年计划将钻机从2台增至5台,维持再投资率低于运营现金流50%,一台在新墨西哥州西北部干曼科页岩区作业,其余四台在中部地区作业 [4] - 收购使公司在两个新盆地获得锚定地位,有两个新合作伙伴持股,资产附带对冲协议保护短期现金流 [4] 3. **选择原因** - 中部地区大型交易竞争加剧,选择二叠纪盆地中央盆地平台和圣胡安盆地,因其资产规模大、现金流充裕、减产率低且有上行潜力 [5] - 过去22次收购中,每次能降低运营成本25% - 35%,预计此次收购也有机会降低成本,且一般及行政费用(G&A)每桶油当量有望显著下降 [5][6] 4. **资产潜力** - 公司能免费获得高潜力钻井位置,且由产量持有,可多年后开采,此次收购资产也有上行潜力,如ICAV作业的干气曼科页岩区潜力大,每三英里侧钻可增加超200亿立方英尺天然气 [7] - 收购后天然气敞口增加,同时在二叠纪收购石油也有吸引力,两项收购能立即增加可分配现金流 [8] 5. **财务与运营** - 资本支出(CapEx)与运营现金流挂钩,再投资率不超50%,目标是向股东返还尽可能多的现金,而非追求公司和产量增长 [12] - 钻井决策基于内部收益率(IRR),能快速转移钻机,ICAV有一个五口井的钻井计划,完成后公司将进行完井作业 [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卖方获得的单位将被锁定六个月 [30] - 自2018年以来,公司出售了价值不到4000万美元的非生产性EBITDA土地,但倾向持有高潜力(HPP)土地,公司约99%的土地由产量持有 [30] - 公司认为市场上对类似交易的兴趣会增加,愿意收购能增加可分配现金且保持债务水平合理的资产 [33][34]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煤岩气钻完井技术迭代破局
经济网· 2025-07-10 19:05
技术突破 - 煤岩气水平段一趟钻成功率达到85.5%,平均钻井周期缩短至7.4天,较3年前显著提升 [1] - 自主研发煤岩气钻完井技术2.0体系,最长水平段达2500米,阶段平均钻井周期较传统工艺缩短45% [1] - 国产APS+NBG方位伽马仪器连续工作时间达280小时,水平段滑动进尺降至1%以内,井眼轨迹平滑度提升,起钻遇阻处理时间减少50% [1] - 深表层井身结构优化使二开入窗时间从27.5天缩短至5-7天,相当于每天多打200米进尺 [1] 钻井液体系创新 - 研发低成本防塌钻井液体系,采用"刚性+可变形+成膜"多元封堵防塌对策,使煤层坍塌周期延长近6倍至27天 [2] - 新型钻井液密度从1.8克/毫升降至1.4克/毫升,黏度从120秒降至70秒,成本降低50% [2] - 强封堵配方有效保障井壁稳定,确保煤岩气水平井施工质量 [2] 管理机制优化 - 建立"甲方主导+乙方献策"协同创新机制,整合跨单位专业资源,构建完整管理体系 [2] - 实施每周技术例会制度,实现现场技术问题48小时内响应闭环 [2] - 2024年完成5轮技术迭代,其中倒划眼扶正器优化方案使完井效率提升30% [2] - 引入钻速挂钩激励机制,通过效率排行榜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2] 未来发展 - 加速推进煤岩气钻完井技术3.0迭代,重点突破6.5英寸小井眼技术和新型钻井液体系 [3] - 形成"低成本+高性能"技术路线,支撑深层煤岩气经济效益开发 [3]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中小综合能源指数报1985.04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洲际油气等
金融界· 2025-07-10 16:55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中小综合能源指数(H30468)报1985 04点 近一个月上涨2 88% 近三个月上涨7 73% 年初至今下跌6 22% [1] - 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样本按行业分类标准分为11个行业 反映中证沪港深指数系列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调整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2]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 74% 分别为中煤能源(11 12%) 杰瑞股份(6 61%) 美锦能源(4 44%) 华阳股份(3 98%) 海油工程(3 86%) 平煤股份(3 59%) 中海油田服务(3 5%) 晋控煤业(3 28%) 新集能源(3 25%) 洲际油气(3 11%) [1]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2 20%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4 29%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23 51% [2] 行业分布 - 煤炭占比37 32% 焦炭占比18 96% 燃油炼制占比12 62% 油气开采占比12 35% 油田服务占比9 14% 油气流通及其他占比6 19% 天然气加工占比3 4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