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上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全国居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01 17:17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1][2] -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突破6800亿元,同比增长7.5%[2]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同比增长8.3%[2] 海上风电产业发展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251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10倍,跃居全国第一[2] - 建成集研发、制造、安装、运维、检测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 - 中广核阳江500千伏海上风电无功补偿站、南方电网三山岛柔直输电工程等首创性科技成果落地[2] 海洋能源融合创新 - 全球单体最大抗台风型风渔融合平台"伏羲一号"投放鱼苗,全球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持续运行6年[3] - 形成风、渔、旅融合新业态,延伸出"能源—养殖—冷链—文旅"发展轴线[3] - 催生"风电—制氢—甲醇—航运"绿色能源产业链[3] 产业合作与项目签约 - 中广核新能源与深圳港集团签约绿色船燃产供销一体化战略合作项目[3] - 国家电投广东公司与谢和平院士团队签约海上风电驱动兆瓦级海水原位制氢关键技术研究项目[3] - 华润电力与中集集光海洋科技签约抗台风兆瓦级海上浮式光伏示范项目[3]
海洋经济踏浪逐梦
经济网· 2025-09-01 17:01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海洋经济正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涵盖现代化海洋牧场 海上风电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港口智能化改造和航运服务体系升级等多个领域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深海科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能源开发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1] - 蔚蓝疆域上正在书写人海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发展前景广阔 [1] 海洋牧场与养殖业 - 山东爱伦湾海洋牧场 渔民驾驶满载海带的船只驶回收获码头 [3] - 广东雷州市覃斗镇北部湾海域 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平台创造海水养殖高效益 [7] - 养殖工人在海洋牧场进行养殖作业 [9] -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沙江镇养殖户用小船将采收的鲜海带运送上岸 今年"中国海带之乡"霞浦县35万亩"海上田园"迎来丰收 [18] 海上风电与能源开发 -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绿华岛上的风电场组错落有致 风力发电机组在海风的作用下缓缓转动 不断输出绿色能源 [5] - 山东烟台招远 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 [11] 海洋旅游与邮轮产业 - 今年4月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青岛开启中国海岸巡游首站 创青岛邮轮母港单日出入境旅客新高 [13] - 山东威海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 游客带着放暑假的孩子们乘坐游船到观光平台游玩避暑 [16] - 海南三亚 众多游客在海边体验水上项目 [20] 港口与航运体系 - 广东深圳盐田港巨轮列阵 卸货区车流不息 [14]
危机中伸出援手!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NR.US)联手丹麦政府 为Orsted(DNNGY.US)新股增发保驾护航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5:12
Orsted管理层将于周五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寻求增发授权。招股说明书、发行价格等关键细节将在数日 后公布,丹麦政府持股50.1%的Orsted希望于10月上旬完成整个增发流程。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周一同时 宣布,将在下次年度股东大会前向Orsted董事会提名新任董事。 这家挪威能源巨头表示,计划维持其对Orsted 10%的持股比例,并将认购价值高达60亿克朗(约合9.4亿 美元)的新股。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周一发布的声明中强调,此举"体现了对Orsted基本业务的信心,以 及对特定区域海上风电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竞争力的认可"。 据了解,Orsted管理层正全力争取投资者对其拟议的600亿克朗(94亿美元)增发计划的支持。此前由于美 国暂停关键风电项目的决定导致股价跌至历史低点,公司高管上周紧急赴伦敦和法兰克福与股东会面以 寻求支持。获得第二大股东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背书被视为成败关键。 智通财经APP获悉,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NR.US)表示,将参与风电开发商Orsted A/S(DNNGY.US)的新 股增发,成为继丹麦政府之后首位支持此次售股的重要投资者。 随着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与持股超半数的丹麦政府共同表态支持 ...
中国海上风电“杀疯”,欧美项目集体黄了
全球海上风电格局变化 -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占全球主导地位 2024年全球每新增4台海上风机就有近3台安装于中国[2] - 欧美日海上风电项目因成本攀升与政治阻力陷入停滞 美国暂停新项目审批 日本三菱退出三个项目 德国拍卖出现零报价[4][5] - 中国"海油观澜号"浮式风机实现技术突破 采用双机头设计和蛛网式钢缆固定 运行功率全球领先[2] 中国海上风电竞争优势 - 度电成本优势显著 中国海上风电度电成本中位数不足英国市场的50%[16] - 形成全产业链支撑体系 具备融资便利 供应链整合 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四大优势[6] - 通过规模化生产实现降本 2021年底取消全国性电价补贴后 行业通过扩大项目规模和提升单机容量降低电价[16]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展 - 头部制造商加速海外布局 金风科技和明阳智能直接对标维斯塔斯 西门子歌美飒和通用电气等国际巨头[12] - 海外产能供应持续提升 明阳智能阳江基地15%产能供应海外 预计2024年底海外占比接近翻倍[18] - 欧洲市场突破缓慢 目前仅意大利塔兰托项目采用中国风机 德国项目因审查受阻[23] 技术发展与地理挑战 - 超大型风机应对资源枯竭 随着优质近岸选址减少 开发商向远海推进 单机容量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16][23] - 复杂地质条件推动技术创新 广东沿海海床为软黏土加坚硬岩层 钻孔难度大促使使用更大容量风机[23] - 浮式风机技术取得突破 "海油观澜号"采用三个亮黄色系泊点与海床连接 代表工程极限突破[2] 市场扩张障碍 - 海外信任门槛较高 欧洲开发商 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对中国风机运行记录认知有限[23] - 规模壁垒限制海外扩张 风机高度达埃菲尔铁塔级别 组装工序需靠近安装地点 增加海外布局难度[18] - 需建立长期服务承诺 欧洲市场要求提供25-30年运维服务保障 并通过本地化团队深化合作[26]
海力风电20250829
2025-09-01 00:21
公司及行业 * 海力风电(国内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1] * 海上风电行业(国内及欧洲市场)[1][6][1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亿元 同比增幅461%[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5亿元 同比增长90%[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同比增长61%[3]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5.93亿元 归母净利润1.41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1][3] * 第二季度提取4000万元减值准备[1][3] * 第二季度获得约250万元工厂收益[1][3] 运营与出货 * 第二季度出货量19.8万吨 主要受益于江苏海上风电场特别是大丰项目[1][3] * 第一季度总出货量4.8万吨[3] * 手头订单约45亿元(不含税) 对应吨位约60万吨(不含导管架)[2][10] * 2025年排产任务繁重 三季度排产很满 交付稳步进行[7] * 2025年国内海上风电装机预计在8至10吉瓦之间[13] 产品结构转型 * 第一季度出货结构:装机占比86% 塔筒占比12% 导管架占比1.75%[3] * 第二季度出货结构:装机占比77% 塔筒占比14% 导管架占比5%[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导管架占比将超过30%[1][3] * 预计2026年导管架占比将超过50%[1][3][4] * 产品结构将向深远海项目转变[1][7] 生产基地与产能布局 * 公司现有八大基地[1][5] * 山东东营和乳山基地:各负责国内项目 极限产能各10万吨[5] * 江苏启东一期:专门生产导管架 设计规划120套 实际极限产能约80套[5] * 江苏通州湾:逐步转向导管架零部件配套和国外单装制造[1][5] * 江苏响口:极限产能12万吨 目前生产单装[5] * 江苏小洋口(海力风能):极限塔筒产能15万吨 将转向国外单装项目[5] * 江苏大丰:现有工厂塔筒产能6万吨 年底启用新工厂为导管架配套直缝管[1][5] * 浙江中投基地:预计2026年底完成建设 配套浙江和中国深远海项目[5] * 广东湛江和江苏启东二期:正在办理审批手续[5] * 将在江苏盐城滨海外投建新基地 设计年产能10至15万吨 预计明年底完工[12] * 2025年将陆续完成所有基地的转固工作[12] 深远海项目进展 * 2026年将主攻中国第一个深远海项目[8] * 山东和福建的深远海项目已在内部询价[1][8] * 中国深远海推进速度比预期快很多[8] * 深远海导管架重量和尺寸增大 技术难度和盈利能力均提高[1][9] * 首个导管架重量超3000吨 高度超100米 小桩重量达800吨[1][9] * 深远海导管架的盈利能力显著高于近海导管架[11] 海外市场拓展 * 紧密跟踪多个国外项目 包括英国LT项目[1][6] * 跟踪中的欧洲海外项目有15个[1][6] * 预计一些项目将在明年签订合同 2027至2028年开始生产发货[1][6] * 海外订单产品包括单装和导管架[1][6] * 海外项目要求单桩必须在室内进行整体喷砂喷漆 喷砂喷漆房长度需420米[14][15] * 2026年欧洲导管架市场预计有显著增长 尤其是英国[1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计划从今年年底开始逐步交易电站 共有六个电站 其中五个出售给大股东[1][19] * 今年年底2021年前抢装潮质保金到期 将有大量回款 下半年将逐步冲回坏账[2][18] * 江苏静海8吉瓦项目正在走核准手续 最快年底招标[17] * 新接订单的塔筒 单桩 导管架加工费与上半年实际确认收入相比没有太大变化[18]
锚定海洋强省目标 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研讨会释放“向海图强”新信号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6:55
会议概况 - 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圳举行 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能源局指导 中国广核集团主办 主题为"向海图强能创未来" 集中展现广东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在海洋能源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研究探讨海洋能源发展新技术 新模式 新业态 [1] - 来自政府单位 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 开发企业 产业链企业的400余名代表参会 [1] 海洋经济发展数据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突破6800亿元 同比增长7.5% [2]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 同比增长8.3% [2]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51万千瓦 较"十三五"末增长10倍 跃居全国第一 [2] 技术创新成果 - 中广核阳江500千伏海上风电无功补偿站 南方电网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明阳天成号"双转子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等首创性科技成果在广东落地 [3] - 全球首艘11000米超深水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入列 配备3000平方米船载实验室 [3] - 研制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 [3] - 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工业级制氢示范项目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水淡化 电解制氢协同技术 [4] -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电解海水制氢示范工程在深圳实施 [4] - 我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乌石油田群实现生产水零排放 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在恩平油田群投用 [3] 产业融合发展 - 建成全球单体最大抗台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 全球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持续示范运行六年 [6] - 构建风 渔 旅及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产业链条 延展"能源—养殖—冷链—文旅"融合发展轴线 催生"风电—制氢—甲醇—航运"绿色能源产业链 [6] - 中国广核新能源开展风渔融合 核风光融合 综合能源岛三种海上能源融合模式探索 [6] 重点项目签约 -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与深圳港集团有限公司签约"绿色船燃产供销一体化战略合作项目" [7] - 国家电投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与谢和平院士团队签约"海上风电驱动兆瓦级海水原位制氢首台套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7]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与中集集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抗台风兆瓦级海上浮式光伏示范项目" [7] - 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船燃产业创新联合体 [7] 企业参与情况 - 中国广核集团建设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500万千瓦 建成粤东首个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 [2][4][5] - 与汕尾市共建红海湾实验室 [5]
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深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8-31 16:53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广东省加快海洋资源优势转化 打造海上新广东 推动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十五五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关键期 海洋能源发展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转型的重要方向 [6] 海上风电技术创新 - 中广核建成粤东首个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 [4] - 中广核阳江500千伏海上风电无功补偿站 南方电网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等首创性科技成果落地 [2]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推出双转子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 [2] 深海油气与CCUS技术 - 中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乌石油田群 实现六站合一绿色处理工艺和生产水零排放 [2] - 恩平油田群投用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 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 [2] 海工装备突破 - 全球首艘11000米超深水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入列 标志中国自主建成超深水钻探装备技术体系 [4] - 研制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 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走在世界前沿 [4] 氢能与多能融合 - 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工业级制氢示范项目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水淡化、电解制氢协同技术 [4] - 深圳实施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电解海水制氢示范工程 [4] - 中广核打造"伏羲一号"风渔融合平台 与汕尾市共建红海湾实验室 [4] 新型产业生态建设 - 全球单体最大抗台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投放首期鱼苗 [4] - 全球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持续示范运行六年 [4] - 形成"湛江湾1号""恒燚1号""海威2号""明渔一号"共同构成的粤海粮仓矩阵 [4] 重点项目合作 - 中广核新能源与深圳港集团签约绿色船燃产供销一体化战略合作项目 [6] - 国家电投广东公司与谢和平院士团队合作海上风电驱动兆瓦级海水原位制氢关键技术研究 [6] - 华润电力与中集集光海洋科技合作抗台风兆瓦级海上浮式光伏示范项目 [6] - 大会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船燃产业创新联合体 [6]
读懂民企组团入琼的三重机遇
海南日报· 2025-08-31 08:35
李梦瑶 政企对话、实地考察、项目签约……这几天在海南,不少民营企业代表行程密集。 8月29日,一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政策项目推介会"在海口举行,吸引全国100 余家民营企业组团赴琼。场内场外,不少企业表达了对海南市场的看好,一句话被频频提及:选择海南 就是选择机遇,投资海南就是投资未来! 为什么说投资海南就是投资未来?透过这场推介会,我们又能窥见哪些海南机遇? 从国家重大战略看历史机遇,投资海南时机正好——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对标的是世 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这一背景下,民营企业投资海南自贸港,就是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在 不确定中寻找投资的长期确定性。 横向看,中国内地有22个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只有这一个。与其他高水平自贸港相比,除"中 国特色"这个本质区别外,海南自贸港也拥有许多独特的比较优势,比如全球面积最大的自贸港、地处 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作为投资目的地,海南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明显竞争优势。 推介会上,不少企业代表表示将以海南为支点"出海"投资。如此布局,看中的正是海南自贸港开放 政策、地缘区位的叠加优势 ...
让民营企业在自贸港建设中大显身手
海南日报· 2025-08-31 00:35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期待广大民营企业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为契机,走进海南、投资 海南、扎根海南,更好感受海南自贸港的潜力和魅力,共享发展新机遇、共谋合作新篇章,在服务国家 战略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 海南日报评论员 8月29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政策项目推介会"在海口举行,会议深入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自贸港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为民 营经济发展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这是7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宣布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 日启动后,首个大型自贸港推介活动。把"首个"留给民企,可看出,海南真心实意欢迎民企、支持民 企。 透过推介会,也可看出民营企业投资自贸港的热情。会议现场,全国100余家民营企业中,不少是 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既有老牌民企,也有新生力量,覆盖食品生产、智能家电、海上风电、教 育发展、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全岛封关运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海南岛, 不只是度假胜地""海南不远,世界很近""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强产业话语 权"……会场上,民营企业看好海南,展现出想投、愿投 ...
广东掘金深蓝,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21:53
海洋经济政策与规划 - 广东率先出台《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和《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1] - 省委成立海洋强省建设工作委员会并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 聚焦打造"海上新广东"[4] 海洋能源发展 - 阳江市电力能源总装机容量超2280万千瓦居广东首位 其中绿色能源占比约50%[1] - 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 已并网超600万千瓦占广东省50% 全国排名第二[1] - 在建和前期工作项目700万千瓦 待竞配700万千瓦 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1] 海洋牧场与渔业 - 全球首台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完成第三年养殖投苗[2] - 深水网箱规模及数量居全省第二 水产品年产量达122.91万吨[2] - 建成全国最大海水鱼苗基地 海水鱼苗产量全省第一[2] - 预制菜产能突破8万吨[2] - 养护型国家级海洋牧场数量居全国首位 海水产品产量全国前列[2] 产业链与技术创新 - 海洋专利前三领域为海水淡化处理 船舶制造 水产品加工[2] - 形成上游育种创新-中游智能化养殖-下游预制菜与品牌的完整产业链[2] - 海洋牧场配套船舶需求为中小船厂提供效益增量[2] - "AI+海洋"应用潜力巨大 可向无人化智能化升级[2] 区域发展实践 - 潮州饶平县投资2.12亿元建设预制菜省级现代产业园 培育产业龙头[3] - 发展跨境电商和冷链仓储物流 推动农产品出海[3] - 珠海 湛江 茂名 阳江 潮州等海域海水资源条件优越[2] 滨海旅游与文旅融合 - 广东海岛资源丰富 滨海旅游前景广阔[4] - 联合央视打造《奔赴山海不负热爱》广东海岛音乐会[3] - "请到广东过暑假"成为暑期热邀约 带动文旅消费市场[3] - 加快建设旅游强省 推进文旅融合扩大消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