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制造业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中国经济出现哪些新动能
第一财经· 2025-10-20 21:36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1][2] - 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2] - 为实现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的必要性上升,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3] 消费支出表现 - 前三季度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1][7]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 [7]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8月回升1.3个百分点,为3个月来最高水平 [4] - 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4][5] - 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 [5] 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 [5]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6] - 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59.9%、25.1% [6] 投资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0% [9] - 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8]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8] 新兴行业增长亮点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8]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9] - 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 [8]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护航民生基本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1:31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 刘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 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这份稳定增长的"成绩单",有力护航就业、收入等民生基本盘。 数据显示,1—9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其中一、二、三季度均值分别为5.3%、5.0%、 5.2%,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为高0.1个百分点、持平、持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指出,经济增长是就业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 器"。"经济大盘稳了,企业才有信心投资、有能力扩张,才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这为中国应对内外部 挑战、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和最大底气。" 持续加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为稳就业保驾护航。数据显示,三季度,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 乐、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农民工、高校毕业 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 陈建伟观察到,今年中国聚焦就业重点群体实施精准靶向帮扶措施,如提供专项补贴、拓宽就业渠道、 强化就业服务等,力求将政策红利滴灌到最需要的人群。同时,中国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 ...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四季度促消费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中国经营报· 2025-10-20 20:54
中经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 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这为全年实现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 的偏强增长态势,预计在稳增长政策发力带动下,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4.7%左右,进而顺利完成 全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将延续较快增长势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很不平凡。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 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发展顶住压力,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总 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逐渐显现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 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均加快 0.4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速。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记者表示,这是各类"抢出口""转出口"效应下出口表 ...
透视中国经济“三季报”释放的重要信号
新华社· 2025-10-20 20:44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 - 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经济增量达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3]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 [4] 消费与内需市场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9]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9]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9] 工业与制造业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10]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9.8%,3D打印设备增长40.5%,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增长98.0% [10]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10] 对外贸易与资本市场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5] - 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5] - 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11] 价格指数与市场活力 -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略降0.1%,但核心CPI上涨0.6% [4] - 9月核心CPI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4]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降幅连续第2个月收窄 [11] 创新与科技发展 - 天问二号成功发射,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下线 [10] -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超前布局 [10]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10]
三季度中国经济有三个“不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0:41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核心数据平稳运行,反映出中国经济在复杂 环境下有三个"不变"。 其一,"稳"的格局不变。这从经济增长、价格等观察经济运行的关键指标中可见一斑。 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多增1368亿元。放眼全球,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 经济体中亦名列前茅。 即便只看三季度当季,中国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据测算,三季度中国经 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从物价这个经济冷热的"体温计"看,前三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 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称,物价延续修复态势,得益于消费潜力释放、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其二,"进"的态势不变。不断调优的经济结构、有序转换的新旧动能,凸显这一特点。 从人工智能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在 ...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央视网· 2025-10-20 20:35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 势,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九成。工业投资 较快增长,同比增速达到6.4%。 服务业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8.4%,比上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0.7%。其中,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 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0%。 新质生产力加 ...
新华视点丨透视中国经济“三季报”释放的重要信号
新华网· 2025-10-20 20:19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透视中国经济"三季报"释放的重要信号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雨萧、张晓洁 中国经济"三季报"20日最新出炉: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 算,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4.8%。 这些重要数据的背后透出了哪些信号? 信号一: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态势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总体表现如何?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用三个"没有变"作出评价—— "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态势没有变""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 性没有变"。 看经济增长: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达 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对中国这样超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稳定发展已属不易,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背景下仍体现了 坚强韧性,则更显可贵。 再看就业物价: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 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最后看国际收支: 货物进出口规 ...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 从关键数据看中国经济
央视新闻· 2025-10-20 19:30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 数据反映经济,如何看同样关键。 如果以更宽阔的视野,从五年规划的维度看,中国年度GDP首次突破100亿元,正是2020年。换句话说,"十四五"收官之年,我们仅用三个季度创造出的 经济总量,就已经与"十三五"最后一年全年的经济总量相当。这意味着,中国的底盘更稳,实力更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经济增长、就业、价格和国际收支是观察经济运行最为重要的宏观指标,从这几大指标看,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持续保持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10月20日上午,中国前三季度经济主要数据如期公布。 这次数据发布,社会各界关注度极高。因为从中不仅可以了解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取得的进展,对于理解判断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预测未来经济 走势都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今年还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前三季度的增长情况还将为能否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提供重要的判断依 据。 从这些维度看,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演变, ...
中国经济顶压前行:前三季度增长5.2%,稳增长政策仍需加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9:2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三季度经济数据。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 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从环比看,三季度GDP增长1.1%。 (2024年以来我国GDP季度增速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7%,汽车、电气机械、电子等行业增速均超过10%。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6%,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生物药品制造等行业增加值维持两位数的高增长。 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势总体稳定。随着人工智 能应用的加快落地,前三季度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暑期居民旅游和休闲运动需求集中释 放,对三季度服务消费有一定支撑;资本市场交易维持活跃,对金融业有一定带动作用。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较上半年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 手机、家电、汽车等重点商品带动作用依然明显,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0 17:10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 点。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半年持平,核心CPI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扩内需、促消费政 策成效持续显现。从国际收支看,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 升。同时,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 进的态势也没有改变,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多元化市场成为出口增长的有力支撑,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5.2%的经济增长,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在不稳定、不确 定环境下强大的抗压能力。放眼全球,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中国还是全球 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源。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付凌晖: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发展面临不少 压力,但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 撑。 (总台央视记者 孙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