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搜索文档
安徽汽车产量反超广东登顶 浙皖机器人产量近翻倍
新京报· 2025-08-20 17:48
长三角经济总量与增速 - 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达16.3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升至24.8%,较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 [4] - 江苏GDP总量最大达6.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与广东差距缩小至1757.6亿元,为2018年以来最小差距 [4] - 浙江增速最快达5.8%,上海、安徽增速分别为5.1%、5.6% [4] 服务业转型与数字经济 - 长三角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60%,上海第三产业占比达79.1% [9] - 上海信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4%,较全国高出6.1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 [9] - 江苏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3%,生产性服务业营收增长11.0% [10] - 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营收增长12.4%,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 [10] 制造业升级与新能源车 - 苏浙皖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4%、7.6%、8.4%,均高于全国6.2%水平 [13] - 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达23.6%,连续4个月保持20%以上增长 [13]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34.6%,汽车总产量占全国28% [16] - 安徽汽车产量149.95万辆超越广东居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全国第一 [16][19] 工业机器人产业 - 全国工业机器人总产量36.93万台,同比增长35.6% [22] - 长三角工业机器人出口额20.5亿元,占全国50.8%,浙江、安徽产量分别增长85.7%、93.3% [22] - 杭州、合肥工业机器人增速分别达1.25倍和5.67倍 [22]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 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工业投资增速达19.8% [27][31] - 江苏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21.6%,杭州、常州分别增长20.0%、28.1% [30] - 安徽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2%,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55.9% [30] 民营经济表现 - 江苏民企贡献规上工业企业77.2%利润,浙江、安徽民企外贸占比均超50% [3] - 上海规上民企工业产值增长8.8%,进出口增长23.6%;浙江规上工业民企增加值增长8.0% [34] - 安徽民企进出口占比升至51.9%,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连续41个月快于整体 [34]
解码长三角|安徽汽车产量反超广东登顶 浙皖机器人产量近翻倍
新京报· 2025-08-20 17:41
长三角经济总量与结构 - 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达16.3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升至24.8% [1][4][5] - 沪苏浙皖GDP分别为6.7万亿元、4.5万亿元、2.62万亿元、2.57万亿元,增速为5.7%、5.8%、5.1%、5.6% [4][5] - 江苏与广东GDP差距缩小至1757.6亿元,为2018年以来最小差距 [5] 服务业主导转型 - 长三角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超60%,上海占比达79.1% [4][8] - 上海金融与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贡献GDP增长超60%,信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0.4% [4][8] - 江苏互联网与软件业营收增长14%,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营收增长12.4% [4][9]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四地高技术制造业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安徽增速达23.6% [4][12]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9.1%,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2.3%、11.7% [12] - 浙江锂电池、笔记本电脑产量分别增长65.2%、47.3% [12] 汽车产业表现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34.6%,汽车总产量占全国28% [4][16] - 安徽汽车产量149.95万辆居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 [16] - 长三角汽车出口额1792.9亿元,同比增长18.8%,安徽出口46.1万辆超上海 [17][18] 工业机器人产业 - 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6.93万台,长三角出口占全国50.8% [21] - 浙江、安徽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85.7%、93.3%,杭州、合肥增速超100% [21] - 江苏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全球市占率跃居第二 [24] 固定资产投资 - 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工业投资增速19.8% [26][30] - 江苏、浙江、安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均超10% [26] - 长三角基建投资增速显著,上海、浙江分别增长17.9%、13.0% [30][31] 民营经济贡献 - 江苏民企贡献规上工业企业77.2%利润,浙江民企外贸占比超50% [4][33] - 上海规上民企工业产值增长8.8%,安徽民企进出口占比51.9% [33] - 长三角密集出台民营经济配套政策,如上海拟发布省级民促条例 [33]
激活服务消费,释放“人”的需求潜能——对提振我国居民消费的系统性思考
搜狐财经· 2025-08-20 17:38
我国居民消费突出问题 - 居民消费率系统性偏低 较同等发展阶段国家平均低约18个百分点 缺口主要由服务消费不足导致 服务消费贡献总缺口的七成左右 [6][11][12] - 疫后服务消费恢复明显滞后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年均增长6.1% 较疫情前三年低5.3个百分点 累计偏离疫情前趋势水平超10% [16] - 服务消费结构失衡 医疗保健消费占比7.6% 教育消费占比6.5% 分别高于主要经济体均值3.6和4.0个百分点 娱乐文化消费占比3.6% 餐饮住宿消费占比5.4% 分别低于主要经济体均值5.0和2.6个百分点 [24] 消费偏低深层症结 - 农业劳动力转移受阻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22.2% 超同等发展阶段国家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约1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待转移 且45岁以上群体占比超七成 [30] - 城镇化进程存在缺口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8.3% 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7.9个百分点 约2.5亿农业转移人口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39] - 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 2023年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48.3小时 折算年度超2500小时 较美欧日韩等主要经济体平均1620小时高出50%以上 [51] - 服务业供给存在限制 服务贸易限制指数约为OECD国家均值的1.2倍 电信文化等领域限制强度达整体水平2倍以上 [56] 系统性提振消费路径 - 发展县域生活服务业 创造就近转移岗位 加大财政对农村养老基础设施投入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6] - 强化人本财政支出 扩大中央政府公共服务事权 划拨国有资产补充财力 目标实现常住人口市民待遇全覆盖后每年释放约2万亿新增消费需求 [69] - 创新工时休假制度 适度增加假期总量 推行分行业差异化弹性工时 建立"工时银行"机制允许加班工时兑换带薪假期 [70] - 破除服务业供给壁垒 对外采取"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模式 对内清理隐性壁垒 聚焦"一老一小"及文化娱乐领域扩大有效供给 [71]
*ST东通:8月2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6:44
公司治理动态 - 第五届第二十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0日以现场与通讯结合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等文件 [2] 营业收入结构 - 电信行业收入占比38.1% [2] - 政府行业收入占比18.72% [2] - 金融行业收入占比14.77% [2] - 其他行业收入占比9.67% [2] - 能源行业收入占比9.22% [2] - 军工行业收入占比7.5% [2]
A股红利板块逆势走强,关注红利低波动ETF(563020)、红利ETF易方达(515180)等投资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3:17
中证红利指数ETF产品表现 - 红利ETF易方达跟踪中证红利指数 由100只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且具规模流动性的股票组成 反映高股息率A股整体表现[2] - 指数行业集中度高 银行、煤炭、交通运输行业合计占比超55% 其中银行占比较高[2] - 截至午间收盘指数上涨0.3% 滚动市盈率为8.2倍 自2013年以来估值分位达67.9%[2]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ETF产品表现 - 红利低波动ETF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 由5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正增长且波动率低的股票组成[2] - 指数行业集中度显著 银行、交通运输、建筑装饰行业合计占比约70%[2] - 截至午间收盘指数上涨0.5% 滚动市盈率为8.2倍 自2013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达76.1%[2]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ETF表现 - 恒生红利低波ETF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 由港股通范围内50只流动性较好、连续分红且波动率较低的股票组成[2] - 指数行业分布覆盖金融、工业等领域 具体占比未明确披露[2] - 截至午间收盘指数下跌0.6% 滚动市盈率为7.2倍 自2017年以来估值分位达84.2%[2]
透视深圳各区半年报:第三产业梯度分布明显,工业区逆袭“抢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1:48
城市经济排名与服务业发展 - 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位列上半年经济总量前五,五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过第二产业[1] - 深圳以18322.26亿元GDP居全国第三,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6.37亿元占GDP比重超60%,增速6.1%超过第二产业及GDP整体增速[1] - 深圳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宝安区、龙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反哺制造业趋势明显[1] 深圳服务业"双引擎"格局 - 南山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921.88亿元占全市超30%,福田区以2694.78亿元位列第二,两者构成深圳服务业第一梯队[3][4] - 南山区第三产业增速提升0.9个百分点至4.7%,占GDP比重从75.9%升至78.8%,腾讯控股、微众银行、大疆等龙头企业推动发展[5] - 福田区第三产业增速8.8%高出全市均值2.7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44.8%,资本市场服务增速比一季度提升8.8个百分点[3][5] 新兴服务业增长动力 - 福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6.9%,互联网相关服务业营收增长35.3%,中国平安保险和独角兽企业荣耀(计划五年投入超100亿美元构建AI生态)成为代表企业[6] - 龙岗区第三产业增速5.4%超过第二产业,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83.7%,机器人6S店和"空中高德"平台推动服务赋能制造[9][10] - 龙华区第三产业增速7.9%,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7%,租赁/商务服务业增长5.1%,现代服务业体系逐步完善[10] 产业升级与生产性服务业 - 深圳工业大区(宝安、龙华、大鹏新区、龙岗)第三产业增速超全市均值,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产业"补链强链"关键环节[8][10] - 龙岗区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龙华区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4.8%),显示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经济增长极[9][10] 相关ETF表现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幅8.81%,市盈率125.65倍,估值分位92.11%[13]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幅3.22%,市盈率46.17倍,估值分位68.4%[12]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和食品饮料ETF(515170)分别上涨3.17%和1.56%,后者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27.2万元[12]
QDII持仓大洗牌!加仓英伟达、比亚迪!砍仓拼多多、腾讯(附最新持股名单)
私募排排网· 2025-08-20 11:34
全球市场概况 - A股突破3700点,美股科技巨头在AI热潮下引领指数创新高,欧洲市场受益于高端制造与能源红利走强 [4] QDII基金美股持仓 - 持仓集中度提升:前三大持仓为英伟达(1429.56万股/161.69亿元)、微软(442.35万股/157.52亿元)、苹果(840.34万股/123.43亿元),合计市值超440亿元 [5][4] - 加仓方向:AI算力与消费电子龙头(英伟达增持73.26万股,微软增持33.13万股,苹果增持61.74万股) [5] - 减持标的:拼多多遭大幅减持133.99万股(持股市值35.16亿元),台积电减持5.49万股 [5][4] QDII基金港股持仓 - 互联网板块结构调整:腾讯(减持1273.30万股/254.81亿元)、阿里(减持5126.66万股/209.13亿元)、小米(减持5264.63万股/133.63亿元)遭减持;美团(增持943.04万股)、网易(增持546.45万股)、京东(增持1510.40万股)获加仓 [8][7] - 新能源与医药分化:比亚迪股份爆炸式增持4905.39万股(持股市值56.85亿元),医药股如信达生物(减持1626.70万股)、百济神州(减持599.93万股)被减持 [8][7] QDII基金A股持仓 - 张坤主导持仓:前四大持仓均为白酒股(五粮液1039.85万股/123.64亿元、泸州老窖1082.91万股/122.80亿元、贵州茅台86.78万股/122.32亿元、山西汾酒691.51万股/121.98亿元),顺丰控股增持875.98万股 [10][9] QDII基金英股及其他地区持仓 - 英股聚焦能源与金融:壳牌(增持10.94万股/8334.05万元)、汇丰控股(增持19.29万股/3932.69万元)获加仓;阿斯利康持股市值7540.95万元 [12][11] - 其他地区布局:欧洲高端制造(空中客车持股市值5.27亿元、西门子增持8.5万股)与亚太半导体(台积电增持17.5万股/4.56亿元)为核心 [14][13] 整体策略分析 - 美股与港股聚焦科技与消费核心资产,欧洲押注高端制造及能源金融,亚太地区进行板块轮动(如越南金融股调仓) [14][13][4]
港股开盘 | 恒指低开0.61% 小米集团(01810)跌超2% 东方甄选(01797)涨近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9:36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低开0.61%,恒生科技指数跌0.75% [1] - 小米集团股价下跌超2% [1] - 东方甄选股价上涨近5%,公司发布辟谣声明并启动报警和司法流程 [1] 港股后市展望 - 华泰证券认为市场处于交易主线缺乏阶段,建议关注高景气估值性价比的游戏、互联网电商龙头,以及估值修复较多但业绩预喜率高的创新药和大金融板块 [2] - 中国银河建议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政策利好增多的创新药和AI产业链,以及高股息标的 [2] - 中信证券认为8月半年报业绩期是关键节点,市场可能转向业绩驱动与政策验证共振阶段,业绩超预期和"反内卷"政策边际变化将成为行业定价核心变量 [2] 长期观点 - 兴业证券长期坚定看多做多港股,认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牛市思维持续增强,维持港股将走出超级长牛的判断 [3] - 中短期维持下半年港股行情震荡向上、持续创新高的判断,聚焦美联储降息和美元走软对港股流动性的刺激 [3]
8月20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新增3种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
证券之星· 2025-08-20 08:37
宏观要闻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增3种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累计超过本省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领取失业保险金累计达12个月、正在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 [1] -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印花税为2559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增长62.5%,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151亿元环比增长29%,同比2024年7月增长1.25倍 [1] 光伏产业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要求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以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商业航天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规划重点支持地面站网、商业航天卫星和火箭等基建端环节,并提出打造商业航天应用"首场景"、支持卫星应用终端产品及零部件批量制造 [2] 东方甄选 - 东方甄选发布公告澄清关于周成刚的传闻纯属谣言,否认"佣金率长期超30%"的说法,并表示已启动报警和司法流程 [2]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02%,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0.5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46%,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热门中概股普跌 [3] 美国贸易政策 - 美国商务部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钢铁和铝关税清单,适用税率为50%,涵盖风力涡轮机及其部件、移动起重机、铁路车辆、家具、压缩机与泵类设备等数百种产品 [3]
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8月LPR今日公布|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7:47
宏观经济与政策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创年内最高增幅 其中税收收入18018亿元增长5% 前7个月累计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首次转正 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 [2] - 央行新增1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重点支持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甘肃等受灾地区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业养殖主体 [2] - 8月LPR将于20日公布 7月21日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1] - 美国商务部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钢铁铝关税清单 适用税率50% 涵盖风力涡轮机部件移动起重机铁路车辆等产品 [7] 产业动态与监管 - 工信部等六部门部署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要求加强产业调控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健全价格监测机制 [1] - 上海发布"AI+制造"三年实施方案 目标在语料模型平台场景等领域形成创新成果 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2] - 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计划在低空经济移动通信物流运输智慧城市等领域落地卫星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 [3] - 人社部等五部门新增三种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 包括大额医疗支出失业保险金领取及低保领取 自9月1日实施 [1] 资本市场与交易数据 - 两融余额突破21023亿元 实现六连增 较前一交易日增长397亿元 为10年来首次突破2.1万亿元 [3] - A股三大指数8月19日集体收跌 上证指数跌0.02%报3727.29点 深证成指跌0.12% 创业板指跌0.17% 北证50涨1.27%创历史新高 市场成交额2.64万亿元 [3] - 香港恒生指数跌0.21%报25122.9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67% 南向资金净买入185.73亿港元 东方甄选股价盘中创新高后跳水 收盘跌近21% [4] - 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指涨0.02%创盘中历史新高 标普500跌0.59% 纳指跌1.46% 科技七巨头指数跌1.69% 中概股多数下跌 [7] 公司业绩与运营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396.5% [5] -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总收入1160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30.5% 手机×AIoT分部收入947亿元增长14.8%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 [6] - A股66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432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超六成 [4] - 中恒电气澄清未与英伟达Meta谷歌等海外云厂商签署合作协议 腾龙股份表示有小批量产品间接应用于数据中心液冷领域 [6][7] 企业重大事项 - 新东方否认首席执行官周成刚涉嫌侵占利益被调查的传闻 东方甄选已启动报警和司法程序 [4] - 镇洋发展因浙江沪杭甬筹划跨界吸收合并 公司股票及可转债8月20日起停牌 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6] - 东杰智能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票及可转债8月20日起停牌 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