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电
icon
搜索文档
深耕“蓝海” 海上风电成辽宁振兴突破新引擎
中国能源网· 2025-07-02 10:34
辽宁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辽宁正在推进13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旨在驱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并激发区域经济新活力 [1] - 2024年辽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均突破50%,风电光伏总装机达2969万千瓦,较2020年翻一番 [3] - 辽宁绿色电力交易电量127.83亿千瓦时,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仅有两个超百亿规模的省份之一 [4] 项目规模与经济效益 - 13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预计带动投资约3000亿元,年产值超1000亿元,税收超200亿元,新增就业超10万人 [4] - 项目将形成渤海湾和北黄海两个超500万千瓦规模的大型海上风电基地和产值超千亿级的装备制造集群 [4] - 大连已建成东北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预计"十五五"末装机容量突破700万千瓦 [7] 产业优势与资源禀赋 - 辽宁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可开发量超过5000万千瓦,具有风向集中、风速平稳且不受台风影响的优势 [7] - 辽宁风电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50家以上,可结合传统工业优势突破高端轴承、齿轮箱等核心技术 [7] - 35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约"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计划",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8] 产业融合与创新应用 - 海上风电与氢能、储能、绿氨、绿色甲醇等实现融合发展,拓展了绿色燃料应用场景 [8] - 全国最大离网制氢项目华电铁岭25MW项目投产,铁岭调兵山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项目即将开工 [9] - 大连长兴岛等沿海地区正形成绿氢氨醇生产、储运、加注完整产业链 [9] 产业集群建设进展 - 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已形成风电主机、塔筒钢结构、叶片新型材料、海底特高压电缆为核心的产业格局 [10] - 太平湾风电产业园钢结构制造基地和主机制造基地主营业务年收入均达规模以上,首台18兆瓦风电机组下线 [10] - 辽宁庄河V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辽宁省最大直径"钢铁风火轮"摩擦筒下线出运 [10] 未来发展目标 - 2025年辽宁计划实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5%,发电量占比53%以上 [11] - 辽宁将聚焦海上风电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绿色能源经济体系 [11][12] - 专家认为1310万千瓦项目将推动辽宁从传统重工业向多链融合、高端绿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蜕变 [13]
台企频频点赞营商环境,溧水和凤机电产业融合“强磁场”
新华日报· 2025-07-01 08:20
产业集聚与招商成果 - 和凤镇1-5月完成亿元以上招引项目5个,占年度任务71.42%,签约投资额13.9亿元,占年度目标69.5%,预计6月实现"双过半" [2] - 招商团队通过"叩门招商"形成"考察—洽谈—落地"高效闭环,重点在谈项目3个,储备项目信息14个,其中1个台资项目加速推进 [2] - 两岸机电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通过专场活动深化台企合作,派驻专人驻点昆山电电公会代表处强化项目对接 [2] - 招商中心编制驱动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产业全景图及招商地图,精准锁定目标企业与区域 [2] 企业服务与产业升级 - 1-5月和凤镇规模工业产值达13.23亿元,同比增长13.4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06亿元,增速23.83% [3] - 外贸进出口总额2亿元,跨境电商完成1500万元,超年度任务50% [3] - 传仕重工、惠诚工具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企业角逐省级专精特新称号 [3] - 高崎电机启动数字化转型,计划年内建成台企标杆"智能工厂",朗驰申报省级绿色工厂 [3] 台企发展与两岸合作 - 园区内15家台企形成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全产业链布局,高崎电机为首家落户台企 [1][4] - 两岸机电产业合作示范园区2019年成立,工业总产值规模达50亿元,2022年跻身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5] - 和凤镇建立镇领导直接联系企业机制,定期走访并闭环解决企业诉求,举办台商沙龙等活动强化交流 [4] - 园区提供全周期服务体系,包括台胞之家、人才公寓等,获台企高度评价 [1][4]
“巴中合作前景广阔”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10:51
巴中经贸合作 - 巴林与中国经贸关系稳步发展,中国成为巴林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涉及铝材、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和消费品 [3] - 2018年巴林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合作领域涵盖港口、能源、工业园区等 [3] - 2024年5月巴林国王访华并出席中阿合作论坛,中方对海合会国家试行免签政策促进人员往来 [3]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高铁技术显著提升,北京至上海1300公里行程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4.5小时 [3] - 中国通过长远战略和精细规划应对外部挑战,14亿人口大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繁荣 [4] - 中国民众生产力提升和对高质量产品追求成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4] 国际合作与外交 - 巴林实施温和务实外交政策,与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契合,成为不同规模国家友好相处典范 [1] - 2023年巴林主办第三十三届阿盟峰会,中国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与 [3]
很多企业出海是裸奔状态、说越南取代中国制造业很可笑……
凤凰网财经· 2025-06-30 09:58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1] - 亚太场对接会汇聚区域内顶尖政策参与者、商业领袖、学术专家与实战先锋,深入剖析亚太经济特点,助力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1] - 亚太地区是中国企业优化全球布局的关键锚点,拥有全球超60%人口,经济增长领跑全球,产业结构独特,包含发达经济体与高增长新兴市场 [1] 区域市场机遇 俄罗斯市场 - 欧美企业撤离留下大片空白,俄罗斯工业设备自给率不足50%,中国机电产品、建材、汽车零部件存在巨大空间 [3] - 建议采用"人才双轨制"克服语言与支付障碍,需通过合规、本土化、供应链、品牌信任四道关 [3] 马来西亚市场 - 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南亚中心,不在火山带上,适合数据中心建设 [5] - 营商便利度全球排名第12,外资可100%独资持股,收入可自由汇回,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5] - 拥有成熟产业和基础设施,文化与语言接近中国 [5] 越南市场 - 越南GDP总量仅与深圳相当,供应链不完善,10年内或与广东省GDP持平,难以取代中国制造业 [7] 出海成功要素 - 早期进入非洲的中小企业因抢占先机获得高利润与优势资源,当前出海需根据自身情况找准定位 [10] - 避免过度内卷,本地化与收益共享是关键,失败的生意模式会导致生态链参与者无利可图 [13] - 反面案例:部分企业过度依赖国内资源,未给当地带来好处 [13] 科技企业出海痛点 - 广东省5-6万家科技企业中仅不到10%拥有PCT专利,出海面临"裸奔"风险 [14] -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正帮助8000家广州企业构建技术壁垒,通过PCT专利打造护城河 [14] 行业选址建议 - 服装、玩具、电子、家具等行业首选越南,资源类行业首选印尼,旅游业与电商首选泰国,中高端制造如半导体首选马来西亚 [16] - 菲律宾适合中小企业冒险,因其对进口无限制,但治安较差 [16] - 新加坡人力成本高但人才吸引力强,政治稳定,小米、字节跳动等已设立分支机构 [18]
全球特色好物“赶集”中博会
广州日报· 2025-06-29 09:50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举办 国际展区汇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产品 涵盖食品 工艺品 科技材料等多元领域 [2][3] - 展会吸引5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参与 包含70余位来自17个国家及非洲联盟委员会的国际代表 [2] - 埃及作为主宾国组织8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覆盖纺织品 食品加工 化工 机电设备等领域 [5] 国际企业参与动态 - 尼泊尔有机茶业公司通过上届展会收获订单 本次目标为拓展中国新合作伙伴 [5] - 埃及展览和会议总局主席指出中小企业合作将成为埃中关键领域 中博会助力构建韧性供应链体系 [5] 科技与创新交流 - 国际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以"智链未来 科技汇企"为主题 促成技术市场资源需求对接 [2][6]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家强调创新生态系统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作用 [6] - 中国科学院专家分析企业知识产权出海新挑战 提出构建国际知识产权新秩序的必要性 [6] 展品与行业亮点 - 国际展区展示西班牙火腿 意大利巧克力 阿根廷马黛茶等食品及库克群岛服饰 尼泊尔手工艺品等文化产品 [3] - 科技类展品包括加拿大3D机器视觉技术 韩国先进导热材料等 [3]
工信部: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快讯· 2025-06-27 15:37
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 加快补齐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短板,围绕冶金渣、化工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制修订源头减量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以及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标准 [1] - 着力推动大宗工业固废在制备建筑材料、路基材料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1] - 加快制定无废园区、无废企业相关标准,引导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和企业加快无废化转型 [1] 新型固废综合利用 - 积极推动退役光伏组件、风机叶片等新型固废精细化拆解和低成本、规模化综合利用标准制定 [1] - 拓展新型固废综合利用新路径和新场景 [1] 新能源汽车及再生资源 - 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1] - 加快电动自行车废锂离子蓄电池综合利用标准研究 [1] - 加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标准供给,拓展标准适用产品种类和规格 [1] - 加强重要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标准制修订 [1]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一页纸精读行业比较数据:6月——行业比较月报
投资链 - 6月以来铜、铝、铅、锡、白银价格上升,黄金、锌、镍价格下降 [1] - 2025年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3.70%,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降幅收窄至-10.70%,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8.50%,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10.42% [1] - 2025年6月动力煤价格略微下降至663元/吨,焦煤价格略微下降,普通水泥平均价格小幅下降,钢材价格上升,轻质纯碱价格下降 [1] - 2025年5月大型和中型客车销量当月同比增速上升,轻型客车销量当月同比增速下降 [1] 消费链 - 2025年5月社消额名义同比增速回升至6.40%,累计名义同比增速上升至5.00% [2] - 2025年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降幅扩大至-3.62%,汽车销量当月同比增速上升至11.15%,家电零售额当月同比增速回升至56.98% [2] - 2024年12月北京旅游收入当月同比增速上升至11.40%,2024年3月海南旅游收入当月同比增速下降至20.03% [2] - 2025年4月抗生素类阿莫西林价格维持不变,头孢价格下降,2025年6月维A、维E、维B1价格下降,VC价格保持不变 [2] 出口链 - 2025年5月对美国、日本、东盟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下降,对欧盟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上升 [3] - 2025年5月玩具、灯具类、焦炭、煤、钢材、船舶、塑料、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上升,农产品、家具、成品油、原油、铝材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下降 [3] - 2025年5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下降,电子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上升至21.17%,纺织服装出口额当月同比增速下降至1.98%,机械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下降至4.80% [3] - 2025年5月美国OECD领先指标下降至100.26,2025年6月20日CCFI上升至1342.46,6月24日BDI上升至1681 [3] 价格链 - 2025年6月WTI油价上升至64.37美元/桶,秦皇岛煤价下降 [4] - 2025年6月20日PVC现货价格下降至4680元/吨,纯MDI价格下降至17100元/吨,聚合MDI价格下降至16200元/吨 [4] - 2025年6月棉花价格上升,白砂糖价格下降,猪肉价格下降至14.45元/公斤,国产尿素价格较4月下降 [4] - 2025年5月新增信贷增加至6200亿元,4月寿险保费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上升至1.15%,5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为0.12% [4]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答21:消费电子出海可把握三大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0:51
出口数据表现 - 5月中国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长4.8%,较前值8.1%回落[1] - 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60%,前5个月同比增长9.3%,主要由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带动[1] - 手机出口同比下降7.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增长3.9%,家电增长3.4%,均低于机电行业平均增速[1] 电子消费品出海策略 - 绿色家电和电子领域可利用欧盟碳税政策打开市场渠道[2] - 中国高端消费电子在全球具备竞争优势,属于高增长潜力领域[2] - 新兴市场如拉美、东南亚存在结构性机遇,可通过产业链合作降低税率并开拓市场[2] 全球电子展规划 - 首届全球智能机械与电子产品博览会(AIE)将于12月4-6日以"一展双城"模式在澳门和珠海举办[3] - 展会对标CES和IFA,设置6大主题展馆,定向邀请5000位国际商协会代表及采购商[3] - 澳门会场聚焦智能电子类产品(基础设施/终端设备/商业资本),珠海会场聚焦智能机械类产品(制造/交通/生活)[3] - 选址大湾区因其拥有全国最全产业链,且澳门在签证、税收方面具备政策优势吸引国际客商[3]
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碳服务”试点助企破局
新华日报· 2025-06-25 04:55
欧盟碳关税政策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计划于明年1月初开始征收 企业需建立"碳账本"以满足出口要求 [1] - 部分欧洲客户要求企业在2022年披露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 2023年进一步提出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需求 需在9月底前完成近20款产品核算报送 [1] 企业应对挑战 - 南京久驰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近六成产品销往欧洲 自行组建团队耗时一年建立初步"碳账本" 但面临客户升级的碳足迹核算要求 [1] - 企业在CBAM填报过程中遇到数据不稳定性、标准差异性和计算不可追溯性等难题 供应链韧性受到考验 [2] - ESG客户已将碳排放表现纳入供应商筛选标准 企业需应对显性税费成本和隐性供应链挑战 [2] 政府与企业协作 - 绿色低碳工作组开展"碳足迹核算+CBAM填报+法规咨询"三位一体试点服务 为久驰机电、泉峰科技等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支持 [2] - 工作组与企业研发生产人员对照产品BOM表逐项拆分计算 创建自主填报模板 提升企业自主填报能力 [2] - 欧盟海关通过系统比对碳数据、进出口信息和第三方核查报告确认数据真实性 决定是否征收碳关税 [3] 碳账册监管体系 - "碳账册"概念成为监管核心 海关对产品碳数据核查进行制度化标准化管理 [3] - 绿色低碳信息纳入监管链条 便于海关进行事前监管和信用评估 建立透明可追溯的绿色通关数据体系 [3] 未来发展方向 - 试点项目探索出可复制的服务模式 下一步将通过集中培训、资讯推送和区企联动等方式为更多外贸企业提供长期精准支持 [3] - "绿色竞争力"将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政府、海关和专业机构协同推动外贸绿色转型 [3]
【西安】前5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陕西日报· 2025-06-24 07:15
工业生产 - 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3.3%,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 [1] - 汽车产量增长3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7.7% [1] -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85.5%,充电桩增长63.1%,锂离子电池增长20.5%,太阳能电池增长41.2% [1]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2.7倍,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增长6.2倍 [1] 固定资产投资 - 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6% [2] - 工业投资增长18.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4%,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2] - 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长30.8%,占工业投资比重40.2%,较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 [2] - 民间投资增长11.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0.1%,较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 [2] - 制造业投资增长19.9%,教育投资增长1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2% [2] - 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增长11.1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26.2% [2] 消费市场 - 西安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45.37亿元,同比增长2.2%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6.4%,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86.4%,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7.4% [2] - 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44.4%,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38.2% [2] - 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1倍,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82.6% [2] 对外贸易 - 西安市进出口总值1909.65亿元,同比增长11.5% [3] - 出口1335.67亿元,增长16.2% [3] -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3.6%,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37.8%,较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 [3]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5.1%,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1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