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

搜索文档
金融“活水”润湾区 助广州南沙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23:53
金融政策支持 - 《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 提出30条重点举措 涵盖发展特色金融服务 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等领域 [1] - 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国家级新区 近年来在金融领域持续创新 助力企业发展 [1] 气候投融资试点 - 南沙自2022年8月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以来 发挥"立足湾区 协同港澳 面向世界"的平台优势 将气候投融资创新服务打造为亮点特色 [1] - 组建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中心 打造"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论坛品牌 建设气候投融资交流展示大厅 常态化举办"南沙投融荟"活动 [1] - 通过上述平台 为绿色新质生产力标杆企业和项目提供展示与合作机遇 [1] 企业融资对接 - 气候投融资交流展示大厅陈列南沙逾1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业务介绍及融资需求 包括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 祺迹汽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等 直接向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展示 [2] - 政府通过搭建产融对接平台 为企业拉订单 找合作 寻融资 谋发展 [2] 税收优惠政策 - 2022年11月《关于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印发 对南沙先行启动区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 - "南沙金融30条"落地后 多项优惠政策持续叠加兑现 为经济发展注入动能活力 [2] 未来规划 - 南沙开发区国资局将以深化国家级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引领 以助力企业"获得投资 获得融资 获得订单"为目标 继续靠前服务企业 推动惠企政策落地实施 [2] - 精准推动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2]
高新区(滨江):擎旗奋进扛起滨江担当、彰显高新作为
杭州日报· 2025-05-28 10:58
高新区(滨江)经济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887.8亿元,占杭州市13.2%经济总量,区域面积不足全市0.5% [10] -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位列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4.43亿美元居全省第一 [10] - 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营收目标4500亿元,集成电路、智能计算、高端软件等产业协同发展 [12] 科技创新布局 - 推动极弱磁大科学装置本体开工,争取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计划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 建设"中国视谷"强化优势产业,"中国数谷"推动新兴产业升级,设立数商综合配套服务专区 [12] - 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通发展,加快杭州国家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争创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 [12] 产业国际化战略 - 数字自贸区跨境支付结算规模目标突破3000亿元,拓展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 [15] - 开展"全球大招商"活动,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和跨国并购 [15] - 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促进"直播+平台经济+跨境电商"多业态融合 [15] 城市发展能级 - 推进奥体滨江国际商务区、国际零磁科学谷、江南科学城沿江片区规划建设 [17] - 创建奥体4A级旅游景区,探索"展演+旅游""赛事+旅游"新路径 [17] - 深化"就便入学"教育服务机制,推动中小学低年段学生午休躺睡全覆盖 [18]
江苏“双高协同”创新发展启动
新华日报· 2025-05-26 04:58
高新区与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 江苏省科技厅和教育厅联合启动"双高协同"试点 旨在推动高新区和高校两大创新主体协同优势 通过"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试点要求构建"五个一"融合发展体系 包括明确产业方向 依托科创平台 落地领军人才 配套转化基金 培育标杆项目 [1] - 试点目标是一体推进教育发展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协同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 培育新生代创新创业群体 [1] 试点对象要求 - 试点对象包括省内国家级 省级高新区及高水平大学 应用型地方高校 [2] - 高新区需聚焦"1650"产业体系和未来赛道 具备完整产业链且向研发和服务高端延伸 形成较完善企业创新梯队 [2] - 高新区需满足产学研合作需求旺盛 与高校合作研发项目不少于10项 建有各类科技平台载体和服务机构 [2] - 高校需具备与高新区特色产业匹配的特色学科 建有产业人才培养平台 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 [2]
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联盟成立
中国化工报· 2025-05-13 10:17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协 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水平持续提升,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区域协调等发挥了关 键作用。初步统计,2024年中部五省41家国家高新区以全国23%的数量贡献了全部国家高新区33.6%的 园区生产总值,企业工业增加值1.81万亿元,同比增长7.77%,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47%。 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工信部规划司、工信部火炬中心同湖北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的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 联盟成立大会在武汉东湖高新(600133)区举行。 会上,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启动,标志着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首次实现跨区域联盟共建。联 盟由中部地区22家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共同发起成立,以促进中部地区协同发展为宗旨、以加快培育 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以产业联动为主题、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纽带,设立跨区域协同创新载体。联盟将搭 建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协同发展平台,通过聚资源、拓场景、促交流,构建中部地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和合作对接工作机制,推动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战略中发挥更强、更有力的高端引 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武汉市委常委 ...
对日收并购实务指南:风险解析与防范
搜狐财经· 2025-05-12 11:44
中日经济合作与收并购趋势 - 中资企业对日本并购同比增长604%,交易金额从2023年的6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41亿美元,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亮点 [2][3] - 金融保险业以7493亿日元投资额位居行业榜首,同比增长35.3%,电气机械器具和化学医药分别以4935亿和4933亿日元紧随其后 [7] - 批发零售业投资额达4394亿日元,增速高达287%,精密机械器具行业增速达5542.8% [7] 日本市场吸引力分析 - 日本完善的法律体系、透明商业规则和稳定政治经济环境为投资者提供可靠保障,2024年设立金融资产管理特区通过减税政策降低外资运营成本 [5] - 中日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日本高端制造和医疗设备技术优势可提升中国产业链竞争力,老龄化社会催生的医疗健康市场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空间 [5] - 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持开放态度,双方通过收并购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5] 收并购流程与风险防范 准入合规风险 - 需同时满足中日两国监管要求,跨境审批流程衔接不畅可能导致交易延迟,日本可能将中国投资者列入"特定外国投资者"范畴 [10] - 防范建议包括合理规划审批流程、同步推进国内外审批程序、预留充足缓冲期 [11] 资金跨境流动风险 - 中国侧需完成境外直接投资登记并经外汇管理局审核,日本侧大额资金流动可能触发金融机构尽职调查 [12] - 防范建议包括与外汇管理局预沟通、选择有中日跨境业务经验的银行 [13] 税务风险 - 日本税制复杂且税率较高,语言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申报不备或遗漏 [14] - 防范建议包括定期税务合规培训、聘请专业税务顾问、进行税务健康检查 [16] 海外用工风险 - 日本用工制度与中国差异显著,收并购后用工调整难度大 [17] - 防范建议包括建立合规化用工方案、短期内维持原有雇佣条件、渐进式文化整合 [18] 知识产权与技术风险 - 知识产权识别与评估存在困难,技术转移需获得出口许可 [19] - 防范建议包括全面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制定合规转移计划、评估侵权风险 [20] 商事习惯及语言文化风险 - 日本商事习惯注重口头承诺法律效力,内部审批流程复杂 [21] - 防范建议包括明确交易阶段预期、开展跨文化沟通培训、建立确认机制 [22] 重点行业风险分析 制造业 - 日本外资准入机制趋严,产品需符合JIS认证体系 [25] - 防范建议包括建立准入合规管理机制、构建质量认证保障体系 [26] 医疗健康行业 - 资质认证要求严格,以院长和主治医生为核心的运营模式易导致人才流失 [27] - 防范建议包括严格认证合规资质、确保关键人员留任 [28] 再生能源产业 - 涉及储能技术专利或电网调度算法可能触发国家安全审查 [29] - 防范建议包括建立敏感技术筛查机制、并购协议固定技术认证要求 [30] 高新技术产业 - 半导体等领域收购1%以上股权需事前申报,知识产权保护严格 [31] - 防范建议包括事前合规规划、进行专利地图分析、加强商业秘密保护 [32]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鹤壁 向新力中挖潜力
河南日报· 2025-05-11 07:14
鹤壁市一季度经济表现 - 一季度鹤壁市生产总值增长6.4%,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主要指标高于全省或全年目标,基本实现"开门红"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15.8%、4.3% [1] - 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提质态势,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业态爆发形成双轮驱动 [1] 招商引资与项目进展 - 通过多场产业峰会签约68个项目,包括SAR卫星及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总装、镁基固态储氢制氢储能一体化等项目 [2] - 签约项目具有投资额度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等特点,涵盖"3+3"主导产业 [2] - 项目投资方主要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提升了鹤壁市开放能级 [2] - 计划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75个以上 [3] 产业发展规划 - 围绕"3+3"主导产业,创新基金招商、中试招商、场景招商、平台公司招商等模式 [3] - 将举办电子电器、半导体及工业软件、功能性新材料等"小精特"产业招商推介会 [3] - 商业航天产业、自主工控生态发展等新兴产业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1][2] 消费促进措施 - 深入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3] - 组织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等促消费系列活动 [3] - 依托浚县古城、朝歌老街、朝歌里人文小镇等发展夜间经济 [3] 农业发展规划 - 统筹做好抗旱浇灌、病虫害监测防控、"一喷三防"等麦田管理工作 [3] - 开展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3]
陕西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稳步壮大,发展持续向好一季度新设14.78万户
陕西日报· 2025-05-02 08:08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事 项"证照联办",提供更加便捷的办事渠道;持续发挥省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开展个 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进一步促进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仵永杰) 从行业发展看,在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的占比均有所提高。在制 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分别同比增长0.54个百分点、0.44个百分点。 我省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正逐步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从产业发展情况看,一季度,全省第一、二、三产业领域分别新设民营经济经营主体6829户、 14017户、126933户。截至3月底,全省第一、二、三产业领域登记在册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分别为27.56 万户、56.99万户、493.83万户。第三产业领域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总量同比增长0.27%。第三产业领域民 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不断提升。我省民营经济经营主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4月30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随着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一季度, 我省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稳步壮大 ...
聚焦就业适应力!专家学者纵论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05:40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职业教育发展 - 2025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与政策创新研讨会召开,主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遇和挑战",近50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1] - 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需提升就业适应力,职业教育与技能提升被强调为重要方向 [1]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作用 [1] 职业教育实践与成果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5%以上,其中一半以上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约25%入职行业头部及规模以上企业 [2] -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展现紧跟市场步伐的优势,学校将毕业生就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2] - 建议加强职业规划教育,通过产业分析与校企合作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增强对职业教育的信心 [2] 就业问题解决路径 -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发挥市场配置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缓解供求矛盾与制度性障碍 [2] - 建议通过培养改革解决技能错配与提升人力资本,通过预期管理优化就业规划与市场需求对接 [2] - 目标是构建更可持续的就业生态 [2]
一季度杭州GDP达5715亿元 同比增长5.2%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01:43
宏观经济表现 - 杭州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5715亿元,同比增长5 2%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2 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1亿元增长5 8%,第三产业增加值4371亿元增长5 0%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7 0%,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3 0个百分点 [3]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 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 4%,装备制造业增长11 6%,分别高于规上工业2 0/2 4/4 6个百分点 [3] - 工业投资整体增长14 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 9% [4] - 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 6%/45 2%/30 1% [4]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5亿元同比增长6 3%,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3 5个百分点 [3] - 限额以上商品中汽车类零售额298亿元增长16 8%,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69 6% [3]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34 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8 1% [3]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2103亿元同比增长10 8%,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4 4个百分点 [4] - 民营企业货物出口1115亿元增长19 3%,占出口总额75 8% [4]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7 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3 2% [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712亿元增长23 7%,高于整体出口增速5 0个百分点 [4]
监督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28 10:04
商业航天发展 - 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验证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发射能力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是党中央推动航天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 [1] - 驻海南商发纪检监察组出台12项监督保障举措,查处干预招投标案件1件,并推动科技创新奖励机制 [2] 高校科研与成果转化 - 中南大学拥有33个国家级平台,纪委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向地方政府、企业问需"调研方案 [2] - 中南大学纪委成立廉洁风险研判小组,定期监督学院党政议决事项 [2] 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 - 山东省纪委监委推动"科融信"数字平台,实现科技企业评级与银行授信互通互认 [3] - 山东省细化科技金融尽职免责机制,对未达预期科研项目提供正常贷款风险补偿 [3][4] - 浙江省余杭区纪委监委组建15支监督队伍,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在人才、政策等方面的需求 [4] 地方政府助企服务 - 余杭区"清风指导队"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政策申报等支持,已服务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4] - 监督队伍深入项目一线,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堵点难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