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东鹏饮料执意赴港上市背后:“不差钱”与出海野心
中国基金报· 2025-10-12 20:19
赴港上市动因 - 公司于2025年10月9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此前于2025年4月3日的首次申请已于10月3日失效[2] - 赴港上市旨在增强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及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6] - 扩展海外市场是战略重点,截至2024年末产品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6] - 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可直接以港币或美元形式取得,便于获取外汇开展海外业务,尤其是东南亚市场[6]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在印尼、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供应链基础设施,以实现本地化运营[7] 财务状况与“存贷双高”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账上现金类资产总额达142.23亿元,2025年3月曾公告拟使用不超过110亿元进行理财[5][10] - 同期公司短期借款增至65.51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6.08%,形成“存贷双高”现象[10] - 公司解释称此举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使财务费用下降并实现理财收益,同时确保融资渠道畅通[10] - 公司保持高现金分红比例,2024年现金分红率达到69.14%[10] 市场地位与产品战略 - 按销量计,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到2024年的26.3%[12] - 按零售额计,公司是2024年第二大功能饮料公司,市场份额为23.0%[12] - 公司实施“1+6多品类战略”,以东鹏特饮为核心,同时发展运动饮料、无糖茶、咖啡、鸡尾酒等6个新品类[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7.37亿元,其中东鹏特饮营收占比降至77.91%,较去年同期下降9.32个百分点[17] 产品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能量饮料毛利率为49.9%,运动饮料毛利率为31.1%,其他饮料产品毛利率为14.2%[18][19] - 与东鹏特饮相比,包括东鹏补水啦在内的新品类毛利率偏低,反映出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新品类盈利能力的挑战[17] - 公司计划通过产品组合优化、成本控制和渠道精耕来提升新品的整体盈利能力[20]
宗馥莉,放下了
创业家· 2025-10-12 18:07
核心观点 - 宗馥莉在担任娃哈哈董事长约一年后辞职,其改革措施触及多方利益并引发内部矛盾,最终导致权力更迭 [5][6][8] - 公司业绩表现强劲,2024年全国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53%,2025年一季度增速保持在30%以上,但管理层变动与业绩无关 [9] - 复杂的股权结构和家族内斗是宗馥莉失去权力的深层原因,包括21亿美元离岸信托冻结和29.4%股权纠纷等事件 [8][9] 宗馥莉的改革措施 - 对内推行组织体系改革,调整多位老将职位,推行高管轮岗和部门精简 [5][6] - 对外大幅改革经销商体系,削减未达标或经营不善的经销商,关停低效工厂 [5][6][17] - 改革核心聚焦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将财务审批、生产流程全面数字化并接入手机APP系统 [16][17] - 重用宏胜系人才及内部年轻骨干,以替代宗庆后时代的传统管理模式 [7][16] 改革引发的矛盾 - 经销商体系变动触及宗庆后时代以忠诚度为核心的生态,引发不满声音 [18] - 部分股东及家族成员联合受损经销商、离职员工通过舆论施压 [18][23] - 改革在短期内同时推动过多变量,导致公司内部阵痛和阻力 [16][18][19] 家族与股权问题 - 非婚生子女就21亿美元离岸信托归属提出争议,香港法院于2025年8月冻结资产并驳回宗馥莉上诉 [8] - 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纠纷未彻底解决,宗馥莉通过遗嘱公证继承但面临法律挑战 [8] - 公司最大股东为国资(持股46%),职工持股会24.6%股权因离职员工诉讼未完成变更,削弱宗馥莉控制力 [9] 公司竞争环境与隐患 - 面临农夫山泉、统一、怡宝、元气森林等对手激烈竞争,近三年缺乏新国民级爆品 [22] - 娃哈哈商标使用权需全体股东同意,国资大股东存在不选宗家人掌舵的可能性 [22][23] - 宏胜系被指分流娃哈哈利润,引发其他股东不满,成为利益博弈的焦点 [24] 宗馥莉后续动向 - 宏胜系启动新品牌“娃小宗”招商,宗馥莉仍通过心腹控制宏胜饮料集团 [26] - 宏胜系掌握娃哈哈部分生产、物流、原料资源,但独立复制娃哈哈规模难度较大 [26][27] - 宗馥莉在员工管理中注重边界感,如增加女员工育儿假、限制非工作时间沟通等 [28]
千亿消费龙头再战港交所!“现金奶牛”缺钱了?
格隆汇APP· 2025-10-12 18:00
作者 | 远禾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 据(www.gogudata.com) 2021年,东鹏饮料登陆A股,成为国内"功能饮料第一股"。 而今年以来,东鹏饮料开始谋求"A+H"上市。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2024年,东鹏特饮在国内能量饮料市场的销售量占比高达47.9%,连续四年成为销售量最高的功能性饮料。 作为国内功能饮料第一股,公司股价也一路高歌猛进,从2021年46.27元的发行价一路飙涨,至今已超过300元,总市值超1600亿元。 2024年,东鹏股份全年股价涨幅超80%,在整个食品饮料板块名列前茅。 股价飙涨背后,公司的业绩也突飞猛进。 近年来,东鹏饮料的业绩持续增长。2021年到2024年间,东鹏饮料营业收入从69.78亿元增长至158.39亿元,直接翻倍。 净利润也从11.93亿元增长至33.27亿元,2024年的同比增长率达到63.09%。 东鹏饮料于今年4月3日递交的港交所上市申请失效,但于10月9日,东鹏饮料对港交所再次递表。 作为目前消费品行业市值1600亿的龙头,"不差钱"的东鹏饮料着急港股上市到底为哪般? 01 在红牛深陷版权纠纷之时 ,东鹏饮料已经悄然成 为国内功能饮料的霸主。 在东 ...
宗馥莉,这件事没处理好
盐财经· 2025-10-12 17:53
公司权力结构演变 - 娃哈哈商业版图中存在宏胜集团、娃哈哈集团及持股46%的国资股东三方角力 [2] - 宗馥莉辞去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核心职务,名义掌舵时长仅一年 [7] - 宏胜集团在宗馥莉主导下加速扩张,娃哈哈集团核心资产及经销商资源批量转签至宏胜,娃哈哈集团角色退化为商标持有方,宏胜成为实际生产销售主力军 [10] 公司股权与商标控制权 - 娃哈哈集团最大股东为持股46%的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区财政局100%控股) [15] - 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有24.6% [15][16] - "娃哈哈"商标使用权必须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任何一方无权单独使用,商标转让失败使宗馥莉无法完全掌控商标 [18] 宗馥莉的新业务动向 -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2月至5月密集申请几十个"娃小宗"商标,核心类别商标已完成初步审定 [18] - 名为"娃小宗"的微博账号于10月11日完成认证,认证主体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一天内积累上万粉丝 [18] - 宗馥莉为"娃小宗"定下年销售300亿的野心勃勃目标 [34] 公司业绩表现与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达53%,创娃哈哈史上最高纪录,2025年一季度增速仍超30% [11] - 在业绩高点之际,宗馥莉选择辞去职务 [11] -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曾于10月2日被立案审查,10月5日被解除立案审查,并于10月10日回到宏胜集团正常上班 [19] 家族内部竞争格局 - 宗庆后胞弟宗泽后主导"娃小智"品牌,并于10月10日在杭州举行招商会 [36] - "娃小智"招商人员表示该品牌属于宗泽后方,将与宗馥莉竞争市场,代理首次拿货门槛为不低于3万元 [36]
宗馥莉与娃哈哈的“大乱斗”
中国经营报· 2025-10-12 17:49
公司核心管理层变动 - 宗馥莉于2025年10月10日卸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1] - 这是自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第二次辞职 [1] - 接替宗馥莉总经理职务的是原宏胜集团法务部长、娃哈哈集团监事许思敏 [5] 宗馥莉的战略举措与影响 - 宗馥莉任职期间主要行动包括更换集团管理层、将经销商及销售业务转移至其控制的宏胜系、关闭转移由杜建英控股的旗下分公司产能、试图转移娃哈哈商标 [2] - 上述行为导致内部事件,包括去年7月辞职后完成高管"大换血"、员工及经销商因重新签约至宏胜系而维权、娃哈哈产能不足寻求代工、宗继昌和宗婕莉就遗产问题起诉宗馥莉 [3] - 娃哈哈集团对外投资15家企业中3家已注销,剩余12家实际控制人均为宗馥莉 [3] - 宏胜系旗下7家公司因使用"娃哈哈"商标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而面临法律风险,能够反对的只有大股东杭州上城区国资委 [3] 业务与品牌格局演变 - 从2026年开始,宗馥莉将抽身娃哈哈,专注于自创品牌"娃小宗" [5] - 娃哈哈西藏、青海经销商调整为与拉萨宏胜销售公司合作,黑龙江、吉林等12个市场经销商调整为与宏胜系旗下公司合作 [5] -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拒绝宗馥莉的停产命令,宣布使用自有品牌"沪小娃" [5] - 宗泽后宣传创立全新品牌"娃小智",产品全面对标娃哈哈且价格更低 [6] - 分析认为类似"娃小某"品牌将层出不穷,娃哈哈品牌影响力可能受损,情况类似红牛之争 [6] 公司股权与控制权背景 - 娃哈哈从本质上讲国家是大股东 [2] - 宗馥莉为娃哈哈的二股东,大股东为杭州上城区国资委 [3]
食品饮料周观点:秋糖在即,关注品类、渠道等边际反馈-20251012
国盛证券· 2025-10-12 17:43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秋糖在即,建议关注品类、渠道等边际反馈 [1] - 白酒板块基本面与预期处于双底部,预计Q3报表将进一步释放压力,中长期价值凸显 [2] - 中秋国庆快消品消费呈现"线上领涨,线下稳增"趋势,礼赠市场以健康化、性价比、场景延伸实现破圈 [1][4] 白酒行业 - 投资建议分为短期弹性标的(如泸州老窖、舍得酒业等)和中长期经营质量龙头标的(如贵州茅台、五粮液等)[1] - 秋糖会新增对白酒新渠道变化的关注,如即时零售增量渠道变革机遇 [2] - 中秋国庆动销进一步筑底,后续期待边际改善,报表、渠道、动销端有望逐步匹配 [2] 啤酒饮料行业 - 华润啤酒公告人事变动,金汉权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总裁,阳红霞获委任为首席财务官 [3] - 兰州黄河公告增设采购部与饮料事业部,预计啤酒企业业务横向多元拓展为发展趋势 [3] - 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A+H"两地上市步伐加快 [3] - 板块步入淡季,建议重点关注量价表现、各公司十五五规划,优选龙头公司及大单品贡献α的标的 [3] 食品行业 -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日销产品备货中功能性饮料、即时主食等显著高于平时 [4] - 广州酒家本年度月饼销售1398万盒,同比增长1.75% [4] - 万辰集团收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决定书,对收回南京万优少数股东权益免于反垄断审查 [4] - 天润乳业公告董事会基金及激励基金管理办法,每年计提300万元董事会基金,并根据年度利润总额目标计提超额利润的10%作为激励基金 [4] 投资建议标的 - 白酒短期弹性标的包括:泸州老窖、港股珍酒李渡、舍得酒业、酒鬼酒、水井坊、老白干酒等 [1] - 白酒中长期龙头标的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迎驾贡酒等 [1] - 大众品高景气或高成长逻辑标的包括:盐津铺子、东鹏饮料、百润股份、燕京啤酒、珠江啤酒、万辰集团、三只松鼠、有友食品等,港股卫龙美味等 [1] - 大众品政策受益或复苏改善标的包括:青岛啤酒、海天味业、新乳业、伊利股份、重庆啤酒、安琪酵母、仙乐健康、百龙创园、安井食品、立高食品、好想你等,港股农夫山泉、华润饮料、H&H国际控股等 [1]
孙颖莎成为香飘飘品牌代言人
经济观察网· 2025-10-12 17:38
品牌营销活动 - 公司于10月10日官宣奥运冠军孙颖莎为品牌代言人 [1] - 营销活动同步推广品牌原叶现泡系列高端健康饮品 [1] - 公司为粉丝推广帆布袋、贴纸、明信片、摇摇乐等多款周边产品并推出众多线下活动 [1] 产品战略 - 原叶现泡系列产品主打“原叶现泡茶包、真奶入料”和“轻负担”卖点 [1] - 品牌希望通过与代言人的活力合作探索健康新打法 [1] 销售促销 - 公司推出超值爆款组合“GET 莎莎同款” 一次带走38件产品售价229元 [3] - 促销活动包含茉莉轻乳茶2箱和珍珠奶茶2箱 并赠送代言人摇摇乐1个和莎莎「缤纷快乐」周边礼盒 [3] - 促销玩法以店铺展示为准 周边产品限量赠完即止 [3]
行业周报:白酒动销承压分化,饮料零食凸显韧性-20251012
开源证券· 2025-10-12 16:45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食品饮料行业的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 - 报告核心观点为:双节期间白酒动销整体下滑,但新消费品类保持成长性 [3] 市场表现总结 - 2025年10月9日至10月10日,食品饮料指数下跌0.2%,在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15位,跑赢沪深300指数约0.4个百分点 [3][11][13] - 子行业表现分化,软饮料(+4.9%)、乳品(+1.8%)、保健品(+1.3%)涨幅领先 [3][11][13] - 个股方面,庄园牧场、养元饮品、光明肉业涨幅居前;欢乐家、日辰股份、古井贡酒跌幅较大 [11][13] 白酒板块分析 - 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白酒市场整体动销估算下滑约20% [3][11] - 市场呈现场景分化:宴席场景成为核心支撑,高性价比产品与地产酒表现突出;大众消费场景次之;商务场景受环境影响拖累最明显 [3][11] - 价格带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特征:以茅台为首的高端酒与高性价比地产酒表现最优,次高端酒整体承压,仅山西汾酒保持平稳 [3][11] - 白酒库存虽处高位,但因酒企减少压货力度,库存环比略有改善;批价节前稳定,预计节后可能小幅回落但可控 [3][11] - 报告认为白酒板块已接近左侧布局区间,可逐步配置,优先关注业绩出清或底部确认的标的,如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舍得酒业 [3][11] 大众品板块分析 - 双节期间大众品板块表现显著优于白酒,因其贴近日常刚性消费,抗风险能力更强 [3][12] - 饮料板块稳健增长源于需求刚性及龙头企业的策略聚焦,功能型饮品(如电解质水、无糖茶)精准匹配假期出行、健康等需求 [3][12] - 休闲零食板块增长与消费行为变化深度绑定,散装、小包装零食适配旅游等即时消费场景,社区店、电商等渠道增速显著 [3][12] - 建议从新渠道、新品类、新市场等成长性角度布局,重点关注卫龙美味、西麦食品、盐津铺子、百润股份等 [3][12] 上游原料价格数据 - 2025年9月30日全脂奶粉中标价同比上涨6.1%,环比下降0.4% [10][17] - 2025年10月3日国内生鲜乳价格同比下降3.2%,环比持平 [10][17] - 2025年10月11日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4.1%,生猪出栏价格同比下降37.4% [10][23] - 2025年8月进口大麦价格同比上涨4.2%,但进口数量同比下降45.2% [10][32] - 2025年10月11日大豆现货价同比下降6.5%,柳糖价格同比下降10.3% [10][36][38] 行业动态与重点公司 - 抖音酒水品类2025年9月销售额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41%,茅台市场份额达18.64% [42] - 汾酒在全球首发“清香25”新品;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预计可采收酿酒葡萄13万吨 [42][43] - 推荐组合包括贵州茅台、山西汾酒、西麦食品、卫龙美味、百润股份,并分别阐述了各公司的投资逻辑 [4]
“有病去医院……”王老吉12个字怒怼加多宝
新浪财经· 2025-10-12 15:07
近期商标纠纷事件概述 - 王老吉与加多宝围绕“王老吉”境外商标归属问题展开新一轮舆论攻防,双方通过官方声明隔空交锋 [3] - 纠纷根源可追溯至2011年,至今已持续14年 [3] - 针对最新进展,双方均未正面回应媒体询问 [3] 加多宝的声明与主张 - 加多宝宣称其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多起诉讼中成功捍卫“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合法权益 [6][7] - 在加拿大,联邦法院于2024年6月7日判决确认加多宝旗下万捷有限公司在加拿大的八项“王老吉”商标注册合法有效 [9] - 在欧盟,普通法院维持万捷有限公司在欧盟注册的“王老吉”商标,驳回了广州大健康的异议 [9] - 加多宝创始人陈鸿道通过万捷有限公司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前瞻性布局“王老吉”商标权,构建品牌护城河 [11] - 加多宝声称自20世纪90年代从王老吉创始人后人手中取得祖传凉茶秘方及海外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商标所有权 [22] 王老吉的回应与主张 - 王老吉指称加多宝的声明“严重背离事实,蓄意误导公众”,强调“王老吉”商标所有权归属于广药集团 [1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作为品牌权利人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等系列商标注册 [15] - 王老吉指控加多宝通过海外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在6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恶意注册,干扰其海外业务拓展 [15] - 王老吉已在21个国家/地区采取维权行动,已有10个国家/地区审理机关作出撤销加多宝商标的决定,包括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巴西等 [19] - 王老吉推出英文品牌标识“WALOVI”及国际罐产品,加速全球化布局 [21][28] 双方市场表现与行业背景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主营业务收入64.99亿元,同比增长8.38%;主营业务利润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69%和15.87% [27] - 2025年6月,王老吉在全国植物饮料类目中占据46.33%市场份额,加多宝以28.31%紧随其后 [31] - 全球植物饮料行业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近10%,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31] - 王老吉国际罐产品定价为每罐4元,而国内红罐产品单价不足2.5元,价差显著 [30] - 王老吉通过供应链协同、本土化生产模式加速出海,已与多家海外合作伙伴签约 [31] 历史纠纷背景 - 2011年广药集团提起仲裁,指控鸿道集团通过不当手段获取商标使用权,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集团胜诉 [33] - 2012年仲裁裁定鸿道集团停用“王老吉”商标,但鸿道集团未停止使用 [33][34] - 2018年广东省高院一审判决加多宝赔偿14.4亿元,后最高法撤销判决发回重审;2023年广东省高院重审判决加多宝赔偿3.17亿元 [34] - 2017年最高法终审判决双方共同享有红罐包装装潢权益 [35]
“有病去医院……”王老吉12个字怒怼加多宝
新浪财经· 2025-10-12 14:43
文|《BUG》栏目 闫妍 王老吉和加多宝的纷争又双叒叕开启了。 近日,王老吉与加多宝这对商界"老对手"再度隔空交锋,围绕"王老吉"境外商标归属问题展开新一轮舆 论攻防。自9月底至10月初,双方通过官方渠道密集发布声明,就海外商标权益范围各执一词、互不相 让。 加多宝集团近日突然发布声明,声称拥有王老吉海外商标所有权。当晚,王老吉回击,其严正声明只有 12字,"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 王老吉和加多宝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纠纷,其根源可追溯至2011年,至今已过去了14年。针对此次商标 纠纷的最新进展,《BUG》栏目尝试联系双方,双方均未正面回应此事。 "王老吉"境外商标归谁? 这次的"口水战"要追溯到9月30日,加多宝发布了一份颇具"胜利意味"的声明,宣告加多宝加拿大凉茶 维权告捷。 加多宝在这份声明中表示,"近日,加多宝集团在全球知识产权维权领域接连取得重大胜利。其关联公 司万捷有限公司(Multi Access Limited)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多起诉讼中,均成功捍 卫'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的合法权益,标志着加多宝品牌国际化战略迈上新台阶。" 看到加多宝这份"胜利宣言",王老吉方面立即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