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快餐
搜索文档
风口浪尖上的米村拌饭,压力正在显现
搜狐财经· 2025-05-23 10:51
公司发展现状 - 米村拌饭以"非遗锅气"和"县城刚需"为标签,年均扩张700家门店,门店数突破1800家,估值冲刺百亿 [1] - 公司面临供应链、管理机制与市场竞争的三重夹击,南方市场40%首年亏损率,创始人含泪开除27名刷单店长 [1][4] - 2025年公司取消考核制度,改为综合评估体系,并启动亏损门店回收计划 [5] 运营模式与挑战 - 独创"赛马制"与"师徒制",A级店长获分红激励,C级面临淘汰,老店长通过培养徒弟获新店5%分红 [2] - 2024年创下日均开店2.3家纪录,但高压导致考核扭曲,27名店长因刷单被开除,部分区域员工月流失率高达16% [4] - 加盟商承担大部分投资风险,总部通过供应链溢价获利,华北某门店冻品采购成本占营收25% [4] 市场竞争与品类困局 - 南方市场水土不服,武汉、郑州试点店首年亏损率超40%,消费者抱怨产品口味 [7] - 东北市场竞争激烈,延吉市中心500米内聚集3家门店,客单价从28元跌至22元,部分门店月利润不足5000元 [7] - 品类创新滞后,2024年仅推出少数新品,SKU长期维持在20款以内,竞品通过网红单品和本地化改良抢占市场 [7] 加盟商与资本化问题 - 加盟商盈利分化悬殊,东北县域店回本周期缩至0.23年,南方非韩餐区超40%门店需8个月以上止损 [10] - 供应链溢价12%,单店月均成本达8万元,远超加盟商预期 [10] - 为筹备港股IPO,母公司于2024年变更为港资控股,但县域市场毛利率仅15%-18%,"增收不增利"问题未解 [10] 战略调整与行业反思 - 2025年新开门店目标从800家下调至180-540家,强调"单店日均客流量420人"的质量指标 [10] - 中式快餐行业面临"规模至上"模式焦虑,"非遗故事"难以掩盖预制菜争议,"合伙人机制"演变为风险转嫁工具 [11] - 创始人周强表示若万家门店梦想建立在痛苦之上,情愿放弃,公司转型聚焦"速度与温度"平衡 [11]
老乡鸡港股IPO:供应链升级赋能中式快餐新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54
港股上市计划 - 中式快餐连锁品牌老乡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上市,中金公司、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若成功上市,老乡鸡有望成为"中式快餐第一股",为自身发展和中式快餐行业带来新希望 [1] 全产业链布局 - 公司自2003年创立以来逐步构建覆盖养殖、加工、配送、门店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3] - 拥有3个养殖场,年提供数百万羽肥西老母鸡,确保食材原材料可控 [3] - 自建3.2万亩农场,利用大别山国家二级水源和淠河无重金属残留土壤,通过有机肥改良土壤并种植万亩油菜花海作为绿肥 [3] 加工与配送能力 - 两个中央厨房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实现菜品标准化,日均处理食材能力达千万级,支撑全国门店供应 [5] - 全国有8个配送中心、多条配送线路,通过垂直整合模式和全程可追溯系统保障食品安全与供应链透明度 [5] 数字化与会员体系 - 借助智慧养殖与全流程数字化系统提升运营效率 [6] - "鸡友会"会员体系覆盖千万用户,通过积分兑换、生日福利、专属优惠等增强用户黏性 [8] - 针对Z世代推出健康饮食分层定价、高频新品研发及会员专属权益,并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平台发起互动活动 [8] 市场潜力与行业影响 - 中式快餐市场潜力巨大,公司凭借全产业链优势、稳健门店扩张策略及数字化赋能有望重塑行业估值逻辑 [10] - 上市后有望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标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健康的中式快餐体验 [10]
米村拌饭刮骨疗伤
虎嗅· 2025-04-27 07:04
公司发展现状 - 2024年以平均每天2.3家的速度新开837家门店,员工总数突破29210人,覆盖170个城市并进军新加坡市场[3] - 2024年门店总数和销售额均创历史新高,总部从沈阳迁至上海,成为拌饭品类门店规模第一品牌[3][5] - 历史门店平均经营年限仅1.9年,经营3-5年门店占比12.71%,5年以上门店仅占6.63%,闭店率不足1%但歇业门店平均经营年限2.4年[25][26][27] - 85%门店位于城市核心商圈,单店面积90-150平方米,人均客单价27元,利用商场价格洼地效应形成竞争力[30] 管理机制变革 - 2024年9月因私刷好评事件一次性开除27名店长,随后启动全面管理改革[1][2][5] - 取消实行6年的赛马制考核体系,包括ABC门店评级制度,改为总部直接帮扶模式[8][10][18] - 启动亏损门店股权回收计划,承诺补足合伙人及店长亏损并允许盈利后赎回股权[10] - 2025年定位"扎根年",计划新开店180-540家,单店装修成本下降6%,同步调整店长培养目标[13][17] 核心运营模式 - 采用独特合伙制:单店100万元投资中外部合伙人承担85%,内部团队出资2%-5%,总部以品牌和管理入股[7] - 师徒制驱动人才裂变:老店长带徒弟满一年可获得新店5%分红,形成多层级利益绑定[7] - 2023年疫情后逆势扩张,门店突破1000家,培养445名店长合伙人,全员达17000+,扩张速度远超老乡鸡(18年)和乡村基(24年)[20] 市场竞争态势 - 中式快餐赛道竞争加剧,面临朴大叔(门店800+)、海底捞子品牌苗师兄拌饭等对手南北夹击[30] - 南方市场遭遇口味适应难题,朝鲜族重酱风格与南方清淡需求冲突,需进行菜品改良[29] - 竞品采用社区档口+外卖轻资产模式,客单价低至15-18元,在三四线城市快速铺开[30] 业绩目标规划 - 2025年单店日均来客数目标390-420人,预计单店单月营业额增长13200-33000元,全年新增营业额或达8000万元[16] - 计划培养新店长1000人、小区经理20人、大区经理5人,增加年收入20万+/50万+/100万+员工数量[17] - 大区总冠军考核指标为堂食复购率、日均来客数和人员流失率,优胜者可轮值2026年营运COO[18] 内部管理挑战 - 快速扩张导致管理链条拉长,总部难获一线真实反馈,出现80多家门店亏损情况[3][9] - 严苛考核制度引发店长超负荷工作(日均16小时)、人力压缩、应付考核等问题[8][9] - 草根出身管理者能力不足暴露,需提升食安管控、服务体验和跨区域管理能力[24]
米村拌饭:一场中式快餐的温暖变革,回归“爱与信任”
中国食品网· 2025-04-24 14:14
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米村拌饭自身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更预示着以米村为代表的中式快餐行业,正 迎来一场充满烟火气的深度变革。 一、从延边出发,温暖三餐的"饭香"飘向全国 4月15日,在米村拌饭的11周年上,创始人周强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2024年,米村拌饭的销 售和开店数双双位居中式快餐前列。面对这一耀眼的成绩,周强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今年,米村 将暂停高速扩张,取消门店淘汰制,选择向下扎根,夯实基础,为未来的再次扩张积蓄力量。 米村拌饭,以朝鲜族美食为根脉,秉持"花钱少,吃得好"的初心,从延边小城走向世界舞台。 目前,米村拌饭不论从年销售额还是开店数量来看,都稳居行业前列,尤其是近两年,拓店速度惊人: 2023年新开500家,2024年新开800 家。逆势扩张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套完善的人才机制,这得益 于米村巧妙融合了师徒制、合伙制和赛马制。 11年间,1855家门店应运而生,29210名员工并肩同行,这份惊人的成长速度,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 张,更是民族美食文化的有力传播。 二、藏在心底的温暖,再次成为前行的灯塔 米村曾经总结自己十年磨一剑的核心优势:让顾客吃得好,花钱少,快餐的价格,正餐的体 ...
权威机构认证全球领先,张亮麻辣烫实力闪耀世界舞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2 18:39
品牌的全球布局,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时间打磨、市场验证,一步步地稳步成长,张亮麻辣烫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从第一家门店,到如今全球连锁门店遍布,张亮麻辣烫正以其夯实的品牌力量、多元化的产品、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良好的消费者体验,跻身行业全球化的 领先者行列,成为广受世界各国消费者喜爱的中式快餐品牌。 稳步的拓展节奏、不断扩张的品牌疆域以及多元化的产品与真实的口碑,张亮麻辣烫把原本是街头美食代名词的麻辣烫,用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 式,推上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餐桌,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感受到了这碗中国特色的麻辣鲜香。 在全球餐饮行业日新月异的变革洪流中,中式快餐犹如一股强劲东风,以破竹之势席卷全球。继火锅与奶茶之后,麻辣烫这一地道的中国美食也悄然在世界 舞台上绽放光彩,成为海外食客的新宠。这其中,作为中国麻辣烫家喻户晓的品牌,张亮麻辣烫凭借规模、产品、供应链、体验、权威等领先优势,不仅在 国内市场稳居行业头部,更在是全球餐饮舞台上树立起了标杆旗帜。 根据新华网(603888)的报道,预计到2026年,海外中式餐饮市场规模将达到409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4%。张亮麻辣烫凭借其独特的"菜品自主搭配 + ...
全球拓展加速,出海风头正劲!鱼你在一起美国两店齐开
搜狐财经· 2025-04-19 02:13
中餐出海行业趋势 - 海外中餐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到4098亿美元(约3万亿元)[1] - 海外中餐门店数量已接近70万家[1] - 中餐在谷歌搜索量每月超335万次,流行度超过意大利菜和日餐[8] - 北美华人超700万、东南亚华人超3000万,为中餐出海提供市场基础[8] - 中餐出海成功三要素:标准化程度高、市场教育成熟、中式文化元素突出[10] 鱼你在一起品牌扩张 - 北美新店选址知名商圈(纽约、圣迭戈),面积约100平米,开业当天客流火爆[3] - 全球化战略启动以来已进驻纽约、旧金山、温哥华、迪拜等13个国际城市[5][8] - 纽约二店由首店老板拓展,选址布鲁克林高潜力点位[5][6] - 2024年成立海外事业部和东南亚事业部,马来西亚已设本土办公室[8][10] 市场策略与竞争优势 - 借助唐人街/美食街商圈的高人流量和商业氛围覆盖目标客群[3] - 标准化运营和出品稳定性支撑海外快速复制[5] - 酸菜鱼作为中餐代表菜品,文化认同度高且风味独特[10] - 社交媒体传播效应显著,新店开业成热门话题[3] 行业前景与文化影响 - 中餐出海成为不可逆趋势,品牌国际化经验可复制[10] - 中餐有望在全球餐饮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11] - 中餐作为中国文化输出载体,推动多元化美食选择[10][11]
从180亿估值到港股IPO:老乡鸡价格体系的数字化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4-14 04:38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从2003年合肥街头的"肥西老母鸡"起步,逐步构建覆盖养殖、加工、物流的全产业链模式 [1] - 截至2024年9月,公司在全国53个城市开设1404家门店,年服务顾客超1.89亿人次 [1] - 公司品牌估值攀升至180亿,并在2024年1月发起港股IPO冲刺 [1][3]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公司定位"好吃、不贵、又健康",价格体系以亲民著称,致力于提供高性价比餐食 [3] - 通过数字化手段全面优化供应链,在养殖、加工、配送等环节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成本控制 [3] - 核心菜品肥西老母鸡汤采用养殖周期180天的肥西老母鸡,实现1400多家门店自给自足,年销量达3000万份 [3] 会员体系与数字化运营 - 公司建立完善的会员管理系统,会员可享受积分、折扣及个性化推荐服务 [5] - 基于大数据分析会员消费习惯,专研上新新品提高会员忠诚度和复购率 [5] - 数字化平台使每月新品打卡成为粉丝常规动作 [5] 加盟业务拓展 - 为加盟商提供数字化运营管理工具,实现精准营销和高效运营 [7] - 智能选址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提供最佳门店选址建议,降低加盟风险 [7] - 数字化手段推动加盟店数量持续增加,扩大品牌影响力 [7] 未来发展规划 - 港股IPO将为公司带来更多资金支持,加大数字化领域投入 [7] - 公司计划通过上市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和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实惠的餐食 [7]
“剩菜回收再卖给顾客”,杨铭宇黄焖鸡道歉:即刻停业,永久关店
凤凰网财经· 2025-03-12 20:52
食品安全事件 - 济南杨铭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三家加盟门店(郑州二七万达店、郑州康复前街店、商丘万鼎广场店)被曝存在将隔夜剩菜加热再卖、用色素掩盖变黑食材、清洗变质食材再加工等严重食品安全问题 [4][8] - 事件发生在3·15前夕,由新京报记者卧底调查发现 [8] 公司回应与整改措施 - 公司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在加盟管理和监督执行上存在重大漏洞,承担全部责任 [4] - 对涉事三家加盟门店采取即刻停业并永久关店处理 [4][5][8] - 启动全国门店深度排查,组织专项检查组彻查所有门店的食材储存、加工流程和环境卫生,违规门店立即停业追责 [5] - 强化全员培训与考核,所有员工需重新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未通过者禁止上岗 [5] - 建立透明化监督机制:内部监督小组每月突击检查门店并公开档案,设置24小时投诉专线(4006151561),整改进展每周官网公示 [5]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出连锁餐饮品牌在加盟店管理上的系统性风险,总部管理体系未能确保所有加盟门店严格执行标准 [4] -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品牌信誉,公司承认辜负了消费者信任 [4]
老乡鸡冲刺港交所:在53个城市拥有1404家门店,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超46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1-03 11:56
公司概况 - 以2023年交易总额计算,公司在中国中式快餐市场排名行业第一 [2] - 公司于2025年1月3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3] - 公司曾两次向上交所递交A股上市申请,后于2023年8月23日自愿撤回 [3] - 公司认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可获得全球认可并提供接触海外投资者的渠道 [3] 门店网络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中国53个城市拥有1,404家门店,包括949家直营门店和455家加盟门店 [3] - 加盟门店数量从2022年12月31日的118家增长至2024年9月30日的455家 [3] - 公司是中国首批在各个核心运营环节实施标准化的中式快餐公司之一 [4] 供应链优势 - 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全产业链布局(涵盖养鸡、中央厨房和餐饮服务)的主要中式快餐公司 [4] - 公司为中国首家实施全面可追溯系统的中式快餐公司 [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安徽拥有3个养鸡场,2个中央厨房和8个配送中心 [4] 运营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为超1.89亿名顾客提供服务 [4] - 2022-2024年直营店单店日均销售额分别为1.27万元、1.54万元和1.60万元 [4] - 2022-2024年加盟店单店日均销售额分别为1.08万元、1.21万元和1.25万元 [4] - 2022-2024年直营店翻台率分别为3.8次/日、4.7次/日和4.8次/日 [4] - 2022-2024年加盟店翻台率分别为2.9次/日、3.5次/日和3.5次/日 [4] - 2022-2024年直营店每单位面积日销售额分别为62.0元、75.6元和81.5元 [4] - 2022-2024年加盟店每单位面积日销售额分别为61.3元、71.2元和72.3元 [4] 会员体系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拥有超过2370万名注册会员,包括约950万名活跃会员和50万名付费会员 [4] - 2024年前三季度,每位活跃会员平均下单约7.4次,付费会员平均每月购买频率为5.3次 [4] - 公司注册会员和付费会员人数在中国的中式快餐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4] 财务表现 - 2022年和2023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和56.51亿元,同比增长24.80% [4]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从2023年同期的41.82亿元增加11.86%至46.78亿元 [4] - 2022年和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和4.03亿元,同比增长50.37% [4]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从2023年同期的3.74亿元增至3.85亿元 [4] 融资历史 - 2018年加华资本以约40亿元的估值投资约2亿元 [5] - 2021年获得麦星投资和广发乾和的8900万元和5000万元投资 [5] - IPO前加华资本持有公司4.98%的股份 [5] - 2024年1月公司以约9827万元和5521万元的价格完成对另两家投资机构的股份回购 [5]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一体化供应链布局 [5] - 扩大门店网络以扩大地理覆盖范围并加深市场渗透 [5] -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并升级智能设备和数字化系统 [5] - 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 [5] - 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