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区样本 上海静安的“十四五”答卷
北京晚报· 2025-09-19 11:33
综合经济实力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369.9亿元,突破3000亿关口 [5] - 人均生产总值达36万元,是2020年的1.5倍 [5] -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02.2亿元,居全市前列 [5] - 全区拥有亿元楼92幢,其中月亿楼9幢,居中心城区首位 [5] 商业与消费活力 - 2021年以来累计引进各类首店991家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中心城区首位 [7] - “十四五”以来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他总部85家,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42家、民营企业总部26家 [7] - 总部经济税收贡献年均增长11.1% [7] 产业发展与结构 - 6个重点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度超85% [9] - “全球服务商”企业从48家扩展至103家,集聚上海三分之一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 [9] - 专业服务业税收贡献比重从2020年的15.8%提升至去年的22.1% [9] - 商贸服务业占区域经济三分之一体量,商品销售总额保持万亿以上规模 [9] - 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从5.6亿美元增加至14.7亿美元 [9] 新兴产业布局 - 集聚全市三分之一核心大数据企业,全球三分之一制药50强企业落地 [11] - 全力打造“数通链谷”、“视听静界”、“美创静界”三个新兴产业载体 [11] 对外开放与投资 - 2021至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22个,合同外资48.3亿美元,规模及占比列中心城区首位 [12] - “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外贸进出口额达到“十三五”时期的1.5倍 [12] - 2021年至今年6月底累计新设市场主体4.76万户,是“十三五”的1.8倍 [12] - 民营企业总量占比近85%,在全区营收200强中占比达四分之一 [12] 城市更新与楼宇经济 - 完成35幢商办楼宇更新,另有23个项目正在推进中 [13] - 张园东区二期将于明年建成,成为历史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标杆 [14]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援疆路上绽繁花
央视网· 2025-09-18 20:43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单位和19个援疆省市带着资金、技术和人才奔赴天山南北,一批批特色产业在 戈壁滩上生根发芽,一个个民生项目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援疆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一大早,喀什的海鲜市场刚开市,一个摊位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顺着摊主的指引,记者来到麦盖提县,一片波光粼粼的养虾池在黄沙中格外显眼。 这位叫努尔艾合买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虾能手。三年前,他还是个放羊种地的农民,别说养龙虾,连见都没见过。 几年前,山东援疆干部带着"东虾西移"的大胆想法扎根沙漠,试养澳洲淡水龙虾,可由于当地水质硬,大规模养殖调水不好把控, 第一批虾苗投放下去,大部分都没能活下来。 两年多的摸索让虾苗存活率大幅提升,他们把复杂的养殖流程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交到村民手里。如今,养殖规模扩大到160亩, 100多名当地百姓加入到养虾队伍中来。 行走在新疆大地,从南到北,这样的改变正接力上演。北京援建下的和田建起大数据等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就业超1.1万人;湖南专 家的种植新技术帮扶下,吐鲁番千亩枣林今秋迎来大丰收;更北的阿勒泰,吉林援建的冰雪运动基地让冬季人迹罕至的喀纳斯成了 网红打卡地。 援疆队伍不仅用产业激 ...
杭州跃升「未来之城」:解码五道集团产业投资的战略前瞻性
搜狐财经· 2025-09-18 17:16
杭州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32% [2] - 形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圈 [2] - 本土科技巨头与国际机构共建创新联合体驱动楼宇智能化升级 [2] 国际资本投资特征 - 2025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8.7% [3] - 外资呈现整产业链+生态圈投资特征 [3] - 产业协同效应提升优质物业资产价值 [3] 人才聚集效应 - 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 [5] - 数字经济人才占比达41% [5] - 高净值人群聚集催生智慧办公与定制化物业服务需求 [5] 企业战略布局成果 - 2019-2022年窗口期布局杭州余杭战略要地 [6] - 区域写字楼基本实现100%出租率 [6] - 投资收益超过预期 [6] 产业投资方法论 - 采用刚性需求+政策导向+消费升级三角模型 [8] - 生命服务产业布局陵园+临终关怀+生命文化教育全产业链 [8] - 新型出行生态实现月均90%出租率和年利润率43%以上 [8] 人口结构变化数据 - 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0亿占全国22% [8] - 较2020年增加4600万人口 [8] - 年均增速达3.5% [8]
市场舆情监测供应厂家推荐:如何选择高性价比服务商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55
行业背景与需求 - 市场舆情监测是企业决策的重要工具,关乎品牌声誉维护和行业趋势把握 [1] -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选择专业可靠的服务商是企业关注焦点 [1] - 技术实力、数据覆盖范围和服务模式灵活性是选择服务商的关键考量维度 [1]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耕大数据领域多年,形成独特技术壁垒 [3] - 研发团队专注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与深度学习 [3] - 构建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实现对互联网信息的高效采集与分析 [3] - 依托自建IDC数据中心,结合全国运营商资源,在国内外部署大量数据探测节点 [3] - 立体化数据采集体系使监测结果具备广泛覆盖面和高精确度 [3] - 智能分析引擎能捕捉金融领域市场情绪的细微变化信号 [3] 服务模式与解决方案 - 将大数据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深度融合,推出多款定制化解决方案 [4] - 构建用户体检监测云服务中心,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报告 [4] - 通过持续优化数据大模型,增强海量信息的解析能力 [4] - 技术积累帮助企业识别潜在风险并挖掘隐藏市场机遇 [4] - 在政务评估领域提供数据支持方案,帮助政府部门实现科学决策 [4] 公司发展优势 -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始终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感度 [4] - 从最初网站数据采集发展到构建完整智能分析体系 [4] - 技术迭代速度快,行业深耕程度值得肯定 [4] - 持续创新能力使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拥有可靠技术支撑 [4]
李强在甘肃、青海调研时强调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华网· 2025-09-17 10:06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 牢牢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1] - 要求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充分肯定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希望其在推进绿色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上取得更大进展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在甘肃兰州调研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和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航天高新产业园 观看最新设备和零部件展示 了解技术原理及产品产销应用情况 [3] - 指出甘肃在发展重离子技术 空间技术等领域具备较好基础 要求紧盯国际前沿 加大研发投入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3] - 强调积极对接市场需求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更多参与 加快产品和服务迭代升级 [3]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在兰州察看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和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治理情况 肯定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 [3] - 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持续增厚绿色家底 [3] - 在青海西宁调研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和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及生态监测中心 询问生态保护和绿电 算力使用情况 [5] - 指出青海具有发展清洁能源 绿色算力的显著优势 要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5] 产业融合与市场机制 - 强调把打造算力平台与用好清洁能源结合 加强优势集成 推进绿色算电融合发展 [5] - 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营造创新条件 深化产业应用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5] - 在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察看牦牛肉精深加工 勉励企业深耕绿色农牧业 做优品牌 创新生产管理 [5] - 鼓励推进餐饮服务 工业旅游 商贸流通等全产业链发展 为农牧业提质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发挥带动作用 [5]
李强在甘肃、青海调研时强调 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04:41
调研核心内容 - 李强总理在甘肃和青海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 坚持创新驱动 推进绿色发展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 甘肃调研重点 - 在甘肃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和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航天高新产业园观看最新设备和零部件展示 详细了解相关技术原理和产品产销应用情况[2] - 甘肃在发展重离子技术 空间技术等领域具备较好基础 要紧盯国际前沿 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 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在基础研究方面潜心钻研 夯实核心技术能力[2] - 要积极对接市场需求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更多参与 加快产品和服务迭代升级[2] - 在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观测点和水车博览园察看造林绿化和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治理情况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持续增厚绿色家底[2] - 把黄河沿岸公共空间设计好建设好 形成更多居民运动休憩娱乐的好去处 提升群众生活品质[2] 青海调研重点 - 在青海西宁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和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及生态监测中心听取汇报 询问生态保护和绿电算力使用情况[3] - 青海具有发展清洁能源 绿色算力的显著优势 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把打造算力平台和用好清洁能源结合起来 加强优势集成 深入推进绿色算电融合发展[3]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深化产业应用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3] - 在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听取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情况汇报 察看牦牛肉精深加工和产品展示[3] - 勉励企业深耕绿色农牧业 以健康安全品质做优品牌 创新生产管理 一体推进餐饮服务 工业旅游 商贸流通等全产业链发展 为农牧业提质增效 农牧民就业增收发挥更大带动作用[3] 调研总结 - 李强充分肯定甘肃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希望两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在推进绿色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上取得更大进展 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3]
李强在甘肃、青海调研时强调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证监会发布· 2025-09-17 00:23
甘肃青海调研核心战略方向 - 强调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 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 甘肃产业发展重点 - 支持重离子技术和空间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夯实核心技术能力 [3] -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更多参与 加快产品服务迭代升级 [3] - 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和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展示最新设备和零部件 [3] 甘肃生态保护建设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持续增厚绿色家底 [3] - 要求设计建设好黄河沿岸公共空间 形成居民运动休憩娱乐场所 [3] 青海数字经济发展 - 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显著优势 推进绿色算电融合发展 [4] - 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和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中心加强优势集成 [4]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深化产业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4] 青海农牧业升级 -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4] - 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深耕绿色农牧业 做优健康安全品牌 [4] - 创新生产管理 带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和农牧民就业增收 [4]
李强在甘肃、青海调研
央视网· 2025-09-16 21:12
甘肃调研重点 - 支持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和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并夯实核心技术能力 [1] - 推动重离子技术和空间技术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并支持民营企业更多参与 [1] - 统筹推进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和黄河兰州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 [1] 青海调研重点 - 要求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和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中心加强清洁能源与算力平台优势集成 [2] - 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2] - 勉励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以牦牛肉精深加工推进绿色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 [2] 区域发展战略 - 甘肃青海需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构建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2] - 两省需深入推进绿色发展道路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 [2] - 强调通过创新驱动和优势产业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 [1][2]
杭州以科技赋能构建全球贸易新优势
每日商报· 2025-09-16 07:22
核心观点 - 杭州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正在重构经济增长范式 企业通过AI 机器人 电子签名和通信芯片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将创新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能 同时政策与市场生态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沃土 第四届数字贸易博览会将进一步凸显全球合作属性 助力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治理中的话语权 [1][2][3][4][5]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化 - 有鹿机器人搭载大模型通用大脑 将传统清扫设备部署周期从1-2周压缩至即装即用 节能30%以上 单位面积碳排放量降低40% [1] - 有鹿机器人核心优势为机器人大脑Master 2000 能适配不同场景和终端 可像U盘一样即插即用赋能千行百业 其巡扫机器人已成为物业公司刚需产品 与传统人工清扫相比可实现标准化作业且成本更低 [2] - e签宝借助通用AI Agent大模型实现签管一体化升级 AI帮助用户快速生成和审查合同并提供风险防护 还能智能化管理和执行合同 签管服务已覆盖全球九十多个国家 [3] - 比科奇系统级基带芯片尺寸为25毫米×25毫米 实现星地通话 让卫星 无人机 地面基站共用同一套通信语言 小基站成本仅为传统宏基站方案的1/10且流量处理能力更强 [4] - 比科奇小基站PC802基带芯片可在游轮上实现基站覆盖并通过卫星连接地面网络 在无人机领域支持低空通信和感知 在车联网中用于构建灵活的网络传输专网 [4] 数字产业生态与发展 - 杭州在阿里巴巴 海康威视 网易 新华三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数字安防 云计算 大数据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数字物流 云游戏 数据合规等重点产业加速储备 [5] - 第四届数字贸易博览会将吸引30余个国际组织参与 联合国贸发会议等机构首次主办活动 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对话会等重要场次将推动数字贸易规则共识形成 [5]
中国创新自信向未来(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06:49
中国创新集群的全球领先地位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首次位列全球第一 超越日本"东京—横滨"和美国"圣何塞—旧金山"集群 [2] - 中国以24个创新集群上榜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全球前5和前15创新集群中中国分别占据2个和5个 数量均居全球首位 [2] - 该集群通过战略需求导向、高效协同网络及开放创新模式实现突破 形成"上午图纸、下午样品、次日量产"的罕见效率 [3] 研发投入与专利成果 -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6万亿元人民币 稳居世界第二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2]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501万件 其中企业拥有372.7万件 涉及企业52.4万家 [2] - 中国三方专利占比达10.4% 但较日本超过30%的占比仍有差距 [5] 创新结构与质量挑战 -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为6.91% 显著低于发达国家12%-23%的水平 [5] - 企业研发投入集中在试验发展环节 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始创新投入相对不足 [6] - 需建立稳定基础研究支持机制 加强产学研合作以优化创新链效能 [6][7] 数字时代知识产权发展 - 2024年全球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达4.5万件 中国占比超60% 成为全球最大人工智能专利拥有国 [8] - 各国采取差异化知识产权策略:美国通过司法强化保护 欧盟构建统一法律框架 中国双轨推进国内修法与国际合作 [8] - 需加强WIPO等国际组织框架下的对话 建立数字技术驱动的跨境知识产权规则与争端解决机制 [10] 全球创新合作与协调 - 区域化知识产权规则增加跨国企业运营成本 需推动全球标准协调统一 [10] - 应平衡发达国家强保护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应用需求 促进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公正合理化 [10] - 通过国际科技交流深化合作 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