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业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局:从五个方面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第一财经· 2025-08-26 14:02
能源绿色转型进展 - "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1]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1][3] -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3] -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超额完成20%目标[3] -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3] 电力消费结构变化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3.8万亿千瓦时[1] - 2024年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3]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3] - 2024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3] 能源投资特征 - 能源工业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大关[6] - 累计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0%[6]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6]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过20%[6]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6] - 2024年新型储能/充换电/氢能等领域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6] 民营经济参与度 - 能源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年均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7] -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5%且年均增长超15%[7] - 规模以上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7] - 2024年上半年10家民营企业参股5个核电项目持股比例均达10%以上[7] 新能源消纳措施 -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对新能源适配能力[8] - 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提升发电预测精度[8] - 通过多能互补发展模式和联合调控运行提升自主调节能力[8] - 加强主网/配网/微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综合承载力[8] - 拓展绿电直连等就近消纳新业态[9] - 推动风光电制绿氢规模化应用并向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等方向延伸[9]
滨江“共享”临时用地 让企业省心又省钱
杭州日报· 2025-08-26 10:35
核心创新模式 -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江分局推出临时用地"共享"解决方案 通过统筹整合11处近三年无开发计划的收储地块打造集中设置区 实现多项目配套设施共建共享 [1] - 采用"三个共享"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共享场地整合零散用地 共享设施统一建设公共配套 共享服务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提供标准化管理 [1] - 以物联网小镇临时用地为例 50亩用地从最多满足5家企业需求提升至容纳7家企业 并预留发展空间 [1] 企业效益提升 - 入驻企业项目管理维护费实现显著降低 单个企业每年仅此项就能节省约10万元 [1] - 通过集中设置区整合替代46处零散用地 节约土地总面积达261.86亩 其中设施共享单项节省用地22亩 [2] - 创新模式实现企业降本 工人受益和土地增效的多赢局面 [2] 行政效率优化 - 建立"专员服务+预审服务"双机制 高效完成20宗临时用地审批 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 [1] - 创新建立"预警+帮扶"用地周期管理制度 提前30天提醒企业腾退准备 并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确保土地按时复绿和顺利移交 [1]
雪域高原驶入发展快车道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01
核心观点 - 西藏自治区通过发展九大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上半年GDP达1382.72亿元同比增长7.2% [1] - 清洁能源产业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发电量占比超99% 外送电力161亿千瓦时 [3] - 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公路通车总里程12.49万公里 铁路货运量350.84万吨 [5] 产业发展 - 九大产业包括文化旅游 清洁能源 绿色工业 现代服务 高原特色农牧 藏医药 高新数字 边贸物流 通用航空 [1] - 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涵盖水 风 光 热等多种类型 [3] - 绿色产品出口表现突出 上半年羊毛羊绒 鲜苹果等绿色产品出口近3000万元 [4] - 牦牛产业技术升级 实现克隆技术突破和数字化管理 [1] - 藏鸡养殖带动20个村参与 每村年增收23万元以上 [7] 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 [1] -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同比增长6.3% [4] -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58元 脱贫人口收入增12.5% [7] 基础设施 - 公路网络全覆盖 乡镇通达率100% 高等级公路1196公里 [5] - 铁路运营里程1359公里 通过青藏铁路累计运输货物9639.11万吨 [5] - 航空物流能力提升 新开拉萨-鄂州全货机航线 单班货运量23.6吨 [5] - 电力基础设施完善 建成4条"电力天路" 清洁能源占比超99% [3] 科技创新 - 农业科技应用成效显著 阿里生态农业产业园培养新型农牧民 [7] - 物流数字化升级 京东智能仓储实现当日达次日达 [7] - 牦牛产业数字化管理 通过手机APP实现实时监控 [1]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谋共同发展 赢繁荣未来——上海合作组织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走深走实
新华社· 2025-08-23 20:23
互联互通网络建设 - 中国同上合组织成员国2025年前7个月陆路运输进出口总额达6774亿元,同比增长7.4% [2] - 航空运输方式进出口总额251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6% [2] - 中巴经济走廊、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等基础设施项目增强供应链韧性并创造可持续就业 [2] 农业与工业技术合作 - 中国膜下滴灌技术在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中实现精准灌溉,当地农户将技术扩展至900亩棉田 [3] - 西安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采用订单农业模式指导多样化种植,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 [3] - 中白工业园吸引15个国家150家企业入驻,形成机械制造、电子及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3] 绿色能源与数字经济 - 中哈合作卡普恰盖100兆瓦光伏电站成为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光伏项目之一 [6] - 中国-上合示范区建设"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开展跨境电商出口退税创新业务 [6] - 吉尔吉斯斯坦5G网络覆盖主要城市,互联网普及率从43%提升至70%以上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上合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在物流运输、跨境电商及大模型领域培育创新项目 [6] - 土耳其数字产业对华合作项目持续推进,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与5G技术领域 [6][7] - 中塔数字医疗平台实现远程会诊全覆盖,惠及塔吉克斯坦偏远地区民众 [6]
日本要力争与非洲各国签署自贸协定
日经中文网· 2025-08-22 10:56
日本与非洲经济合作战略 - 日本宣布成立与非洲加强经济合作的筹备委员会 由日本政府邀请民营企业及专家共同组成 旨在推进经济合作并验证效果及课题 [2][4] - 日本计划与非洲区域内各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 目前尚未与任何非洲国家签署FTA或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 将力争从肯尼亚等主要国家开始最终实现与整个非洲签署FTA [2][4] - 日本政府将通过消除关税等贸易壁垒推动日本企业进驻非洲 完善相关商业环境 [2][4] 非洲区域经济整合与日本角色 - 日本首相赞赏非洲联盟(AU)正在推进该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并强调日本希望成为连接非洲与非洲以外地区的坚实桥梁 [4] - 数字产业及初创企业的培育被视为加速经济增长的基础 [4] - 日本提出与印度及中东各国构建物流网络的"印度洋·非洲经济圈倡议" [5]
华侨城A: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打造智慧景区酒店物管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07
公司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公司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相关产业 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1] 数字产业化布局 - 依托文旅商服产业能力拓展电商交易和技术服务等数字产业[1] - 旗下花橙科技运营"花橙旅游"消费互联网平台 为行业提供数字化运营整体解决方案[1] - 探索通过产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1] 产业数字化应用 - 推动数字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1] - 建设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工地、智慧物管等数字化项目[1] -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产品吸引力、运营效率及用户体验[1] - 赋能传统产业焕新发展[1]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数字经济ETF(560800)连续5日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8-15 14:16
指数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强势上涨2.84% [1] - 成分股指南针20cm涨停 同花顺上涨17.17% 财富趋势上涨15.04% [1] - 数字经济ETF上涨2.77% 冲击5连涨 [1] 流动性指标 - 数字经济ETF盘中换手3.33% 成交2463.68万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2435.67万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1] 规模变化 - 近1周规模增长248.39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1] 行业数据 - 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1]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 - 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1] - 上半年数字产业收入同比增长9.3%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1] 技术发展 - AI技术及大模型加速迭代使数字底座建设成为刚需 [2] - 工业/教育/医疗/金融/法律等场景需开展安全可靠性测试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选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应用领域上市公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74% [2] - 东方财富权重10.51%且当日上涨10.88% [3] - 中芯国际权重6.34%且当日上涨2.59% [3]
西藏“十四五”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跑”在前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5 07:06
经济发展成就 - 2024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 年均增长8.9% [2] - 2024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7亿元 是1965年的1258倍 年均增长12.9% [2]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444元 是1965年的121倍 年均增长8.5% [2] - 2024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78元 是1965年的199倍 年均增长9.4% [2] - 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 达到第三个千亿目标 [2]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 清洁能源 文化旅游 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 [1] - 自主研发高原炊具"雪莲花"牌累计销售超120万件 销售额达5亿元 [3] - 2021-2024年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 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 [4] - 绿色食品 有机农产品等"藏字号"产品总数达404个 [4] - 数字经济与绿色工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3] 基础设施建设 - 初步建立公路 铁路 航空综合交通网络 [2] -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2] - 建设高原和美乡村800余个 [3]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40% [3] - 南北山绿化工程造林超100万亩 [2] 生态环境保护 - 将50%以上国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2]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31% [2] - 严格执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坚持"两高一低"项目零审批 [4] - 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依托世界级水能 风能和太阳能资源 [5] -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与国土绿化行动 [2][4] 改革开放进展 - 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近一半 [3] - 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 [3] - 林芝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成效明显 [3] - 拉萨综保区封关运行 [3] - 日喀则陆地港建设加快推进 [3]
2024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21:47
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470.30亿元,同比增长9.8% [1] - 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4.4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1.3% [1] - 增速高于广东省及广州市整体经济增长水平 [1] 数字经济未来增长预测 - 2025年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 [3] - 2025年占GDP比重将超过15% [3] 低空经济发展态势 - 集聚企业超4000家(全国第二),其中核心企业约65家 [3] - 创新专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3] - 正成为中国低空经济领先城市之一 [3] 人形机器人产业现状 - 当前处于"跟跑"阶段,具备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基础 [3] - 电子信息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优势稳固 [3] - 国资国企资源厚实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建议 - 聚焦"研发+制造+应用"终端产品 [3] - 通过搭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训练场、示范区及通用母平台 [3] - 3-5年培育稳固产业链群生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跨越 [3] 具身智能产业战略定位 - "十五五"期间需培育人形机器人及相关产业成为新支柱产业 [4] - 广州在具身智能赛道需保持领先地位 [4]
上半年长三角城市竞合:盐城GDP超扬州、宁波紧赶南京
搜狐财经· 2025-08-13 12:25
长三角城市经济格局 - 长三角41个城市中有9个经济体量超过万亿,上海以超5万亿居首,苏州、杭州超2万亿 [1] - 经济规模在8000亿以上的城市包括温州、徐州、绍兴,5000-8000亿区间有9个城市,3000-5000亿6个,1000-3000亿14个 [1] - 盐城上半年GDP达3791.5亿,增速5.9%,五年来首次超越扬州的3782.2亿(增速5.7%)[3] 盐城经济发展 - 盐城土地面积1.77万平方公里为长三角最大,2024年列为"重大项目攻坚年",34个省级重大项目年度投资额居江苏首位 [3] - 上半年重大项目累计投资691.5亿,第二产业增加值增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8.1%列省内第三、第二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7.7亿,增速7.1%居全省第一,产业项目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装备 [3] 宁波与南京竞争态势 - 宁波GDP从2018年相当于南京的83.8%(相差2074亿)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96.5%(相差318亿)[5] - 宁波拥有数字产业、绿色石化、高端装备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城市排名全国第四 [6] - 南京服务业增加值6221亿领先宁波1320亿,但第二产业2852亿落后宁波900多亿 [6] 城市发展策略 - 南京服务业占GDP比重达三分之二,1-5月科技推广服务业营收增11.9%,强调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 [6][8] - 宁波外贸依存度78.3%显著高于全国(32.5%)和浙江(58.4%),外部环境波动可能影响经济韧性 [8] - 南京上半年GDP增速5.3%较2023年提升0.8个百分点,同期宁波增速5.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