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

搜索文档
从两个关键词看杭实集团 推进科技与实业深度融合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21
科技成果转化 - 杭实集团推动无氟防油剂从实验室到量产仅用不到1年时间,纳米纤维素产业化应用则耗时10年,体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差异化路径[3] - 公司建立"验证-孵化-小试-中试-熟化-产业化"全链条转化体系,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面向全球招引颠覆性成果[4][6] - 纳米纤维素制备成本仅为欧美十分之一,每吨纸添加400克可降低总成本,已与APP集团等造纸龙头达成批量合作[7] 产业化突破 - 年产2000吨绿色连续化高浓制备示范线投产,实现国内纳米纤维素在造纸行业首次产业化应用[3][6] - 纳米纤维素以木材/毛竹为原料,重量为钢材五分之一但强度达五倍,技术突破显著降低应用成本[6][7] - 合成生物实验室通过发酵装备加速催化进程,储备生物密码重构关键技术[4] 创新生态布局 - 设立10亿元生物制造先导基金,储备弈柯莱等优质项目,推动产学研跨区域协同[8] - 首期2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撬动24.45亿元研发投入,实施"研发投入三年倍增计划"[9] - 利用防空洞建设智算中心,发挥恒温/高安全性优势开发算力基础设施新业态[8] 战略方向 - 重点布局低空经济、纳米新材料、合成生物、AI、算力五大前沿领域,串联四链资源[8][10] - 推进5个科技项目转化,包括功能性特种纸研发、分布式能源调度技术等[9] - 通过"科技强基"行动计划优化考核机制,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并实行尽职免责[9]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重点产业聚势腾飞 本土企业逐浪世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0 09:58
区域经济发展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已集聚1846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51家 [1] - 2024年经开区实现总产值2576.2亿元,同比增长6.9% [1] - 商务部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与经开区发展路径契合 [1] 先进材料产业 - 经开区以精细化工为基石,向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延伸,形成169家先进材料企业 [2] - 2024年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达1096.8亿元,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引擎 [2] - 创新招商模式,通过产业链鱼骨图指引精准招商,强链补链延链 [2] 企业协同创新 - 浙江佑谦与阿克希龙舜华联合研发金属材料专用热转印UV涂料,获发明专利 [3] - 建成国内首条量产全水性光固化涂装线,获国家环保基金补贴 [3] - 经开区推动企业间共享资源、联合攻关,实现从物理聚集到化学融合 [3] 产业生态优化 - 设立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分中心,推进增值化服务改革 [4] - 推出产业金融协同发展改革试点,依托50亿元中金曜盛产业母基金设立细分领域子基金 [4] - 浙江海创锂电推进年产3.7万吨三元前驱体扩建项目,已完成厂房主体建设 [5] 国际化战略 - 阳光照明在美、比、德、法布局海外智慧物流平台,解决尾程配送痛点 [6] - 蓝能氢能与三一氢能合作,向澳大利亚出口50/90兆帕储氢瓶组 [7] - 格派钴业突破国际大宗商品顶级认证,国邦药业产品覆盖115个国家 [8] 外贸拓展 - 经开区组织20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国际展会,融入全球经贸网络 [8] - 晶盛机电自主研发全自动单晶炉突破国际技术封锁 [8] - 探索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为外贸增长注入新动能 [8]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强链壮群加速推进,宝鸡市新质生产力规模持续拓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0 09:25
宝鸡市产业经济概况 - 宝鸡市作为陕西第二大城市和西部工业重镇,拥有"中国钛谷"称号,钛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 [1][16] - 2024年构建"45511"现代化产业体系:4大千亿级优势产业(装备制造、钛及新材料、食品工业、能源化工)、5个百亿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5大生产性服务业 [1][16] - 2025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4%,第三产业增长5.8% [4][5] 工业经济表现 - 2025年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采矿业(+13.7%)和制造业(+10.7%)为主要拉动力量 [8] - 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10.7%,贡献率达99%,其中食品工业增长18.1%,单产业拉动全市增长6.3个百分点 [8] - 2024年钛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增长25.6%,汽车整车产量创22.76万辆历史新高 [7]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2024年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56家,获评国家"千兆城市",建成全省首条5G-A商用航空专线 [10] -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08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新增352家和237家,总量居全省第二 [10] - 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居西北地区城市第二位 [10] 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 - 形成高端装备制造、钛及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五大产业集群,76%钛企和65%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在高新区 [22] - 龙头企业包括宝钛集团(全球钛材龙头)、秦川机床(数控机床领军)、法士特(世界级变速器供应商)等 [22][23] - "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助推宝鸡首次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84位 [1][7] 政策支持体系 - 出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对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分别给予100万/50万元补助 [12][14] - 2024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工业领域设备投资增长2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 [1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进170个重点工业项目和50个新增产能项目,培育氢能装备等未来产业 [12] 未来发展趋势 - 高端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重点突破数控机床、钛合金等领域关键技术,加速智能工厂建设 [25] - 培育新兴产业: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氢能装备、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26] -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 [27]
济南|40个校友项目签约,实际投资额超12亿元
大众日报· 2025-07-10 08:54
40个校友项目签约,实际投资额超12亿元 让"校友引力"成为城市发展推力 "校友是带着感情的战略资源。"济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阳说。当背景板亮起"天下泉城 人来 无忧"的标语,这座千年古城向全球校友发出邀请:在这里,同窗情谊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推力。 (记者 姜斌) 机制的生命力在于运转。2024年以来,济南举办校友马拉松、音乐节等特色活动50余场。"过去校 友会是情感纽带,现在成为资源对接平台。"济南校友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校友王震说。 今年4月,由北京大学校友宋海英牵线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项目落地济南,这家企业的落地 成为校友经济的标志性成果。"校友间的信任极大降低了合作成本。"济南校友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王伟 表示。资本活水为校友经济注入新动能。去年12月,山东师范大学发起首期1亿元校友创业投资基金。 该校党委书记冯继康介绍:"基金收益的20%将捐赠校友会,形成'学校孕育基金、基金回报学校'的良性 循环。" 7月3日的大会上,一个重要时刻到来:济南、武汉、无锡、天津等12个城市的19家校友组织共同成 立"校友经济发展组织联盟",力促从城市单点到区域联动。"济南到天津高铁只要1小时 ...
90后“稚晖君”拉起“20cm”涨停 智元机器人两步走买入科创板“壳公司”
新华财经· 2025-07-10 07:55
公司收购与股权变动 - 上纬新材复牌后涨停20cm 因90后科技博主"稚晖君"关注度带动资本市场 [2] - 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计将持有上纬新材29 99%股份及表决权 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 实控人为邓泰华 [2] - 智元恒岳计划后续通过要约收购增持上纬新材37%股份 [2] - 智元机器人透过两家公司持有收购方智元恒岳50%股份 [2] 借壳上市可能性分析 - 投资者猜测智元机器人可能借壳上纬新材上市 因上纬新材市值仅30亿元且产品可用于具身机器人制造 [3] - 目前收购与借壳有明显不同 需资产注入和再融资步骤 涉及监管审批 [3] - 上纬新材与智元机器人行业差异较大 借壳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暂无12个月内改变主营业务的计划 [3] - 市场人士认为即便不借壳 收购仍有望获得可观收益并为智元机器人提供融资平台 [3] 收购策略与市场反应 - 智元恒岳采取先协议收购29 99%股份 后要约收购的两步走策略 避免触发30%要约收购线 [4] - 要约收购价7 78元/股低于当前股价9 34元/股 其他投资者参与意愿或有限 [5] 关键人物背景 - "稚晖君"彭志辉为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 曾因自制科技视频在B站爆红 [5] - 彭志辉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曾获多项科学竞赛奖项 2020年通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加入华为 [5] 行业与公司关联 - 上纬新材主营树脂类新材料 与智元机器人所处具身机器人赛道存在潜在协同 [3] - 智元机器人为具身机器人赛道明星企业 估值达150亿元 远超上纬新材37 67亿元市值 [3]
助力湾区硬科技产研融合
深圳商报· 2025-07-10 07:01
项目概况 - 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中试转化基地主体结构封顶,总建筑面积超12万平方米,总投资超8亿元 [1] - 项目定位为"精工筑造硬科技中试高地",聚焦半导体、新材料、智能传感器和精密仪器制造领域 [1] - 项目坐落深圳光明西田片区,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与高校科研资源,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核心载体 [1] 区位与资源优势 - 项目毗邻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步行800米即可抵达大科学装置集群片区 [2] - 企业可共享大科学装置实验资源、高校人才智库及前沿技术成果,形成"实验室研发—中试验证—产业化落地"链条 [2] - 依托光明科学城"3+3+1"产业集群规划,入驻企业可优先享受科学城产业政策、人才补贴、科研项目申报等配套支持 [2] 空间规划与功能布局 - 采用"北产南研"布局:北区集中高标准厂房和生产配套,打造智能制造基地;南区集聚研发中心及生活配套,形成创新生活圈 [2] - 通过连廊、平台等设计实现人车分流、货运客运高效分置,并配置滨水栈道、活动广场等生态交流空间 [2] - 预招商阶段可锁定约6.2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2.4万平方米研发试验楼、1万平方米宿舍及配套设施 [2] 产业服务与生态构建 - 提供空间定制、政策对接、科研资源联动等专属权益,助力企业缩短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周期 [2] - 重点扶持半导体、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与大科学装置集群、高校科研团队形成创新生态闭环 [2]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14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山西考察重要讲话指引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勇毅前行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 进,指引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大家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 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交给山西的一项战略任务。 泰山玻璃纤维(太原)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项目二号生产线开工,山西厚生新 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6条隔膜产线建成投产……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项目建设不断上新。"习近平总 书记重要讲话为山西转型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将重点抓好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适度多元发 展,研究推出更多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完成好转型综改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陈磊说。 太行山下,一块块煤变身特种蜡、精细化学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对于能源转型发展,山西省潞 ...
上海新材料产业将聚力建设3大创新高地 培育壮大5个产业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1:41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 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在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将聚力建设纤维、膜、生物制造3大创新高地,培育壮大复合材料、催化新材料、电子化学品、高温超导、石墨烯5个产业集群 [1] - 上海市科委推进全过程创新、全链条加速和全要素支撑,强化对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组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 - 先进材料产业是上海"3+6"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是奉贤区建设上海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区的重要举措 [1] 奉贤区通用新材料产业布局 - 奉贤区将通用新材料列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2] - 奉贤区发布"通用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2025-2027)行动方案",计划实施产业能级提升等9大行动,支持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6大方向 [2] - 奉贤区成立产学研联盟,联合7所在沪高校材料学院、4所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深化校地、院地合作,促进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 [2] 产业协同与金融支持 - 奉贤区联合金融机构签署投融资合作框架协议,加强投融资对接服务,引入资本及市场资源筛选培育潜力企业 [3] - 举办新材料行业供需对接会,高校发布最新科研成果,企业与投融资机构开展交流对接 [3] - 奉贤区搭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发展平台,为通用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3]
东峰集团: 东峰集团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00:10
公司章程修订 - 公司于2025年7月9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章程》修订议案,涉及经营范围及企业类型变更 [1] - 公司战略转型为投资持股与管理平台,通过下属企业开展实体业务经营,本次修订旨在匹配当前经营需求 [1] 经营范围变更 - **原经营范围**:涵盖包装印刷、油墨制造、贸易仓储、纸制品销售、塑料及防伪材料研发、医疗器械生产、电子雾化设备及植物提取物研发销售等23项细分领域 [1][2] - **修订后经营范围**:聚焦新材料技术研发推广(新增"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含技术转让/咨询等6类)、企业管理咨询及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剔除全部实体生产及贸易类目 [2] - 关键调整:取消印刷油墨制造(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2024年8月到期)、包装装潢印刷(许可证2025年12月到期)等10余项实体业务,转向轻资产技术服务平台模式 [2] 企业类型变更 - 从"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与境内合资、上市)"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上市)",简化合资性质描述 [2] 实施流程 - 修订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授权管理层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 [3]
斥资21亿!智元机器人“三步走”战略进军A股,借壳上市系误读
北京商报· 2025-07-09 22:36
资本市场动态 - 7月9日港交所迎来年内最热闹新股上市日,极智嘉(2590 HK)成为港股最大机器人企业IPO [1] - 同日A股市场上纬新材(688585)因智元机器人入主消息开盘涨停,报9 34元/股,总市值37 67亿元 [3] - 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股份+原控股股东放弃表决权+主动要约"三步走战略入主上纬新材,合计斥资21 02亿元 [1][3][5] 收购方案细节 - 第一步协议受让29 99%股份耗资9 41亿元,精准避开30%要约收购线 [3][4] - 第二步原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放弃表决权,持股54%但让出控制权 [4][6] - 第三步主动要约收购37%股份预计耗资11 61亿元,原控股股东拟出售33 63%股份对应10 55亿元 [5][6] 行业与公司背景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已完成13轮融资,最新估值150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比亚迪等 [10][11] - 公司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产品线,2025年1月实现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 [12] - 上纬新材2024年营收14 94亿元,净利润8868万元,主营环保材料、风电叶片材料等 [12] 市场定位与政策环境 - 交易方案明确不构成借壳上市,因智元机器人成立未满三年且未注入资产 [8][9][10] - 科创板改革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AI企业以"预计市值40亿元+研发成果"条件上市 [10] - 深交所数据显示具身智能产业链上市公司102家,总市值5 5万亿元,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