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搜索文档
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河南开打
河南日报· 2025-09-16 18:00
产品上市与市场推广 - 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于9月16日在郑州完成首针接种 正式进入河南市场 [2] - 首日预约接种人数达190余人 以二三十岁女性为主 [3] - 预计9月中下旬首批疫苗将覆盖河南全省各区县 公众可关注周边接种门诊信息 [6] 价格优势与接种成本 - 国产九价HPV疫苗每支定价499元(不含服务费与储存费) 不足进口同类产品价格的一半 [5] - 9至17岁女性采用两剂程序 全程费用约1000元 18至45岁女性需接种三剂 全程费用约1500元 [5] 技术特点与临床试验 - 国产疫苗采用全球首创的大肠埃希菌病毒样颗粒表达技术 具备免疫原性高、可诱导高滴度抗体的特点 [4] - 临床试验纳入超过1万名9至45岁中国女性 覆盖中国女性HPV感染的两个高发年龄段 [4] 预防效果与安全性 - 国产与进口九价疫苗均可覆盖HPV 16/18/6/11/31/33/45/52/58型病毒 预防效果与安全性均经过严格验证 [4] - 二者预防宫颈癌及相关疾病效果相近 主要区别在于生产厂家、价格、适用人群及部分工艺细节 [4] 行业接种覆盖率现状 - 2022年全国HPV疫苗首剂接种覆盖率仅10.15% 9~14岁女孩首剂覆盖率为4% [3] - 完成三剂接种的比例仅0.31% 价格被业内认为是影响接种率的关键因素 [3] 政策规划进展 - 国家与各省市正在积极论证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具体落实方案 广东、江西等地已对9至14岁女生推行二价HPV疫苗免疫规划 [7] - 目前HPV疫苗仍属自费自愿接种范畴 但国产九价疫苗推广有望使宫颈癌预防更加普及 [7]
疫苗降价潮
投资界· 2025-09-16 16:3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疫苗上市公司整体疫苗收入同比下降60% 净利润同比下降113% [5] - 17家疫苗上市公司中只有6家实现盈利 利润最高的成大生物仅1.22亿元 [5] - 智飞生物和万泰生物出现上市后首次半年度亏损 净利润同比分别骤降127%和155% [5] 头部企业财务数据 - 万泰生物营收8.44亿元(-38%) 净利润-1.44亿元(-155%) 市值768亿元 [6][10] - 智飞生物营收49.19亿元(-73%) 净利润-5.97亿元(-127%) 市值524亿元 [6][13] - 康泰生物营收13.92亿元(+16%) 净利润0.38亿元(-77%) 市值205亿元 [6] - 康希诺营收3.82亿元(+26%) 净利润-0.13亿元(+94%) 市值207亿元 [6] - 沃森生物营收11.54亿元(-19%) 净利润0.43亿元(-75%) 市值197亿元 [6][10] 价格战现状 - 流感疫苗价格创新低:上海生物三价流感疫苗中标单价5.5元 华兰疫苗三价流感疫苗中标单价10元 [8] - 四价流感疫苗从单支128元降至88元 [8] -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单针499元 全程三针不超过1500元 [9] - 智飞生物代理的九价HPV疫苗通过"打一针送一针"活动将单针价格从1300元降至900元 [9] - 二价HPV疫苗价格大幅下降:万泰生物86元/支 沃森生物27.5元/支(较2022年5月246元下降近90%) [9] - 带状疱疹疫苗从两剂3260元降至1652元 [10] 疫苗犹豫问题 - 智飞生物在半年报中8次提及"疫苗犹豫"问题 [13] - 2020-2023年中国年均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于4% 儿童接种率12% 老年人群不足5%(发达国家约50%) [15] - 二类疫苗面临严峻的疫苗犹豫问题 特别是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和流感疫苗 [14] - 疫苗犹豫原因包括新冠疫苗接种效果未达预期、对不同技术路线的不认可以及不实信息传播 [15] 行业竞争格局 - 疫苗重点品类产品同质化加剧 多个细分领域竞争激烈 [19] - 临床及注册阶段产品数量不断增长 供给端持续扩张 [19] - 专家认为一个疫苗种类有3-4家供应商即可 但目前企业扎堆进入导致恶性竞争 [19] 行业前景判断 - 行业处于"深寒时刻" 寒冬期预计持续5-10年 [20] - 需要行业整合形成产品线齐全的大企业 [20] - 成人疫苗体系建设滞后 需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科普 [16] - 出生率短期内难上升 成人疫苗认知难改变 政府采购价格持续低位 [20]
康华生物: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9-15 15:35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 为综合性研究开发经营一体化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 [2] - 公司为国内首家生产并销售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疫苗企业 [2] 技术平台布局 - 公司布局mRNA疫苗平台 重组蛋白VLP疫苗平台 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平台 减毒活疫苗平台 灭活疫苗平台 新型疫苗佐剂平台等多个创新疫苗平台 [2] 研发管线进展 - 在研项目包括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 单纯疱疹病毒疫苗等多个创新疫苗品种 [2] - 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注册类别属于1类创新型疫苗 [2] - 公司正积极推进产品研发进程与研发成果落地 [2]
HPV疫苗有望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将迎来实质性扩容
湘财证券· 2025-09-14 17: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HPV疫苗有望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推动行业实质性扩容[1][3] - 疫苗行业2025Q2业绩承压 供需不平衡导致行业探底[8][25] - 长期看好疫苗行业 政策、需求、技术是三大驱动因素[8][25][26][28] 国内外疫苗动态 - HPV疫苗将于2025年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3] - 截至2025年7月24日 全国18个省份和多个城市已将HPV疫苗接种纳入政府实事项目 覆盖约60%适龄女孩[3] - 免费接种政策从试点扩展到省级联动 覆盖面持续升级[3] 市场表现 - 上周(2025年9月7日-9月13日)疫苗板块上涨1.04% 在13个医药三级子板块中涨幅居中[4][11] - 2025年至今疫苗累计涨幅2.42%[4][11] - 上周表现居前公司:康华生物、万泰生物、金迪克、康希诺、成大生物[5][21] - 上周表现靠后公司:康泰生物、欧林生物、华兰疫苗、华兰生物、百克生物[5] 行业估值 - 上周疫苗板块PE(ttm)为108.78X 环比上升1.16X 近一年PE区间22.29X-111.89X[7][20] - 上周疫苗板块PB(lf)为2X 环比上升0.02X 近一年PB区间1.62X-2.58X[7][20] - PE处于2013年以来67.60%分位数 PB处于2013年以来3.04%分位数[7] 投资建议与行业驱动因素 - 供给端同质化竞争激烈 Me-too类管线占比高导致部分品种价格大幅下降[8][25] - 需求端消费疲软及市场教育不足 存在疫苗犹豫现象[8][25] - 企业正调整管线布局 聚焦技术迭代和创新疫苗 研发多联多价品种[8][25] - 政策驱动:创新型疫苗加速审批上市 鼓励研发投入[8][26] - 需求驱动:消费意愿提升+人口老龄化+疫苗出海拓宽需求领域[8][26] - 技术驱动:技术迭代升级 新型疫苗陆续上市拓展防护边界[8][26][28] - 推荐关注研发创新力强、具技术平台优势企业:康希诺[9][28] - 推荐关注需求端刚性品种企业:康华生物[9][28]
2025年7月中国人用疫苗进出口数量分别为23吨和9.52吨
产业信息网· 2025-09-13 10:31
人用疫苗进出口贸易表现 - 2025年7月进口数量23吨 同比下降80.7% [1] - 同期进口金额0.79亿美元 同比下降80% [1] - 当月出口数量9.52吨 同比增长41.7% [1] - 同期出口金额0.15亿美元 同比下降33.1% [1] 行业数据来源说明 - 进出口数据源自中国海关统计 [1] - 统计图表由智研咨询整理发布 [1]
隔夜美股 | 三大指数本周录得涨幅 Gemini Space Station(GEMI.US)上市首日收涨14.29%
智通财经网· 2025-09-13 07:04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三,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盘中,纳指最高上涨至22182.34点,标普500指数首次 突破6600点关口,最高上涨至6600.21点,二者均创盘中历史新高。 美股三大股指本周均录得涨幅。道指本周收高0.95%,纳指上涨2.03%,标普500指数上涨1.59%。标普 500指数创下8月初以来最佳单周表现,以及六周内第五周上涨。纳斯达克指数连续第二周上涨。道指则 实现三周内首次单周上涨。 【美股】截至收盘,道指跌273.78点,跌幅为0.59%,报45834.22点;纳指涨98.03点,涨幅为0.44%,报 22141.10点;标普500指数跌3.18点,跌幅为0.05%,报6584.29点。特斯拉(TSLA.US)涨7.36%,甲骨文 (ORCL.US)跌超5%,苹果(AAPL.US)涨1.76%。加密交易平台Gemini Space Station(GEMI.US)上市首日 收涨14.29%。疫苗股走低,BioNTech SE(BNTX.US)收跌7.26%,Moderna(MRNA.US)跌7.40%。 【原油】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2美分,收于每桶62.69美元 ...
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将儿童死亡甩锅新冠疫苗接种,生物科技股重挫
华尔街见闻· 2025-09-13 02:04
市场反应 -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盘中跌幅扩大至1.5% [1] - BioNTech盘中跌幅超过10% 莫德纳跌幅超过7% [1] - Trevi Therapeutics跌近9% Sutro Biopharma跌8.5% Precigen等公司跌幅在7.49%-5.27%区间 [3] - Novavax盘中跌超4% 辉瑞跌超3% [3] 个股表现差异 - 莫德纳高度依赖新冠疫苗收入 辉瑞拥有更多元化产品组合 [3] 政策背景 - 特朗普政府将多名儿童死亡原因与新冠疫苗接种挂钩 考虑限制疫苗接种范围 [1] - 信息来源于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 该系统收集未经验证的报告 [4] - VAERS系统任何人都可提交报告 不验证细节或防止重复提交 [5] - 特朗普政府上月已开始限制疫苗接种范围 FDA将批准范围限制在高风险人群 [6] 市场担忧 - 投资者担心政策进一步收紧可能对疫苗制造商业务造成重大冲击 [6] - 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存在担忧 正在重新评估疫苗行业发展前景 [6] - 卫生官员将于下周向美国疾控中心顾问进行相关汇报 [4]
医药板块25年中报总结:创新药产业链表现显著,H2多板块拐点向上
华福证券· 2025-09-12 20:40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1] 核心观点 - 创新药产业链表现显著 下半年多板块拐点向上[1] - 医药板块2025年初至今强势上涨 跑赢沪深300指数12.01个百分点[2][9] - 2025H1 license-out交易持续爆发 交易总金额高出2024年全年16%[2] - 各子板块分化严重 创新药产业链表现显著更好[46] 子板块业绩表现 化学制药 - 2025H1实现营收1899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4.4%)[2] - 25Q2单季度营收967亿元(同比-0.9%)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8.3%)[2] 创新药 - A股创新药:2025Q2营收161亿元(同比+31.6%)净利润-8亿元(同比亏损收窄61%)[2] - H股创新药:2025H1营收735.6亿元(同比+12.4%)归母净利润64.3亿元(同比+239.9%)[2] 生物制品 - 疫苗:2025Q2营收85亿元(同比-37.5%)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94.8%)[3] - 血制品:25H1营收114亿元(同比+0.6%)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13.1%)[3] 中药 - 2025H1营收1775亿元(同比-5.5%)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0.4%)[3] - 25Q2单季度营收853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6.3%)[3] 医疗器械 - 2025H1营收1159.6亿元(同比-5.0%)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同比-17.6%)[3] - 25Q2营收600.2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92.4亿元(同比-23.6%)[3] 医疗服务 - 专科连锁:25H1营收315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9.7%)[4] - 综合医院:25H1营收89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38.2%)[4] 药店 - 25H1营收578亿元(同比+0.1%)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0.9%)[4] - 25Q2营收282亿元(同比+0.4%)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9.1%)[4] 医药流通 - 25H1营收4681亿元(同比-0.04%)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8.1%)[5] - 25Q2营收2324亿元(同比+0.9%)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19%)[5] 原料药 - 2025Q2营收355亿元(同比-5.3%)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13.6%)[6] 生命科学服务/上游 - 25H1营收79亿元(同比+6.6%)归母净利润7亿元(同比+18.1%)[6] - 25Q2营收42亿元(同比+6.8%)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16.6%)[6] CXO - 2025H1营收447亿元(同比+12.7%)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61.7%)[6] - 25Q2营收235亿元(同比+13.8%)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54.2%)[6] 市场表现 二级市场回顾 - 截至2025/8/29中信医药指数上涨26.28% 跑赢沪深300指数12.01个百分点[2] - 医疗服务、原料药和化学制剂涨跌幅分别为+44.5%、+37.7%和+37.2%[16] 基金持仓 - 25Q2全部公募基金医药重仓占比9.8%(环比+0.7pct)超配比例3.36%(环比+0.5pct)[2] - 25Q2全部公募主动基金医药重仓占比11%(环比+1.4pct)超配比例4.62%(环比+1.3pct)[2]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8/29中信医药PE(TTM)为30.8X 达到35.2%分位[17] - 医药板块估值溢价率22.03% 达到历史3.6%分位[17] 行业宏观情况 医药制造业 - 25H1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下降0.6% 利润总额下降2.2%[33] - 25M6利润增速改善明显 单月利润414亿元(同比+4.5%)[2] 医保基金运行 - 25年1-7月医保统筹基金收入同比增长6.9% 支出同比下降1%[34] 医疗设备招投标 - 25年Q1招投标同比加速增长 验证全年需求向上[2] - 24M12-25M5单月招投标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69%、41%、77%、113%、85%、69%[40] 创新药BD - 2025H1 license-out交易72笔 已超2024年半数[2] - 单笔交易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共计15笔 占比高达47%[45]
华福证券-医药行业板块25年中报总结:创新药产业链表现显著,H2多板块拐点向上-250912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03
二级市场表现 - 中信医药指数上涨26.28%,跑赢沪深300指数12.01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 [1] - 公募基金医药重仓占比为9.8%,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超配比例为3.36%,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1] - 公募主动基金医药重仓占比为11%,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超配比例为4.62%,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1] 行业宏观情况 - 25年6月利润增速改善明显,单月实现利润414亿元,同比增长4.5% [2] - 25年上半年license-out交易达72笔,超过2024年半数,交易总金额高出2024年全年16% [2] - 25年第一季度招投标同比加速增长,设备有望迎来产业需求、报表拐点及投资共振阶段 [2] 化学制药板块 - 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99亿元,同比减少2.3%,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4.4% [3] - 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营收967亿元,同比减少0.9%,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8.3% [3] 创新药板块 - A股创新药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1.6%,净利润同比亏损收窄61% [3] - 港股创新药25年上半年营收735.6亿元,同比增长12.4%,归母净利润64.3亿元,同比增长239.9% [3] 生物制品板块 - 疫苗板块25年第二季度收入85亿元,同比下降37.5%,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下降94.8% [4] - 血制品25年上半年营收114亿元,同比增长0.6%,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13.1% [4] 中药板块 - 25年上半年营收1775亿元,同比下降5.5%,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0.4% [4] - 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营收853亿元,同比下降2.4%,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6.3% [4] 医疗器械板块 - 25年上半年营收1159.6亿元,同比下降5.0%,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同比下降17.6% [4] - 25年第二季度营收600.2亿元,同比下降5.3%,归母净利润92.4亿元,同比下降23.6% [4] 医疗服务板块 - 专科连锁25年上半年营收315亿元,同比下降3.9%,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降9.7% [5][6] - 综合医院25年上半年营收89亿元,同比下降9%,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下降38.2% [6] 医药商业板块 - 药店25年上半年营收578亿元,同比增长0.1%,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0.9% [6] - 医药流通25年上半年营收4681亿元,同比下降0.04%,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8.1% [6] 原料药与CXO板块 - 原料药25年第二季度营收355亿元,同比下降5.3%,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下降13.6% [6] - CXO25年上半年营收447亿元,同比增长12.7%,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61.7% [7] - 生命科学服务25年上半年营收79亿元,同比增长6.6%,归母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18.1% [7]
医药医疗再聚焦!创新药高位熄火,金笑非、赵蓓、葛兰怎么说,怎么做?
市值风云· 2025-09-12 18:08
医药板块整体表现 - 医药生物板块年内以涨超40%的绝对优势位列申万行业前茅,但8月创新药指数仅涨2.76%,大幅跑输各大指数且成交量缩量 [3] - 截至8月22日,1039只ETF中年内97.3%的基金取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高达20.79%,中位数为18.59% [6] - 医药六大细分题材包括创新药、医药、医疗、生物、疫苗和中药,共计80只ETF,总规模1787亿 [7]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强势,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SZ)和恒生创新药ETF(520500.SH)年内均暴涨超110% [7] - 港股+药、港股+医疗、港股+生物的组合表现紧随其后,涨幅均在85%以上 [7] - 8月以来港股创新药ETF(159567.SZ)基金份额大增150%,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50ETF、创新药ETF南方基金份额也均增长超40% [13] - 生物医药板块的主阵地在港股,不断吸引资金进入,表现出强者恒强 [11] A股创新药及医疗ETF表现 - A股创新药ETF涨幅在35%-60%之间,A股医疗以及医疗器械ETF涨幅不足20%,疫苗ETF涨幅在20%以下,中药ETF涨幅不到7% [9] - 资金高低切挖掘强势题材下的低位补涨机会,A股医疗相关方向被资金选中,医疗器械ETF(562600.SH)和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SZ)本月基金份额均大增超100% [14] - 医疗器械相关ETF成为医药板块下本月涨幅最好的细分题材,多只ETF以近8%的幅度领涨 [17] - 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95%的权重在医药生物,5.1%的权重在美容护理,前十大重仓股中对迈瑞医疗与联影医疗配置权重较高,合计为23% [18] 中药与疫苗ETF表现 - 中药与疫苗年内涨幅相对落后,中药ETF总计有4只,均跟踪中证中药指数,年内涨幅跟不上节奏,资金申购缺乏热情 [22] - 疫苗类ETF总计有5只,跟踪疫苗生物指数的ETF年内涨幅在27%左右,跟踪疫苗生科指数的ETF涨幅仅在12% [26] - 除疫苗ETF富国(159645.SZ)基金份额年内有小幅增长外,其余4只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减少 [28] 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 - 主动型权益类基金(混合型及股票型)年内平均收益率为20.3%,中位数为17.2% [31] - 医药基金在涨幅榜霸榜,排名前二十中有一半来自医药类,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A(015052.OF)以82.3%的收益率挤进榜单 [31] - 与港股通创新药ETF(112.2%)比较,合并规模在5亿以上的同类主动型基金能跑赢的凤毛麟角,仅有三只 [33] - 三位基金经理上任时间均不长,长城基金梁福睿与永赢基金单林上任基金经理才1年,中银基金郑宁管理规模已接近60亿 [34] 基金经理操作与观点 - 金笑非止盈高位股,转向低位股,躲过了泽璟制药的回调同时吃到了益方生物的上涨 [38] - 赵蓓坚定看好创新药,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三生制药等龙头赫然在列,且一路增持 [38] - 葛兰除看好创新药,还关注医美、眼科等可选消费领域以及家用医疗设备方向 [43] - 梁福睿三季度将继续聚焦创新药,围绕临床数据读数、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三个角度去持仓和交易 [47] - 郑宁认为三四线创新药标的已阶段性跑赢龙头,变得不便宜,不满足风险收益比要求 [47] - 单林看好创新药的长期逻辑,但认为板块前期积累涨幅,未来不可避免会出现调整与波动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