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搜索文档
50万吨项目终止,磷酸铁锂大洗牌
鑫椤锂电· 2025-06-04 16:01
公司公告内容 - 中核钛白拟终止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两个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和"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 [1] - 剩余募集资金16.66亿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及业务发展 [1] 项目终止原因 - 水溶性磷酸一铵及磷酸铁的下游市场供需关系发生较大变化,需求增速放缓 [3] - 主要原材料因下游行业大规模扩张和地方销售政策影响导致供应紧张,销售价格大幅上涨 [3] - 项目建成后的原材料供应效率及成本控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低于预期 [3] 项目投资情况 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 - 原承诺投资总额7.86亿元(调整至5.86亿元) [3] - 累计投入2.32亿元,剩余3.73亿元 [3] - 已完成基础工程及部分装置建设,形成10万吨/年氨水产能 [3] 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 - 原承诺投资总额33.85亿元(调整至25.24亿元) [3] - 累计投入13.09亿元,剩余12.93亿元 [4] - 已建成1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并实现销售 [4] 资金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累计投入募集资金 | 剩余募集资金金额 | | --- | --- | --- | | 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 | 2.32亿元 | 3.73亿元 | [4] | 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 | 13.09亿元 | 12.93亿元 | [4] | 合计 | 15.41亿元 | 16.66亿元 | [4]
丙烯酸价格创年内高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6-04 10:25
丙烯酸市场价格走势 - 5月中旬以来丙烯酸市场触底反弹,华东地区参考价从7500元上涨至7966.67元,涨幅5.75%,创年内新高并逼近2024年四季度8500元的高位 [1] - 年内行情呈现W型走势,经历两轮触底回升:第一轮3月初至4月上旬从7333.33元反弹至7833元,第二轮5月上旬启动并刷新年内高点 [2][3] - 一季度华东市场季度均价7275元,同比上涨22.80% [2] 价格驱动因素 - 供应端:山东地区齐翔腾达、山东宏信、万华化学等装置集中检修导致供应量骤降,加剧市场推涨预期 [4] - 需求端:下游丙烯酸丁酯价格同步上涨(华东周均价环比+1.78%),工厂长约库存消耗后启动补仓,采购量增加 [4] - 市场情绪:贸易商现货库存低位积极跟涨,中小型工厂因担忧节后行情提升询单频率 [4] 后市展望 - 端午节后下游补仓节奏减弱,零星订单价格或高位松动 [5] - 前期停车装置陆续恢复,现货供应紧张局面缓解,交投氛围转淡 [5] - 低价产品增多可能导致库存积累,持货商降价销售回笼资金,短期内价格或弱势整理 [6]
绿色发展带动业绩逆势增长 卫星化学积极回馈股东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41
分红派息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5元人民币现金(含税),实际现金分红总额达16.78亿元 [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56.48亿元,同比增长1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72亿元,同比增长26.77%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3.29亿元,同比增长4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8亿元,同比增长53.38% [2] 行业背景与公司表现对比 - 2024年石化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化工板块营收增长4.6%,利润总额下降6.4% [2] - 公司在行业整体"增收不增利"的背景下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表现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3] 研发创新与成本优化 - 公司开发环氧乙烷高效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绿色低能耗工艺,通过自制树脂催化剂和两段式催化反应,实现乙二醇单吨成本降低,全年增效超亿元 [3] 产业链布局与战略转型 - 公司2024年投资建成年产10万吨乙醇胺装置,完善环氧乙烷下游化学品发展矩阵 [3] - 顺利投产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新材料产业链进一步提质升级 [3] - 公司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将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 [3] 绿色发展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的绿色全产业链战略契合全球化工行业向低碳、可持续转型的大趋势 [3] - 在"双碳"目标与环保政策趋严背景下,公司将绿色理念贯穿产业链上下游,从原料选择、工艺革新到产品应用构建全链条绿色化体系 [3]
万润股份,董事长辞职!
DT新材料· 2025-06-03 23:34
公司高层变动 - 万润股份董事长黄以武因工作调整辞职,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2] - 黄以武1970年出生,硕士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职于机械工业部第七设计院、中机工程等机构,2020年4月起担任万润股份党委书记,次月出任董事、董事长 [2] - 黄以武任职期间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截至2025年2月市值达100亿元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万润股份成立于1995年,前身为烟台开发区精细化工公司,主营环保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及生命科学与医药四大业务 [3] - 公司产品涵盖液晶材料、OLED材料、聚酰亚胺材料、沸石、钙钛矿光伏、医农药中间体等多个品类 [3] - 功能性材料业务主要包括液晶材料、沸石系列环保材料、OLED材料等多个板块 [3] - 近年来公司在聚酰亚胺、半导体制造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积极布局 [3] - 公司在建的"中节能万润(蓬莱)新材料一期建设项目"中热塑性PI材料理论产能1,500吨,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93亿元,同比下降14.22%;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下降67.72%;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71.87% [3] - 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产品订单减少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8.17%至8.6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76%至0.80亿元,但较2024年报整体水平改善2.21个百分点 [3] 行业技术动态 - 7月4日举办的高温尼龙树脂研讨会内容包括分类定义、特性表征、改性对应等 [5] - 讨论各种助剂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性能的影响,包括润滑剂、增韧剂、成核剂等 [5] - 探讨高性能玻璃纤维在尼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及未来研究方向 [5] - 7月5日议程包括高温尼龙改性工艺、尼龙材料开发及工艺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6][7] - 研修方式采用主题研修+案例分析+互动交流,每讲包括0.5~1小时互动时间 [8]
巴斯夫、陶氏,再出售!
DT新材料· 2025-06-03 23:34
陶氏出售碳纤维合资企业股权 - 陶氏将其在DowAksa公司持有的50%股权出售给土耳其Aksa公司,预计获得1.25亿美元收益,企业价值约为2025年预计EBITDA的10倍 [2] - 出售符合公司"最佳所有者"战略,专注于核心高价值下游业务,收益将用于支持资本分配策略 [2] - DowAksa成立于2012年,是全球领先的工业级碳纤维制造商,产品覆盖原丝、碳纤维、树脂、织物和预浸料等 [2] - 今年4月,Bodo Möller Chemie集团与DowAksa达成战略合作,将后者产品纳入其组合 [3] 陶氏其他战略调整 - 5月2日以1.21亿美元出售Telone土壤熏蒸产品线给TriCal Soil Solutions [3] - 2025年一季度利润同比暴跌65.9%,计划关停三家欧洲高成本工厂 [3] - 1月30日宣布全球裁员1500人(占员工总数4%),计划削减5-7亿美元直接成本,目标2026年实现10亿美元成本削减 [3] 巴斯夫出售涂料业务 - 5月31日正式启动涂料业务出售程序,预计售价高达60亿欧元(约68亿美元) [4] - 出售原因是希望专注于与核心化学品业务紧密相关的领域 [4] - 宣伟、阿克苏诺贝尔等涂料巨头对收购表现出浓厚兴趣 [4] - 此前宣伟以11.5亿美元收购巴斯夫巴西装饰涂料业务,包括生产基地、品牌和1000名员工 [4] - 巴斯夫涂料业务2024年销售额43亿欧元,产品包括汽车原厂漆、修补漆、装饰漆等 [4] 全球涂料行业现状 - 2025年一季度,除立邦和佐敦外,宣伟、PPG、阿克苏诺贝尔、艾仕得、巴斯夫、马斯科等跨国涂料企业销售收入均出现下滑 [5]
新安股份: 新安股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19:12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1元(含税),以总股本1,349,597,049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34,959,704.90元 [1][3] - 差异化分红送转:否 [3] - 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日期为2025年5月23日 [3] 相关日期 - A股股权登记日:2025/6/10 [3] - A股除权(息)日:2025/6/11 [3] - 最后交易日:2025/6/11 [3] 分配实施办法 - 现金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发放,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 [4] -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 [4] - 特定股东(如传化集团有限公司等)由公司直接发放现金红利 [4] 税务处理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个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实际派发每股0.10元,转让时按持股期限计税 [4][5]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个人股东和证券投资基金:按10%税率代扣代缴,实际派发每股0.09元 [6]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实际派发每股0.09元 [6]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实际派发每股0.09元 [6]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不代扣代缴所得税,实际派发每股0.10元 [7] 咨询方式 - 联系部门: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7] - 联系电话:0571-64787381 [7]
沈阳化工收盘上涨2.18%,最新市净率2.17,总市值30.7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3 16:27
公司表现 - 沈阳化工6月3日收盘价为3.75元,上涨2.18%,市净率2.17,总市值30.73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1.43亿元,同比下降4.15%,净利润3234.8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89.43%,销售毛利率8.53% [1] -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5家机构持仓沈阳化工,其中基金3家、其他2家,合计持股17241.34万股,持股市值5.81亿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氯碱、石油、聚醚多元醇等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糊树脂、丙烯、烧碱、丙烯酸及酯、聚醚等 [1] - 2024年公司糊树脂产品入选辽宁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并获得省级绿色工厂、省级数字化车间等称号 [1] 行业比较 - 行业平均PE(TTM)为12.61,PE(静)为11.32,市净率1.18,总市值1717.41亿元 [2] - 行业中值PE(TTM)为25.73,PE(静)为29.52,市净率1.57,总市值52.39亿元 [2] - 沈阳化工PE(TTM)为-25.91,PE(静)为-18.29,市净率2.1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同业公司 - 茂化实华PE(TTM)-26.60,PE(静)-23.75,市净率3.23,总市值19.81亿元 [2] - 中晟高科PE(TTM)-20.80,PE(静)-13.97,市净率7.77,总市值23.79亿元 [2] - 博汇股份PE(TTM)-9.36,PE(静)-7.78,市净率7.09,总市值23.86亿元 [2]
大越期货甲醇周报-20250603
大越期货· 2025-06-03 14:24
联系方式:0575-85226759 重要提示: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 资建议。 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CONTENTS 目 录 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1091号 甲醇周报 (5.26 大越期货投资咨询部 -5.30 金泽彬 ) 从业资格证号:F3048432 投资咨询证号:Z0015557 1 每周评论 2 基本面数据 3 检修状况 4 观点与策略 甲醇周评:短期国内甲醇市场多空博弈,且宏观面不确定性风险增加,预计下周或震荡整理为主。港口 市场方面,后续累库预期仍存,短期供需结构或相对偏弱,此外,关税政策暂停生效,一定程度上提振期货 走势,短期港口或区间震荡,需关注宏观面变化影响。内地市场方面随着天气转热甲醛进入传统需求淡季, 以及陕西榆林凯越甲醇装置即将恢复,基本面仍然偏弱,业者心态多观望。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MTO利润 明显修复,且整体开工有回升,另外经过前期的深度下行调整后,当前底部空间下,部分贸易商持货意愿增 强,预计下周内地甲醇低位震荡,后续需重点关注烯烃装置运 ...
亚星化学子公司引入战投2.2亿元
中国化工报· 2025-06-03 10:58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亚星新材料引入战略投资者,以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本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1] -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目的包括推进聚偏二氯乙烯项目建设、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嫁接省级国有资源及促进可持续发展[1] - 融资完成后公司对亚星新材料的持股比例将从100%降至76.08%,仍保持控股地位[1] 融资细节与资金用途 - 本次融资总金额为2.2亿元,其中1.89亿元用于增加注册资本,314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1]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亚星新材料的主营业务支出,投前估值为7亿元[1] - 战略投资者包括山东动能嘉元(投资1亿元)、国运综改致胜(投资8000万元)、国控资本(投资2500万元)和国投资产(投资1500万元)[2] 投资者认购情况 - 山东动能嘉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8572.7353万元,对应1亿元投资额[2] - 国运综改致胜认购6858.1882万元,对应8000万元投资额[2] - 国控资本认购2143.1838万元,对应2500万元投资额[2] - 国投资产认购1285.9103万元,对应1500万元投资额[2] 主营业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离子膜烧碱、高端新材料及水合肼等化学产品的研发与生产[2] - 公司为国有控股企业,本次交易涉及与多家省级国有资本平台签署协议[2]
“分子钥匙”实现过氧化氢“即产即用”
科技日报· 2025-06-03 09:01
行业背景 - 过氧化氢2024年全球需求量高达600万吨 [1] - 95%的过氧化氢依赖高能耗的蒽醌法生产,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1] - 电化学合成技术可直接利用氧气和水生成过氧化氢,在常温常压下生产,有望实现"即产即用" [1] 技术突破 - 开发出镍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BTA),拥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层间氢键设计 [1] - 该材料对电合成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完美契合理论最优值,保障反应活性并抑制副反应 [1] - 采用"非配位结构调控"策略,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作用力实现对催化反应的精准调控 [2] 性能表现 - 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催化剂制备过氧化氢的产率远超同类产品 [2] - 在人工海水中,过氧化氢质量浓度可快速积累到1%,在碱性溶液中可快速积累到3% [2] - 在生理盐水中制备过氧化氢仅30分钟后即可对大肠杆菌实现100%杀灭率,并快速降解毒性有机染料 [2] 应用前景 - 技术有望替代传统高污染工艺,实现过氧化氢"即产即用"的目标 [1][2] - 可为医疗消毒、污水处理等领域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2] - 团队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