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丙烯酸丁酯
icon
搜索文档
巴斯夫湛江基地首船外贸产品启航!正式打通国际航运通道
搜狐财经· 2025-11-02 22:21
2025年11月1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迎来历史性时刻——装载丙烯酸丁酯的首艘外贸船"远东德铭"轮顺利完成装货作业,缓缓驶离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 地液散码头。这标志着总投资额超百亿欧元的湛江一体化基地正式打通国际航运通道,开启产品出口全球的新篇章。 湛江港码头。 湛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的交汇点,拥有天然的深水良港优势。巴斯夫湛江基地的国际航运通道打通,不仅强化了湛江作为粤西地区化工龙头的 地位,也为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随着后续更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湛江有望成为辐射全球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供应枢纽。 南都N视频记者:丁治加 实习生 梁雨桐 刘玉鹏 首艘外贸船"远东德铭"轮顺利完成装货作业。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是德国巴斯夫集团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化工领域的首例外商独资项目。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码头设施早在 2025年8月就已迎来首艘抵港的外贸船舶,完成了建设阶段设备与原料的"输入"测试。 本次首艘出口外贸船的启航,则标志着基地实现了"成品输出"的国际航运功能。自此,湛江港与巴斯夫基地之间的国际航运通道实现了从"输入"到"输出"的 全链路双向贯通,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国际化工物流 ...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首艘出口外贸船启航
中国新闻网· 2025-11-02 11:25
项目里程碑 -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首艘出口外贸船启航,装载产品为丙烯酸丁酯 [1] - 该基地是巴斯夫集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100亿欧元 [2] - 基地首套工程塑料装置于2022年9月投产,年增产改性工程塑料6万吨 [2] - 丙烯酸及酯区首批装置于今年7月完成机械竣工,8月交付首批丙烯酸丁酯产品 [2] 生产能力与设施 - 基地内丙烯酸丁酯工厂设计年产能约为40万吨 [2] - 基地配套码头设有四个泊位,可停靠最大12万载重吨的船舶 [2] 区域经济影响 - 湛江通过承接高端化工产品外贸运输,拓展了港口业务类型 [2] - 该项目有助于优化湛江外贸商品结构,助力城市向开放型经济推进 [2] - 为区域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大涨179%!巴斯夫核心业务超预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0-31 09:31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精化大不同) 10月29日,巴斯夫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5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58亿 元),同比下降3.2%;净利润为1.72亿欧元,同比下降40%;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5.94亿欧元,同比下 降6.5%。不计特殊项目(包括已停止运营的涂料业务)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5亿欧 元,同比下降4.8%。 整体来看,销售额同比下降原因是不利的货币效应以及价格下跌。此外,表面处理技术和农业解决方案 业务领域收益显著增加,部分抵消了巴斯夫收益下降的影响。 | | | | | Q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 | 2024 | +/- | 2025ª | 2024 | +/- | | | | pro forma® | reported® | | | restated® | | | Sales | million € | 15,230 | 15,739 | -3.2% | 14,328 | 14,816 | -3.3% | | EBITDA ...
卫星化学(002648):装置检修等因素拖累Q3业绩,周期底部经营稳健
首创证券· 2025-10-30 15:0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卫星化学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受装置检修及非经常性损益拖累,但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1.45%,显示周期底部经营韧性 [7] - C2产业链盈利整体稳定,C3产业链盈利能力出现分化,公司作为国内C2和C3轻烃裂解龙头,周期复苏业绩有弹性 [7] - 基于前三季度业绩情况,下调盈利预测,但维持“买入”评级,认为公司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 [7] 公司基本数据 - 卫星化学最新收盘价为17.90元,一年内最高价/最低价分别为22.69元/15.04元 [1] - 公司当前市盈率为17.79倍,市净率为1.88倍 [1] - 公司总股本为33.69亿股,总市值为602.99亿元 [1]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71亿元,同比增长7.73%,实现归母净利润37.55亿元,同比增长1.69%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13.11亿元,同比下降12.15%,环比增长1.61%,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下降38.21%,环比下降13.95% [7]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42亿元,环比增长11.45% [7] 产业链盈利分析 - C2产业链:2025年第三季度美国MB乙烷均价为23.13美分/加仑,环比下降4.05%,乙烷裂解制乙烯价差为4348元/吨,同比增长5.96% [7] - C3产业链:2025年第三季度原料丙烷均价为4477元/吨,环比下降9.91%,丙烷裂解制丙烯价差平均为1115元/吨,环比大幅增长61.41% [7]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5.91亿元/588.46亿元/681.90亿元,增速分别为10.8%/16.3%/15.9% [4] - 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88亿元/74.98亿元/95.25亿元,增速分别为-6.3%/31.8%/27.0% [4] - 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9元/2.23元/2.83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1倍/8倍/6倍 [4]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 获利能力:预测公司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20.5%提升至2027年的23.6%,净利率将从2025年的11.2%提升至2027年的14.0% [8] - 成长能力:预测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在2026年达到16.3%的峰值,归母净利润增速在2026年达到31.8% [8] - 估值比率:预测公司市盈率将从2025年的10.6倍下降至2027年的6.3倍,市净率将从2025年的1.7倍下降至2027年的1.3倍 [8]
卫星化学(002648):2025年三季报点评:乙烷价格回落推动毛利修复,投资收益等拖累净利润
华创证券· 2025-10-29 15:30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卫星化学的投资评级为“强推”,并予以维持 [1] - 基于相对估值法并参考公司历史估值中枢,给予公司2026年13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7.30元,当前股价为17.73元 [3][7]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收113.11亿元,同比下滑12.15%,环比增长1.61%;归母净利润为10.11亿元,同比下滑38.21%,环比下滑13.95% [1] - 2025年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42亿元,同比下滑27.63%,环比增长11.45%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347.71亿元,同比增长7.73%;累计归母净利润37.55亿元,同比增长1.69% [1] - 财务预测显示,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53.64亿元、70.89亿元、86.6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6%、32.1%、22.2% [3] -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1倍、8倍、7倍 [3][7]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1.00%,环比提升1.67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乙烷价格环比回落15.5% [7]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8.95%,环比下降1.60个百分点,主要受投资净收益(-0.86亿元)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64亿元)的拖累 [7]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1.7%、22.2%、22.3% [8] 业务与成本分析 - C3产业链方面,第三季度丙烷价格环比下降7.1%,核心产品聚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均价环比分别下降3.2%、11.4%、11.4% [7] - C2产业链方面,第三季度乙烷价格环比下降15.5%,核心产品中MEG均价环比微升1.1%,EO、HDPE等产品均价环比小幅下跌 [7] - C2板块原料价格回落明显,产品价格小幅下跌,共同推动了毛利率的环比改善 [7] 公司发展战略与项目进展 - 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已顺利开工,项目总投资266亿元,向下游延伸布局高附加值产品,包括170万吨高端聚烯烃、60万吨聚乙烯弹性体等 [7] - 为保障原料供应,公司已完成6+2共8艘新增ULEC船舶的租赁协议签署,预计于2027年内陆续交付 [7]
卫星化学(002648):检修影响三季度业绩,烯烃格局有望改善
长江证券· 2025-10-28 12:4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卫星化学(002648.SZ)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因主要生产装置例行检修而短期承压,但相关装置已于10月17日恢复正常生产 [11] - C2产业链中,乙烯-乙烷价差环比改善5.10%,公司通过延伸环氧乙烷衍生物产品矩阵以提升产品溢价 [11] - C3产业链景气度在第三季度显著回落,主要产品价差收窄 [11] - 公司新的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将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1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8亿元、67.3亿元、78.9亿元,对应2025年10月24日收盘价的市盈率(PE)分别为11.2倍、9.1倍、7.8倍 [11]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47.71亿元,同比上升7.73%;归母净利润37.55亿元,同比上升1.69%;扣非归母净利润42.38亿元,同比上升3.65% [1][5]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13.11亿元,同比下降12.15%,环比上升1.61%;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下降38.21%,环比下降13.95%;扣非归母净利润13.42亿元,同比下降27.63%,环比增长11.45% [1][5] 运营与项目进展 - **C2产业链运营**:第三季度乙烷到岸成本环比下降2.12%,乙烯-乙烷价差环比上升5.10%至4212元/吨 [11] - **C3产业链运营**:第三季度丙烷均价环比下降6.20%,但主要产品价差显著收窄,其中丙烯酸甲酯价差环比骤降72.39% [11] - **新项目进展**: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规划建设250万吨/年α-烯烃轻烃配套原料装置及下游高端聚烯烃等产品 [11] - **产能建设**:公司已建成年产10万吨乙醇胺装置,形成环氧乙烷衍生物发展矩阵 [11]
VE、原油价格涨幅居前,建议关注六氟磷酸锂板块
招商证券· 2025-10-28 12:2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化工行业的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 [6]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建议关注受益于六氟磷酸锂涨价的多氟多 [5] 行业走势 - 10月第4周化工板块(申万)上涨2.14%,上证A指上涨2.88%,板块落后大盘0.75个百分点 [2] - 化工板块(申万)动态PE为24.56倍,高于2015年来的平均PE 8.86% [2] - 涨幅排名前5的个股为:世龙实业(+49.32%)、*ST金泰(+23.14%)、德美化工(+16.99%)、青岛双星(+16.57%)、海新能科(+12.95%) [2] - 跌幅排名前5的个股为:澄星股份(-14.81%)、华谊集团(-12.99%)、石大胜华(-5.66%)、扬农化工(-5.15%)、江山股份(-4.84%) [2] 细分子行业走势 - 10月第4周化工行业21个子行业上涨,11个子行业下跌 [3] - 上涨子行业前五为:石油贸易(+3.5%)、钾肥(+2.98%)、其他化学原料(+2.63%)、玻纤(+2.34%)、涤纶(+1.8%) [3] - 下跌子行业前五为:日用化学产品(-3.39%)、磷化工及磷酸盐(-3.11%)、其他纤维(-1.81%)、聚氨酯(-1.56%)、涂料油漆油墨制造(-1.43%) [3] 化学品价格走势 - 根据256个产品价格统计,周涨幅排名前5的产品为:液氯(+195.56%)、维生素VE(+17.95%)、布伦特原油(+8.07%)、WTI原油(+7.54%)、硫酸(+6.83%) [4] - 周跌幅排名前5的产品为:辛醇(-8.35%)、一氯甲烷(-7.5%)、丙烯酸丁酯(-5.41%)、环氧丙烷(-5.17%)、软泡聚醚(-4.32%) [4] 化学品价差走势 - 根据75个产品价差统计,周涨幅排名前5的产品价差为:PX(石脑油制)价差(+52.08%)、PX(CFR中国)价差(+22.42%)、乙烯价差(+18.04%)、苯酚(异丙苯法)价差(+12.67%)、硬泡聚醚价差(+10.53%) [4] - 周跌幅排名前5的产品价差为:PTA价差(-256.56%)、丙烯(甲醇制)价差(-82.15%)、气头硝酸铵价差(-44.55%)、石脑油价差(-26.28%)、辛醇价差(-22.07%) [4] 重要品种库存变化 - 重要品种中库存变化排名前五的产品为:涤纶长丝(-26.81%)、毒死蜱(-14.29%)、环氧丙烷(+8.53%)、醋酸(-7.88%)、聚酯切片(-6.31%) [57] 行业规模与指数表现 - 化工行业股票家数为448只,占比8.7%;总市值为7022.3(十亿元),占比6.6%;流通市值为6525.9(十亿元),占比6.7% [6] - 行业指数绝对表现:1个月为1.9%,6个月为28.0%,12个月为37.3% [7] - 行业指数相对表现:1个月为-1.7%,6个月为3.4%,12个月为18.1% [7]
“十五五”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关注新材料自主产业链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8 09:33
核心观点 - 基础化工行业正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优化与国产替代加速的双重驱动,行业景气度呈现结构性分化 [2][5] - “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催生万亿级市场,为化工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2] - 2026年制冷剂配额方案调整,HFCs主要品种配额增加,同时配额调转比例提升,有望支撑制冷剂长景气周期 [3] 价格与市场表现 - 上周(2025/10/20~2025/10/24)基础化工品价格涨幅前五为:盐酸(19.05%)、NYMEX天然气(7.42%)、硫磺(6.57%)、硫酸(5.54%)、布伦特原油(2.22%)[1][4] - 上周价格跌幅前五为:R22(-21.69%)、丙烯(-6.62%)、对二甲苯(-3.36%)、丙烯酸丁酯(-2.39%)、丙酮(-2.17%)[1][4] - 同期,申万石油石化指数上涨4.33%,跑赢沪深300指数1.09个百分点;申万基础化工指数上涨2.14%,跑输大盘1.10个百分点 [3] - 子板块中,油田服务(5.51%)、其他石化(5.40%)、合成树脂(5.20%)涨幅居前,仅钛白粉板块下跌(-0.68%)[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十五五”规划将高质量发展置于首位,强调新质生产力与科技自立自强,明确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支柱产业 [2] - 政策将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等未来产业成为新增长点,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2] - 2026年制冷剂(HFCs)配额方案发布,相较于2024年,HFC-32配额增加45,000吨,HFC-245fa增加11,000吨,配额调转比例由10%提升至30% [3] - 国家政策频繁提及“反内卷”,旨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优化;海外成本上升及产能退出,为中国化工企业填补国际供应链空白提供机遇 [5] 投资方向与关注领域 - 供给侧改革强化背景下,建议关注供给压缩弹性较大的板块,如有机硅、膜材料、氯碱、染料 [5] - 供需格局偏弱环境下,关注具有相对优势的龙头品种,如煤化工、氟化工制冷剂、农药 [5] - 消费新趋势驱动下,健康添加剂、代糖等食品添加剂行业景气有望复苏 [6] - 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加速,整体自给率约56%,半导体材料、高端工程塑料、热界面材料等领域龙头公司有望优先受益 [2][6]
卫星化学(002648):检修影响第三季度利润 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新浪财经· 2025-10-27 08:33
高性能催化新材料项目落地,加速打造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公司投资30 亿元签约高性能催 化新材料项目,通过自研科技创新推动高端化学品及新材料生产。此外,公司投资257 亿元在连云港徐 圩新区投资新建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一阶段目前已经全面开始建设,预计将于 2026 年投产。公司已组建了高水平研发团队,提前布局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 材料产业园项目向下游延伸布局高端聚烯烃、α-烯烃、聚乙烯弹性体等产品,同时公司正着力研发基于 碳氢化合物的浸没式液冷冷却液,长期成长可期。 2025 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7.7 亿 元(同比+7.7%),归母净利润37.6 亿元(同比+1.7%),扣非归母净利润42.4 元(同比+3.7%)。公司 2025 年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13.1 亿元(同比-12.2%,环比+1.6%),归母净利润10.1 亿元(同 比-38.2%,环比-14.0%),扣非归母净利润13.4 亿元(同比-27.6%,环比+11.5%);毛利率为21.0% (同比-2.6pcts,环比+1 ...
卫星化学(002648):修影响第三季度利润,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国信证券· 2025-10-26 20:3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1][16] - 合理估值对应市盈率PE为10.6倍(2025年)、9.4倍(2026年)和8.0倍(2027年) [16] - 当前股价为18.24元,总市值为614.44亿元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47.7亿元,同比增长7.7%;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1.7%;扣非归母净利润42.4亿元,同比增长3.7% [2][7] - 2025年单三季度营收113.1亿元,同比下降12.2%,环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38.2%,环比下降14.0% [2][7] - 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1.0%,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为11.9%,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0个百分点 [2][7] - 盈利预测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58.1亿元、65.5亿元、76.6亿元 [16] 经营状况与成本分析 - 2025年9月公司对2套聚乙烯装置、1套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及配套原料装置进行例行检修,对三季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装置已于10月17日恢复正常生产 [2][7] - 成本端价格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美国乙烷均价为23.1美分/加仑,环比下降10.8%,乙烯-乙烷价差环比扩大约5% [3][11] - 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丙烷CFR均价为569.4美元/吨,同比下降13.0%,环比下降7.6% [3][11] - 主要产品价格环比多数回落,聚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聚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市场均价环比变化分别为-3.0%、-8.5%、-8.5%、-0.4%、-3.1%、+1.0% [3][15] 未来成长与项目进展 - 公司投资30亿元签约高性能催化新材料项目,通过自研科技创新推动高端化学品及新材料生产 [4][15] - 公司投资257亿元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新建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一阶段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 [4][15] - α-烯烃项目向下游延伸布局高端聚烯烃、α-烯烃、聚乙烯弹性体等产品,公司正研发基于碳氢化合物的浸没式液冷冷却液 [4][15] - 公司已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提前布局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