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受益于AI大模型快速发展和芯片自主可控浪潮,科技赛道有望维持高景气,聚焦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布局机会
搜狐财经· 2025-11-21 14:45
产业方面,科技赛道受益于AI大模型快速发展和芯片自主可控浪潮,有望维持高景气。海外云厂商如 谷歌、Meta、微软和亚马逊三季报纷纷上调资本开支预期; 国内互联网大厂腾讯和小米的AI对于业务 经营的助力明显 ,阿里宣布最新千问APP计划,都有望助力港股科技长期表现。资金方面,南向资金 继续大幅买进港股,年初以来已超1.2万亿港币。此前,三季度A股与美股科技大幅上涨,估值普遍较 贵,港股科技相对有较大的估值优势,预计后续南向资金将持续流入,有望持续催化港股行情。 港股科技板块长期增长逻辑清晰,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拉长 时间看,该ETF已连续4天资金净流入,累计流入2.06亿元,截至11月20日,最新规模达23.98亿元。 11月21日午盘,港股科技板块小幅回升,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跌幅持续收窄,现跌超1%, 其持仓股中,京东健康、华虹半导体、金斯瑞生物科技、信达生物等跌幅居前,仅金山软件、小米集 团-W逆势上涨。 消息面上,美国劳工统计局周四发布报告称,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1.9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5万 人,失业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4.4%,续创2 ...
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3日迎资金净流入,资金持续布局,科技板块长期价值获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1 14:32
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3日迎资金净流入,资金持续布局,科技板块长期价值获关注。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该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涉及互联 网、电子零件、互动媒体及服务等科技主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聚焦研发强度高、成长性优 的龙头企业,以反映港股市场科技领域代表性证券的整体表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港股通科技行业中,AI领域正从资本支出主导转向更注重投资回报率,国内AI芯 片上市加速,AI漫剧成为商业化落地较快的场景。云计算业务和具备丰富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公司因收 入兑现快、估值性价比高而受关注。 ...
字节跳动估值,传飙升至3.7万亿
新浪财经· 2025-11-21 14:22
字节跳动股权交易与估值动态 - 创投公司今日资本从字节跳动早期机构投资者中银集团手中购得部分股权 [2] - 本次交易通过竞拍完成,今日资本击败了多达7家竞标者 [2] - 交易最终价格为近3亿美元,对应公司估值接近5000亿美元 [2] 字节跳动估值变化趋势 - 本次交易股份最初定价约为2亿美元,对应估值约3600亿美元 [2] - 字节跳动于9月启动员工股票回购计划时,估值约为3300亿美元 [2] - 今年初,包括软银、富达投资在内的投资者已将字节跳动股份估值上调至逾4000亿美元 [2] 投资者对业务潜力的评估 - 软银旗下愿景基金在去年12月对字节跳动的估值已逾4000亿美元 [2] - 该估值计算考虑了字节跳动旗下人工智能业务“豆包”的潜力 [2] - 相关估值计算已将TikTok美国业务价值归零 [2]
越跌越买,抄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21 13:51
整体资金流向 - 11月20日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90亿元,最新总规模达4.57万亿元 [1][3] - 本周以来(11月17日至11月20日)四个交易日股票ETF合计资金净流入近285亿元,呈现“越跌越买”态势 [1] 板块资金流入 - 单日资金净流入前五板块为:恒生科技(23.5亿元)、半导体(11.5亿元)、科创50指数(10.8亿元)、港股互联网(8.9亿元)、黄金(8.7亿元) [3] - 宽基ETF如中证500ETF(净流入7.60亿元)、科创50ETF(净流入7.59亿元)、中证1000ETF(净流入4.18亿元和3.88亿元)是吸金主力 [6][7] - 港股相关ETF如恒生科技指数ETF(净流入7.06亿元)、中概互联网ETF(净流入6.80亿元)、恒生互联网ETF(净流入4.63亿元)资金净流入居前 [3][4][6][7] 板块资金流出 - 单日资金净流出前五板块为:沪深300指数(12.0亿元)、新能源(9.1亿元)、银行(6.0亿元)、计算机(2.5亿元)、传媒(2.5亿元) [3] - 多只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出居前,例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出4.07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净流出2.85亿元) [7][8] - 热门主题ETF如证券ETF(净流出5.05亿元)、银行ETF(净流出4.33亿元)、电池ETF(净流出3.09亿元)成为资金流出大户 [7][8]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ETF最新规模8105.3亿元,11月20日资金净流入15.7亿元,2025年以来规模增加2098.8亿元(净流入558.7亿元) [3] - 易方达基金旗下中概互联网ETF净流入6.8亿元,恒生科技ETF净流入3.2亿元,创业板ETF净流入2.9亿元 [3] - 华夏基金旗下科创50ETF单日净流入7.59亿元,最新规模718.43亿元;恒生科技指数ETF单日净流入7.06亿元,最新规模464.9亿元 [4] 机构观点 -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锐文表示A股市场正迎来一轮由科技主导的结构性行情,长期看好半导体、创新科技产品及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 [8] - 光大保德信基金认为市场调整后估值优势显现,年末机构资金将更关注2026年景气方向,科技板块产业清晰度较高,部分传统制造业与周期龙头投资价值值得期待 [9]
美股高开低走拖累港股!港股通科技迎抄底良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1 13:37
北京时间11月21日,港股早盘大跌,截至10点16分,港股通科技指数下跌2.92%;成分股方面,百度、 蔚来跌超5%,阿里、小鹏、快手跌超3%。 资金方面,南向资金继续大幅买进港股,年初以来已超1.2万亿港币。此前,三季度A股与美股科技大幅 上涨,估值普遍较贵,港股科技相对有较大的估值优势,预计后续南向资金将持续流入,有望持续催化 港股行情。 想要低位布局港股科技的投资者,可上支付宝搜索:天弘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C类:024886;A 类:024885);该指数汇聚阿里、腾讯、小米等互联网大厂,不占QDII额度,有望为各位投资者捕捉 港股AI发展机遇。 【行情解读:港股早盘为何大跌?】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宏观层面,多项利好因素未发生显著变化。美联储降息预期虽有反复,但长期仍处于降息通道中,全球 流动性有望持续保持宽松,利好科技股表现,而港股科技相对A股科技更受益于美联储降息。 其次国内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仍有空间,当前经济方面,整体呈现弱复苏,政策端有望延续积极基调, 利好港股基本面回暖。 产业方面,科技赛道受益于AI大模型快速发展和芯片自主可控浪 ...
全线暴跌!22.7万人爆仓
天天基金网· 2025-11-21 13:20
加密货币市场抛售 - 比特币价格下跌超过5%至8.72万美元,以太坊下跌超过5.5%至2853美元 [4] - 加密货币全网合约爆仓金额达8.31亿美元,爆仓人数为22.7万人,其中多单爆仓6.96亿美元,空单爆仓1.35亿美元 [4] - 比特币年初至今累计下跌超过7%,可能实现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跌 [4] 加密货币市场预期与驱动因素 - 期权市场认为比特币在年底跌破9万美元的可能性上升至50%,而2025年突破10万美元的可能性仅为30% [4] - 比特币下跌的主要催化剂是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持谨慎态度,降低了市场对近期降息的预期 [6] - 有分析估计,比特币价格可能跌至7.5万美元,但应会从该水平反弹 [6] 科技股市场表现 - 韩国综合指数下跌3.65%,日经225指数下跌2.26% [3][7] - 科技相关股票大幅下挫,软银集团股价一度下跌11%,SK海力士跌超8%,三星电子跌超4% [3][7] - 美股科技股全线重挫,闪迪暴跌超20%,美光科技跌超10%,英伟达跌超3% [7] 美联储政策预期变化 - 摩根士丹利不再预计美联储会于12月降息,预计下一轮降息可能要等到2026年 [8] - 美国9月非农新增岗位为11.9万,远高于预期的5万,失业率升至4.4% [8] - 期货合约显示,投资者预计12月会议降息的可能性为40% [10] - 多位美联储官员淡化12月降息的可能性,并对通胀进展停滞表示担忧 [8][9]
恒生科技ETF(513130)交投大幅放量,半日成交额已突破5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1 12:56
近期港股科技龙头密集公告三季度业绩,在全球经济波动的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经营韧性。整体来看,科 技龙头的亮点在于收入和利润的稳健增长,主要通过强化AI能力与优化业务结构,有望为中长期发展 积蓄动能。 从估值角度看,恒生科技指数当前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截至11月20日,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PE 仅为21.57倍,处于自发布以来20.94%分位,即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历史上79.06%的时间,显著低于同期 科创50指数的149.77倍、纳斯达克指数的39.39倍,估值优势较突出。 中信证券认为,2026年港股将受益于内部的"十五五"催化,以及外部主要经济体的"财政+货币"双宽松 政策。自身来看,港股不仅具备了国内完整的优质AI产业链公司(包括基础设施、软硬件、应用), 叠加越来越多的优质龙头A股企业赴港上市,预计港股将受益于境内外市场的流动性外溢和AI叙事的持 续催化。随着港股基本面的反弹叠加其依旧显著的估值折价,港股市场有望在2026年将迎来第二轮估值 修复。 据悉,恒生科技ETF(513130)紧密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是港股科技板块的代表性指数之一,囊括了30 只港股市场中研发实力强劲的互联网平台和制造业科技企业,涉 ...
两大利好信号,突然闪现
证券时报· 2025-11-21 12:39
大跌之时别恐慌! 昨晚,美股尾盘大跳水,今早亚太股市全线暴跌。虚拟币市场更是发出强烈的空头指引。A股和港股开盘,也是大幅杀跌。全球流动性似乎出现了问 题。 全线杀跌 | | 名称 ▼ | 月 ▼ | | | - - - - - 最低 - - - 涨跌额 ▼ | | 涨跌幅 ▼ | 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S 30 | | 45,958.50 | 45,986.00 | 45,717.30 | +206.20 | +0.45% | 10:16:02 9 | | | = US 500 | | 6,564.80 | 6,571.50 | 6,523.30 | +25.80 | +0.40% | 10:16:00 0 | | 工 | 트 US Tech 100 | | 24,117.60 | 24,160.90 | 23,949.80 | +63.20 | +0.26% | 10:16:00 0 | | | ■ US 2000 | | 2,313.70 | 2,315.70 | 2,295.80 | + ...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2.07% 科技股全线走低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12:06
博彩股早盘普跌。澳门预期明年赌收2360亿澳门元,小摩称11月赌收增幅或放缓。金沙中国(01928)跌 5.33%;永利澳门(01128)跌5.12%;美高梅中国(02282)跌4%。 智通财经APP获悉,港股恒生指数跌2.07%,跌535点,报25300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11%。港股早盘成 交1505亿港元。 科技股全线走低。拖累恒科指数跌超3%,降息预期降温叠加AI泡沫担忧冲击美股。华虹半导体(01347) 跌超5%;中芯国际(00981)跌超5%;阿里巴巴-W(09988)跌4%。 创新药概念股跌幅居前。创新药BD已有降温迹象,降息预期降温或冲击估值及投融资。和铂医药- B(02142)跌7%;腾盛博药-B(02137)跌超6%。 三生制药(01530)跌超8%,拟分拆蔓迪国际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光伏股继续下跌。光伏整体需求表现偏弱,机构称组件环节顺价尚不明显。信义光能(00968)跌6.07%; 新特能源(01799)跌6.5%。 受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弱化的影响,美元指数再上100点关口。有色股全线承压。洛阳钼业(03993)跌超 4%,江西铜业股份(00358)跌超4%。锂矿股回调,赣锋锂 ...
刚刚!两大利好信号,突然闪现!
券商中国· 2025-11-21 12:02
全球市场大幅下跌 - 美股尾盘大跳水,亚太股市全线暴跌,虚拟币市场发出强烈空头指引,A股和港股开盘大幅杀跌,全球流动性似乎出现问题 [1] - A股市场沪指低开0.87%,深成指低开1.76%,创业板指低开2.07%,算力硬件产业链全线下挫,存储器、CPO方向领跌,锂矿、锂电电解液、半导体、消费电子、光伏、AI应用概念股跌幅靠前 [2] - 沪指一度跌近90点,午间收盘上证指数跌1.88%,创业板指跌3.18%,锂电池产业链全线下挫,市场近5000股下跌 [2] - 恒生指数低开1.45%,恒生科技指数跌超2.5%,科网股全线回调,百度集团、腾讯音乐、哔哩哔哩跌逾4%,半导体概念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跌超3% [2] - 避险功能较强的国债期货也全线转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3%,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5年期主力合约跌0.03%,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 [2] 市场下跌的根源与积极信号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降和日本国债持续杀跌是本轮全球市场杀跌的主要源头 [3]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美联储应该关注数据并继续推进降息周期,美股三大期指全线反弹,US 30涨0.45%,US 500涨0.40%,US Tech 100涨0.26%,US 2000涨0.37%,S&P 500 VIX跌2.06% [3][4] - 日本国债收益率转跌,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均下降,其中7年期国债收益率跌2.51%,8年期跌2.24%,6年期跌2.02%,10年期跌1.71%,意味着日本国债短线企稳 [5] - 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皋月对近期汇率快速波动感到担忧,表示将对外汇过度波动采取适当行动,并与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确认需要与市场进行沟通 [5] 日本市场潜在风险 - 外资大行密切关注日本市场是否存在更广泛的资本外逃迹象,关键信号在于价格波动是否会蔓延至股市令日股走软,以及日本国债与全球固定收益市场是否会持续脱钩 [6] - 若持续出现资本外逃现象,日本可能会出现类似2022年那场几乎摧毁英国债券市场的动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