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奢侈品
icon
搜索文档
美银:“新产品”将成2026年奢侈品销量回暖关键变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16:0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奢侈品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降1%,较2024年第四季度放缓4个百分点,所有地区增速均出现放缓 [1]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趋势较第一季度进一步放缓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 [2] - 上半年EBIT利润率前景不明,收入疲软带来盈利下滑压力,毛利率因产能利用率下降和地区结构变化承压,盈利预期较市场一致预期低6% [1] - 奢侈品行业当前以22倍市盈率交易,处于历史估值区间中段,2025年至今股价已下跌8%,每股收益一致预期下调8% [1] 地区表现 - 美洲:第二季度奢侈品支出改善3个百分点至-4%,珠宝支出提高4个百分点至+3% [5] - 欧洲:欧盟旅游消费下降8个百分点至-13%,但本地消费稳定 [5] - 日本:第二季度旅游消费预计下滑30-50个百分点,带来16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 [5] - 亚太(除日本):中国与香港珠宝销售改善,韩国市场疲软(第二季度下滑6个百分点至+1%) [5] - 各地区收入变化:日本-13%,欧洲-1%,美洲+5%,亚太(除日本)-9%,整体-2% [3] 公司表现 - LVMH:第二季度或成关键分水岭,时尚与皮具部门可能恶化1-2个百分点,EBIT利润率承压,市场预期已极低(-7%至-11%) [5] - 爱马仕:预计第二季度及全年收入同比增长9%,上半年EBIT利润率40.1% [5] - 开云集团:预计第二季度和上半年业绩符合4月指引,下一阶段催化剂为财报评论 [6] - 历峰集团:珠宝业务持续强劲,但市场对毛利率共识可能过高,业绩预期调整催化剂推迟至10月/11月 [6] - Moncler:预计第二季度收入与第一季度持平,Moncler品牌零售收入增长4%(市场预期+8%) [6] - Prada:Prada品牌收入预计下降1%(受日本影响),Miu Miu品牌预计增长+40% [6] - Zegna:Zegna品牌第二季度收入预计增长+5%(第一季度+4%) [6] - Swatch:2025年上半年预计盈亏平衡 [6] 未来展望 - 短期上行风险主要来自宏观层面,下行风险在于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盈利预期可能被重新下调 [1] - 9月/10月时装秀对判断2026年销量回升至关重要,需关注新产品(尤其是低价产品)推出情况及领跑品牌 [2]
Plush获融资;H&M集团创始家族收购股权;滴滴重返巴西外卖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6-12 22:17
DTC个护品牌Plush融资 - DTC个护品牌Plush完成最新一轮融资,筹集资金达4亿卢比(约470万美元),由Rahul Garg领投,Blume Founders Fund、OTP Ventures等战略投资者共同参与 [3] - 品牌计划将资金用于扩大线下业务、品牌建设以及市场影响力提升 [3] - Plush专注为现代印度消费者提供女性护理与个护产品,涵盖经期护理、私密健康、脱毛与个人护理等多个领域 [3] H&M集团股权动态 - H&M集团创始方Perssons家族目前控制着集团约70%的资本和约85%的投票权 [6] - 过去9年间,Perssons家族投资工具Ramsbury的持股比例从35.5%提升至近64% [6] 开云眼镜收购Lenti - 开云眼镜宣布将从Safilo手中收购意大利制造商Lenti,交易财务细节未披露 [8] - Lenti专注于模具成型和表面处理,拥有约100名员工,产品应用于眼镜太阳镜片、遮阳板等领域 [8] - 该交易将使开云眼镜建立内部研发能力,开发创新且高性能的意大利制造太阳镜片 [8] Farfetch进军韩国市场 - Coupang集团推动Farfetch通过与R.Lux的整合进军韩国奢侈品市场 [10] - Farfetch将提供女装、男装、鞋履、箱包、腕表和高级珠宝等商品,涵盖Dolce&Gabbana、Ferragamo等品牌 [10] 滴滴重返巴西外卖市场 - 滴滴旗下品牌99Food在巴西戈亚尼亚启动外卖业务,该城市拥有约150万人口 [12] - 滴滴在巴西拥有约70万活跃骑手、5000万活跃用户,业务覆盖3300多个城镇 [12] - 两轮出行服务的订单量在近三年内突破了10亿 [12] 瑞幸咖啡进军美国 - 瑞幸咖啡计划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下城开设门店,这是该品牌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次国际扩张举动 [15] - 纽约拥有多元化的人口和大量年轻消费者,但竞争也相对激烈 [16] 香奈儿推出Nevold项目 - 香奈儿推出Nevold,一个专注于循环材料开发的B2B中心,旨在推动奢侈品及更广泛服装行业的环保转型 [18] - Nevold将独立于香奈儿运营,计划与多个品牌合作,扩大材料再利用的范围 [18] Musinsa进军中国市场 - 韩国时尚电商Musinsa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进军中国和日本开设线下门店 [21] - Musinsa在线平台涵盖约8000个韩国时尚品牌产品,其中约2000个品牌通过Musinsa Global面向13个亚洲市场销售 [21] Authentic Brands Group设立亚太区总部 - Authentic Brands Group亚太区总部正式落户中国上海,占地近2000平方米 [24] - 集团管理逾50个全球品牌,年零售额达320亿美元,旗下包括forever 21、Reebok、Champion等 [24] Woolrich人事变动 - Woolrich提拔首席财务官Lorenzo Flamini担任CEO一职 [27] - 报喜鸟将直接运营Woolrich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并与Woolrich International签订为期五年的采购和品牌咨询协议 [27]
又有40+曾经的“排队王”撑不住了...
创业邦· 2025-06-12 20:50
零售行业闭店潮 - 2025年1-3月超40家典型品牌闭店,包括Gucci上海关2店、茑屋书店连撤2店、永辉超市90天关273家店 [5] - 零售业超20个品牌闭店,商超、服饰、奢侈品、二次元受影响最严重 [9] - 超市行业闭店最集中,永辉超市一季度门店同比减少273家,2025年计划关闭200-350家效益不佳门店 [13] - 沃尔玛五年关闭123家中国卖场,2026财年一季度期末门店数降至280家 [10] - 人人乐一季度亏损7962万元,门店从超百家缩水至32家 [13] 奢侈品行业调整 - Gucci推进全球店铺网络优化计划,关闭上海两家店铺 [14] - Lanvin密集关闭南京德基广场、杭州大厦等高端项目门店,中国仅剩11家门店 [10] - Bottega Veneta关闭4家中国门店,成都仅剩IFS和SKP两家 [10] - 71%年轻消费者更看重"独特设计"与"工艺传承",而非显性标识 [16] 餐饮行业收缩 - 一季度近20家连锁餐饮品牌闭店,火锅、咖啡、茶饮受影响严重 [22] - 一哥澳门豆捞广州仅剩1家门店,湊湊2024年关店73家 [25] - 日料品牌大规模闭店,山葵家、小锄匠寿喜烧等关闭所有门店 [28] - 中高端咖啡品牌Seesaw存续门店不足50家,星巴克关闭一线城市核心门店 [30] 文体娱行业困境 - 威尔士健身关闭上海、广州、成都多家门店 [35] - 茑屋书店关闭上海MOHO店、天津仁恒伊势丹店,多地门店存活期未超3年 [36] - 德信影城30家门店中9家无法正常购票,占比超30% [37] 行业转型与调整 - 超市行业引入"胖东来模式",永辉已完成100家门店调改 [13] - 喜茶关停146家门店优化布局,奈雪的茶关闭低效门店 [33] - 二次元/潮玩品牌同质化竞争严重,1-3月32家连锁品牌闭店 [17][20]
又有40+曾经的“排队王”撑不住了...
36氪· 2025-06-11 10:26
零售行业闭店潮 - 零售、餐饮成为品牌关店重灾区,线下商超、服饰、咖啡茶饮尤为严重,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品牌集中[4] - 一季度超20个零售品牌关闭门店,涉及商超、服饰、奢侈品、二次元等业态[4] - 永辉超市一季度门店数量同比减少273家,2025年计划关闭200-350家效益不佳门店[9] - 沃尔玛过去五年中国卖场门店总数减少123家,2026财年一季度期末门店数为280家[6] - 奢侈品品牌如Lanvin、Tiffany & Co、Bottega Veneta等在中国密集关闭高端商场门店[6][12] 超市行业调整 - 永辉超市、沃尔玛、华润万家等超20家超市品牌一季度均有闭店动作[7] - 超市行业引入"胖东来模式"进行门店调改,永辉已完成100家门店调改,计划2025年调改200家[9] - 物美超市首家调改门店3月在北京开业,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30家店铺调改[9] - 步步高超市调改后成效显著,长沙梅溪湖店日均销售额增长7倍[9] 奢侈品市场变化 - 71%年轻消费者愿为"独特设计"与"工艺传承"支付溢价,而非显性标识[13] - Z世代消费者更看重"情感价值"与"长期主义",追求产品的情感共鸣与文化内涵[13] - Gucci推进全球店铺网络优化计划,中国市场也在动态调整重点市场及升级重点店铺[11] 服饰零售现状 - Inditex集团旗下Oysho撤出北京,内地门店仅剩一家[14] - Zara一个月内关闭中国4家门店,内地门店从2018年183家减少至70家[14] - 外资品牌对中国市场理解和适应滞后,在全方位竞争中处于劣势[14] 二次元/潮玩行业 - 1-3月32家连锁二次元/潮玩品牌闭店,潮玩星球闭店最多达13家[16] - 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从盲目扩张迅速转向退热收缩期[16] - 独立门店与腰尾部连锁品牌面临倒闭潮[16] 餐饮行业调整 - 一季度近20家连锁餐饮品牌有闭店动作,涉及火锅、咖啡、茶饮等业态[17] - 一哥澳门豆捞广州仅剩1家门店,湊湊2024年关店73家[19] - 西贝子品牌腾格里蒙古山羊火锅运营不足半年便退场[19] 日料市场变化 - 山葵家·创意料理、小锄匠寿喜烧、名朗创意料理等日料品牌大规模闭店[24] - 消费者对日料"祛魅",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变[24] - 日本核污水排放引发消费者对日料食品安全担忧[24] 咖啡茶饮行业 - Seesaw咖啡存续门店不足50家,星巴克关闭多家一线城市门店[26] - 喜茶近90天关停门店146家,日均撤店近2家[27] - 头部品牌优化门店布局,关闭低效门店,提升单店运营效率[27] 生活服务及文体娱 - 威尔士健身关闭广州、成都、上海多家门店[29] - 茑屋书店多地门店相继闭店,单店存活期均未超过3年[30] - 德信影城30家门店中9家关闭,占比超30%[32]
闪购会、推低价入门产品线:当增长放缓后,奢侈品如何应对
第一财经· 2025-06-10 17:49
奢侈品行业增长放缓 - 整个奢侈品行业的增长正在逐步放缓,与品牌过去数年不断提价有关 [1] - 消费者感知到奢侈品特卖会频次变高,部分品牌闪购会折扣低至2.5折,经典款首饰手表内购会常见五折 [1] - 品牌门店导购(SA)主动联系客户频率增加,通过私信推送闪购会和新品品鉴会信息 [1] 奢侈品牌提价策略及影响 - 自2020年以来,大多数奢侈品牌以每年双位数速度提价,超过通胀水平且无法仅用供应链和劳动成本上涨解释 [3] - 过高的价格抑制消费,博柏利CEO承认过去18-24个月高端化策略导致产品定价偏离核心受众,上半财年销售额同比下降22% [3] - Capri集团CEO指出Michael Kors快速提价导致核心消费群体流失,客户对高价策略表示抵触 [3] 品牌价格调整措施 - 博柏利将部分包袋价格平均下调5%,YSL在2024年8月将畅销款Loulou手袋价格下调约10%(小号从2950美元下调) [4] - 部分品牌通过闪购会、VIP内购会处理滞销产品,部分商品剪标后折扣低于五折以维护品牌形象 [4] - LVMH推出低价入门款产品,如升级版Neverfull Inside Out手袋售价1.48万元,价格低于近年其他新款 [4]
年轻人的新晋「奢侈品」,捧出一个河南首富
36氪· 2025-06-09 21:59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已从盲盒零售商转型为潮玩IP运营商,其商业模式与奢侈品行业高度相似,核心在于创造稀缺性和欲望 [8][17][61] - LABUBU系列通过全球明星带货、时装周曝光等奢侈品式营销策略实现破圈,年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倍 [5][39][41] - 公司股价自2022年10月低点上涨近20倍,创始人王宁成为河南新首富 [3][6] 商业模式转型 - **供应链升级**:2016年建立柔性供应链,存货周转天数从159天降至100天,70%产能集中于头部代工厂 [12][13] - **全渠道布局**:线下机器人商店3年翻倍至600台,线上小程序复购率达50%,会员体系覆盖4000万用户 [14][16] - **IP孵化体系**:采用"10年长约+销售分成+独立创作权"模式签约设计师,LABUBU设计稿被拆解为181道工序 [31][33] 奢侈品化路径 - **明星效应**:国际明星Lisa、蕾哈娜等带货推动LABUBU联名款二手市场价格达14839元 [39][41][58] - **高端联名**:与Pronounce合作登陆米兰时装周,联名款30秒售罄,系列营收同比增长726.6% [39][46] - **稀缺性策略**:隐藏款溢价300%,部分限定款定价达9999元,价差达168倍 [63][64] 行业对标分析 - **LVMH模式**:泡泡玛特借鉴"设计师绑定+供应链共享"机制,但更侧重孵化小众艺术家而非收购成熟品牌 [28][29][30] - **高定秀场价值**:奢侈品通过时装秀创造欲望(如LV秀后客户年龄从45岁降至32岁),LABUBU借米兰时装周破圈 [46][56] - **核心差异**:盲盒机制普惠性削弱阶层区隔,需强化会员特权(如爱马仕直营率91% vs 泡泡玛特82%) [64][65] 数据表现 - LABUBU系列年营收30.4亿元,占THE MONSTERS系列总营收7倍增长 [5] - 泡泡玛特股价2024年内上涨9倍,2022年10月以来累计涨幅20倍 [6] - 联名款在曼谷主题店单日销售额破千万,伦敦哈罗德百货30秒售罄 [39]
废除“大漂亮”法案第899条“资本税”!全球大公司高管本周齐聚华盛顿游说美国国会
华尔街见闻· 2025-06-09 10:08
跨国公司游说行动 - 约70家公司代表本周将与国会议员会面,核心议题是阻止特朗普预算法案第899条款 [1] - 游说组织代表近200家在美外资企业,包括壳牌、丰田、SAP和LVMH等巨头 [1] - 这些外资企业在美国提供了840万个就业岗位,第899条款可能直接威胁这一就业基数 [1] 第899条款内容 - 条款允许美国对来自"税收政策惩罚性"国家的公司和投资者征收额外税收 [1] - 针对美国认定的"不公平外国税收"国家,影响多数欧盟国家、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2] - 四年内每年将美国股票股息和某些公司债券利息的税收提高5个百分点 [3] - 对目前免税的主权财富基金的美国投资组合征税 [3] 行业影响 - 外资银行在美国承销70%以上外国公司债务发行,占美元计价债务发行总额近三分之一 [5] - 2023年外资银行向美国公司放贷超过1.3万亿美元 [5] - 国际融资业务支撑5.4万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创造2700亿美元收入 [5] 各方反应 - 国际银行家协会警告条款将扼杀外国直接投资,引发金融市场动荡风险 [4] - 全球商业联盟主席认为参议院废除条款的势头正在增强 [6] - 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希望条款不被实施,担心外国政府相应改变法律 [6]
资生堂人事地震;卡地亚爆信息泄露;Jonathan Anderson任迪奥创意总监|二姨看时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0:05
人事变动 - 资生堂宣布9项人事调动,涉及日本地区CEO、全球IT、供应链体系及子公司管理层,调整自2025年7月1日生效 [4] - Canada Goose任命谢霖为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中国内地市场直营业务 [8] - Jonathan Anderson正式出任迪奥女装、男装及高级定制系列创意总监 [11] 财报数据 - Lululemon 2025财年第一季度全球业务净营收同比增长7%至24亿美元,国际市场净营收同比增长19% [2] - PVH 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至19.83亿美元,亏损4480万美元,Tommy Hilfiger品牌营收增长3.4%至10.5亿美元,Calvin Klein品牌营收8.86亿美元 [3] - 维多利亚第一季度销售额13.5亿美元,略低于一年前的13.6亿美元,但高于预期的13亿美元 [10] 品牌动态 - 杜嘉班纳获得1.5亿欧元新融资,用于支持美妆与房地产领域扩张,并对现有4亿欧元贷款协议进行再融资 [9] - 开云集团因市值持续下滑被剔除出欧洲斯托克50指数,股价自年初以来已下跌28% [7] 数据安全 - 卡地亚部分用户数据被泄露,涉及客户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 [5] - 维多利亚官网因"涉及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事件"关闭三天 [10]
可选消费W23周度趋势解析:本周零食板块景气度增强,部分新消费公司解禁在即板-20250608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8 23: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耐克、永辉超市、美的集团等公司评级为优于大市(Outperform);露露柠檬评级为中性(Neutral)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零食板块景气度增强,部分新消费公司解禁在即板块分化,股价波动增强 [1][4][5] 各部分总结 本周覆盖板块表现回顾 - 周涨跌幅排序为零食>宠物>奢侈品>信用卡>美国酒店>博彩>化妆品>运动服饰,其中零食和宠物板块表现优于 MSCI China,化妆品和运动服饰板块为负增长,周涨跌幅分别为 5.0%、3.4%、1.6%、1.4%、1.2%、0.6%、-1.2%和 -1.8% [4][9] - 月涨跌幅排序为奢侈品>宠物>博彩>信用卡>零食>美国酒店>化妆品>运动服饰,仅化妆品和运动服饰板块表现逊于 MSCI China,仅运动服饰板块为负增长,月涨跌幅分别为 19.4%、11.1%、5.8%、5.4%、5.1%、3.2%、0.4%和 -0.6% [4][9] - 年初至今涨跌幅排序为奢侈品>宠物>零食>化妆品>信用卡>美国酒店>运动服饰>博彩,奢侈品、宠物、零食、化妆品和信用卡板块表现优于 MSCI China,美国酒店、运动服饰和博彩板块为负增长,年初至今涨跌幅分别为 89.3%、61.8%、47.0%、41.8%、17.1%、-1.2%、-7.4%和 -11.3% [4][9] 各板块涨跌幅原因剖析 - 零食板块景气度增强,有友山姆第三款 SKU 上新带动股价创新高和板块景气度增强;卫龙美味 5 月调研数据略低于预期但魔芋品类高增,预期新品未来 2 个月或有突破;盐津铺子大魔王继续爬坡;万辰集团董事长解除滞留且 5 月单店数据好转 [5][10] - 奢侈品板块中黄金珠宝延续上两周表现,涨幅喜人,一方面金价在高位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头部公司品牌重塑和产品升级带动店效上升 [5][10] - 运动板块分化明显,Lululemon 1QFY25 EPS 略超预期但同店表现趋势放缓且下调业绩指引,上周五股价大跌 20%;ODM 赛道受中美元首关税探讨无新进展影响股价 [5][10] - 化妆品板块延续下行,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之争未决,本周股价下跌近 17%;2025 年 618 国际化妆品品牌表现优异拉动股价上涨 [5][10] - 部分新消费公司解禁在即,新消费主题公司后半周股价波动增加,如毛戈平 6 月 10 号解禁 5.4%;老铺 6 月 28 号解禁 40%等 [5][10] 可选消费子板块估值分析 - 截至 6 月 6 日,各板块 2025 年预期 PE 均低于历史五年平均 PE,排序为美国酒店<博彩<零食<宠物<奢侈品<信用卡<运动服饰<化妆品;仅化妆品板块 2025 年 EV/EBITDA 高于历史五年平均 EV/EBITDA [7][11]
泡泡玛特,距离世界首富LV就差高定和走秀了
搜狐财经· 2025-06-06 21:10
公司表现与市场定位 - 泡泡玛特股价从2024年初至今上涨9倍,从2022年10月低点至今上涨近20倍 [1] - LABUBU系列2023年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倍多,超越元老级IP Molly [5] - 公司从盲盒零售商转型为潮玩IP运营商,构建覆盖设计、生产、渠道、社群的全产业链体系 [7] 产品与IP运营 - Molly首个盲盒系列"Molly Zodiac"在2016年以4秒售罄,但初期面临产能不足问题 [5] - LABUBU通过米兰时装周联名、明星带货(如Lisa、蕾哈娜)实现破圈,部分联名款二手市场价格达14839元 [16][18][26] - 公司采用10年长约、销售分成、独立创作权等条件绑定设计师,如LABUBU设计师龙家升 [15] 供应链与生产优化 - 创始人王宁亲自整合东莞玩具产业带,70%产能集中于头部代工厂,建立柔性供应链模式 [5] - 通过大数据预测销量,存货周转天数从159天降至100天 [5] - 引入无尘车间和自动化设备,提升品控和生产效率 [5] 渠道与用户运营 - 线下渠道3年内门店数量翻倍,机器人商店(自动售货机)以59元低门槛扩大触达 [5][6] - 线上布局包括天猫旗舰店、葩趣APP、微信小程序"泡泡抽盒机",线上复购率达50% [6] - 会员体系2019年超4000万用户,形成"潮玩部落"社群文化,推动DIY改娃等衍生玩法 [6] 商业模式升级探索 - 泡泡玛特与奢侈品商业模式存在7大相似点:稀缺性制造、社群运营、价格策略、渠道控制等 [27] - LABUBU通过时装周、明星曝光塑造高端形象,部分产品已具备奢侈品属性 [18][26] - 公司需突破盲盒普惠性,强化阶层区隔以完成奢侈品化转型 [26][28] 行业对标与战略启示 - LVMH通过"买买买+改改改"双螺旋模型整合设计师资源与供应链,泡泡玛特类似但更侧重孵化潜力设计师 [9][13][14] - 奢侈品核心是创造欲望,高定时装秀虽不盈利但能拉动全系产品销量,泡泡玛特可借鉴此模式 [20][25][26] - 潮玩与奢侈品边界模糊,泡泡玛特有望通过高定限量款(如定价188888元的LABUBU系列)重塑行业认知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