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

搜索文档
原计划投资超10亿元 坚朗五金拟终止一募投项目
中国经营报· 2025-06-18 16:45
公司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拟终止"坚朗五金中山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项目" 将原分配的募集资金2亿元重新分配至其他募投项目 [2] - 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约10.34亿元 主要涉及传统五金产品 原计划投入募资5.51亿元 调减后计划投入募资2亿元 [3] - 公司计划通过转让该项目所购置地块、厂房及配套设备等方式回收前期已投募资 预计资产处置将收回投资 [2][6] 募投项目具体调整 - 2024年度定增募资净额约5.92亿元 除补流外主要投向四个项目 [3] - 装配式材料项目总投资由1.52亿元增至2.43亿元 拟投入募资额由1亿元增至1.9亿元 [8] - 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和总部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拟投入募资均由超1亿元调减至5800万元 [3] 项目终止原因 - 产业园项目终止与地产行业调整因素相关 2023年以来地产行业调整深度加剧 [4][5] - 公司有意识地控制成本投入及品类拓张 逐步放缓各类投资的投入进度 [5] - 在当前下游地产需求尚未重振的背景下 公司基于审慎考虑终止中山基地大规模扩建 [5] 项目投资进度 - 截至5月底产业园项目投资进度为57.19% 累计投入募资1.14亿元 [6] - 其中土地购置费用8986.92万元 建筑工程费用2387.62万元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63万元 [6] - 项目地块具有较好市场价值 结合土地购置成本和建设投入情况 预计可收回投资 [7] 装配式业务发展 - 公司将装配式业务作为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计划扩产精致钢产品 [9] - 装配式建筑在公共建筑、民生建筑等领域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9] - 公司已在东莞总部积累小批量精致钢产品生产经验 随着订单提升亟须扩建产能 [9][10]
汕尾陆丰五金产业带动超4万人“家门口”就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7 16:01
五金产业发展现状 - 汕尾陆丰市"三甲"地区五金产业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带动400余家企业及4万余个就业岗位 [1] - 甲子镇五金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3年和2008年分别被评定为汕尾市和广东省专业镇,确立省内领先地位 [1] - 产业带动有机化工、电子、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多元化 [1] 产业发展瓶颈与突破 - 电镀环节外流导致生产成本增加50%以上,削弱市场竞争力 [1] - "三甲"五金配件产业园规划54公顷,13栋厂房已开工,万洋集团投资建设电镀万洋众创城项目 [1] - 电镀废水处理站于去年年底动工,为17家入驻企业解决核心环保问题 [1] 产业园与产业链升级 - 电镀废水处理站降低企业生产运输成本,提升效率及资金周转率 [2] - 陆丰电镀万洋众创城项目形成"前店后厂"模式,推动产业集聚与空间重组 [2] - 百可适五金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7.91%,转化16项科技成果,引进400万元自动化设备提升质量 [2] 产业链与就业影响 - "三甲"地区形成压铸、注塑、模具设计到包装、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2] - 产业链发展带动本地就业并吸引周边劳动力流入 [2]
坚朗五金: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及实施进度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16 20:2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32,345,013股,发行价18.6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60,194.07万元,净额59,213.95万元 [1] - 募集资金于2024年8月19日全部到账,经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确认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2024年9月6日董事会决议调整募投项目资金分配,调整后总投资220,335.91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59,213.95万元 [1]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45,633.21万元,进度77.06% [1] 募投项目变更核心内容 - 终止"中山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园项目",原分配资金20,000万元转投至装配式金属复合装饰材料、信息化系统升级、总部自动化改造三个项目 [2][3] - 中山项目已投入11,437.54万元(进度57.19%),主要用于土地购置,剩余资金将通过地块转让回收 [2] 装配式金属复合装饰材料建设项目 - 调整后总投资24,340.33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9,000万元,建设期48个月 [4][5] - 新增金属装饰板、门类产品、精致钢及钢丝网产能,达产后预计年均收入65,872.75万元,净利润4,747.31万元 [5] 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 - 调整后总投资10,951.12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8,600万元,建设灾备机房与双活机房 [5][6] - 重点升级数字化营销平台及数据安全体系,结合AI技术优化全链条效率 [6] 总部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 - 调整后总投资15,596.03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4,000万元,2027年12月前完成 [7][8] - 引入协作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和AI视觉检测技术,淘汰老旧设备 [10] 变更影响与审议程序 - 变更基于地产行业调整背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11] - 董事会、监事会及保荐机构均审议通过,认为符合战略需求且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11][12][13]
2025年八大行业买家报告-百度爱采购
搜狐财经· 2025-06-14 10:55
B2B行业整体特征 - 数字化浪潮推动下B2B平台成为企业间交易重要纽带 中国B2B行业采购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传统产业集聚区 广东 山东 江苏 河北 河南等省份流量领先 [1] - 采购时间呈现明显季节性 每年3-5月 9-11月因企业财务周期 展会及生产备货需求成为流量高峰期 [1][20] - 采购决策理性化 专业化 产品匹配度和企业可靠性是核心因素 采购者关注技术细节 品牌授权及定制方案 其次考虑性价比和服务保障 [23][24] - 采购者倾向先线上咨询后电话跟进 在线咨询因即时高效成首选 智能客服成提升竞争力关键 咨询量集中在工作日 [27][28] 机械设备行业 - 流量高峰期为3-4月 7-9月 与工程机械开工及销售旺季吻合 政策支持和基建资金到位是主因 [2][32][33] - 采购人群集中在东部沿海及中西部工业大省 广东 山东 江苏流量前三 环保 物流及工业配套设备需求旺盛 [2][36][37] - 农业机械 矿山机械 食品加工机械为机会品类 [2][43] 建材家装行业 - 春秋季因装修施工适宜成为流量旺季 流量集中在经济活跃和人口密集区 广东 山东 江苏领先 中西部河南 四川也突出 [3][44][47][49] - 产品需求兼具"工业实用+高端装饰" 照明灯具 顶篷材料 商业办公家具是机会品类 [3][55] 化工能源行业 - 受能源需求和价格周期影响 3-4月 7-9月流量高峰 东部沿海和中西部人口大省是流量来源 [4][56][57][59] - 需求集中在电子 医药 涂料等高端制造领域 化工试剂 有机化学品等为机会品类 [4] 五金机电行业 - 建筑和基建项目高峰期带动流量 春秋季需求大 沿海制造业强省是主要需求地 [5] - 五金配件 电动工具 手动工具为机会品类 [5] 冶金钢材行业 - 3-4月 7-9月流量高峰 受工程开工 设备更新及出口备料影响 东部引领 中西部跟进 [6] - 废金属 矿产 优特钢为机会品类 [6] 仪器仪表行业 - 暑假期间因设备更新升级成为流量高峰期 沿海引领 多点支撑 [7] - 行业专用仪器 环境检测和生命科学仪器为机会品类 [7] 电子元器件行业 - 受消费电子周期和工厂改造需求影响 3-4月 7-9月需求高峰 广东为主要需求地 [8] - 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和新能源相关需求突出 搜索热门品类多为机会品类 [8] 电工电气行业 - 受电力投资基建周期影响 3-4月 7-9月流量高峰 东部引领 中西部协同 [8] - 中低压电气 电池 工控系统为机会品类 [8]
湘商—中非经贸促进专场对接活动举行 助力双向投资便利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23:49
中非经贸合作平台搭建 - 湘商—中非经贸促进专场对接活动在长沙举行 旨在为湘商与非洲各界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 共商中非经贸合作新机遇 [1] - 活动以机制创新 案例分享 项目落地为核心 作为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 [1] - "湖南异地商会联合会(中非)经贸促进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揭牌 将为湘商与非洲各界搭建资源整合 项目对接 风险防控的高效平台 [3] 湘商全球影响力与对非贸易 - 全球湘商已超过400万 产业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湖南对非贸易额从2018年的1816亿元增长到2024年5485亿元 [3] - 工程机械 轨道交通装备 先进钢铁材料 农机 小五金等湖南产品畅销非洲 [3] 中非经贸合作项目与签约 - 活动现场发布一批涵盖农业 制造业 信息技术 能源资源等领域的中非合作项目 [5] - 进行三轮多个项目的签约 标志着湘商与非洲企业的合作从意向走向实质落地 [5] - 兴旺科技集团 赞比亚GBI集团 晨湘智能科技公司等企业代表围绕项目投资 产业合作 科技创新进行分享及推介 [5] 在非湘商实践经验分享 - 肯尼亚湖南商会 晨曦集团 九五集团代表分享在非深耕的实践经验 包括市场开拓 本土化运营到社会责任履行 [5] - 在非洲创业的湖南人数量众多 立足湖南优势 积极对接非洲需求 [5] - 呈现湘商"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为更多企业提供可借鉴的合作模式 [5] 赞比亚重点合作领域 - 赞比亚内阁副秘书长指出中国是赞比亚最大外资来源国 [3] - 重点推介制造业 农业 矿业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机遇 [3]
山东服务企业“走出去”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09:09
山东外贸发展专题活动 - 山东启动"云话山东"系列外宣活动第六期"服务企业走出去推动外贸上台阶"专题宣传活动 旨在推进宣传、外事、商务、侨务资源下沉 打造国际传播能力强省 [1] - 活动将持续至11月 以德州市为首站 深入重点外贸企业 通过"案例挖掘+政策宣讲+国际传播"三位一体模式 助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4] 山东省外贸战略 - 山东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挖掘企业"闯出去"案例 提炼"稳外贸"经验 [2] - 德州市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优势 做强开放平台 畅通贸易通道 2024年进出口货值首次突破700亿元人民币 [2] 乐陵市外贸产业 - 乐陵市外贸产业基础深厚 发展势头良好 将围绕稳外贸主题 整合行业龙头和国内外商协会力量 支持企业布局多元化国际市场 [4] - 乐陵调味品、宁津健身器材等特色产品正加速走向全球市场 [2] 企业实地调研 - 活动走访乐陵市杨安镇调味品博物馆、亚萨合莱国强五金科技等企业 深入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和成果 [4]
两年前悄悄开始的抢人大战,浙江是怎样击败广东江苏的
新浪财经· 2025-06-13 01:27
区域经济人口争夺战 - 浙江2023年日均吸引1526名移民,全年新增55.7万人,其中25%来自贵州山区,数量超过广西赴广东务工群体 [1] - 杭州码农年薪较深圳同行高18%,阿里云工程师可获得公司股票作为年终奖,而深圳电子厂主管年终奖仅为两箱脐橙 [1] - 义乌小微企业贷款审批速度比东莞快3.2倍,实现上午申请中午到账,东莞仍需房产抵押流程 [1] - 绍兴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校概率比佛山高47%,浙江提供免费校服等教育资源 [1] 民营经济生态 - 浙江每7.8人拥有1个市场主体,日均新增企业2.4万家(广东为3473家),民营经济贡献67%的GDP和87%的就业岗位 [3] - 全国工商联民企500强榜单中,浙江106家企业上榜,数量超过广东与江苏总和17家 [4] - 宁波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达5.8%,工业机器人订单占全国70%,温州泵阀厂采用3D打印技术使产品毛利率超过AirPods [8] - 杭州数字经济占GDP比重28%,AI企业参与亚运会无人机舰队等重大项目 [8]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浙江11个地市2024年人口全部正增长,舟山净增3000人,而湖南除长沙外13个地市人口流失,江苏4个城市仍面临人口流出 [8][9] - 嘉兴掌握75%财政自主权,投入150亿建设直通上海的城际轨道;义乌投资80亿建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实现中东客户高清视频看货 [11] - 金华永康五金产业推动人均GDP超越深圳,村民自建房标配罗马柱与星空泳池 [11] - 杭州湾沿岸国家级高新企业密度达23家/平方公里,为珠三角的1.7倍 [11] 政务服务效率 - 浙江人才补贴通过"浙里办"APP可实现上午申请中午到账,落户流程仅需1.8天(比广东快2.9倍) [12] - 政务服务支持电子档案调取与兜底服务,同一业务重复取号会触发专员主动联系 [12] - 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校概率达87%,较广东高24个百分点 [12] 收入分配与产业升级 - 浙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全国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1.96:1(广东为2.49:1) [12] - 财政支出78%投向民生领域,形成企业-政府-百姓经济循环 [12] - 宁波港起重机操作员通过技能培训实现月薪2万起,义乌直播村吸纳3000名传统导购转型 [14] - 数字经济与县域经济结合,舟山渔民通过跨境电商将黄鱼卖出金条价 [14]
上市是机遇还是挑战?悍高集团IPO进程、业绩数据剖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2 10:04
公司IPO进展 - 公司更新深交所《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向主板IPO发起冲刺 [1] - 注册制审核聚焦财务质量与产业逻辑,公司经营表现展现家居五金领域差异化竞争力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8.57亿元,同比增加28.57%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5.20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7.39% [3] - 期间费用率降至14.52%,呈现"高增长、高毛利、低费用"特征 [3] 渠道网络 - 经销渠道收入占比从2021年42.79%提升至2023年58.20% [4] - 2024年新增经销商89家,退出71家,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 [4] - 电商平台覆盖同步拓展,渠道下沉快速占领市场 [4] 产能与战略布局 - IPO拟募资4.2亿元,投向智慧家居五金自动化制造基地、研发中心与信息化平台 [5] - 产能利用率从低位改善,单位边际效率优化 [5] - 户外家具领域通过高毛利产品替代低毛利品类,实现板块毛利率结构性提升 [5] 品牌与全球化 - 不依赖大客户贴牌,境外收入占比从2021年25.64%降至2023年13.70% [7] - 2023-2024年境外销售额由27,000万元增长至35,230万元 [7] - 通过原创设计与营销展会强化高端定位,海外市场探索自主品牌路径 [7] - 战略方向契合行业从"制造"向"品牌"升级趋势 [7] 综合竞争力 - 增长逻辑建立在渠道下沉、产品设计溢价与成本控制之上 [7] - 行业调整期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渠道与产品矩阵规模化优势显著 [7]
一只十几元的烤鸭,是美国无法翻越的高山
新消费智库· 2025-06-11 20:46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优势 - 烤鸭产业链通过鸭绒、鸭舌等高附加值副产品实现成本分摊,使终端烤鸭价格低至20元以下,出厂批发价仅2至3元[8][9][10] - 甘蔗渣、玉米芯等农业副产品被转化为生物质发电燃料或木糖醇等工业原料,广西和山东形成全国领先的循环利用体系[15][18] - 地沟油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上海日均处置量达263吨(2013年的3.1倍),并用于生产生物质绿色甲醇和航空燃料[24][27] 规模效应与资源循环 - 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处理能力达4亿吨,超过县城以上生活垃圾清运总量3.11亿吨,出现数千万吨处理缺口[22] - 纺织业再生纤维技术领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推动消费前后再生棉生产,天富龙等企业布局差别化复合纤维回收[31][32] - 五金产业以废料为核心利润源,永康等地通过废料循环实现加工成本趋近于零[34] 跨行业协同创新 - 蜜雪冰城通过全产业链布局降低各环节成本1%,与君乐宝合作建养牛场以强化供应链[37] - 湖北潜江形成全球最大甲壳素产业基地,小龙虾虾壳利用率达100%,2024年发布全产业链标准化白皮书[38] - 挪威三文鱼副产品利用率不足10%,而中国移动式炭化炉可将林业残余物高效转化为生物炭[40] 技术驱动的效率突破 - 洛钼集团高压氧浸技术从铜矿中提取钼纯度达99.999%,满足核反应堆标准[31] - 电解铝副产品银拉低全球银价,伴生矿钼的分离技术形成中国独特优势[31] - 牧原生猪养殖成本降至12.5元/公斤,规模化养殖推动行业效率提升[37] 市场与政策协同效应 - 农村垃圾收集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推动废弃物资源化[22] - 新疆"牧光互补"模式结合绿色能源与大农业,形成差异化产业优势[35] - 统一大市场与激烈竞争催生技术创新,如蜜雪冰城低价策略倒逼供应链优化[37][42]
韧性增长背后的新质生产力密码:悍高集团凭什么成为行业典范?
北京商报· 2025-06-09 17:52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坚持原创设计和品质把控,拥有1173项专利(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237项,外观设计918项)并多次获得国际设计大奖[1][3] - 构建全方位渠道体系,独创云商模式解决行业下沉市场痛点,2022-2024年云商收入从1.58亿元增长至2.9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9.86%提升至10.50%[1][8] - 实施智能制造战略,建设60万㎡数字化生产基地群,包括六角大楼和独角兽生产基地,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与信息系统整合[5][6] 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基础五金收入实现三级跳:4.46亿元→7.83亿元→12.24亿元[4] - 总营收从2022年16.20亿元增长至2024年28.57亿元,同期净利润从2.06亿元提升至5.31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双增长[4] - 国内经销网络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及191个地级市,同时积极拓展欧洲、北美等海外市场[3] 战略方向 - 提出"韧性增长"发展理念,强调通过产品迭代(新一代产品显著优于前代)而非单纯追求业绩增长来实现行业领先地位[2][3] - 智能制造与创新双轮驱动:引进定制化自动化设备,打通ERP/MES等信息系统,实现生产可视化管理和快速响应[7][9] - 2025年规划持续赋能代理商,发展"高端产品+平民价格"策略,通过规模化生产优化盈利空间[3] 行业定位 - 家居五金细分领域标杆企业,以系统化能力(研发-生产-营销-服务闭环)引领行业跨越周期[7][9] - 响应国家《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成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4] - 云商模式创新有效解决三四线城市市场渗透难题,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渠道下沉方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