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解读|马斯克建“美国党”背后三大推手
新华社· 2025-07-11 21:36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深层动因 - 马斯克作为"科技工业复合体"代表人物,旗下拥有社交媒体X、特斯拉、SpaceX等与美国国家利益深度绑定的高科技资产,其政治行动本质是对自身科技帝国的保护[2] - 直接导火索为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减免,损害特斯拉核心利益,反映新老资本博弈[3] - 美国政治极化与制度僵化促使科技精英寻求独立政治话语权,马斯克计划通过"美国党"在众议院争取关键议席以影响政策[5] 科技资本与传统产业的冲突 - MAGA阵营代表传统制造业、白人工薪阶层利益,主张贸易保护主义与产业回流,与马斯克倡导的新能源、太空探索等未来产业存在根本理念冲突[3] - 科技工业复合体正成为美国政治新变量,其与MAGA势力的产业利益冲突可能重塑政策走向[3][5] 美债问题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 "大而美"法案加剧美债扩张,可能推高资本市场成本并削弱美国科技竞争力,直接影响SpaceX、特斯拉等依赖长期投入的领域[6][7] - 两党将美债作为党争工具,政策不确定性威胁科技基础设施投资稳定性[7]
中国创新生态全面升级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央视网· 2025-07-11 15:2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研发投入再创新高,中国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带动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转型升级 [1] - "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新技术与千行百业交融并向纵深发展 [4] - 中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赋能 [4] 新质生产力与创新生态系统 - 中国政府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及相关领域,采取切实行动,推动技术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7] - 中国式创新关注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已形成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 [7] - 中国多地加快系统谋划,打造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打破传统产业链的线性结构,编织出更加立体、灵动的创新网络 [10] 全球创新前沿与经济贡献 - 中国在量子技术、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核能等领域已跻身全球创新前沿 [13] - 电动汽车、电信和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持续快速增长 [13]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成为推动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7] 行业赋能与协同进化 - 科技创新为各行各业赋能,新兴科技不断涌现 [2] - 全球日益关注中国在能源转型、整体能源生态系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10] - 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数字经济的发展、先进的基础设施网络,展现出中国经济韧性与发展潜力 [13]
马斯克的“快意恩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3:39
马斯克组建"美国党"的民意调查与背景 - 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起成立"美国党"的民调,124.9万网民参与投票,65.4%支持,34.6%反对 [1] - 马斯克批评美国因"浪费和贪污而破产",主张打破民主党与共和党轮流执政的两党体制 [1] - 美国选举制度为间接选举,总统由选举人团投票决定,总选举人票为538张(含华盛顿特区3票) [1] 美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 采用"赢者通吃"原则,州内得票率高的候选人获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如某州40票中60%支持共和党则全票归属共和党) [2] - 与欧洲比例代表制不同,历史上极少数选举人未按规则投票会被列为不诚信 [2] - 民主党和共和党凭借加州(54票)和得州(40票)两大票仓长期主导选举 [3] 第三党在美国政治生态中的挑战 - 美国绿党、自由党等第三党参选主要为提高知名度,通常提前退选而非争夺胜局 [4] - 两党通过模糊政策立场和娴熟竞选策略巩固优势,新政党需明确政策主张且面临治理逻辑差异 [4] - 摇摆州争取难度大,历史显示第三党难以突破两党垄断 [4] 特斯拉股价与马斯克政治活动的关联 - 马斯克宣布建党后特斯拉股价当日暴跌7%,市值蒸发680亿美元 [5] - 股价从2025年1月15日的428.22美元跌至7月8日的297.81美元 [5] - 分析师警告政治活动可能进一步施压股价,部分机构下调评级至"持有" [5] 马斯克薪酬与公司治理争议 - 2018年特斯拉批准马斯克560亿美元薪酬方案(达成目标可获12%股票期权),后续提案未通过 [6] - 董事会被指缺乏约束,分析师建议对其政治活动设限并设定任职时间"护栏" [6] - 特斯拉股东担忧政治行为损害品牌,如"政府效率部"(Doge)事件 [6]
马斯克的“快意恩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1:38
马斯克下一步会下什么棋,拭目以待。 特约评论员 熊夏柠 或许有人说,马斯克可以去争取一下那些摇摆州。但是这样依然距离选举和赢得选举较远。其实,第三 党第四党第五党等等在美国一直都存在,观察他们的经历便可窥得一二。近年来,进入美国公众视野的 有美国绿党、美国自由党、美国宪法党等,也出现过一些独立候选人,美国绿党的吉尔·斯坦因、美国 自由党的蔡斯·奥利弗、美国宪法党的兰德尔·特里就参加了2024年的总统大选,这些第三党候选人参选 通常不是为了赢得大选,而是通过参选来提高自己个人及其政党的知名度,俗称刷一下存在感,有的在 大选尚未结束时就会早早主动宣布自己退选。 除了"外患"还有"内忧"。治理国家同治理商业公司的逻辑不尽相同,近年来美国两党在竞选期间有时频 频模糊自己的政策立场来拉拢选民,各种竞选技巧策略施展也是非常娴熟,马斯克要组建的政党的立场 与主张也还尚未明确。作为总统参选人的行为,和作为选民的行为逻辑是不同的,马斯克组建第三党也 是源于对两党执政的不满,但是真正进入党派政治的过程中,是否会做得更好呢,尚不得而知。 目前比较明确的却是,特斯拉的股价和分析师对马斯克的劝告。马斯克发表要建第三党的声明后,特斯 拉 ...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晴转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1 10:00
政策变动 - 美国国会通过"大而美"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削减税率、减少清洁能源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从今年9月30日起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2] - 参议院修订版本计划提前终止现行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政策,取消新车7500美元和二手车4000美元税收抵免 [3] - 法案还取消对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不达标的处罚,降低传统燃油车制造商转型压力 [3] - 特朗普政府废除加州2035年"禁燃令"及排放标准制定权限,引发多州诉讼 [4] 行业影响 - 美国纯电动汽车销量14个月来首次下滑,4月销量同比下降4.4%至97,883辆,5月继续下降6.7%至10.4万辆 [5] - 特斯拉一季度美国销量同比下降8.6%至12.8万辆,市场份额降至43.5%,4月和5月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6%和22% [6] - 电动汽车市占率进一步下滑,4月美国整体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7.2%至近150万辆 [5] - 消费者转向购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65%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购买 [7] 消费者意愿 - 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美国消费者比例从2023年的59%降至2025年的51% [7] - 仅16%消费者表示可能购买纯电动汽车,63%表示不太可能或完全不考虑,创2019年以来新低 [7] - 不考虑购买的主要原因包括维修费用高(62%)、价格昂贵(59%)、续航能力(57%)和充电设施不足(56%) [8] - 税收抵免吸引力下降,仅39%受访者将其列为购买驱动因素,较2022年的60%大幅下滑 [8] 企业反应 - 特斯拉CEO马斯克批评法案"完全疯狂且具有破坏性",认为其损害未来产业 [3] - 跨国车企普遍放缓电动汽车投资并推迟新车上市 [5] - 美国汽车关税影响进口电动车型销售,包括福特野马Mach-E、大众ID系列和宝马i系列等 [5]
在“大金砖合作”中把握“金色机遇”(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1 06:45
金砖机制扩员与经贸合作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是印度尼西亚和10个伙伴国加入后的首次峰会[1] - 金砖国家将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金融、文化与人文三大支柱下加强合作[2] - 马来西亚成为金砖伙伴国后,与中国、南非、印度等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农业科技等领域合作加强[3] - 泰国华商中心协助7家中国企业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落地,其中一家深圳新能源电池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4] 行业投资与企业发展 - 巴西街头的中国面孔增加,来巴西投资设厂的中国企业明显增多[2] - 俄罗斯华侨华人关注中国将建立中国—金砖国家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设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金鹭"卓越奖学金[2] - 泰国当地孔子学院新增"商务汉语培训班",反映人文交流持续升温[4] - 古巴华人企业参与引入中国节水灌溉技术,帮助当地农民提升粮食产量[7] 新兴领域合作 - 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副会长吴鹏跟进一项能源设施合作项目,涉及中国、俄罗斯及越南[5][6] - 泰国华商探索通过"直播电商+海外仓"模式,将中国地方特色产品销往其他金砖国家[7] - 古巴洪门民治党计划成立"中古金砖商务小组",推动两国在新能源、医疗等领域交流[7] 物流与旅游行业机遇 - 巴西物流行业华人青年表示金砖机制为中巴贸易带来新机遇,双向经贸往来将利好物流行业[8] - 巴西华人林筠计划开通赴华旅游业务,反映巴西民众对中国兴趣增加[9] - 中国对巴西等拉美五国试行免签政策,推动中巴在文旅、经贸层面深度互动[9]
将退回特朗普加税信函!巴西:谈判若无效将对等反制;特斯拉涨近5%,比特币创新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2%;浙江62岁女富豪自首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06:12
每经编辑|陈鹏程 王晓波 1 隔夜市场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纳指涨0.09%,标普500指数涨0.27%,道指涨0.43%,其中,纳指、标普500指数均创历史新高;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特斯拉涨 4.7%,奈飞跌超2%;达美航空大涨12%引领旅游股走高,比特币概念股走高,Coinbase涨超4%。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9%,阿里 巴巴涨超2%,网易跌超2%,小鹏汽车、京东跌超1%。 比特币盘中突破11.7万美元,继续刷新历史新高,日内涨超5%。 外交部:滥施关税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7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铜征收50%的关税,理由是国家安全,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毛宁 表示,这个问题我们立场非常明确,我们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我们也始终认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滥施关税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央视 新闻) 商务部:已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在7月10日下午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就中国政府是否已采取相关措施打击关键矿产转运和走私行为的问题作出了回应。商务部新闻 发言人何咏前表示,锑和镓等战略矿产具有 ...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搞抽象还是玩真的?特斯拉股价最坏会跌到哪?
老徐抓AI趋势· 2025-07-11 03:55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事件 - 马斯克与特朗普就"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产生分歧,并公开批评该法案 [3] - 马斯克在X上发起投票,65.4%参与者支持创建新政党"美国党" [3] -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将参加2024年总统选举而非原计划的2026/2028年 [5] - 《纽约时报》评论称在美国成立新政党难度超过把人送上火星 [7] 特斯拉基本面分析 - 特斯拉拥有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数据、数据中心、机器人及电池专利 [14] - 公司业务多元化涵盖电动车、光伏储能、太阳能及能源领域 [14] - 2024年特斯拉收入增速预计为1%,低于腾讯(8%)和阿里(6%) [16] - 当前市值约1万亿美元,假设腰斩至5000亿仍高于阿里(2563亿)和宁德时代(2056亿) [14][16] 极端情景估值测算 - 假设马斯克意外去世导致股价腰斩至5000亿美元,相当于腾讯当前市值(5861亿)水平 [14][15] - 5000亿估值对科技巨头具吸引力:苹果持有1330亿现金+年现金流1100亿,谷歌持有900亿现金+年现金流1200亿 [17] - 科技巨头收购可能溢价,因特斯拉含自动驾驶/机器人/AI等核心技术资产 [17][18] 投资策略建议 - 仓位管理是关键:10%仓位下极端风险仅5%,100%仓位则面临50%损失 [19] - 特斯拉底线估值随时间推移将逐步抬升 [19] - 投资需综合考量估值/周期/全球环境,而非单一事件 [22]
AI日报丨特斯拉被严重错杀!华尔街多头力证:近期特斯拉股价的抛售已然过度
美股研究社· 2025-07-10 20:39
AI快报 - 可灵AI上线可图2.1模型,实现指令遵循能力、人像美感和电影质感等全面升级,支持超180种风格响应,并增强文字生成效果,面向所有会员免费开放7天[3] - 可灵AI累计生成3.44亿图片和1.68亿视频,集成了AI图片、视频和音频能力[3] - 摩根士丹利预计阿里巴巴第一财季外卖和闪购投入达100亿元人民币,第二财季或翻倍至200亿元,拖累淘天与本地生活EBITA同比跌超40%[3] - Meta为"超级智能"团队提供高薪酬,包括为从苹果挖走的人工智能模型主管庞若鸣提供超过2亿美元的薪酬礼包[3] - 微软通过AI节省5亿美元成本,同时进行大规模裁员,35%的新产品代码由AI生成[4] 特斯拉分析 -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Tom Narayan重申特斯拉"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从307美元上调至319美元,隐含7%上涨空间[5] - 特斯拉在技术领先性、盈利能力、现金流创造及品牌溢价方面具有优势,需求依然强劲[6] - RBC估值模型对特斯拉核心汽车业务采用1倍市销率,对Megapack储能系统、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等长期增长点给予溢价权重[6] - 特斯拉Megapack业务2040年EBITDA采用15倍乘数,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业务采用10倍营收乘数[6] 七巨头日报 - 苹果即将完成Vision Pro头显首次硬件升级,预计年底前发布,搭载M4芯片并配备新表带[9] - Vision Pro第一年全球销量最高达50万台,售价3499美元,相比2024年iPhone全球出货量2.321亿部[9] - 苹果预览visionOS 26软件更新,为Vision Pro用户带来全新空间体验[10] - OpenAI完成65亿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购Jony Ive的硬件初创公司,团队已正式合并[11][12] - OpenAI与Jony Ive合作开发AI"伴侣"设备,目标未来推出1亿台[13]
18小时锁单24万台,“YU7现象”折射中国经济新预期
环球时报· 2025-07-10 19:29
上市18小时锁单超过24万台,小米YU7的"现象级"热销创造了只会发生在中国的汽车工业奇迹。 这不仅是一款电动汽车,不仅是24万份订单。"YU现象"的本质超越了产品范畴,也超越了行业界限,展示出更深层次的时代意义:科技创新的驱动、超 大规模市场的托举以及消费信心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将共同构建起中国经济的新预期。 引发消费者真正的热情 YU7是小米推出的首款电动SUV,也是继SU7后的第二款车型。在6月26日YU7正式发布的前一晚,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写到:"此 刻,我的紧张程度,跟小米 SU7 上市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将是小米汽车的一场关键大考。" 但这场考试的结果很快明了:6月26日晚10时,小米YU7正式上市开售,3分钟大定20万台,18小时锁单突破24万台。这样的成绩远不只是用"优秀"可以形 容的,YU7创造了一项全球汽车工业史上的新纪录。 国际电动汽车新闻网站ArenaEV刊文称:"小米YU7以创纪录的订单点燃电动汽车市场热情"。 "YU7现象"不仅关乎数字和销量,也不仅深刻影响了全球汽车行业。站在另一层视角,它是深度理解消费、产业、创新等中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元素的新案 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