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第一季度经济萎缩0.5%,关税进口激增拖累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6-27 13:06
美国经济萎缩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5%,超出市场预期[1] - 经济萎缩主要受关税政策、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消费支出下滑多重因素影响[8] - 萎缩反映长期结构性经济问题而非短期波动[1][8] 贸易与关税影响 - 第一季度进口增幅下调至37.9%,出口增幅仅0.4%,净进口拖累GDP达4.7个百分点[3] - 关税政策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消费者购买力压缩[5] - 全球供应链重构推高通胀水平,实际效果转嫁负担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5] 消费市场表现 - 个人消费支出对GDP贡献下调至0.3个百分点,占经济总量70%的消费动力显著减弱[3] - 零售业和服务业受消费者信心不足直接冲击[3] - 通胀压力持续可能加剧消费萎缩的恶性循环[3] 全球经济联动性 - 中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直接影响美国出口增长[6]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导致美国企业缩减投资和生产计划[6] - 美国消费主导型经济模式在全球供应链中显现脆弱性[8] 结构性矛盾与政策挑战 - 经济依赖外部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8] - 需平衡本土产业保护与避免过度关税调控的政策调整[8] - 恢复消费信心和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核心政策议题[8]
5月经济数据,最新解读!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2:55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 1%,前五个月同比下降1 1% [1] - 利润下降主要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影响,其中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下拉1-5月份利润增速1 7个百分点 [1][2] - 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 7%,毛利润同比增长1 1%,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 0个百分点 [2] 三大门类利润表现 - 1-5月份采矿业利润总额3580 4亿元,同比下降29 0% [3] - 制造业利润总额20201 4亿元,同比增长5 4% [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3422 5亿元,同比增长3 7% [3] 装备制造业及细分行业表现 - 1-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 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 4个百分点 [3] - 电子行业利润增长11 9%,电气机械增长11 6%,通用设备增长10 6% [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其中飞机制造利润增长120 7%,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增长28 6%,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增长68 1% [4]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增长111 8%,船用配套设备制造增长63 2%,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增长15 4% [4] "两新"政策效应 -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长10 6%,专用设备行业增长7 1%,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 6个百分点 [5]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01 5%,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增长31 2%,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增长20 7% [6] - 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第一批资金2000亿元中已安排1730亿元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 [6] - 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中前两批1620亿元已下达,全国补贴资金使用进度达全年规模的50% [6]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这一数据转降,什么原因?
证券时报· 2025-06-27 12:45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前五个月同比下降1.1% [1] -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但比前四个月增加6034.1亿元 [6] 利润下降原因 - 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3][6] -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下拉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1.7个百分点 [7] 行业表现亮点 - 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0201.4亿元,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7%,采矿业下降29.0% [9]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4个百分点 [9]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两位数,增速分别达11.9%、11.6%、10.6% [11] "三航"产业带动效应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 [11] - 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带动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68.1% [1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增长85.0%,其中金属船舶制造利润增长111.8% [11] "两新"政策效应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6%、7.1%,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6个百分点 [13]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1.5%、31.2%、20.7% [14]
前5月规上工业利润总额2.7万亿元,装备制造业增7.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1:5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1—4月份增加6034 1亿元 但同比下降1 1% 主要受有效需求不足 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影响 [1] - 投资收益等短期因素的高基数下拉1—5月份利润增速1 7个百分点 [1] - 1—2月份利润同比下降0 3% 1—3月份增长0 8% 1—4月份增长1 4% 1—5月份转为下降1 1% [3] 利润构成分析 - 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3% 较1—4月回落0 1个百分点 PPI累计同比为-2 6% 降幅扩大0 2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利润率累计值同比为-4 2% 降幅较1—4月回落1 6个百分点 [3] - 毛利润同比增长1 1% 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个百分点 [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 7% 营业成本增长3%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 97% 同比下降0 19个百分点 [3][4] 分行业利润表现 - 采矿业利润总额3580 4亿元 同比下降29% 制造业利润总额20201 4亿元 增长5 4% 电力 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3422 5亿元 增长3 7% [3] -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38 2% 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 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 6%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 6% [4]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 8%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 1% 电力 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 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 6% [4][5] - 纺织业下降1 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 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0 4% 汽车制造业下降11 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0 6% [5] 装备制造业与新兴领域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 2% 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2 4个百分点 其中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1 9% 11 6% 10 6% [5]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 [6] - 通用设备 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 6% 7 1% 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 6个百分点 [6]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 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 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1 5% 31 2% 20 7% [6]
2025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1%
国家统计局· 2025-06-27 09:30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概况 -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 [1] - 5月单月利润同比下降9.1%,显示短期压力加剧 [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至54.76万亿元,但营业成本增速更高达3.0% [2] 分所有制企业表现 - 私营企业利润增长3.4%至7592.5亿元,增速领先其他类型企业 [1]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微增0.3%,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7.4% [1] - 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占比达74%(20170.7亿元),但同比下降1.5% [1][11] 三大门类行业分化 - 制造业利润增长5.4%至20201.4亿元,贡献总利润的74% [1][11] - 采矿业利润大幅下降29.0%,电力热力行业利润增长3.7% [1] - 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率4.25%,低于采矿业的16.92% [14] 重点行业利润增速 -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大增38.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业增长56.0% [2][18]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计算机通信设备(+11.9%)、电气机械(+11.6%) [2] - 能源类行业承压:煤炭开采(-50.6%)、石油开采(-10.4%)、汽车制造(-11.9%) [2][18] 企业运营效率指标 - 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同比增加0.24元至85.61元,费用率下降0.14元 [4] -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0.1天至20.8天,应收账款回收期延长4.1天 [4] - 资产负债率微升0.1个百分点至57.7%,资产总额达182.36万亿元 [2][14] 行业财务数据对比 - 有色金属冶炼业利润增长9.8%,营收增速达15.9%,成本增速更高(16.8%) [18] - 医药制造业利润下降4.7%,但利润率仍达13.6%(1353.2亿元/9947.9亿元) [18] - 电力热力行业人均营收365.2万元,远超制造业平均水平(173.1万元) [14]
美关税升级冲击德产业 德专家呼吁携手中国维护全球贸易
快讯· 2025-06-27 08:55
贸易关税影响 - 美国可能于7月9日重启对欧盟商品加征最高50%进口关税 [1] - 美国持续升级的单边贸易措施正制造高度不确定性 [1] - 贸易措施冲击全球产业链稳定 [1] - 贸易措施将对德国出口与制造业构成长期损害 [1]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多部报告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 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62.06亿元,为预算的98.1%,支出141055.9亿元,完成预算的97.9%,中央财政赤字与预算持平 [1] - 中央财政发行国债125673.61亿元,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务98042.14亿元,年末债务余额均控制在限额内 [1] - 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将2028年前需化解的隐性债务总额降至2.3万亿元 [2] - 安排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推进"两重"项目建设,3000亿元财政贴息支持"两新"政策,带动汽车、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超1.3万亿元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央财政本级科技支出增长7.4%,发布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兼并重组的税费优惠政策 [2]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2.2%,出口额超1.1万亿元,工业机器人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 [5]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工业比重达16.3%,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5]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8%,与15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6] 绿色低碳与能源转型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6.4亿吨,成交额440.5亿元,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19.8% [6] - 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输送绿电超4000亿千瓦时,提供全球80%光伏组件和70%风电关键零部件 [6] 人才与教育发展 - 在77所高校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布局139个特色学院和4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7] - 全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超6000万人,STEM专业高校毕业生数量超500万人/年 [7] 经济基础与市场优势 - 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9.7% [7]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300多项改革举措加快落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存量政策加快落地见效 新的储备政策陆续出台实施
上海证券报· 2025-06-27 02:47
稳经济举措 - 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在7月下达 [1] - 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1] - 繁荣群众性赛事活动、深化文体旅融合等内容将被纳入相关规划和政策 [1]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6.2%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为2024年以来最高水平 [1] - 前5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8.5% [1] - 5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出口增长6.3% [1] "两新"政策实施情况 - 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等销售快速增长 [2] -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4万亿元 [2] - 加强设备更新项目闭环管理 加快项目建设 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2] - 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设备更新融资成本 [2] - 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 [2] 体育赛事和文旅产业发展 - 群众对多元化和群众性的体育赛事、运动健身需求大 [2] - 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规划、一体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3] - 力争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3] - 推动体育赛事活动与非遗民俗、旅游观光、餐饮美食等深度融合 [3]
图说中国宏观专题:5月结构分化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中国宏观经济相关行业,包括工业、消费、投资、房地产、金融、财政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工业生产** - 观点:2025年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小幅下降,内部结构有分化,出口影响明显,汽车行业有韧性 [1][3][4] - 论据:5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为5.8%,较上月下行;采矿业和电燃水行业累计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速降至6.9%;传统基建与地产相关、运输设备等行业生产走弱,汽车行业生产端受益于消费改善保持韧性 2. **消费** - 观点:2025年5月消费超预期,品类表现有差异,汽车销量与零售额增速不同 [1][5][6] - 论据:社消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达6.4%,创年内新高,得益于电商促销;家电、通讯器材等品类增速高,化妆品、汽车等增速低;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为11.13%,零售额增速仅为1.1%,差异因价格收缩 3. **固定资产投资** - 观点:2025年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各分项走弱,房地产是主要拖累 [1][7] - 论据:投资增速降至3.7%,制造业、基建、房地产投资均走弱;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1.1%;基建投资集中在新能源发电相关领域 4. **房地产市场** - 观点:2025年5月房地产市场供给端略有回暖但问题仍在,需求端疲软 [1][8] - 论据:供给端新开工和施工面积负增长幅度收窄,竣工面积负增长扩大;需求端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下滑,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增速为负但降幅收窄 5. **物价水平** - 观点:2025年5月物价呈现结构性分化,CPI与PPI剪刀差扩大 [1][9] - 论据:CPI同比持平,连续数月维持负值区间;PPI持续下行,生产资料降幅扩大,生活资料降幅收缩;CPI与PPI剪刀差持续上行 6. **金融数据** - 观点:2025年5月社融增速有韧性但信贷扩张未显著启动,货币供给有变化 [3][12] - 论据:社融增量为2.3万亿元,同比多增2271亿元,存量增速为8.7%;实体信贷同比少增,企业债券等同比多增;M1增速回升,M1与M2剪刀差收窄 7. **财政收支** - 观点:2025年5月财政收支增速回落但支出仍有韧性,广义财政赤字规模创新高 [3][14][15] - 论据:收支增速均回落,非税收入转负;狭义收支差额走阔;1 - 5月狭义和广义财政赤字规模创近6年新高;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与房地产市场表现相关 8. **就业市场** - 观点:2025年5月就业市场边际好转,结构有改善 [9] - 论据: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较4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各年龄段失业率均好转;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结构改善明显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5年5月高频经济活动数据显示商品价格回升,生产端改善,火电发电量增速上行但低位,开工率有分化,下游消费部分指标改善 [10][11] 2. 2025年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6200亿元,同比下降34.74%,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有结构性变化 [13] 3. 2025年前5个月经济总量压力小,实现全年5%增长目标问题不大,但有结构性问题,下半年关注建筑业开工情况 [15] 4. 2025年5月金融数据供给端改善,需求端低迷,未来信用扩张关键看建筑业开工率能否改善 [16] 5. 202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改善关键在于PPI和地产价格中枢能否改善,需准财政发力 [17]
格林大华期货中国宏观经济半年报:全球经贸关系演化带来不确定
格林期货· 2025-06-26 2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市场预期,基建、制造业、房地产投资增速均低于4月;5月消费增长显著好于市场预期,但或难持续;5月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8%,保持韧性;预期中国经济二季度平稳运行;中美6月伦敦经贸会谈细节落实或需多轮谈判,全球经贸关系演化给下半年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因外部环境变化面临挑战 [83] 各方面数据总结 固定资产投资 - 1 - 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低于市场预期4.0%,1 - 4月为4.0%;广义基建投资(含电力)同比增长10.42%,1 - 4月增长10.85%;狭义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5.6%,1 - 4月增长5.8%;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1 - 4月增长8.8%;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7%,1 - 4月下降10.3% [4] - 6月底前“两重”项目要全部下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出台渐近 [4]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 - 1 - 5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6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为63.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6月2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6] 房地产市场 - 1 - 5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53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1 - 4月同比下降2.8%;销售额34091亿元,下降3.8%,1 - 4月下降3.2% [9] - 5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环比均下降0.5%,降幅均扩大0.1个百分点 [12] - 6月1 - 25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26万平米,同比下降6%;6月13日国常会指出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4] - 全国二手房价格仍在磨底,今年降速较去年变缓;一线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4月以来小幅下行 [16] 社会消费品零售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高于市场预期4.9%,4月同比增长5.1%;1 - 5月同比增长5.0%;除汽车以外消费品零售额184324亿元,增长5.6% [19] - 5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等同比涨幅较大;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 [2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94%,4月是0.46%,2017 - 2019年5月均值是0.47%;今年安排3000亿元国债资金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24] 服务零售 - 2025年1 - 5月服务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1 - 4月是5.1%;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增势较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0%,增速比1 - 4月加快0.2个百分点 [26] 服务业生产指数 - 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4月同比增长6.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较快 [29] 进出口 - 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8%,低于市场预期6.2%,前值8.1%;进口同比下降3.4%,预期同比增长0.3%,前值同比下降0.2%;贸易顺差1032.2亿美元,前值961.8亿美元 [32] - 5月中国出口东盟同比增长14.84%,出口欧盟同比增长12.02%,出口美国同比下降34.52%,出口韩国同比下降1.17%,出口日本同比增长6.16% [35] - 5月中国出口前五大出口国家和地区之外同比增长11.69%,快于整体出口增速 [38] 工业增加值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略高于市场预期5.7%,4月同比增长6.1%;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 [41] - 5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贡献率达54.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 [43]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 - 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4月为97.2% [46] 失业率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49] - 5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 - 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4.9%,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25 - 29岁录得7.0%,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30 - 59岁劳动力失业率录得3.9%,低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 [52] CPI - 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与市场预期和前值相同;1 - 5月平均比上年同期下降0.1%;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非食品价格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5%,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 [54] - 5月CPI环比下降0.2%,由涨转降主要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消费品价格环比下降0.3%,服务价格环比持平,核心CPI环比持平 [57] - 5月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2%,居住价格环比持平,交通通信价格环比下降1.2%,医疗保健价格环比上涨0.1%,教育文化娱乐价格环比上涨0.1%,衣着价格环比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8%,其他用品及服务环比上涨0.7% [60] - 6月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下行放缓,6月汽油最高零售指导价上调,有利于推动消费物价环比回升 [63] PPI - 5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3%,低于市场预期下降3.2%,前值下降2.7%;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0% [67] - 5月PPI环比下降0.4%,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0.4%;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6% [68] - 6月南华工业品指数较5月末小幅反弹,预期6月PPI同比仍在偏低位置,未来3个月同比降幅将缩窄 [70] 社融规模与信贷 - 5月社融规模增加2.29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2.0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新增14633亿元,同比多2367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960亿元,同比少增2237亿元 [72] - 5月信贷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620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80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300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7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增加1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00亿元;企业票据融资新增746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826亿元 [74] 货币供应量与贷款余额 -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略低于市场预期8.1%,4月末为8.0%;狭义货币(M1)余额108.91万亿元,同比增长2.3%,高于市场预期1.8%,4月为同比增长1.5% [76] - 5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