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行业步入“实时智能”时代 国产工业软件商打造“AI智造”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16:50
日前,由国产智能工业软件企业赛美特主办的"AI无界·智联未来Al Defines the New Fab"AI制造应用峰会 在上海召开,与会代表共议AI赋能智能制造的趋势与落地实践。赛美特集团董事长兼CEO李钢江介绍 了公司的"AI智造"生态体系,提出以 AI Agent知识库、AI检测识别、AI效率管理、AI良率管理四大核 心方向,凭借AI技术,重塑制造生态。 据介绍,AI Agent知识库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整合工厂运营、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等全流程数据,形成 数字化知识沉淀,助力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AI检测识别结合AI视觉与机器学习等,实现缺陷分类、 质检流程优化,未来计划融合大模型提升检测精度;AI效率管理通过AI赋能的高级排程系统与实时决 策系统等,动态优化生产节奏与物流调度,提升设备利用率与生产效率;AI良率管理引入虚拟量测与 过程控制技术,运用AI算法自动调整参数,降低误报率,显著提升良率。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渗透制造业,推动生产模式向智能化、自主化转型。作为国内少数通过多家 12吋晶圆厂量产验证的全自动化国产CIM解决方案服务商,赛美特近年来持续拓展智能制造产品矩阵, 覆盖半导体、光伏、面板 ...
研判2025!中国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MBSE)行业市场现状、企业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4 10:09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行业概述 - MBSE是建模方法在系统工程中的形式化应用,贯穿系统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支持需求、设计、分析、验证等活动,以解决复杂系统问题[1][2] - 包含三大要素:建模语言(以SysML为主)、建模工具(如IBM/Dassault/Siemens等厂商软件)、方法论(如Harmony SE/OOSEM等)[3] - 相比传统文档方法(TSE),MBSE具有无二义性需求刻画、设计一体化、知识可重用、需求可追溯等五大核心优势[5] 市场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MBSE软件市场规模达28.7亿元,同比增长16.2%,华东/中南/华北三大区域合计占比78.6%[1][11][13] - 海外厂商(IBM/Dassault/Siemens)占据超70%市场份额,但本土企业份额预计2025年超30%,2027年突破40%[1][15] - 政策强力驱动:2019-2025年工信部等部委连续出台5项政策,将MBSE纳入智能制造/工业软件重点发展领域[9][10] 主要应用领域 - 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NASA/波音/中国商飞等通过MBSE实现多学科联合仿真,降低后期设计变更成本[7] - 已扩展至汽车(福特/小鹏/理想)、船舶(中国船舶)、核电(中国核电)、轨道交通(中国中车)等领域[1][7] - 在智能网联汽车中支持从需求分析到系统仿真的全流程,达索/Siemens已形成完整解决方案[7] 本土企业进展 - 杭州华望:专注模型驱动数字化转型,提供全生命周期需求管理/模型管理/AI4SE工具链[17][19] - 苏州同元软控:研发信息物理系统建模仿真软件,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17][19] - 北京世冠金洋:自主开发GCAir仿真测试平台(对标MATLAB),通过ISO26262认证[17][19] 未来技术趋势 - 与数字工程深度融合:整合CAD/CAE工具链,构建覆盖需求-设计-工艺-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20][21] - SysML 2.0升级:引入KerML内核增强扩展性,强化与Modelica等仿真语言的协同能力[22] - AI赋能:机器学习优化需求提取,NLP实现文档-模型自动转换,支持自动驾驶算法验证等智能场景[23]
组团觅商机!南京成为德企投资新热土现场签约15个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5-23 20:51
活动概况 - "德国企业南京行"开放合作发展大会吸引180余名企业代表出席,包括世界500强、隐形冠军及行业领军企业[2] - 15个对德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涵盖产业合作、贸易合作、数字化转型升级等领域[2][5] - 南京市长陈之常强调南京在科技创新、产业强市、数智赋能、绿色低碳及扩大开放方面的优势[2] 企业合作与投资 - 中信集团在南京已有20余家子公司,涉及金融、特钢、房地产、农业及产业园建设等领域[2] - 中国德国商会数据显示,超过2500家德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其中100多家化工、家电及装备制造企业深耕南京[4] - 西门子表示将继续携手中信集团在南京打造中德合作典范[4] 服务网络与创新中心 - "南京·中信全球投资贸易联合服务网络"首批欧洲服务点发布,为欧洲企业投资南京及本地企业出海提供综合服务[4] - "中信·南京跨国企业共创服务中心"落地玄武,服务外资企业落地、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及本土企业海外布局[4] - 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科创发展有限公司获颁证照,致力于国产工业软件自主可控[4] 具体合作项目 - 签约项目包括"玄武国际联合创新中心项目"、"联合服务专精特新科技企业合作项目"等15个[5] - "江北新区X Robot Battery Technology智能电池项目"和"江宁腾亚机器人在德投资项目"等涉及智能电池及机器人领域[5] 外资企业反馈 - 迪比信可信息技术服务(南京)有限公司作为玄武区最早的外商投资企业功能性机构,累计获得超千万元补贴[7] - 公司总经理华宁称赞南京在人才建设、生活配套及产业政策解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7] - 玄武区营商环境被评价为一流,公司定期邀请外企走进南京考察[7]
鼎捷数智(300378):2024年、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整体稳健,期待AI放量
长江证券· 2025-05-14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报显示经营整体稳健,收入端各区域和业务线有不同表现,利润端毛利和费用情况有变化,业务端 AI 战略初显成效,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建议持续关注 [2][5][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营收 23.31 亿元,同比增长 4.62%;归母净利润 1.56 亿元,同比增长 3.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38 亿元,同比增长 13.18%。单 Q4 营收 7.58 亿元,同比下滑 6.85%;归母净利润 1.06 亿元,同比增长 4.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92 亿元,同比下滑 0.92%。25Q1 营收 4.23 亿元,同比增长 4.33%;归母净利润 - 0.08 亿元,同比增长 14.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0.095 亿元,同比增长 31.92% [2][5] 收入端 - 2024 年/24Q4/25Q1 营收增速分别为 5%/-7%/4%。2024 年大陆内外收入分别为 11.77/11.54 亿元,同比分别 +1.9%/+7.5%。2024 年研发设计/数字化管理/生产控制/AIOT 分别实现收入 1.5 亿元/11.9 亿元/3.3 亿元/6.3 亿元,增速分别 +23%/-1%/0%/+22%。2025Q1 大陆内外收入分别为 1.75/2.49 亿元,分别同比 +6.5%/+2.9%,剔除汇率因素非大陆地区 2025Q1 营收增速为 7.08%。2025Q1 研发设计/数字化管理/生产控制/AIOT 分别实现收入 2103 万元/2.3 亿元/7661 万元/9813 万元,增速分别 +20%/+7%/+3%/+4% [10] 利润端 - 2024 年/24Q4/25Q1 归母增速分别为 4%/4%/14%。2024/2025Q1 毛利率分别为 58.3%/59.7%,分别同比 - 3.7pct/+4.4pct。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为 30.2%/16.9%/7.1%,分别同比 - 1.3pct/-4.1pct/-2.9pct,2025Q1 三费总额同比 +11%。2024 年信用减值损失 4885 万压制利润,2024 年归母净利率 6.7%基本持平 [10] 业务端 - 2024 年公司改名鼎捷数智拥抱 AI 趋势,基于雅典娜平台孵化 AI 应用产品。一方面对原有工业软件赋能提价,如融入 AI 的 PLM 产品带动客单价提升约 30%;另一方面 AI 应用推广成效好,2024 年台湾地区 AI 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高达 135%。公司加大 AI 研发投入,发布 IndepthAI 平台及 MACP 协议,拟募集 8.38 亿元用于数智化生态赋能平台项目 [10]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96 亿元、2.38 亿元、2.87 亿元,对应增速为 26%、22%、21%,对应 PE 为 51.6x、42.4x、35.1x,建议持续关注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 2024A - 2027E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项目,以及基本指标如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数据 [13]
潮汕青年,正排队宣布融资
36氪· 2025-05-13 17:35
潮汕青年创业者崛起 - 云鲸智能创始人张峻彬完成1亿美元融资 由腾讯投资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 [4] - 具身智能公司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融资 创始人卢策吾与王世全来自潮汕 [4] - 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创立国内大模型现象级产品Kimi 获红杉中国等头部VC及阿里腾讯美团争抢 [5][10] 新一代潮汕创业者背景 - 非夕科技创始人卢策吾拥有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斯坦福大学学历 王世全为浙江大学/斯坦福大学背景 [9] - 杨植麟以年级第一成绩从清华计算机系毕业 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 与图灵奖得主合作发表多篇论文 [10] - 张峻彬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获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青睐 [11] 科技领域创业案例 - 奥比中光黄源浩研发我国首颗3D感知芯片 公司市值超200亿 [21] - 速腾聚创邱纯鑫创立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 [21] - AutoX创始人肖健雄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21] - 三维家蔡志森专注大家居工业软件 快看漫画陈安妮创立漫画独角兽 [21] 潮汕创业文化变迁 - 传统潮商以李嘉诚/马化腾等为代表 普遍文化程度不高 从底层做起 [15] - 新一代潮汕创业者呈现高学历特征 走进高校实验室投入科技研究 [17] - 潮汕名校金山中学/潮实等每年输送大量学生至清北及985高校 [17] 行业发展趋势 - 科技兴国背景下 高学历创始人集体登上创业舞台 [20] - 新兴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成为创业热点 [12][18] - 潮汕地区因传统文化走红 吸引年轻创业者回乡发展 [22]
中望软件(688083):3D与海外高增 体系架构优化逐步显成效
新浪财经· 2025-05-11 08:31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88亿元,同比增长7.31%,归母净利润6396万元,同比增长4.17%,归母扣非净利润-9135万元,同比亏损扩大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26亿元,同比增长4.56%,归母净利润-4770万元,同比亏损扩大,归母扣非净利润-7406万元,亏损同比收窄 [1]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10.11/11.68/13.52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0.94/1.29/1.75亿元 [5] 业务表现 - 2024年国内商业市场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12.13%,国内教育市场收入同比下滑25%以上 [1] - 海外业务2024年营收2.02亿元,同比增长28.77%,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超过30% [2] - 2D CAD产品2024年营收4.82亿元,同比增长2.12%,3D CAD产品营收2.42亿元,同比增长29.21% [2] 产品与技术 - 3D CAD产品性能取得突破,基础建模能力显著提升,ZW3D产品性能大幅提升 [2] - 联合行业头部客户深度打磨多种行业解决方案,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 - 引进多位工业软件研发领域领军人物,硕博学历人才数量增加 [3] 组织与管理 - 调整优化组织架构,业务团队与研发团队紧密结合,提升KA客户服务质量 [3] - 强化直销团队销售能力,推动渠道经销网络建设,25Q1渠道商营收增长优于平均水平 [3] - 2024年底员工总数1952人,较2023年底2118人有所下降 [4] 成本控制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87%,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0.64%、3.23% [4] - 通过提升人效、加强内部管理和干部培养等措施提升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3] - 建立公司-部门-员工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体系 [3]
标杆100丨重工职院:用国产工业软件作答“双高”建设答卷
金投网· 2025-05-09 15:14
教育合作与人才培养 - 中望软件联合多家单位推出"标杆100"案例计划,旨在培养国家战略人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参与其中 [1][3]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通过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优化专业设置(如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竞争力位列重庆地区第一 [3] - 学院与中望软件深度合作,构建"数字技术+专业建设"协同体系,通过国产工业软件现代产业学院实现教学实训、技能竞赛、1+X认证等综合性育人目标 [4] 校企合作与技术创新 - 校企联合开发《三维造型设计——基于中望3D》等特色课程,将行业标准与企业案例深度融合,学生课程设计周期缩短30%,创新方案产出量提升40% [5] - 中望软件为教师提供企业内训,企业技术骨干入驻学院授课,联合组建科研团队攻关工业软件应用难题,如复杂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流程优化 [5] - 学院全面采用中望CAD/3D替代国外软件,提升教学科研效能,机械创新项目设计验证周期缩短40% [7] 合作成果与数据表现 - 学院成为中望软件"岗课赛证"融通项目全国试点院校(重庆唯一高职),持中望认证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8%,较未持证者高20%,平均薪资提升15%,岗位适应周期缩短30% [7] - 学生参加"成图大赛中望杯"等赛事,运用中望CAD/3D完成机械图纸绘制与模型构建,提升软件实操能力与创新思维 [4]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得装备制造赛道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组铜奖 [11] 未来规划与生态建设 - 学院与中望软件计划共建"开放教育生态联盟",整合企业技术资源,拓展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等领域的实训资源开发与基地建设 [8] - 三方联合攻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通过课题合作、团队共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打造"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生态 [8] - 中望软件作为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CAx解决方案商,深耕教育领域16年,服务超4000所院校及8.5万所K12机构 [15]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成立于2017年,受工信部指导,推动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发展 [16] - 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聚焦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卡脖子"技术攻关与生态建设,推动国产替代 [17] - 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创新联盟由院士领衔,主攻设计与仿真软件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17]
“宁工品推”再升级 集群强链促发展
南京日报· 2025-05-07 08:17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 "过去,我们在南京的客户相对不多。今天来的多是南京的行业龙头企业,也跟公司的客户群高度契 合,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融入南京工业经济生态圈,用好产品为南京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作出贡 献。"日前举行的南京市"宁工品推"重点推广产品专场对接活动——南京国睿信维软件有限公司对接暨 观摩会上,该公司总经理余定方表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共谋发展。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已成功举办36场"宁工品推"拓 市场供需对接活动,且更加突出企业需求、更加突出活动实效、更加突出系统性,通过"再升级"进一步 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促生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推进产业集 群强链补链延链。 更加突出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精准对接拓市场 在国睿信维对接暨观摩会上,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紫金山实验室、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等近2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齐聚一堂。"REACH睿知自主工业软件产品不断丰富完善、推陈出新,打 造了20多款相互关联的工业软件应用,已在C919大飞机、新型舰船等国之重器项目中大放异彩,服务 客户数量超千家,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稳居全国前列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发支出总额同比增长逾2.35%
证券日报· 2025-05-07 00:48
研发支出总体情况 - 截至5月6日,5403家A股上市公司中5087家披露研发支出数据,总额达18684.22亿元,同比增长2.35%,平均研发支出为3.67亿元 [1] - 2913家企业研发支出实现正增长,260家研发支出同比增长超50% [1] - 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8626.30亿元,占已披露上市公司研发总支出的46.17%,较上年增长3.62% [1] - 计算机通信设备、汽车制造、电气机械三大领域研发支出占制造业研发总支出超五成 [1] 行业研发投入亮点 - 比亚迪以541.61亿元研发支出登顶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 [2] - 宁德时代、隆基绿能在电池材料、光伏组件领域持续投入,形成新能源完整创新链条 [2] -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研发支出突破百亿元,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2] - 用友网络、广联达等工业软件企业通过PaaS平台、BIM系统重塑传统行业模式 [2] - 软件业研发强度远超A股平均水平,印证数字经济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催生作用 [2] -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82.28亿元创历史新高,百济神州以141.40亿元投入稳居创新药企榜首 [2] 地域分布特征 - 研发支出TOP20上市公司呈现"京粤沪"三极格局:北京13家、广东依托比亚迪等制造龙头、上海集聚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企业 [3] - 该分布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共振 [3] 研发投入的战略意义 - 加大研发投入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 - 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路径,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1] - 技术优势可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利润优势,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 [3] -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
鼎捷数智(300378):以雅典娜平台和AIAGENT产品拥抱数智化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5-06 20:43
事件概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3.31亿元同比增长4.62%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3.59%扣非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13.18% [1] - 2025年Q1营收4.23亿元同比增长4.33%归母净利润-833.31万元同比增长14.04%扣非归母净利润-951.55万元同比增长31.92% [1] - 公司从"鼎捷软件"更名为"鼎捷数智"调整经营策略未来将运用数据和智能技术提供平台化服务 [1] 区域表现 - 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11.77亿元非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7.53% [2] - 中国台湾地区业务覆盖77%公开上市企业中国大陆制造业ERP市场销售份额14.8%位居本土厂商首位 [2] - 装备制造行业PLM市场份额位居国产厂商第一MES产品在高科技电子、装备制造、锂电池等行业市场份额位居前三 [2] - 东南亚地区累计服务约800家企业客户 [2] 业务领域 - 公司全面覆盖工业软件四大类别包括研发设计类、数字化管理类、生产控制类及AIoT类 [3] - 研发设计业务2024年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23.33%发布业内首款融入AI技术的PLM产品已完成数十家客户部署 [3] - AIoT业务2024年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22.04%在车间物联网数智化升级等场景持续拓展市场 [3] 技术平台 - 鼎捷雅典娜数智原生底座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知识图谱等技术具备低代码、多端协同、云原生等技术优势 [4] - 2024年雅典娜平台与全球领先云服务商合作整合Azure GPT、豆包大模型及百度文心一言4.0等AI能力 [4] - 引入DeepSeekR1、Qwen2.5、YI 1.5等开源大模型结合行业数据进行本地化微调开发垂直类鼎捷大模型 [4] AI Agent发展 - Root analysis预计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52.9亿美元增长到2035年2168亿美元2024-2035年复合年增长率40.15% [5] - 公司推出Agent开发及运行平台IndepthAI升级零代码自驱动等功能模块赋能企业构建AI Agent应用 [5] - 融合微软Azure GPT、通义千问等通用大模型能力发展AI Agent应用推出AI一体机满足多样化部署需求 [5]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89亿元、29.03亿元、33.09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亿元、2.49亿元、2.94亿元 [6]